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5周之后。
一身商人打扮的罗伯特·凯恩少校带着一众随从踏上了遥远的牙买加岛。
他有一半西班牙血统,外表看起来几乎没有英国人的特征,这也是海军委员会派他来的原因——牙买加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在一年前的黑奴解放运动中独立,新政权极度亲法反英,普通英国人在这里寸步难行。
然而,当凯恩少校将岛上的主要木材市场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根符合要求的愈创木料。
金斯顿的一处仓库里,牙买加最大的木材商操着一口生涩的法语,对凯恩摇头道:
“您来晚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人买下了岛上所有超过两英尺粗的愈创木。”
是的,约瑟夫很清楚,布雷斯特造船厂足有四五百名造船工人能接触到蒸汽战舰的船轴,而这里面甚至有不少意大利人和北欧人,时间一长很难保证不会泄密。
而愈创木这种战略级别的材料,他又怎么会留给英国人?
所以当牙买加独立之后,他立刻就让人将岛上所有适用于制造船轴的愈创木全都买下,运回了法国。
价钱非常便宜,几乎只用支付伐木工的工钱就行。
别看牙买加岛上长满了愈创树,其实里面能用来当船轴的并不算多——得树龄足够长,且生长得非常笔直的那种才行。
同时,树干上不能有一丁点的害虫啃噬。甚至枝杈太多都不成,那会令木质不够均匀。
总之,当时牙买加议会发动全岛的民众搜寻,一共也就找到3千来根合格的木料。而后被法国以12万法郎的价格全部买走。
直接釜底抽薪,从根源上断了英国人的念想。
当然,愈创木这东西并非牙买加独有,加勒比海的其他岛上,以及墨西哥沿岸也有少量生长。
所以约瑟夫还留了后手。
就在凯恩少校陷入绝望之际,一个名叫巴尔德斯的“威尼斯木材商”找到了他,表示自己手里有一批粗壮的愈创木。
凯恩顿时大喜过望,立刻用意大利语询价。
“您要多少?”巴尔德斯微笑看向“西班牙富商”。
“嗯,大约50根吧。直径必须超过两英尺,长30英尺,不能有任何瑕疵。”
巴尔德斯立刻报价:“4千英镑,或者10万法郎。”
牙买加是英国前殖民地,所以岛内有大量英镑流通,而独立之后则开始使用法郎。
凯恩毫不犹豫道:“成交!请您将木料运至金斯顿港。”
巴尔德斯点头:“没问题。不过您知道,这么大的生意,您得先支付些定金。”
“当然可以,我需要付多少定金?”
“十分之一的货款,2万镑,或者50万法郎。”
凯恩顿时愣住:“等等,我记得货款好像是4千镑?”
巴尔德斯笑着摇头:“您恐怕误会了,我是说一根4千英镑。”
“一根木头4千英镑?!”英国少校又惊又怒,瞪着“威尼斯人”道,“你这简直是黑店!”
巴尔德斯摊了摊手:“瞧您说的,公平交易,您觉得贵完全可以不买。”
凯恩当即转头就走,心里默念着:让我等一下,来吧,快挽留我……
然而,奸商只是目送他离开。
次日。
凯恩又垂头丧气地来到了巴尔德斯的店里,因为整个岛上只有这里有愈创木。
虽然明知被敲诈了,但事关海军能否夺回地中海控制权,不论花多少钱,他也只能咬牙认了。只要能击败法国人,今天的投入都能百倍千倍地赚回来。
“好吧,就4千英镑一根。尽快给我装船吧。”
巴尔德斯却是笑着摇头:“抱歉,那是昨天的价格,现在是5千英镑一根了。”
“你!”凯恩的脸都绿了,要不是周围那十多名皮肤黝黑的店员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真想把这个奸商狠狠揍一顿。
他深吸了几口气,比了个冷静的手势:“这样吧,我买60根,仍旧是4千镑一根,可以吗?”
巴尔德斯犹豫了一下,道:“如果您能一次买80根,我可以给您打个折扣,4千5百英镑一根。”
他又补充道:
“您知道,整个牙买加,不,全世界只有我这儿有愈创木。我卖给法国人时可从来不打折。”
凯恩的额头青筋直跳,但想到法国人买这东西的价钱更高,心里这才平衡了一些。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单词:“80根。我,需要时间筹款。”
“当然可以。”
一个多月后,当巴尔德斯拿到了荷兰银行的36万英镑的汇票,这才让人将80根愈创木装到了凯恩的船上。
后者总算完成了任务,兴高采烈地下令返航。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船上的这些木料之中,有超过四分之三都被动了手脚——用极细的针沿着木料的纹理钻孔,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异样。但将其制成船轴之后,在蒸汽机巨大扭力的作用下,这些细小的伤口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整根轴碎裂。
是的,所谓的“威尼斯木材商”其实是一名法国情报局的特工。
他在牙买加待了一年多,期间会和所有购买大尺寸愈创木的人接触,并开出天价。
只要是不惜代价买下这些木料的,那肯定就是英国人——其他国家也没能力研发蒸汽战舰——到时候朝死里坑他就行。
第901章 惩戒巴伐利亚
伦敦港外的海面上,一级战列舰“皇家君主号”上的数十名海军高官,以及部分政府要员看着不远处那艘造型怪异的战舰拖着滚滚浓烟疾速驶过,顿时鼓掌欢呼起来。
霍普爵士指着那艘怪船,亲自为一众大佬讲解:
“‘彗星号’装有两台52马力的蒸汽机,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水下螺旋桨推进方式,在顺风的时候能够达到惊人的12节航速。即使没有风,它也能以8节的速度前进。
“同时,它还配备有28门火炮,速度和火力都超过了法国人的同类战舰。
“我们仅需建造30多艘这样的战舰,法国舰队就将失去在地中海的速度优势。”
英国官员们再次鼓起掌来,并不住地相视点头。
从去年开始,战场上就一直传回坏消息,陆军被法国人打得狼狈不堪,甚至连地中海舰队都被赶出了地中海。
现在总算有了报仇雪恨的希望了!
辉格党党魁詹姆士·福克斯挥手高声道:
“我认为,我们不应只满足于将法国人赶出地中海,而是建造更多的先进战舰,比如50艘以上,将土伦舰队彻底消灭!”
他最近在政坛春风得意,最大的政敌——小皮特因对法战事不利,加上财政问题而引咎辞职。
眼下,他的党派在议会可谓呼风唤雨,国王很有可能任命他为下一任首相。
等他上台之后,是非常需要海军取得一场大胜来帮他巩固地位的。
海战大臣杰维斯上将立刻道:“查特汉造船厂还有一款安装36门火炮的蒸汽战舰正在研制。不过您知道,海军委员会的资金有限,所以建造数量很难增加。”
福克斯立刻毫不在意道:“您尽快向议会提交一份追加经费的申请。我保证它能得到通过。”
“大不列颠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杰出的政治家与领袖,才能不断续写辉煌的篇章。”杰维斯瞥了他一眼,这才接道,“您看,115万镑是否合适?”
他原本的预算是投入50万英镑左右,建造30艘蒸汽护卫舰和25艘五级蒸汽战舰。
但牙买加的奸商让他为那些船轴木花了36万镑,现在正好借着福克斯的话,为海军委员会多要点儿钱。
福克斯的眼皮抽了抽,但最终还是咬牙点头:“海军是帝国的生命,必须保证足够的投入才行。就按您需要的数额申请吧。”
新型战舰的试航结束后的第二天,船厂总监霍普爵士便召见了博尔顿-瓦特公司的负责人,商讨追加订购蒸汽机的事情。刚拿到巨额经费的杰维斯上将也饶有兴致地参加旁听。
“那么,如果船厂将订货量增加到130台,”霍普看向博尔顿,“我希望能每台高压蒸汽机的价格能降至1600英镑。”
博尔顿的眼中顿时闪过狂喜之色——130台蒸汽机的大单子,能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他正要表示同意,却听到一旁的弗兰克轻咳一声抢先道:
“尊敬的霍普爵士,我们应该考虑得更长远一些!
“很显然,未来的大海将是蒸汽战舰的天下,130台蒸汽机最多只够装备50多艘战舰。
“而这并不能保证彻底消灭法国舰队,您知道的,法国人也在不停地建造新舰。
“我认为,80艘以上的蒸汽战舰才能令任何人都不敢挑战帝国的海上地位!
“而这,就需要200台蒸汽机。”
霍普和杰维斯对视一眼,皆是颇为动容。
弗兰克又用力拍了博尔顿一把:“咱们公司也该为帝国出些力才是。
“如果海军能订购200台的话,我们就不赚钱了,每台1500镑!”
博尔顿抹了把冷汗,嘴唇微颤道:“好,好的,只是,扩产需要很多资金……”
弗兰克又看向霍普爵士:“您看,船厂能否预付10万英镑帮我们公司扩建厂房,购买原料?”
霍普和杰维斯再次对视。
弗兰克忙补充道:“请放心,我们可以和船厂签署协议,如果无法按时交付,将十倍赔偿您。”
杰维斯上将原本就打算明年继续新建至少30艘蒸汽舰,一次把所需的蒸汽机都买下还能便宜不少,于是再无迟疑,点头:“好,那就订购200台,预付10万镑。”
很快,查特汉皇家造船厂和博尔顿-瓦特公司都忙疯了。
前者重订编订了建造新舰的规模,并以此为依据招募六七百名工匠,各种原料在船坞旁堆得如山一样高。
后者新建了三座新车间,里面塞满了新设备和零部件,甚至在桑德尔的建议下,筹集了4万英镑投入新一代的100马力蒸汽机的研制工作。
由于公司近来的发展势头如火山喷发般迅猛,主动跑来投资的人络绎不绝,4万镑只用了几天工夫便筹齐了。
……
在英国人热情高涨地建造蒸汽舰之际,巴伐利亚这边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一支法国军队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莱茵河东岸的卡尔斯鲁厄,而后迅速穿过符腾堡——符腾堡在法国人来的前一天就宣布:“恪守中立,允许交战双方无害通过本国领土”。
仅仅4天之后,莫罗便率领1万名法国士兵攻入了巴伐利亚西部的讷德林根。
说是“攻入”并不太准确,实际上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战斗。
巴伐利亚的主力部队都聚集在南面。西侧边境仅有不到300人的边防军。
这些人在见到法军之后立刻就跑了。
莫罗仅在占领讷德林根市政厅时才开了几枪。
莫罗当天便在市政厅外的广场上召集记者,高调宣布自己此行是要严惩“协助奥地利入侵法国的巴伐利亚”。
他是这么说的,似乎也是这么做的。
次日,莫罗军团便继续向东进发,在两天后攻破了巴伐利亚中部重镇因戈尔施塔特。
随后,大量法国工兵开始在多瑙河上架设浮桥等渡河设施。
从因戈尔施塔特南下,不到70公里就是巴伐利亚首都慕尼黑。
巴伐利亚大公卡尔·泰奥多尔闻讯大惊失色,一面将德恩贝格的部队从南侧防线调往慕尼黑以北,一面派外交大臣帕彭海姆连夜赶往维也纳求援。
第902章 奔袭维也纳
内伊回望多瑙河上的浮桥半晌,又转头看向莫罗:
“您确定,我们真的不去慕尼黑了?”
莫罗翻着手里的《凯撒战史》,点头道:“是的。”
内伊再次看向浮桥:“巴伐利亚虽然有2万5千军队,但很可能来不及从梅明根调回慕尼黑。”
梅明根是巴伐利亚西南方向的边境,巴军主力目前都驻扎在那里。
莫罗扬了扬手里的书,微笑道:“您知道罗马军队为何强大?因为他们崇尚稳扎稳打。
“如果德恩贝格的军团及时回防慕尼黑,我们将遭遇一场苦战。”
内伊用力握了握马鞭:“即使面对2万多敌军,我也有信心击败他们!”
莫罗拍了拍自己的老搭档:“我相信您的勇气,但那会让我们的士兵付出大量伤亡。而且,奥地利随时可能派援军从背后袭击我们。”
内伊皱眉:“那我们现在去哪儿?”
他突然想起莫罗提到“稳扎稳打”,当即明白过来:“我知道了,您是打算攻取安伯格,然后北上图林根。这样确实没什么风险……”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