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13章

作者:天海山

  他甚至准备在突尼斯的法军陷入被动之后——遭到近4万军队的两面夹击,仅有2万多人的法军必然焦头烂额——让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的海盗袭扰法国东南部沿海城市,以增加法国国内的压力。

  加上自己在南尼德兰的布局,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不用付出什么,就能交换到法国不再插手迈索尔局势。

  然而,在巨像号抵达米提贾港进行了简单补给,正准备起锚之际,一艘皇家海军的快速桨帆船“喘息号”便从直布罗陀急追而来。

  韦尔斯利侯爵正在船舱里和塔尔莫斯谈论如何利用英国的海军优势,在加勒比海打击法国的贸易——虽然英法有一系列条约限制,但肯定有办法绕过条约来对付法国人。圣多明戈的蔗糖出口可是向法国政府贡献了每年4000多万里弗的财政收入!

  就在两人刚聊出了一点儿眉目的时候,“喘息号”的官员敲门而入,将一份最新的欧陆情报交到了韦尔斯利的手上。

  外交大臣从信筒里拆出几页文件,朝塔尔莫斯扬了扬,微笑道:

  “我猜是范德诺特那边有好消息了。”

  他展开纸张,只看了几行,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侯爵大人,南尼德兰的情况如何?”塔尔莫斯颇为没眼色地问道。

  “该死的法国人!”

  韦尔斯利脸色阴沉地收起文件,犹豫了片刻,咬牙对船舱外喊道:

  “托米,帮我叫泰勒船长来。”

  他又看向塔尔莫斯:

  “的黎波里和奥斯曼的事情就交给您了。我必须先回欧洲一趟。”

  那份情报上提到,奥地利、西班牙、巴伐利亚、美因茨等多国已向英国提交照会,要求阐明英国对南尼德兰叛乱的态度,以及之前法国的自由派暴乱与英国的关联。

  尤其是奥地利和西班牙的照会,措辞非常严厉,字里行间都在抨击英国在欧陆输出革命的行为。

  韦尔斯利烦躁地背身望向舷窗外,自己还是大意了,没想到无耻的法国人竟然将煽动暴乱的事情和“输出革命”扯上关系!

  他很清楚,这事儿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一场外交灾难……

  十多天后,正当韦尔斯利离开科隆赶往普鲁士之际——是的,就连威廉二世也对英国发出了质疑——却突然得到消息,说黑森-达姆施塔特的当家人路德维希九世提出了一份什么“南尼德兰倡议”。

第397章 忙碌的韦尔斯利侯爵

  路德维希九世在政治上算是比较偏普鲁士的,却在“倡议”中表示,如果南尼德兰坚持要脱离奥地利统治,那就必须选出一名国王来管理南尼德兰,否则南尼德兰议会就不应被任何一位君主所承认。

  倡议已经得到了西班牙、法国、巴伐利亚、美因茨等十个国家的响应。

  最让韦尔斯利侯爵诧异的是,奥地利竟然也是倡议的签字国之一。

  不过他立刻便想明白了里面的关系,奥地利人签的是“南尼德兰议会不应被任何君主承认”,他们认定了,南尼德兰不可能接受选国王——现在掌管南尼德兰议会的是范德诺特那群自由派,让他们给自己选个国王,那还不如让他们上绞刑架更容易些。

  实际上,奥地利正是这份“南尼德兰倡议”最大的幕后推手。至于倡议的版权,自然是约瑟夫二世的宝贝外甥持有。

  韦尔斯利恼怒地用手杖狠狠戳在地上,又在心里将路德维希九世痛骂了一遍。

  如果现在英国也要求南尼德兰人选国王,那么就等于是将南尼德兰议会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如果拒绝“倡议”,则是自绝于整个欧陆。

  他当即吩咐手下启程,连夜赶往波兹坦。

  几天后,在他向威廉二世承诺提供50万英镑的援助,并将南尼德兰事务全部交由普鲁士处理,英国不再插手之后,终于化解了后者的猜疑。

  接着,韦尔斯利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萨克森……

  与此同时,伦敦也挤满了各国的外交人员。

  英国首相小皮特除了每天接待七八轮外交使节,向他们解释英国无意输出革命之外,还要不时被乔治三世叫去询问情况,忙得筋疲力尽。

  而在英国议会那边,辉格党也没放过这次打压他的机会,各种质询就没停过。甚至福克斯那家伙还准备发起对他的不信任案投票,还好最后被国王强压了下去,才算保住了政治生命。

  在经过一个来月的折腾之后,小皮特与乔治三世反复商议之后,正式发布了对外公告。

  在公告中,英国首先表示了法国之前的暴乱与英国无关。而后又说并不赞同南尼德兰目前的政治局势,但对选国王之事也并未松口。最后还承诺,英国将“建议”汉诺威军队逐步撤出南尼德兰,不反对奥地利恢复对南尼德兰的统治。

  在做了这些巨大的让步,并由韦尔斯利逐国安抚,出让了不少利益之后,各国对英国的声讨才逐渐减弱下来。

  而恢复了正常运作的英国议会也开始着手处理这段时间积压下来的事务,一份由驻马格里布特使塔尔莫斯勋爵提交的,关于向摩洛哥做出关税让步,并将其设为北非的纺织品中转站的建议。

  韦尔斯利此时还在意大利为“输出革命”的事情灭火,无法出席议会的质询,所以此事就这么暂时搁下了。

  另一边,焦头烂额的韦尔斯利终于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外交任务,立刻前往布鲁塞尔去了解之前的部署的执行情况。

  按照他的计划,范德诺特将派人前往瓦隆区进行煽动闹事,最好能将混乱蔓延到卢森堡一带。

  他知道法国在卢森堡进行了大量投资,所以那里的稳定将成为他与法国人谈印度问题的重要筹码。

  然而,他人刚到南尼德兰边境,就接到了首相小皮特的命令,让他停止一切与南尼德兰议会的联系,并尽快返回伦敦。

  乔治三世已经被“输出革命”的骂声搞得精神病差点儿复发——他罹患卟啉症【注1】,距离上一次发作才刚恢复不到半年。

  整個英国王室此时都揪着心,就怕他又被刺激疯了,于是一再要求小皮特不许参和南尼德兰自由派的那些事儿。

  等到韦尔斯利回到了伦敦,这才发现自己承诺给摩洛哥的好处还卡在议会那儿。

  他这一阵子到处奔波,受人白眼,几乎已经把这事儿给忘了,这才急忙赶往议会说明了利益交换的细节,督促议会投票通过。

  等到摩洛哥那边确实收到英国人的利益,距离上次韦尔斯利前往北非已过去了近三个月。

  而康沃利斯侯爵在迈索尔的进攻受挫,请求继续增兵,以及迈索尔占领特拉凡科全境,并兵指卡纳提克的消息传回了英国。

  整个伦敦顿时炸了……

  巴黎。

  凡尔赛宫玛尔斯厅。

  “陛下,您已经连赢9局了,现在正是运气的巅峰。”百家乐的大桌旁,一名七八岁的俄国小姑娘乖巧地坐在玛丽王后身侧,眨着湛蓝色的大眼睛看向后者,“我想您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直觉。”

  “好吧,甜心,我听你的。”玛丽王后咯咯笑着,抓起一把金埃居放在了“庄”的格子前,“我觉得这局还是庄!”

  小姑娘则捏起一块蛋糕放进嘴里,用极小的声音嘀咕着:

  “如果您一直这么赢的话,叔叔也不会整天跟我念叨法国的财政问题了……哦,这也太甜了吧,厨师有购买免税白糖的渠道吗?”

  要不是法国王后热情邀请,叔叔也不断催促,她是实在不想来这种无聊的地方。

  前方的荷官忽然声音平静地宣布:“庄赢。”

  “哇,十连胜了!”玛丽王后兴奋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又转身抱住亚历山德拉用力亲了一口,“你真是我的天使,亲爱的,十连胜,你知道吗?我已经很久没这么赢过了!”

  自从她知道了儿子对这个小姑娘有意思之后,她便不时地派人请她来凡尔赛宫,参加各种舞会、音乐会,以及赌博游戏,以便给儿子创造机会。

  只可惜约瑟夫一直非常忙碌,几乎不怎么参加这些社交活动,倒是她和小丫头混得越来越熟了。

  玛丽王后抱着亚历山德拉,却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侄女,随即轻叹了一口气——要是约瑟夫喜欢的是克莱门蒂妮该有多好,此时站在自己身边的就是她了……

  她突然一怔,脑海里意外地浮现出去年克莱门蒂妮陪自己赌博的场景,似乎那时自己几乎没怎么赢过,最惨的一次甚至连输17局,郁闷得半晚上没睡着觉。

  她再次看向亚历山德拉,忽然间心中的那抹遗憾变得稀薄了不少。

  【注1】:卟啉症又名血紫质病,是血红素合成途径当中,由于缺乏某种酶或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组卟啉代谢障碍性疾病。可为先天性疾病,也可后天出现。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光敏感、消化系统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

第398章 巴黎的新象征

  玛尔斯厅的赌局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赢嗨了的玛丽王后看着桌上堆成小山般的金币,悄悄打了个哈欠,随后满意地起身,准备返回小特里亚农宫了。

  按照宫廷规矩,国王夫妇晚上10点半就要举行就寝仪式——就是贵族们围观他俩睡下——不过因为路易十六经常在皇家工坊“加班”,所以这条规矩早就名存实亡了。

  她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看向自己旁边的空座椅,转头问德伯尼纳克女伯爵:

  “我的彼得堡小蜜糖呢?”

  后者忙凑近了低声道:

  “陛下,她10点的时候就去睡了。”

  “你看,我都忘了。”玛丽王后笑着拍了拍额头,“她还在长身体。”

  她出了玛尔斯厅,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前方走廊拐角传来几名贵妇聊天的声音:

  “你们也注意到那个俄国女大公了吗?”

  “最近想不注意也不可能啊。她不知道走了谁的路子,近来经常出现在王后陛下身边。”

  “我倒是觉得陛下挺喜欢她的,我晚上几次听到陛下叫她‘小蜜糖’呢。”

  “呵,王后陛下应该也就是新鲜一阵而已。我敢打赌,最多下个月,陛下就不会搭理她了。”

  “多半是这样。你们看她穿着当季最流行的裙子,却仍挡不住身上那股土气,就像用粗眼筐子罩不住烛光似的。”

  “哈哈,真是太形象了……”

  几名贵妇说着走过了转角,正看到迎面而来的王后陛下,顿时吓得退到走廊边上,低头屈膝行礼,大气都不敢喘。

  玛丽王后没好气地瞪了她们一眼,昂头快步走过,耳边却回荡着她们嘲弄的话语,忽然想到了什么,变得暗暗自责起来。

  自己之前真是太不体谅约瑟夫了——原来他根本不是腼腆害羞,而是担心选一名俄国未婚妻会令王室遭到贵族们的议论。唉,他真是顾全大局的好孩子!

  玛丽王后极为清楚法国人那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当年自己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尚且会被他们瞧不起,更别说具有鞑靼血统的俄国小姑娘了【注1】。

  她回忆起自己被那群法国贵族们暗地里称为“奥地利表子”时的苦闷与辛酸,当即做出决定:自己还要更努力地帮助儿子和可爱的俄国小公主结缘才行!毕竟,自己淋过的雨,就不能再落在孩子们的头上!

  次日一早,玛丽王后正在和自己的剧团领班讨论剧本,就见王太子在侍女的带领下快步而来。

  待约瑟夫行了個礼,她立刻上前给了儿子一个拥抱,笑道:

  “亲爱的,你不能总是忙于工作,必要的社交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王室成员更是如此。”

  约瑟夫最烦的就是舞会应酬,忙敷衍地答应了一番,便迅速转到了正题上:

  “亲爱的母亲,下个月巴黎要举行煤气路灯首装仪式。如果您有空的话,我希望您能来出席。”

  其实目前煤气蒸馏工厂才刚开始建设,煤气灯也没投入大批量生产,不过默多克已经完成了蒸馏、输气以及煤气灯的测试工作。

  所以约瑟夫计划先少量架设一些煤气路灯,为煤气灯产业造势,在吸收民间投资的基础上,还可以借这个热点搞房地产项目。

  是的,煤气灯本身更偏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带来太多直接收益,但房地产能。

  他已经将杜伊勒里宫花园一带的公共用地全都买了下来,而那里也将成为第一批煤气路灯的试点。

  可以想见,等到入夜之后,巴黎街道陷入了朦朦夜色之中,最多有几盏油灯发出昏暗的光,而在杜伊勒里宫花园的房产周围,却是明亮的煤气路灯,人们在距离几条街之外都能看到那里的豪华别墅,并难以抑制地流下羡慕的口水。

  再加上巴黎时装周那会儿建成的学校、医院、公交等配套系统,巴黎的有钱人绝对会趋之若鹜的抢购这里的房子。

  之前的“王宫花园”小区的别墅都已经卖到了7万里弗一套,有煤气路灯加持的房子怎么也得卖10万里弗吧。

  还别嫌贵,如今巴黎光是涌入的外国土豪就有上千人,这种豪华地产分分钟就能给你抢光了。

  要知道,近两年巴黎市区已经扩容了两次,但仍显得越来越拥挤。这里优良的环境和治安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定居——户籍大臣上上个月给约瑟夫的人口统计表示,目前巴黎的人口已经超过了70万。

  但约瑟夫估计,应该还有好几万底层人口没有统计上,毕竟这些人早出晚归地工作,户籍官员很难“逮住”他们。

  这么庞大的外来人口,所催生出的房地产需求是非常惊人的。

  在煤气路灯带起了高档房产的热潮之后,他接下来就要开发面向普通贵族的中档住房,并让各大银行开始房地产贷款项目,拉动整个法国的资本流动。

  “煤气路灯?”玛丽王后有些意外,“我倒是常听米拉波伯爵提起这个词。可是亲爱的,只不过是一盏灯而已,为何会让我们的王太子和产业大臣都如此重视?”

  约瑟夫微笑着为她解释道:“母亲,这可和现在的油灯完全不同。

  “首先,它非常得亮,而且不同于油灯昏黄的光线,它发出的是更接近太阳的白光。过两天我让默多克先生给您送一盏过来。您试一下就知道了。用过之后,您一定会想将宫里所有的蜡烛和油灯都扔进垃圾桶里。

  “其次,它是用煤气管道供应燃料的,这可比蜡烛或是油灯方便得多——只要交了煤气费,就可以一直使用,无需换新蜡烛或是添油。”

  玛丽王后露出非常感兴趣的表情:“嗯,这听上去的确很不错。”

  “是的,它会带来一股新的时尚风潮。”约瑟夫自信地道,“从而成为巴黎的另一个象征。”

  【注1】因为蒙古人曾统治俄国,所以在欧洲人的意识里,俄国人都是鞑靼人后裔,这也是他们瞧不起俄国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俄国主要仍是罗斯人血统,此外还混了欧洲移民、波罗的海居民、通古斯人、中亚游牧民族、突厥人的基因。相比起来,鞑靼人基因反倒不算多。

第399章 玛丽王后的生日礼物

  约瑟夫比谁都清楚,历史上伦敦是将煤气路灯变成自己的名片,提升了整个英国的逼格,进而吸引来全世界的人才和投资。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英国本身的富裕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上的。不过伦敦煤气路灯项目大幅加快了英国的发展速度,同样毋庸置疑。

  现在约瑟夫就要将这个大热点抢到法国来!

  他继续对玛丽王后画着大饼道:“您可以想象,原本天黑就陷入沉睡的巴黎,现在会在煤气灯的照耀下充满活力。人们会在入夜后依旧在外面活动,店铺会增加好几个小时的营业时间,从而带来更高的收入。

  “同时,那些趁夜色进行的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也会在路灯照耀下大量减少。

  “巴黎将变得更为繁荣、安全,充满吸引力!”

  他还有一些没跟玛丽王后提起的煤气路灯的优势。

  比如这东西的使用规模上来之后,照明成本远低于蜡烛和油灯,这能让更多人能用上灯,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