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因为那里有经济价值高昂的橘子。
短视的西班牙政客没怎么考虑军事方面的因素,直接就瞄着奥利文萨的橘子产地而去——每年西班牙王室要花费大量金币进口那里的橘子。
结果西班牙人虽然趁葡萄牙不备,很快就攻占了奥利文萨的艾尔瓦斯要塞,但这也给了葡萄牙反应的时间。
之后葡萄牙开始利用国内的河流层层防御,最终西班牙军队后继乏力,只得选择停战。
葡萄牙甚至都没向英国求援,就得以和西班牙签署了《巴达霍斯合约》,仅仅损失了边境的奥利文萨一地而已。
这也导致了7年之后,法国为了解决英国在地中海西侧,同时也是欧陆上最大的军港,不得不再次同西班牙对葡宣战。
但这次葡萄牙已经有了防备,立刻向英国求援。
同时因为拿破仑的骚操作——废黜了卡洛斯四世,让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加冕西班牙国王。
从而激起了西班牙人民起义。
法国不断向西班牙投入兵力,甚至拿破仑亲征西班牙,在这里损失了数不清兵力和军费。后来连拿破仑自己都说,“西班牙战争使我完蛋。它是一个真正的溃疡……”
所以约瑟夫在制定伊比利亚半岛的作战计划时,就知道必须避免西班牙人为那点儿橘子跳奥利文萨的坑。
最佳的作战方案应该是法、西联军第二次进攻葡萄牙时的选择——从葡萄牙中北部的阿尔梅达要塞入手,令葡军首尾不能兼顾。
这样也能让葡萄牙因为兵力不足,而尽早向英国求援。
之后法军给西班牙打打助攻,葡萄牙就会变成英国的“溃疡”。
朱诺按照王太子殿下的吩咐,继续道:
“阿兰达伯爵,其实您在巴达霍斯储备的作战物资并没有浪费。
“我相信,葡萄牙间谍肯定已经知道了那里在做战备,这将起到极好的迷惑敌人的作用。
“之后我们调动军队,葡萄牙人也只会认为那是要进攻奥利文萨。
“当我们向阿尔梅达要塞发起进攻时,必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巴达霍斯就是西班牙紧邻奥利文萨的边境省份。
朱诺见几名西班牙重臣还在犹豫,便搬出了王太子给他的“撒手锏”:
“王太子殿下已命人将90门大炮运往了萨拉曼卡。这些炮将使我们进攻要塞的过程变得非常轻松。”
这些大炮都是法军在莱茵兰以及意大利缴获的,有奥地利造,也有普鲁士造,规格、标准都和法国不一样,质量也远不如法国炮好,干脆就拿来送人情了。
嗯,缴获的英国炮倒是都留下来了。英国佬人品怎么样不提,铸炮的水平还是可以的。这些炮给军校用来训练,或者拿去卖都不错。
阿兰达伯爵终于不出声了。
当然,这些大炮只是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比较信服法国人打仗的能耐。
弗洛里达布兰卡伯爵见状,双手按在桌子上,做了最终决定:
“那么就让罗马纳侯爵立刻前往萨拉曼卡。”
……
法国东部。
阿尔萨斯。
莫罗没精打采地听着参谋汇报河对岸的奥军动态,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着实也没什么可听的——奥地利人不断将弗莱堡的军队抽调往意大利,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准备强攻,到现在开始拼命修筑防御设施,一副要坚守到死的架势。
他是真希望拉图尔那家伙能渡河来进攻,起码自己也能赚到一些军功。
总比看着拿破仑、马塞纳他们捷报频传,自己只能在这儿吹风的好。
第895章 三路并进
就在这时,马塞纳和一名参谋快步走进了帐篷。
莫罗懒洋洋地起身,举帽行礼道:“很高兴能在这么大冷的天见到您,马塞纳将军,这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今天是下棋还是继续讨论歌剧?”
他和马塞纳的军营相距很近,两人经常来往。
马塞纳示意参谋将沙普信号塔的制式文件交给莫罗,严肃道:
“这是总参谋部刚刚发来的命令,中校阁下。您的部队要在两天之内做好动身的准备。”
“动身?”莫罗疑惑地展开命令,顿时现出狂喜之色,“渡河?感谢王太子殿下,您总算是想起我来了!”
但他很快又有些不确定地看向马塞纳:“将军,您确定只给我1万5千人……
“进攻巴伐利亚的话,是要深入德意志腹地的,这点儿兵力恐怕不够保险吧?”
总参谋部的命令是让他率领皇家第三步兵师的4个团,以及数个皇家散兵营、1个炮兵营,立刻向北机动至斯特拉斯堡,而后从那里渡过莱茵河,借道巴登,直击巴伐利亚。
马塞纳点头:“您知道总参谋部为什么一直让我们待在阿尔萨斯按兵不动吗?”
“我想,应该是在等其他战场出现变化。”
“您的头脑总是这么灵活。”马塞纳道,“就在昨天,阿尔文齐的主力部队抵达了曼图亚,兵力超过8万5千人。
“也就是说,现在的奥地利已经抽调不出任何一支部队来增援巴伐利亚了。
“并且,总参谋部没有给您设置具体的作战任务。”
莫罗当即兴奋地立正道:“将军,我保证明天中午就能开始北上。”
巴伐利亚目前应该还有近3万军队,但之前因为马塞纳军团一直在巴塞尔对岸虎视眈眈,所以他们的主要兵力都布置在慕尼黑以南。
包括奥地利的拉图尔军团也在巴塞尔北侧的弗莱堡驻扎,以防备马塞纳进攻。
这时候莫罗军团突然从北侧的斯特拉斯堡渡河,进攻巴伐利亚西部,奥、巴两国的军队根本来不及赶回去防御。
这完全就是一种灯下黑效应。
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对面是巴登。奥地利和巴伐利亚都下意识地感觉,那里有个国家挡在前面,自己无需担心。
但巴登虽然身为神罗邦国,但灵魂早就已经是法国的形状了。
这样的国家在斯特拉斯堡对岸不但起不到迟滞法军的作用,甚至还能为莫罗军团提供后勤补给。
莫罗的军队进入巴伐利亚境内之后,基本上就如虎入羊群,到处“平A”就行。
至于为何只让他带了1万5千人,主要是因为巴登的补给能力只撑得住这么大规模的部队。
此外就是要在巴塞尔对岸保持足够的兵力存在,否则可能会引起拉图尔的怀疑,从而提醒巴伐利亚防备。
莫罗看上去每天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手下的军团随时都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
在接到命令之后,这些部队立刻转为行军状态,两天后便抵达了斯特拉斯堡。
这就是约瑟夫制定的全面反击计划。
随着奥地利的主力部队调动,法国从意大利、莱茵河南段和葡萄牙三个方向同时动手,令反法同盟顾此失彼,从而彻底丧失战略主动。
……
伦敦。
唐宁街十号。
小皮特烦闷地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了陆军委员会的温德姆将军,而后又看向韦尔斯利侯爵:
“很显然,奥地利在北意大利陷入了苦战。
“他们在那里的兵力虽然超过法国,但大部分都是几个月前刚动员的新兵。
“现在只能将您的新军调往曼图亚,才能稳住那里的局势,而后再设法对莱茵河西岸展开反击。”
在约克公爵的部队被击溃之后,韦尔斯利所训练的3万新军已是目前英国唯一能立刻调动的军团了。
不过这也是英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全员装备了新式的火帽枪,炮兵也学习法国模式,大量编制骑炮兵。
韦尔斯利甚至还为士兵们配备了一种防弹插片。不过由于没有摸清法国防弹插片的制造工艺,所以只能大量用铸铁堆砌,最终在防弹效果不如法国货的同时,重量却超出了近一倍。
至于训练方面,韦尔斯利倒是有自己的一套。
他的新军从队列、体能、射击水平和纪律性等方面,都超出了欧洲除法国之外的主要军队一大截。
在法国新军的巨大压力之下,韦尔斯利的这支部队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八年面世。
只是,他所要面对的,却不是历史上拿破仑的老禁卫军。
而是约瑟夫用后世的军事理念建设起来的法国新军。
这注定了韦尔斯利的未来只能是一场悲剧。
韦尔斯利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呼了口气,迎上小皮特的目光道:
“首相阁下,恕我直言,继续在意大利或莱茵河一线极大投入,已经失去了意义。
“就算我们能帮奥地利守住曼图亚,也根本无法实现最初的战略目标。”
是的,英国当初发起反法同盟,是为了彻底消弭法国争霸欧陆的能力,令其变为一个普通的大国。同时借战争摧毁法国的工业,使英国商品在整个欧洲再无竞争对手。
而现在来看,法国的势力范围比开战之前还大为增加,占据莱茵兰,统领北意大利,军队更是横扫欧洲诸国,已经初现欧陆霸主之势。
工业方面,法国虽然在战争初期出现了短暂的贸易萎缩,但法国很快就夺回了地中海控制权,加上新开拓的意大利、莱茵河沿岸的市场,眼下贸易量比战前还有了显著提升。
反倒是英国因为巨大的战争投入,以及在蔗糖上花费的高额补贴,财政情况不断恶化,去年已结束了持续多年的财政盈余,出现了高达600万英镑的赤字!
最麻烦的是,英国所依赖的普、奥、荷等盟友都已萎靡不振,可以预见,他们至少在七八年之内都缓不过劲来。
英国想要继续在欧陆挑战法国,已经没有可着力的点了。
第896章 英国的问题
韦尔斯利和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勋爵对视,后者立刻附和道:
“目前,对我国最有利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快结束所有地面上的战争。
“之后,我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竭力促成德意志诸国的团结,等待他们恢复力量,再规划对法国进行围攻。”
小皮特疲惫地揉了揉额头,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向窗外:“这样,就等于是承认我国战败了……”
海战委员会主席杰维斯上将道:
“不,首相阁下,只是普鲁士、奥地利他们战败了。
“我国可以利用海军优势,继续对法国沿岸进行贸易封锁。这样战争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小皮特深吸了一口气,还想再挣扎一下,就听到内政大臣波特兰公爵道:
“首相阁下,我国的财政情况也很难支持大规模的战争了。”
小皮特看向他道:
“您知道,我们已经在印度旁遮普至孟加拉开辟了大量甘蔗种植园,普鲁士那边也在试种甜菜,财政问题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是的,由于蔗糖的价格飞上了天,导致种植甘蔗的利润巨大,大量以前在加勒比地区种植甘蔗的英国人纷纷前往印度重操旧业。
印度北部的气候非常适合甘蔗生长,只是还未进行开发。其实就算没有蔗糖危机,再过二三十年,印度也会变成世界最重要的糖类产地之一。
至于普鲁士,在战败之后也盯上了赚钱的蔗糖生意。
历史上,这里本就是甜菜制糖的发源地,种植甜菜自然不成问题。
而法国有十几万农户在种甜菜,想要杜绝菜种流出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时,普鲁士还高价挖走了一些法国制糖厂的工人,开始在波兹坦试建炼糖厂。
波特兰公爵叹了口气:“印度至少要一年之后才能有收获,普鲁士的甜菜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而我国的财政情况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缓解的话,我担心辉格党会在议会对您发起进攻。”
小皮特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征个人所得税,令英国上下怨声载道,如今他在议会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谷地。好在有乔治三世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他才得以免遭弹劾。
如今战局不利,要是经济情况持续走低,他随时都会被赶下台。
屋里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阵,小皮特才再次环视众人,声音沙哑道: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继续沉默。
“好吧。就到这里吧。”他缓缓点头,看向格伦维尔勋爵,“请您前往维也纳,尽可能体面地促成停战吧……”
他一句话没说完,就见第二外交大臣坎宁敲门而入,将一份文件摆在了他的面前。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