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70章

作者:天海山

  他继续翻看报告,就见普罗旺斯区、多菲内区也都有6%-8%的土豆播种面积,可见韦尼奥经过南部省份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了东南部。

  约瑟夫正跟瓦雷纳说着土豆的事情,埃芒便带着一名宫廷官员进了办公室,躬身道:“殿下,国王陛下派人来了。”

  那名官员忙上前行礼,满脸笑容道:“殿下,国王陛下邀您尽快回凡尔赛宫,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

  约瑟夫忙吩咐埃芒帮自己换了衣服,准备去见老爹。

  一行人刚走到门口,便有信使匆匆而来,将几封用火漆封口的信交给了埃芒。

  后者看了眼信封上的记号,对约瑟夫低声道:“殿下,是您的‘粮食采购商’。”

  请读者君看在我加更的份上,多给投点儿月票吧。我真的很需要月票和您的鼓励!

第139章 开源节流

  美国著名五星级评论家麦克阿瑟上将曾说过:“天大地大,老爹最大。”老爹的召唤肯定是最高优先级的。

  约瑟夫无奈看向马车那边,朝埃芒示意:“先去凡尔赛宫,上了车再细看吧。”

  “是,殿下。”

  不多时,几辆马车从产业规划局驶出。

  车厢里,约瑟夫将信封一一拆开。

  信是那三名为他从海外购买粮食的“白手套”寄来的,为保密起见,用的是暗语。

  约瑟夫又从埃芒手里接过密码本,费力地对照阅读起来。

  信上,“白手套”们先是汇报了粮食采购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头两批一共从英国、北非、东欧等地买入了近7万塞提埃的谷物,1万塞提埃的玉米,以及3万多塞提埃的土豆。

  塞提埃是时下常用的计量单位,1塞提埃就是4.43蒲式耳。至于对应多少粮食……那可就不一定了。

  因为蒲式耳是个体积单位。实际操作时就是用一个大桶来装粮食,装满就是1蒲式耳。例如装谷物大致就是45-50法磅,土豆则在55-60法磅。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三名“白手套”已经从世界各地买回了接近两千万磅的粮食。

  而且据他们所说,按照约瑟夫的要求,他们每到一地,都会先花钱找有当地影响力的人,在报纸上刊登消息,说今年将是个丰收年,粮食很可能供大于求。反正现在距秋收还早,还不是由他们随便说。

  此后,当地的粮食价格就会开始下滑,“白手套”们这才进场收购,只要价格稍有回升,立刻就走。所以,他们这上千万磅的粮食,基本都是平价买来的。

  约瑟夫在心中大致算了算,按照这个收购速度,赶在7月份冰雹来临前,应该能买到大概五亿磅的粮食。

  如果仅靠这些粮食肯定无法挺过大饥荒,但现在法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已经种了土豆,粮食产量将会大幅提高,且不会因冰雹而绝收。

  两边合力之下,平安渡过今年冬天应该问题不大。至于明年……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然,还有个问题就是,国家财政得有钱买下这五亿磅的粮食才行。

  果然,在信的后半段,“白手套”们就提到了前两笔经费即将告竭,请殿下尽快拨发后续经费。

  此外,他们还询问了约瑟夫堆在勒阿弗尔港的粮食要运往国内什么地方。

  约瑟夫不由得揉了揉眉心,运输也是个极为头疼的问题。当然,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相当差,就算用最便宜的河运,运费也会令粮食的价格翻倍。

  之前他在瓦雷纳的报告上就看到,用于在阿尔萨斯、洛林等省采购土豆的那500万里弗,其中有近半都花在了运输上。

  这还是政府命令沿途总督尽全力配合的结果,否则花费更高。

  提起河运,约瑟夫忽然想起来,今年的大旱会导致一些水道干涸。届时将不得不用陆路运输粮食,成本还会提高好几倍。

  历史上,斐扬派执政期间为了缓解巴黎的粮食短缺,用了很多手段从外省征粮,最后却因为昂贵的陆运成本,无法及时将粮食运进巴黎。

  而巴黎民众吃不上面包,也是斐扬派黯然下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必须趁现在河运还正常,尽快将勒阿弗尔港的粮食运往各地。

  这又是一大笔钱。

  约瑟夫盘算了一下,巴黎时装周马上就要开幕了,应该能赚些钱,但缺口依旧很大。

  巴黎天使公司的收入,现在有一大块要贴补给王太子近卫军团,剩下的每个月也就二十多万里弗。

  造纸厂那边还在筹建,起码要三个月后才能产生利润。

  酿酒产业本身收的专利费就不多,眼下也没到大规模酿造的季节。

  南锡的工业开发区就更不用说了,目前还需要不停地朝里面投钱。收益根本不用想。

  约瑟夫看着车窗外向后掠去的街景,心中暗叹一声,钱真的是好花不好赚。

  看来,还得加大力度开源节流才行啊。

  开源方面,自己一直在做。剩下的都是需要大投入,且周期长的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收益。

  另外就是当前的欧洲强国都在做的事情——开拓殖民地。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殖民地就是各国的大血包。到了工业革命初期,更是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同时又是产品倾销地。

  所以拓殖绝对是富国强国的必选之路。

  目前法国的财政困境,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七年战争失败后,将大片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人,导致海外收益暴跌。

  约瑟夫自然而然地思索起适合开发殖民地的地方来。

  首先远东肯定是没力量去掺和的。历史上直到近百年后,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才重新涉足远东。

  美洲眼下几乎都是英国和西班牙的势力范围。那地方虽然富饶,但距离太远,不易投送力量。目前,加勒比海的那些法国殖民地能维持好就算不错了。

  看了一圈,他发现还是历史上法国人的选择最为合理,那就是北非。

  距离法国近,拥有大量肥沃的土地,特别是还有埃及这个世界级的战略要地。如果拿下埃及,用开发苏伊士运河来威胁英国,能让法国取得极大的战略主动。【注1】

  只是……约瑟夫随即便皱起了眉头,英国将法国视为死敌,对法国的一举一动都盯得极紧。

  法国只要有拿下北非的势头,英国人肯定会横加干涉。历史上拿皇就是刚登陆埃及,海上补给线就被英国人切断了。

  所以,想要染指北非,最重要的就是怎么瞒过英国人……

  他想了半天,也始终不得要领,于是只得暂时作罢。

  既然开源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到,约瑟便又琢磨起如何节流来。

  他回忆着目前法国的大额支出项目,愕然发现,最大的出项竟然是债务利息。

  每年要支付的利息超过2亿里弗!

  要是有这笔钱,什么饥荒,什么发展工业,全都不是个事。

  然而,借债时协议都签得清清楚楚,随着时间推移,这利息还会越来越多。

  约瑟夫知道,也就两年后,法国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就会超过4亿里弗……

  【注1】:1788年苏伊士运河还未开发。从亚洲到欧洲的贸易,要经非洲南部绕过好望角。航程超过一万海里。而走苏伊士运河,航程就只有五千海里。所以谁掌控了苏伊士运河,谁就能控制欧洲的贸易!

第140章 真正的大杀器

  法兰西目前的情况是,只要能还上利息就要感谢天主庇佑了,至于还本?呵呵,梦里都不敢想。

  约瑟夫苦着脸摇了摇头,心说要是那些给政府贷款的银行全都突然破产就好了……

  除了债务利息,法国的另一大“出血点”就是税收。

  法国政府目前是将大部分税收工作交给了“包税人”。包税人每年向政府缴纳一笔钱,然后就可以去收税了。

  后世估算,每年包税人收上来的实际税额,要比交给政府的费用多出八分之一以上。

  按照去年法国税收5亿里弗计算,八分之一就是四千万。这些钱就全都落入了包税人的口袋。

  实际上包税人的利润应该不止这些,也有统计表明,税收的近20%都被包税人拿去了。

  也就是说,如果取消包税人制度,法国政府每年至少能增加四千万里弗的收入!

  当然,想要进行税务改革也是非常困难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包税人也是法国政府的债主。他们每年年初会把这一年的税务费用一次性交给政府,然后才去收税。

  如果突然取消包税人制度,那么就等于法国政府会有一年时间没有税收!

  约瑟夫突然发现,眼下不论开源还是节流,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正思忖间,凡尔赛宫广场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

  约瑟夫下了马车,为路易十六传讯的宫廷官吏从前面的车上快步而来,满脸堆笑道:“殿下,陛下说,他在皇家工坊等您。”

  约瑟夫向后者点头致谢,便朝国王的制锁工坊走去。

  他刚绕过楼梯前的立柱,就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迎面走来,正是户籍大臣尼科埃。

  尼科埃抬头看到是王太子,忙躬身行礼:“好久没见到您了,王太子殿下。愿主保佑您。”

  约瑟夫向他微笑示意,正准备问问关于签署《伊甸条约》的事,尼科埃却有些无精打采地告辞离去了。

  约瑟夫有些诧异地看向埃芒:“他似乎有心事?”

  埃芒追上尼科埃的随从,低声问了几句,返回对约瑟夫道:“殿下,似乎是尼科埃伯爵在和英国人谈判时,啊,状态不那么好。布里安大主教因此责备了他,所以他有些低落。”

  约瑟夫点头,看来尼科埃确实没什么外交天赋,好在英法贸易谈判的内容是自己和英国大使哈特里早就谈定的,倒也不至于影响条约签署。

  待约瑟夫来到皇家工坊门前,门却从里面开了,一名穿着教士服,长了张大饼脸,厚嘴唇的中年男人叹着气,一拐一拐地走了出来。

  那教士看到约瑟夫,微微怔了一下,立刻便换上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向王太子行礼问候。

  埃芒见王太子面露疑惑,忙在一旁低声道:“殿下,这位是圣丹尼修道院的塔列朗院长。”

  塔列朗?约瑟夫眨了眨眼,那位历经路易十六、国民议会、拿皇、路易十八几个大时代,一直混得风生水起的政坛不倒翁?

  塔列朗做过欧坦区大主教,后来先后担任拿皇的外交部长,路易十八的总理大臣。

  别的不好说,不过在外交方面,他绝对是个一流高手。

  约瑟夫向塔列朗微笑点头,还没跟他说上两句话,就听到工坊里传来路易十六的声音:“约瑟夫,是你吗?哦,亲爱的,我等你好久了,快进来吧。”

  塔列朗识趣地躬身告退。约瑟夫则迈步进了工坊,向路易十六抚胸行礼。

  国王还没等他把礼仪性的话说完,便兴冲冲地过来将他一把拉住,几乎是拖着来到工台前,指着上面用蓝布盖着的东西,神秘兮兮地说:“你猜,这是什么?”

  约瑟夫猜想可能是火帽枪完工了,不过仍配合地用夸张的语气道:“是……一堆珠宝?”

  十六得意地摇头:“不对,这可是比珠宝更珍贵的东西。”

  他说着,用力拉开了蓝布:“是我和我最爱的儿子一起研究出来的,世界上最棒的火枪!”

  随即,两支经过细致抛光,漂亮得如同工艺品的火帽枪出现在约瑟夫面前。

  “伱不打算试试看?”十六向火枪示意。

  约瑟夫点头,伸手抓起其中一支,仔细打量。

  枪管、扳机和枪托等位置和沙勒维尔1776式燧发枪基本一致,应该是用了成熟的部件。

  而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枪机和引火药室。

  枪机从燧发枪的鸟嘴状改为了击锤状。引火药室则彻底取消,变成了一个枣核大小的圆柱形凸起。

  约瑟夫用力拉开枪机。路易十六立刻从一旁的木盒里,翻出个黄铜“绿豆”塞到了他手里。

  约瑟夫看着手里的火帽,又看向那木盒,里面还随意摆放着几十个火帽,心中暗道:安全意识也太差了吧。幸好没闹出火灾,不然这乐子可就大了……

  他将火帽塞到火门上。路易十六忙指着角落里一片空地示意。看来他已经在那试过很多次了。

  约瑟夫将枪口指向空处,扣动扳机,顿时发出“噗”的一声。枪里没装火药,只有雷汞燃烧的少许烟雾从枪口冒出。

  约瑟夫从枪机的力度和稳度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支枪绝对没问题。

  法兰西最优秀的工匠果然不会令人失望,以后自己手里又多了一样大杀器!

  “工匠十六”却似乎对自己的表现不那么满意,嘀咕道:“我原以为一个月前就能搞好,没想到气密性问题非常复杂。”

  他朝窗外的凡尔赛宫水车系统示意:“要不是你推荐的那台英国镗床,哦,还有你发明的那个‘螺旋测微仪’帮了大忙,或许这枪现在还会有些漏气。”

  “您可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大师!”约瑟夫抬了抬手里的枪,赞道,“要不是您,这枪恐怕要到几十年后才会出现。”

  路易十六受用地眯起了眼,旋即又低声道:“咱们去广场东面的树林里试射吧,我常去那儿试枪。”

  约瑟夫则微笑摇头:“树林里试枪多没气氛。咱们还是去靶场好好打几枪!”

第141章 处处留心皆商机

  父子二人会心一笑,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