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恰好泰蕾兹的侍女从他身旁经过。他抬手将她拉住,悄声道:“请您告诉我姐姐,我一定会让所有谣言都消失,并且让制造谣言的人向她道歉。”
达蒂眼中闪过惊讶之色,她虽觉王太子应该只是要安慰公主殿下,但仍是感激地点头:“谢谢您,殿下,我一定会转告公主殿下的!”
约瑟夫辞过罗贝尔,向自己寝宫走去,脑海中思索起掌控舆论的手段来。
作为见识过互联网平台的各路神仙打架的现代人,他很清楚,话语权归根到底就是受众的基数。
如果你的声音能被90%的人的听到,别人只能影响10%,那你说的话就是真理!
这个时代的传媒手段基本就是报纸、书籍、小册子之类,所以怎么利用这些东西,快速增加受众呢?
他立刻就想到了金大师用《笑傲江湖》带动仅是初创的《明报》,短时间内跻身热销报刊行列的案例。
18世纪的人们娱乐方式很少,而自己手里可有大把威力不逊于《笑傲》的“武器”。
论起内容这一块,就算把整个欧洲的报社、出版社绑在一起,也远不是自己的对手。
所以,首先得有属于自己的刊物,而后用质量碾压所有对手的内容,快速在读者中铺开。
想到这里,他立刻对埃芒道:“请您帮我整理巴黎所有报社、印刷工坊的资料,越快越好。”
“是,殿下。”
埃芒转身离去,约瑟夫则继续陷入沉思:在有了内容之后,就是价格以及发售渠道了……
各种方案逐渐在约瑟夫的脑海中形成,他的眉头也逐渐舒展,不就是打舆论战吗?那就来吧。
王室丢掉舆论阵地这么多年,也该到拿回来的时候了!
下午三点不到,埃芒便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将一大摞文件恭敬地摆在约瑟夫的面前。
这是巴黎所有报社的详细资料。报社需要在法院登记注册,而注册信息也没什么可保密的,所以很容易拿到。
约瑟夫将巴黎所有的57家报社和几家印刷工坊的信息仔细翻看一遍,最后目光落在了《巴黎商报》上。
这是一家不算大的报社,发行量也就不到800份,但却非常符合他的要求。
感谢大佬:“海狸克里特”,“OxeVK”,“书友20180510092102466”,“云尚雨出”对本书的慷慨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小作者感激不尽!
第69章 竞争优势
首先,《巴黎商报》没有贵族背景。
报社老板是个来自马赛的商人,继承了家族产业,股东只有他一人。
其次,这家报社经营情况不太乐观,一年申请了两次延迟缴税,所以应该有出售的意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巴黎商报》拥有一个非常大的印刷工坊,似乎是想同时经营为其他报社印刷的生意,不过显然这一块并没给它带来太多利润。
约瑟夫当即敲定,就是这家了。
他要涉足出版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收购现成的报社。
随后,他又筛选了几个备选项,等全部忙完之后已是夕阳西沉。
第二天一早,约瑟夫便直奔巴黎北区《巴黎商报》报社,商谈收购事宜,当然,也是去亲自考察一下报社的情况。
《巴黎商报》所在的街区不算繁华,但临河的一座非常宽大的建筑却极为显眼。
建筑的正门上挂着“巴黎商报”的牌子。离得老远就能听到屋里嘈杂忙碌的声音。屋后则不断有乌黑的废水排入河里。
约瑟夫先在报社四下里看了看,那所巨大的建筑就是印刷工坊,里面足有7部印刷机。
工坊里的工匠们拉动印刷机上一米多长的手柄,将空白的纸张压在底板上。
等再拉起手柄时,一张报纸便印了出来。
周围则有数十名工人正忙前忙后,添墨、晾晒、搬运,动作迅速而准确,显然都是干了很久的熟手。
待约瑟夫看过了库房、编辑室之后,已对报社整体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对这里还是相当满意的。于是,他顺便叫住了一名编辑,表示要找报社老板。
那编辑忙将他们一行人带至报社二楼的一间办公室,指向一名穿着暗绿色马甲,戴眼镜的微胖中年人:“这位就是德尼科先生。”
德尼科见有人来访,立刻起身迎了上来,微笑行礼道:“欢迎您,尊贵的先生。请问您是要登广告,还是想印刷些什么?”
约瑟夫不喜欢啰嗦,还礼之后便直截了当道:“德尼科先生,我有意收购您的报社。”
德尼科立刻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摆手嚷道:“请回去吧,不卖。”
他见约瑟夫没动,又提高了音量:“走吧,否则我要赶人了!”
约瑟夫瞥了一眼埃芒,心说按电影里的套路,你不是该站出来说一句,“无礼!你知道你面前站的是王太子殿下吗?”
不过,埃芒显然没打算插嘴。
约瑟夫只得装作没听见,继续道:“您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卖吗?”
德尼科低头嘀咕道:“我答应过我父亲,要经营好这家报社。”
约瑟夫吁了口气,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微笑道:“我出15万里弗收购。而且报社可以仍由您来经营管理。”
他是带了会计来的,刚才已大致估过价。这家报社大约值12-14万里弗,主要是房产和那间印刷工坊值钱。
德尼科一愣,其实报社已经亏损一年多了,他以为能卖到10万出头就算不错了,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开价这么高。
他内心开始挣扎,但仍是摇头:“不……我父亲临走时,吩咐过我……”
约瑟夫点头:“16万里弗。”
“可是……”
“17万,最后一次出价。”
“一次付清吗?”
“是的。”
“17万里弗……先生,您确定……是要收购我的报社?”
“是的。”约瑟夫示意会计向报社老板出示了自己拥有17万的银行财产证明。
德尼科盯着约瑟夫的眼睛,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又挣扎了好一会儿,才突然肩膀一松,露出决然的表情:“哦,好吧,这里是您的了。”
他心中暗道:亲爱的父亲,您不能怪我,他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约瑟夫的律师立即取出早已备好的合同,交给两人签署,随后会计便和德尼科前往银行结算款项。
这个时代的银行效率本来就不高,加上数额巨大,手续足足办理了两个多小时,所有款项还要等到三天后才能全部结完。
德尼科在去银行的路上已经跟会计打听到了约瑟夫的身份,只觉得自己今天是走了大运,不但卖得了一笔巨款,还搭上了王太子的关系。
等他再回来时已变得极为恭敬,反复向约瑟夫表示,自己一定会为王太子打理好报社。
约瑟夫鼓励了他一番,问道:“请问报社之前盈利情况如何?”
德尼科支支吾吾道:“您知道的,现在的人都爱看那种花边新闻,我们这种以自由与理想内容为主的报纸很难……嗯,今年亏损了1200里弗,不过去年上半年还是赚了几百的。”
他怕王太子会反悔,忙补充道:“其实前些年生意还可以的时候,每年是能赚上千里弗的。”
约瑟夫点头:“那么我给您每年1000里弗的薪水,加上报社总盈利的5%做奖金。”
他收购报社完全是为了打赢舆论战,而巴黎商报将是他重要的作战基地,所以尽可能地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将他们的利益和报社进行捆绑是非常有必要的。
德尼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卖掉报社,自己不用再为亏损的问题操心,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高的薪水可拿!
王太子殿下简直就是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的!
他激动得连表忠心,不住地发誓,一定竭尽全力让王太子满意,让报社尽快重新盈利,发展壮大!
而后他就听到约瑟夫说,要给报社的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工匠增加20%的薪水。他连忙劝阻道:“殿下,报社现在还亏损,不宜这么大量增加支出。”
约瑟夫露出微笑,这位倒是尽职尽责,立刻就知道要为自己省钱了。
“没关系,经营情况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按我说的做吧。”
约瑟夫没在薪水的问题上多纠缠,随即便说起了正事:
“德尼科先生,印刷工坊现在有多少技术比较好的制板工匠?”
眼下的报纸印刷技术还比较原始,文字部分用铅块活字,成本相对比较低廉。
而所有图画部分则需要使用铜板凹面印刷技术,由工匠一点点刻画铜质底板,然后套在活字板块里,或者单独印刷。由于刻板极为费工费时,所以这也是整个印刷过程中成本最高的部分。
德尼科不假思索道:“殿下,工坊现在有刻板工匠5名,其中3人都有十多年的经验,在铜匠行会里也是有些名气的。”
约瑟夫点头:“请您准备些白垩石板,要质地细密的,切成画板大小,将一面打磨光滑。大概要40块。让那三名工匠带来凡尔赛宫,我有事情要交给他们做。”
白垩就是一种石灰石,作为建筑材料随处可见,价格低廉。
德尼科诧异道:“白垩?您是要修补地板吗?”
约瑟夫微微一笑,摇头道:“用来做平板印刷。”
德尼科瞪大了眼睛:“您是说,用石头板印刷?”
“没错。”
约瑟夫很清楚,想要碾压现有的出版业,仅靠优质的内容还不够。必须从成本、分销渠道等多方面下手,不给其他出版物留任何反击的机会。
我的报纸内容精彩绝伦,一份只卖1苏,甚至只卖8丹尼。而伱的报纸内容普通,价格4苏。就问你拿什么跟我竞争?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石板印刷,或者叫做平板印刷就是一大利器。
由于原材料便宜,以及制板简单快捷,石板印刷的成本仅有现在的铜板印刷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而另外一件降低成本的利器便是廉价造纸术——使用木头为原料造纸。如果能成规模量产,将使纸张的成本降低了70%。历史上,这种造纸术甚至还引发了英国的报业革命。
有这两种技术加持,约瑟夫有充分的信心将报纸的价格压到目前的五分之一以下,同时自己还有利润。
当然,廉价造纸术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石板印刷却不算复杂,有经验的制板工匠应该很快就能掌握。
随后,约瑟夫又嘱咐了德尼科一些近期要办的事项,例如增加报社的人手,增加油墨纸张库存,设计全新的名为《新闻与图片》的报刊版面等等。
大致安排完了报社的事情,眼看就要到黄昏时分了,约瑟夫离开报社前顺口问德尼科道:“请问,巴黎附近有没有比较大的造纸工坊?”
德尼科立刻朝东北方向示意:“圣安托万镇就有。殿下,巴黎用的纸有一半都产自那里。”
感谢:这样不好吖大佬给本书5000起点币的慷慨打赏!天海山万分感谢!
因为今天有点儿卡文,所以更新较晚,怕是来不及为您加更了。我已经欠您两更了,我都记着呢!等过两天状态好了,我一定把这两章加更补上!
第70章 石板印刷术
凡尔赛宫在巴黎的西面,而圣安托万镇在东北面。约瑟夫为了避免两头跑——主要是他实在受不了坐马车的颠簸——便在巴黎商会会长那儿对付了一夜。次日清晨直接前往圣安托万镇。
这个巴黎郊区的小镇有点儿类似于“经济特区”,是巴黎周边唯一一个不受各种行会影响的地方。工匠们可以在不加入行会的情况下,在这里找到工作。
由于可以省下一笔行会的会费,所以工匠们要的薪水也就略低一些。大量想要节约成本的工坊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经过多年的发展,圣安托万镇已是工坊林立,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工匠以及他们的家眷。
约瑟夫让埃芒找了个向导,带着自己将镇上的几家造纸工坊挨个考察了一番,却是逐渐皱起了眉头。
那几家小型工坊几乎没有试验新的造纸技术的条件。
最大的一家工坊倒是有两百多名工匠,规模非常大,但工坊老板雷维永却不想尝试新的造纸技术。
毕竟,新技术需要不小的投入来进行生产试验,并且结果如何难以预料,这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约瑟夫也有咬咬牙直接买下这所工坊自己干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雷维永的工坊价格至少在50万里弗上下,而试产廉价造纸术时也需要一笔投入。
因为约瑟夫近来频繁施展“钞能力”,导致他前一阵高达230多万里弗的身家,如今已缩水到只剩70来万了。
若是全部拿来砸造纸工坊,万一其他地方需要用钱,就会立刻陷入窘境。
所以,约瑟夫权衡再三,发现只能暂时搁置廉价造纸术的事情,等手头宽裕点了再说。
不过,这个结果倒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像造纸这种规模大,产值较高的行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技术变革的。
要知道,如果能完成造纸业的产业升级,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甚至能对法国的经济产生不小的提振作用。
待约瑟夫返回凡尔赛宫时,巴黎商报报社的三名制板工匠早已在此等候他多时了。
约瑟夫看着三位背上沉重的工具包,以及插在腰间的大小不等的锤子,又看看寝宫里亮如镜面的大理石地板,立刻放弃了在这里教他们石板印刷技术的打算。
埃芒忽然快步而来,向他欠身道:“殿下,您要的那些白垩石板还堆在马车上,您看要卸在哪里?”
约瑟夫皱了皱眉,心说:这要是有个工坊就好了。
想到工坊,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地方,不禁嘴角勾起微笑,对埃芒道:“都搬去国王陛下的工坊吧。”
“这……”埃芒吃惊道,“您确定吗?”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