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当然,这也是得到弗朗茨二世默许的。
这位皇帝知道,必须有个人来承担因奥地利投降而引发的民众怒火。
而图古特正是最佳人选。
次日黄昏,当图古特男爵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布尔诺之后,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皇帝陛下今天正式罢免了他的国务大臣职务。
科布茨尔成了他的继任者。
天亮之后,图古特想去觐见弗朗茨二世,却被后者拒绝。
而一群年轻贵族在临时行宫外认出了图古特,立刻冲过来要揍他。幸好图古特的车夫反应快,立刻驱车逃跑,这才令他躲过一劫。
……
维也纳。
舍勒尔男爵将稿件交给一名将帽檐压得很低的男子,而后从后者手里接过了两枚弗罗林的报酬。
他神情恍惚地回到家中,就见妻子已将行李都搬上了马车。
舍勒尔又进屋确认没有落下东西,便一头钻进了车里。
这栋房子他已经卖掉了。连同特伦海姆村的地也卖了。
他的小儿子因参与暴乱遭到逮捕,而他受到此事牵连,丢了市政厅的工作,大儿子的抚恤金也被军事委员会罚没,甚至连他的爵位都差点儿不保。
后来科隆比埃伯爵帮他运作,说可以将他儿子卢卡斯的审判时间延后,在那之前他如果能筹到足够的钱,就有可能免于判处斩刑。
他有一年的时间,拿出3千弗罗林去喂饱那些贪婪的法官。
又是3千弗罗林,他似乎被这个数字诅咒了。
舍勒尔变卖所有的家产,也只凑了不到1千3百弗罗林。
这时他的妻子想起来,她在法国兰斯有个表弟,这些年做化妆品生意赚了些钱。
于是他们便决定去求他借些钱救卢卡斯。
反正舍勒尔在维也纳也没了工作,据说法国那边报社的薪水还挺高,正好也能去赚点儿钱。
他以前在市政厅做书记官,倒是会写些文章,在报社找份工作不难。
最近这一阵他就为一个神秘团体写了十多篇稿子,赚了近30弗罗林。
待舍勒尔男爵的马车驶出维也纳外城,就看到有不少人聚在路边焚烧图古特男爵或是瓦尔特男爵的稻草人,并不住地高声咒骂。
目前维也纳城里还是军事戒严状态,所以人们只能跑到郊外来发泄。
从人们的骂声之中,舍勒尔逐渐拼凑出了完整的信息——奥地利将在威尼斯向法国投降。而做出投降决定的正是图古特男爵。
他皱眉拉上了车窗帘,取出纸笔,想了想,趴在车厢里的小木桌上写下了标题:维也纳,罪恶、贪污与淫*乱的炼狱。
第932章 帝国迟暮
威尼斯城。
悠长而低沉的汽笛声飘荡在圣马可大教堂的上空。
那声响持续了很长时间,就在路德维希·冯·科布茨尔感到耳朵都要被震麻了的时候,周围终于安静了下来。
这位新任奥地利外交大臣下意识地侧头望向海面上。
可惜这里距港口有些远,教堂的建筑挡住了他的视线,不过他知道,此时正有20艘法国的蒸汽战舰在港口外一字排开。
它们拉响汽笛之后,小半个威尼斯城都能听得见。
科布茨尔暗自叹了口气。就是这种奇特的战舰逼得英国人不得不退出地中海海域,否则帝国也不至于在北意大利败得那么快……
汽笛声再次响起。
他的助手在他耳边提醒道:
“大人,按照流程,第三次拉响汽笛时我们要抵达谈判会场。”
科布茨尔点头,正欲迈步又突然停住,侧身让开了道路,对跟在后面的阿尔文齐元帅展臂示意:“尊敬的元帅阁下,还是您先请。”
嗯,阿尔文齐在五天前缴纳了85万弗罗林的赎金,从而重新获得了自由。
老元帅叹了口气,便低着头率先走入了圣马可广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举着各色旗帜,队列齐整的士兵肃立在广场四周,足有上千人之多。
他来之前就听说了,地中海安防组织的成员国会来观摩这次签署停战协议的仪式,却没想到是这种“观摩”方式。
而后他就看到,塔列朗和拿破仑等几个法国人并排站在广场正中的会议桌前。
那瘸子待奥地利谈判代表团走近,向几人微笑示意:“啊,诸位快请坐吧。今天的会议进程安排得很满,我们得抓紧时间。”
阿尔文齐本以为要就停战条件进行长时间磋商,结果他刚一坐下,塔列朗就将一摞文件分发给了他和科布茨尔等人。
是停战协议文本。
十分钟后,塔列朗又拍了拍手,微笑道:“相信诸位没有什么异议,那么我就开始宣读了。”
阿尔文齐此时连五分之一还没看完,当即皱眉瞥向外交大臣,见后者只是保持沉默,便缓缓闭上了双眼,将那协议文本合上。
塔列朗没等几人回答,便起身向周围抬手示意,而后高声念诵起来:
“法兰西王国国王路易十六陛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陛下,为终止战争,确立持久的和平,达成如下条款……”
内容与约瑟夫当初给摩西伯爵所说的完全一致,不过内容更加详实、准确了。
法国外交大臣足足念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念到了结尾部分:
“……以及,共4项秘密条款。此处不公开宣读。
“缔约国……”
而后他将正式的协议文本交给助手,由后者拿到了桌对面,放在科布茨尔面前。
科布茨尔、阿尔文齐,以及代表神罗皇室的费迪南德大公先后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随后便是法国代表签字,交换协议文本,将原件用火漆密封。
塔列朗向远处的军官示意,后者立刻指挥士兵鸣响24发礼炮,接着在乐队的伴奏声中,降下了谈判桌前绘着哈布斯堡徽记的旗帜。
降旗仪式之后是缴剑仪式、军队换防仪式、地图分割仪式、记者采访……
阿尔文齐这才知道,为何塔列朗一开始会说时间很紧了。
下午六点,在最后一名记者提问完毕之后,协议签署仪式才宣告结束。
现场的画师和记者们都是满载而归。
几天之后,整个欧洲便都先后在报纸上看到了消息:奥地利正式退出反法同盟,承认了法国对南尼德兰、北意大利和莱茵兰地区的统治,以及赔偿3千万弗罗林的战争赔款。
奥地利作为欧陆超一流国家的光环,几乎是瞬间便告破碎。
此时在欧洲各国人们的心里,奥地利已落到了和普鲁士一个档次的存在……
而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反法同盟的法国,则变为了公认的欧陆第一强国。
所有人都在谈论这场战争之余,开始关注起法国的工业、商业、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各国的报纸在一夜之间纷纷化身为“法吹”,连凡尔赛宫贵族们的奢靡与堕落,都被他们描绘成了“引领时尚”、“促进经济”的优点……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奥地利人。
维也纳在军队和秘密警察的严格管控下,勉强维持了平静,但其他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自由派的“自由,平等,人权”口号响彻整个帝国。
而图古特男爵则在一周之内遭到三次暗杀,宅邸都被人放火烧了,最终不得不逃离维也纳,躲去加利西亚避难。
好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拿破仑的部队开始返回法国,这让卡尔大公得以将大量军队从边境抽调出来,派往奥地利各地镇压暴乱。
卡尔大公作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军神,以极高的效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解决了大部分城市的暴乱者。
虽然也搞出了什么“克雷姆斯惨案”、“格拉茨广场事件”等流血事件,但总算是大致稳定住了局面,并因此得到弗朗茨二世的嘉奖,被授予元帅头衔。
直到他的军队在特兰西瓦尼亚遭遇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叛军,之前所向披靡的势头顿时为之一挫。
超过1万5千名叛军依靠对奥地利东南部山脉的熟悉,不断对帝国军队进行埋伏、偷袭,一时间让卡尔大公吃了不小的苦头……
普鲁士。
波兹坦。
无忧宫。
威廉二世的情妇,也是目前王国的实际掌权者威廉敏妮将手中的报告递给军事大臣格罗尔曼侯爵,问道:“那么,您对此有何看法?”
后者看了眼新任首相海因里希·冯·施泰因男爵,斟酌了一下,这才道:“奥地利发生了严重的叛乱,他们的兵力目前都在特兰西瓦尼亚,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机会……
“只是,我不确定我们的财政能否支撑这样一场战争。毕竟,奥地利在利格尼茨还有数千人的驻军。”
第933章 余波
施泰因男爵立刻道:“我们的财政情况越糟糕,就越需要一场战争。至少能让士兵们在战场上‘找点油水’,以弥补他们被一直拖延的薪水。”
是的,因为普鲁士更早退出战争,且国内基本保持稳定,故而此时已经勉强缓过劲了。
恰好奥地利投降了,国内爆发叛乱,且因丢掉了南尼德兰和北意大利而元气大伤,普鲁士人立刻就嗅到了猎物的气息。
说实话,相比起法国,他们更加在意奥地利这个更直接的对手。
如果能在西里西亚击败奥地利,其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或将就此终结,普鲁士则顺理成章地上位做老大。
而且不止西里西亚。
如果战事顺利,普鲁士军队大可以继续挺进波西米亚,摩拉维亚,直至维也纳……
要知道,普鲁士可是个军国主义国家,只要能打胜仗,国内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格罗尔曼侯爵叹了口气,道:“可至少,我们得准备调动军队所需的后勤物资。这起码也需要两百万塔勒。”
威廉敏妮点头,看向外交大臣:“舒伦贝格伯爵,您去趟伦敦吧。向我们的英国盟友寻求至少30万英镑的贷款。”
后者为难地低着头。之前普鲁士从英国陆续获得了近70万英镑贷款,还不知道要怎么还。眼下对法战争已经结束,英国人哪儿还能再掏钱?
“夫人,可如果英国人拒绝……”
威廉敏妮冷声打断了他:“那就告诉小皮特……哦,他下台了,现在他们的首相是谁来着?”
施泰因男爵小声道:“格伦维尔勋爵。”
是的,在小皮特下台之后,福克斯并未能如愿成为首相。
乔治三世接受小皮特的建议,将格伦维尔推了上去——格伦维尔虽然在政治立场上一直站小皮特,但他却是个辉格党人。这让福克斯最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威廉敏妮点头:“请告诉格伦维尔勋爵,这笔钱关系到普鲁士的生存,如果他无法提供的话,我们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她虽没什么治国经验,但作为国王的情妇,宫斗经历却让她学会了如何寻找别人的弱点。
她这话几乎就是明说,英国如果不出力,普鲁士就去勾搭法国人。
普鲁士是英国在欧陆最重要的支点,没有之一,绝对不容有失。这,就是他们的弱点。
舒伦贝格伯爵只得欠身道:“是,夫人。”
军事大臣再次提出问题:“那个,布吕歇尔将军一直主张改善与奥地利的关系,我担心他不愿率军出征。”
布伦瑞克公爵经历上次的战败之后,便有些心灰意冷,已返回老家修养。
目前普鲁士最能拿得出手的指挥官就是布吕歇尔了。
施泰因男爵道:“可以将军队交给霍恩洛厄亲王。哦,那个叫沙恩霍斯特的参谋也有着不错的能力,让他一起去吧。”
霍恩洛厄亲王是符腾堡的王子。嗯,他有个兄长去奥地利当军官了,他则在普鲁士服役。
历史上的耶拿战役就是他送给拿破仑“神助攻”,帮后者干净利落地获得了胜利。
当然,被“拿皇”打败是欧洲军官们的“必修课”,倒也不能因此就对他的能力全盘否定。
格罗尔曼侯爵忙道:“沙恩霍斯特中校正在准备参谋部改革的事情……”
威廉敏妮瞥了他一眼:“那就等收回了西里西亚之后再继续吧。”
“好的,夫人。”
……
奥地利投降的余波不止影响到了普鲁士,同样也传导到了罗马。
在罗马城台伯河右岸,足有两三千市民高举着写有“罗马自治”、“选举议会”、“自由与平等”的木牌,从万神庙前浩浩荡荡地走过。
要知道,此时的罗马城一共也就十三四万人口,其中还有大量的教士。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