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40章

作者:天海山

  “这……您知道的,拉拢、贿赂、联盟之类,商业的背后无外乎这些东西。”

  “非常好。”约瑟夫露出微笑,“在此过程中,您要尽量向埃及渗透,尤其是要注意一名叫作穆罕穆德·阿里的奥斯曼高级军官。

  “对了,那里不久之后会爆发战争,您得提前做好准备。”

  “是,殿下,我一定不会令您失望的。”

  不多时,新任“东地中海贸易公司”总经理起身告退。

  约瑟夫本想邀他参加宴会,但考虑到他的身份见不得光,也只得作罢,将他送到了凡尔赛宫的门口。

  斯泰勒躬身后退,正要转身间,忽而想起了一件事,止步道:“殿下,我一直都有个疑问,您为何将那家公司命名为‘闪电’?”

  当初,他可是提出了好几个非常优雅的名字,但王太子却执意要用“闪电”这个古怪的词。

  约瑟夫笑了笑:“因为,闪电它慢啊。我希望伦敦的煤气路灯项目能慢如闪电。”

  “啊?闪电不是应该很快才对吗?”

  “不,它很慢。”

  “为什么呢?”

  “因为,闪电是一只树懒。”【注1】

  “??”

  ……

  波兰西部。

  克拉科夫,塔尔诺夫斯克山。

  拥有这里80%银矿开采权的乌米扬银矿业公司的办公大楼前,公司第二经理德普厄快步走出大门,上了马车,向附近的切比尼亚镇赶去。

  半小时后,在一栋银矿的蒸汽机技师用来休息的小楼里,德普厄向一名技师打扮的中年男子摇头道:“里贝尔上尉……”

  “咳!”“技师”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他,“是费里先生。”

  “哦,是的,很抱歉,费里先生。”德普厄忙歉意地点头,接道,“如您所料,董事会根本不相信奥地利人会进攻这里。所以,他们也拒绝了让矿工们每周接受军事训练两次的提议。”

  情报局派来负责克拉科夫防御计划的里贝尔上尉皱了皱眉,道:“我知道了,不过不用担心,对这种情况行动处已经制定了应对计划。”

  是的,约瑟夫之前就考虑到,波兰人很可能不会提防奥地利人,所以他也为此特别制定了一份“鲶鱼计划”。

  德普厄道:“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里贝尔上尉点头:“是的,您很关键,可能会被绑架一次。”

  【注1】“闪电”是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角色——一只动作迟缓的树懒公务员。

第673章 工人武装

  塔尔诺夫斯克山附近出现了一股匪帮。

  据说是一些喀尔巴阡人和流亡到奥地利的保加利亚雇佣兵组成的,已经在切比尼亚镇等地制造了好几起案件。

  嗯,消息是《小波兰消息报》刊登出来的,至于是否真有这些事情,人们通常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

  于是,小半个克拉科夫的居民都是紧张不已,天还没黑便闭门不出了。

  乌米扬矿业公司起初并没当回事,直到,公司的三名法国技师在返回宿舍的途中遭到劫杀。

  公司经理显洛维奇慌忙带人前往事发地点,却只看到几大摊血,以及三名技师的空钱夹——钱夹上绣着他们的名字。

  这情况就非常严重了,要知道,银矿一共只有15名法国技师,少了任何一个,矿上的蒸汽机就有可能因故障无法使用。

  当然,只有里贝尔上尉知道,这三人只是被他的手下秘密送回了法国,地上的那些都是鸡血而已。

  之后匪帮越来越嚣张了,几乎每天都会公然抢劫,甚至还袭击了乌米扬矿业公司的一座仓库,抢走了里面的财物之后,一把火将其烧掉了。

  公司高层会议上,显洛维奇黑着脸对站在面前的高大男子吼道:“玛卡夫斯基先生,那些匪徒就这样烧毁了乌尔苏哈的仓库,并扬长而去!仓库里的守卫甚至没有进行任何抵抗!”

  玛卡夫斯基低着头,极为委屈道:“总经理先生,那天来了足足六七十名匪徒,而且全都拿着燧发枪。当时,仓库里只有11名守卫,他们如果不撤走的话,现在已经和仓库一起被烧成灰了。”

  “您的巡逻队可是有300多人,竟然还对付不了那些匪徒?”

  银矿这种地方,自然有自己的准军事力量保护,玛卡夫斯基就是银矿巡逻队队长。

  “是的,先生,塔尔诺夫斯克山还有上百名警察。克拉科夫驻军也在不远处。”玛卡夫斯基辩解道,“但是矿山足有40俄里宽,加上附近的几个城镇,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我听说那群匪徒有超过150人,仅凭巡逻队目前的力量,根本防不住他们。”

  旁边,一名头发半白的公司董事道:“队长先生,您认为巡逻队要扩充至多少人,才能有效抵御匪帮?”

  玛卡夫斯基沉吟片刻,道:“至少1千人,基斯契科夫男爵。而且每个人都要装备燧发枪。”

  匪帮虽然只有150人,但他们行踪飘忽不定。巡逻队必须分兵把守矿山的所有关键位置,才能勉强保证矿山安全。

  德普厄适时地开口道:“组建1千人的常备巡逻队,这至少得花费80万兹罗提才行。”

  果然,听到这么大的数额,所有董事会成员都纷纷摇头。

  最终,董事会只给了玛卡夫斯基增加150名巡逻队队员的权限,并请求克拉科夫的驻军前来帮忙剿匪。

  然而,仅仅五天之后,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代表法国来实行公司股东权利的德普厄先生,也就是公司第二经理,和他的助手、车夫、女仆,都遭到了匪帮绑架。

  绑匪要求支付40万兹罗提的赎金,否则就要撕票。

  乌米扬矿业公司上下顿时慌了神。

  之前法国技师遇害时,法国大使就派人来提出过抗议,此时更是高级管理人员出事,这甚至会引发外交纠纷!

  公司董事会仅用了半个下午就做出了决定——从公司账上出钱,赎回德普厄先生。

  40万兹罗提就是60多万法郎——这也幸亏是在银矿,否则以波兰困顿的财政情况,其他地方还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匪帮倒算是守信用,拿到赎金之后,立刻就将德普厄和他的助手、车夫都放了回来,不过却将那可怜的女仆留下了。

  矿业公司的高层,以及卡拉科夫的官员都赶来德普厄的家中进行慰问。别墅里挤满了人。

  然而,德普厄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反倒是脸色阴沉地看着显洛维奇等公司高层,恶狠狠道:“如果你们当初愿意拿出那笔钱扩充巡逻队,丹妮丝也不会落在那些魔鬼的手中!

  “你们必须把她救回来,否则我一定会向公使先生控告!”

  显洛维奇小心翼翼道:“德普厄先生,只是一名下人而已,您不必……”

  “她不止是下人!”德普厄大吼起来,“我要她活着!”

  屋里的人都瞬间明悟——这女仆和他的关系恐怕不一般。

  在绑架事件的巨大压力下,乌米扬矿业公司终于同意将巡逻队扩大到650人。

  但足足一周过去了,丹妮丝小姐仍旧杳无音信,反倒是匪帮又在切比尼亚镇,制造了一场抢劫。

  德普厄愤怒了。

  他直接找到克拉科夫市政专员,要求他招募雇佣兵,对匪帮发起围剿。至于费用,他可以出一大半。

  嗯,实际上就是从之前那40万兹罗提的赎金里出。

  克拉科夫市政厅也对匪帮非常头疼,毕竟是自己的辖区,一直这么闹下去,下一届的选票肯定就不用想了。

  正好此时有人愿意出钱,他们自是欣然同意。

  最终,卡拉科夫市政厅也拿出15万兹罗提,加上德普厄的钱,一共45万,用来招募雇佣兵。

  另一面,德普厄提出银矿矿工全员进行军事训练的要求,也在董事会顺利通过。

  当然,主要是德普厄表示,他能从法国搞来2千支便宜的燧发枪,并且他将负担其中一半费用。

  所有公司高层都看出来他急疯了,谁还敢提出异议?

  公司很快便将所有矿工组织起来,还包括周围几个镇上的居民——他们的生计大多和矿井相关,所以很配合矿业公司的要求——一共超过4千名青壮年,将进行每周一次,每次6小时的军事训练。

  这个训练量看似不大,但实际上除了英法普奥等大国之外,欧洲军队每个月也就训练3到5天而已。

  并且这些矿工和镇民在进行了基础训练之后,还能拉去实战“剿匪”——肯定是见不到匪帮的,因为那都是情报局的人假扮的,但起码能在野外环境中练练队列,同时熟悉军官的指令。

第674章 燃烧的东欧一

  波兰东北部城市。

  维尔纽斯。

  市中心广场的高台上,一身黑色长袍的“马尔卢大主教”高举着十字架圣像,对簇拥在四周的数千名民众,激情澎湃地高声道:

  “我们将遵从天主的指引,用我们的灵魂,与坚定的信仰为武器,将所有敢于踏足这里的异端全部净化!

  “尊敬而伟大的教宗陛下得到天主的神谕,并命我将这启示告知每一个人。

  “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从即刻起,只要他想,就可以成为神圣的十字军战士!

  “无论他手中握着的是剑、火枪还是锄头,他都将沐浴着天主的圣光,踏上向东的圣战!”

  广场上顿时爆发出海啸般的巨大呼声:

  “圣战!圣战!”

  “赶走异端!”

  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满溢着狂热与虔诚,聆听“马尔卢大主教”转达教皇的教旨,心中则燃烧着圣战的烈焰。

  菲利克斯·图尔斯基大主教和数名波兰的高阶教士也站在教皇特使“马尔卢大主教”的身后,保持双手交叉于胸前的祈祷状。

  他们在此之前,已经陪同教皇特使遍历大半个波兰,以号召人们加入抵挡东正教徒的“新十字军东征”。

  在“马尔卢大主教”的感召之下,波兰人向军队踊跃捐款。民间几乎每个城镇都自发组建了所谓的“十字军军团”。

  而华沙皇家军械厂则源源不断地将崭新的燧发枪运往各地,交给这些民间武装。

  是的,自从5个月前开始,这座由法国援建的军械厂就能以每月2300支的速度,生产仿造的图拉M1753式燧发枪了。

  之所以没有生产沙勒维尔燧发枪,除了要撇清与法国的军械厂之间的关系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打起来之后能用缴获的俄国枪武装波兰军队,而不用担心型号不同带来的弹药补给问题。

  当然,“马尔卢大主教”正是梅斯梅尔假扮的。

  他在法国进行了一个月的“集训”,手持全套伪造的证书抵达了波兰,之后则由西哀士这个高阶教士从旁辅助,倒是一直没出什么纰漏。

  嗯,西哀士从来都不怎么信教,所以对此没有任何抵触。

  就在梅斯梅尔到处鼓动“圣战”的同时,两辆马车正朝卡拉科夫以南,疾驰而去。

  就在两辆车来到波兰和奥地利边境附近时,近二十名骑手突然从路旁的丛林里涌出,将他们围了起来,其中有人还举着枪。

  “你们要干什么?”前面一辆车的车窗打开,一名教士大声质问。

  骑手中,有个披着黑色斗篷,身材不高,眼神狠厉的中年男子没理他,而是翻身下马,径直来到后面那辆车旁,敲了敲车门,道:

  “尊敬的克拉辛斯基大主教,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车门打开,里面坐的正是卡缅涅茨大主教——克拉辛斯基。

  “您如果要抢劫的话,这里的东西可以随意取走。”

  黑斗篷男子取出一份证件:

  “我是自由与安全委员会的卡利什多夫中尉。

  “我就直说吧,您此行的目的地是罗马,对吗?”

  克拉辛斯基大主教深吸了一口气,道:

  “我一直以为,巴尔联盟的成员都是天主最忠诚的仆人。”

  自由与安全委员会就是以巴尔联盟为基础组建的,所以他准备尝试一下。

  卡利什多夫中尉点头:

  “是的,我们都是最虔诚的信徒。”

  “那么您就不该阻止我。”克拉辛斯基大主教道,“您是情报机构的人,应该能看得出来,那个特使有问题。”

  卡利什多夫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尖,道:

  “我的任务就是送您返回卡缅涅茨,其他事情我管不着。”

  克拉辛斯基大主教提高了音量:

  “那个亵渎者,他的意大利口音透着古怪,显然对圣彼得大教堂的细节也不熟悉,却敢冒充教宗特使。

  “我必须去向教宗求证,以揭露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