作者:捞德一
好在这里是雪地,地雷被埋在积雪里面,轻易就能挖掘出来。
经历了半天扫荡式排雷,工兵营总算是将地雷清扫一空。
期间,双方又进行过一轮对轰。
小鬼子直接被火箭炮炸懵了,不得不放弃第一道防线。
大军横推过去,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他们的阵地。
苏远开车来到这里。
只见此地防御工事,修筑齐全且坚固。
一米多深的战壕,弯弯曲曲,总长数十里。
后方还有大量的碉堡、塔楼,炮台。
如果没有获得情报,他们一头扎进雷区,再被这阵地里的鬼子,杀个措手不及。
这一仗说不定就悬了。
之前几场仗,要么是鬼子主动进攻,要么是在苏远的主场,有天眼地图,全图监控。
现在没了天眼地图,打的又是攻城战。
艰难程度,远超以往。
从这里的布防,便可窥见一斑,东洋军队的军事素养极高。
7在排兵布阵上,不可小觑。
1“传令下去,大军分三路出击,按照我的部署,一步步拔掉他们的阵地,不要着急。”
2苏远一声令下。
5各军官纷纷点头称是,带领着他们的部队,从南北中三路进军。
7……
6海参崴司令部。
-一位通讯兵着急慌张的冲入指挥部,急声道。
6“司令,前方刚传来战报,第一防线……丢了。”
8“纳尼?”
大井元成猛地站起身来,脸色剧变。
指挥部内,一众参谋和高级军官,大为震惊。
他们花了极大的精力,构筑的第一防线,这么快就丢了?
这还不到五个小时吧。
怎么可能。
别的不说,光是那一片雷区,也应该够支那军喝一壶的。
田野英辉曾预测,这第一道防线至少可以阻拦支那军两天。
给敌人造成一两千的伤亡。
结果,现在连五个小时就不到。
他深吸一口气,问道。
“第一防线怎么丢的,雷区的地雷没有炸吗?
还有,我们在第一阵地布置的炮兵联队,他们伤亡如何?”
那通讯兵一脸匪夷所思的说道。
“参谋长,支那军好像知道我们布置了雷区,他们的大军没有直接闯入,而是派了一支工兵前去排雷。
我们的炮兵联队看见后,立刻用火炮进行攻击。
随后支那军也进行了炮火反击。
他们……他们使用了一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火炮,一次发射,就可以打出十二发炮弹。
我们的炮兵联队根本炸不过对面,死伤极为惨重。
据初步统计,炮兵联队阵亡人数超过三成567。
他们不得已,只能在敌人排雷完成前,撤了回来。”
听到这番话,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大井元成怒目圆瞪,转头扫过在场的军官。
“看来,我们之中,出了奸细。”
如何布置防线,是机密中的机密。
除了在场这些人,也就只有那些干活的士兵知道。
但那些士兵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外人。
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将消息传递出去。
一众军官脸色大变,皆都害怕成为怀疑的对象。
田野英辉沉声道。
“此刻追究这些已经晚了,当务之急,应该立刻改变布防,启用第二套备案。”
大井元成看向那通讯兵,说道。
“传令下去,让全军改为第二套备案防御。”
“嗨以!”
等到通讯兵离开后,田野英辉疑惑道。
“刚才,他说支那军用了一种新型火炮,一次可以发射十二枚炮弹,你们可曾听闻过这种火炮?”
在场的人都摇了摇头。
“参谋长,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一次发射十二发炮弹的火炮,我看是前线的人,看错了。”
“没错,一定是他们看错了,如果真有这么先进的武器,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制造不出这么离谱的火炮吧,应该是个错误情报。”
……
众人纷纷开口,都不相信那通讯兵的话。
田野英辉想了想,也没当回事。
战场上情况复杂,前线的人看错了,收集到一些不靠谱的情报,也很正常。
此时此刻。
海参崴军港内,数百米后勤兵,正将港口上堆积的货物,不停往军舰上搬运。
一名穿着鬼子军装的青年,跟着那些后勤兵,排着队进入军舰舱内。
他低着头,只露出下半张脸。
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异常。
但他一米九的大高个,在普遍身高比较矮的倭人群里,宛如鹤立鸡群。
很快,他就被人注意到了。
一名鬼子后勤队长走了过来,喝道。
“你,站住。”
那青年装作没有听到,继续搬运着货物,往舱内走去。
后勤队长眉头一皱,拿着鞭子快步追了上去。
“我喊你呢,站住。”
他一只手搭在那青年肩头。
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一股劲风扑面,然后他的脖子便仿佛被铁钳夹住。
“唔……唔……”
小鬼子双目瞪大,剧烈挣扎起来。
那青年右手猛地用力,顷刻扭断了他的脖子。
一张冷酷坚毅的面容,倒映在他的瞳孔中。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特种兵队长周威。
孤身一人闯入龙潭虎穴。
周威脸色平静的如一摊死水。
他很快将这个鬼子队长,藏进了旁边的木箱。
然后继续若无其事的,向着舱内走去.
第131章,前线失利,后院起火,大井元成气到吐血
大连港距离盛京三百多公里。
这段路程,是东北军布防的重中之重.
辽东半岛下窄上宽,形如倒三角。
想要防住联军从南往北的进攻,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只要遏制住两条铁路关隘。
西路铁路线,从大连到瓦房店,再到营口,鞍山、辽阳,终点站盛京。
东路铁路线更长,大连到花园口,大孤山,进入丹东,从本溪拐入盛京。
在这几个重要站点,张作林都布置了重兵。
西线营口和东线大孤山,为第一道防线,各驻军两万四千人,一共四个师团。
鞍山和本溪为第二道防线,各驻军三万六千人。
最后第三道防线,则在盛京下。
张作林几乎将东北能动用的兵力,全都调集了过来。
共计二十万兵马。
加上苏远的支援的一万五千人,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盛京破,则东北全境陷落。
张作林再无翻盘的希望。
当然,老张也知道,这一战的重点,不在辽东战场。
而在北边的海参崴。
只要苏远拿下海参崴,腾出手来,大军乘坐火车南下,不到两天就可以赶到盛京支援。
到时候,他们两军合力,击退五国联军不是问题。
所以,张作林在布置这三道防线时,千叮万嘱,一定要拖住,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瓦房店城外。
数十里的地面早已被挖出了一~个迷宫。
一条条战壕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各种防御工事、碉堡、塔楼,修建了上百座。
当联军的先锋部队来到这~里时,立刻便遭到了猛烈攻击。
炮火枪声持续不断。
惊天动地。
面对这种乌龟壳一样的防御。
上一篇: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