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10章

作者:天海山

  他得知暴乱平息的原因是法国政府颁布了非常偏向于农民的土地赎买政策。

  于是,他信心十足地向法国外交部门请求推迟会谈时间,就是想等事情发酵,愤怒的法国贵族对国王发难。法国在内部混乱之下,必然会对英国让步。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他无比愕然。

  那些凡尔赛宫的贵族竟突然偃旗息鼓,甚至听说这里还掀起了一拨贵族加入军队的狂潮。

  这些没用的法国贵族!他在心里暗骂,如果是英国人,此时肯定会掀起一场光荣革命,让国王哀求讨饶……

  和平厅的门开了,出现了塔列朗一瘸一拐的身影。

  韦尔斯利忙止住了胡思乱想,假惺惺地向瘸子抚胸行了一礼:“很高兴见到您,塔列朗大主教。”

  后者笑着还礼:“我也很高兴能见到您,韦尔斯利侯爵。希望我们今天能有一场愉快的交谈。”

  “哦,会如您所愿的。”

  韦尔斯利暗自磨了磨牙,跟着瘸子进入宽敞的大厅,眼角扫过壁炉上巨大的“路易十五创造和平”的油画,不禁又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虚伪的法国人!

  英、法外交大臣又虚礼一番,分在长桌两侧坐下,其他七八名外交人员则坐在各自主官的下首。

  沉默了几秒,韦尔斯利轻吁了口气,率先开口道:“据说,最近法国发生了严重的暴乱,希望你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然,只是农民进城走了走而已,很快就被警察驱散了。”塔列朗神色轻松地看向他,“哦,对了,贵国在印度那边似乎也遇到了些麻烦,哦,你们一定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第390章 英法间的暗战

  韦尔斯利侯爵被噎得如同胸口塞了块淤泥,用力深吸了一口气,才点头道:

  “是的,我们在远东虽然遇到了一点儿挑战,但东印度公司已经大规模增兵,迈索尔的土著很快就会受到惩罚。”

  “原来您是来向我通报英军所向披靡的好消息的。”塔列朗做了个夸张的表情:“这样看来,我们在远东方面已经没什么需要谈的了。哦,提前祝贺英王陛下辉煌的胜利!”

  韦尔斯利看着他那副欠揍的样子,真想丢下一句“走着瞧”就拂袖而去。

  然而,他立刻便又想起了上周英国东印度公司刚刚发行的那170万英镑特别债券。这笔钱是专门用于解决迈索尔问题的——按照目前的汇率,那可是4200多万里弗的巨款。

  这还只是第一批债券,在支付增派士兵的薪水,购买武器、补给,以及援助印度盟友之后,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下个月可能还要再发行至少80万英镑。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在东印度公司的请求下,派出了25艘战舰,满载着5000多名陆战队士兵,前往南亚协助抵御迈索尔军。这些军舰和士兵远赴上万海里之外作战,可都是吞金巨兽。

  一旦东印度公司在与迈索尔的战争中进展不顺利,这笔巨额亏损将会令东印度公司的股价暴跌。同时由于英印贸易受到战争影响,东印度公司的营收也会出现问题。

  要知道,东印度公司可不只是一家公司而已,它还是大英帝国最重要的“输血泵”,每年都会为英国贡献天量的资金。它的盈利情况,将直接决定英国政府的财政盈余。

  更重要的是,英国人,尤其是英国上层社会人士——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议员——基本上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如果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崩盘,钱包受到重击的英国人立刻就会将托利党赶下台。甚至连极力支持小皮特的国王乔治三世也会因此而损失政治威望。

  韦尔斯利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是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争取到最好的战争环境,眼下必须忍耐这个死瘸子才行。

  他略为沉吟,脸上现出微笑:“尊敬的大主教,您知道,击败迈索尔只是投钱的问题。很幸运,英国能轻松地拿出这点儿钱来。”

  他身体向前微倾,望向塔列朗道:“而对于突尼斯的投入,对贵国来说,却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

  “哦,如果我计算有误的话,请您直接指出来。贵国的财政应该只够支撑北非局势到今年年底。对了,我听说你们准备在卢森堡大规模投资炼铁厂,这将进一步挤占军费,或许连年底也坚持不到。”

  “您竟然还精通财务,真是令我叹服。”塔列朗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好在突尼斯距离法国很近,总归花不了多少钱。

  “而你们这次为印度的事儿投入了多少经费?200万英镑?”

  他笑着摆手:“当然,这对于财大气粗的东印度公司来说不算什么。也就是寥寥半年的‘国内税’而已【注1】。”

  所谓的“国内税”,就是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支付的收益。这其中还不包括给持股者们的分红。足可见东印度公司的捞金能力有多么惊人。

  塔列朗说着迎上了英国外交大臣的目光:“您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国能够承受失去北非,毕竟我们在突尼斯也没投入多少钱,甚至在那儿买地的人都不多。

  “而英国是否也能如我们一样,洒脱地和印度挥手道别?”

  韦尔斯利当即一滞。死瘸子说得没错,英国承受不起,所以他才会来巴黎受这份窝囊气。

  他努力保持微笑,装作拿起茶杯喝水,避开了塔列朗的逼视:“所以,我们两国都没有必要继续浪费经费在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不是吗?”

  他这已经算是点明了,英国停止支持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法国停止赞助迈索尔,大家省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塔列朗点了点头:“您的提议非常有益。那么,英国该正式承认我国对马格里布诸国的利益了吧?”

  韦尔斯利侯爵真想敲这死瘸子一手杖。你法国也就趁乱捞到了突尼斯,这怎么一张嘴就把马格里布诸国都划拉进去了?这里面可还包括了摩洛哥的,那他妈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

  “这完全不合理。”他摇头道,“最多承认法国在突尼斯的势力。”

  “或许我国跟迈索尔建立一些外交关系也不错。”

  “那样的话,皇家海军将随时会封锁直布罗陀海峡!”

  “我很怀疑贵国在印度焦头烂额的同时,还有余力在地中海活动……”

  “在受到挑战时,大英帝国的底蕴会令所有人惊讶。”

  “好吧,那就不算上摩洛哥。不过,我国要获得在印度卡纳提克的贸易权。”

  “您的胃口实在太大了,这会对身体有害,大主教。听我说,让迈索尔撤军,法国得到突尼斯,这对大家都好。”

  卡纳提克是印度东南的一个大邦国,比法国在印度的落脚点本地治里大了几十倍,这将会打破英国对印度贸易的垄断,英国人死也不会同意的。

  当然,塔列朗也只是漫天要价而已。法国的舰队现在还不足以维护去远东的贸易。

  “那么就把多米尼克和安提瓜还给我国……”塔列朗说的是加勒比海的两個小岛,却产出甘蔗。

  “不,您搞错了,迈索尔换突尼斯,这是我的底线……”

  ……

  两个老狐狸在诚挚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之后,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会谈,并没有任何协议达成。

  实际上,这是外交谈判的常态。大家都是先摸清对方的底牌,而后回去各自施展手段,接着再谈。直到有一方不愿再继续投入为止……

  韦尔斯利阴着脸离开了凡尔赛宫,就在马车里给英国驻马格里布诸国特使塔尔莫斯勋爵写了封信,让他督促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对突尼斯施加压力。

  而后他又给印度总督康沃利斯写信,让他先集中所有力量取得一场大捷,以增加自己面对法国人时的筹码。

  与此同时,在王太子的寝宫里,塔列朗也就会谈的内容向约瑟夫进行了汇报。

  【注1】塔列朗此处是用了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在18世纪末时,东印度公司输回英国的国内税大致是每年300多万英镑。

第391章 关系融洽的毛利人

  约瑟夫挑了挑眉:“哦?英国人这么强硬吗?”

  “是的,殿下。”塔列朗点头道,“或许,我们应该加大对迈索尔的投入,让英国人多吃些苦头,他们才会再次回到谈判桌前。”

  约瑟夫给他的谈判底线是英国承认法国在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的势力。

  阿尔及尔是重要的产粮区,面积是突尼斯的数倍,属于北非最大一块肥肉。

  而的黎波里紧邻埃及,是日后打通苏伊士运河的重要铺垫。

  历史上,拿皇曾短暂地踏足埃及,就是因为在北非的基础没有打牢,加上海军的拉胯,最终又丢掉了用贯通苏伊士运河威胁英国的良机。

  当然,如果能拿到加勒比海的岛屿,那么的黎波里也可以暂时先放一下。如今的白糖可是奢侈品,能大量产出甘蔗的加勒比海岛屿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

  约瑟夫思索片刻,却是摆手道:“不,塔列朗大主教,我们在印度的行动需要收缩才是。”

  “啊?这是为什么?”

  约瑟夫笑了笑:“我们的目标并非将英国人赶出印度。”

  不说英国肯定会为了印度跟法国玩命,在失去英国的牵制之后,迈索尔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也不符合法国的利益——迈索尔接触过欧洲技术,加上“迈索尔之虎”提普苏丹的个人能力,这是很有可能的。

  强大的印度帝国必将北上,染指中亚地区,这将会给整个欧洲带来巨大的麻烦。所以,印度还是如现在这样散成满天繁星最好。

  “我们要做的是,让英国人付出更多的成本。”约瑟夫继续道,“而进攻的成本要远高于防守。

  “让拉法耶特侯爵尽快布置防御,让英国人进攻,同时他要尽可能地摧毁英国的补给物资。军费会狠狠教育英国人的。”

  实际上,他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迈索尔根本不可能打得过英国。

  毕竟英国还是世界第一的强国,虽然迈索尔的突袭取得了一些战果,但眼下英国已经开始动真格的了。

  以迈索尔的实力,继续猛攻很容易被英国人抓住机会团灭。

  而步步为营的防御,极大消耗英国的军费,才是提普苏丹最正确的战术。而且,约瑟夫还为他准备了“秘密武器”。算算时间,那些人现在也应该抵达印度了。

  约瑟夫随即又想起一件事来,吩咐塔列朗道:

  “对了,以英国人的习惯,他们很可能会针对南尼德兰制造麻烦。您需要尽快去一趟德意志诸国,以及北欧、东欧的国家,去告诉他们的国王……”

  印度。

  迈索尔西北部的曼加洛尔港外,一艘個头不大的纵帆船快速驶来。

  船上悬挂的是俄国国旗,船身上的标识则是双子贸易公司。

  甲板上,几名皮肤黝黑,身材壮硕,脸上布满线条繁复的纹面的男子,正眺望着码头上列队迎接的迈索尔防卫军。

  其中一名腰和水桶差不多粗的中年人指向远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说出一串晦涩难懂的语言。

  他身旁的年轻人则是用不太熟练的法语道:

  “玛古努斯叔叔,杜弗雷斯内先生让我们尽量说法语,您又忘了?”

  “哦,是的。”玛古努斯露出歉意的笑容,也操起了蹩脚的法语,“那些房子真是奇特。比开发队在镇上建的那些还要奇特。不过它们很漂亮。”

  他所说的“开发队”便是随杜弗雷斯内登上了新西兰岛的拓殖队。

  他们在从毛利人那里获赠了一块土地之后,便改名为开发队,开始在那里建设城镇。

  在得到大量几乎免费的毛利劳动力协助的情况下——毛利人和他们关系非常融洽,通常干一天的活就是为了能喝几杯葡萄酒,外加听开发队队员们讲故事。

  虽然开发队的人在两个半月之后便将记忆中的《炼破苍穹》、《闺蜜之主》和《女士请住手》全部讲完了,不得不靠自己胡编乱造续上后面的剧情,不过毛利人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不少毛利人通过听故事学会了法语。

  尤其在今年第一批羊毛收获之后,获得了工钱的毛利人简直欣喜若狂——法国人支付的是大量铁制农具、马匹、漂亮的衣服之类——这在任何一个毛利部族里,都是能传好几代的奢侈品。

  那些之前和开发队没有合作的毛利部族在得到消息之后,都纷纷跑来要求为法国人养殖绵羊,甚至主动降低酬劳。

  杜弗雷斯内很厚道地仍维持了之前的酬劳,因为那已经非常低了,再省也省不出来多少,和更多的毛利部族签定了养羊协议。

  经过这大半年的经营,如今整个新西兰北岛大部分地方都已出现了绵羊的身影。

  现在,制约新西兰羊群数量的唯一因素已变成了繁殖速度。

  只要有羊出生,立刻就会被毛利人抢着“认养”,照料得无微不至。加上新西兰丰茂的水草,以及极为适合绵羊生长的气候,这里的羊产毛量竟然比英国“老乡”高出了近两成!

  船甲板上,另一名高大的年轻毛利人用力扯了扯身上的外套——他显然对于整天穿着包裹严实的衣服不太习惯——有些忧虑地对玛古努斯道:

  “玛古努斯大人,最近皮麦基人蠢蠢欲动,如果他们跑来我们的部族复仇,而我们却正好离开了家……”

  他说的皮麦斯是指新西兰南岛。历史上,北岛经常袭击南岛,不过后者也会积聚力量进行反击。

  玛古努斯笑道:“不必担心,尼卡乌。杜弗雷斯内先生正在号召所有部族签署‘共同宣言’,以后部族之间的矛盾都将会由‘部族联议会’裁决。

  “我们出发前,杜弗雷斯内就已经去了南岛,我想,怀塔哈部族应该也会加入共同宣言的。”

  尼卡乌仍是不放心道:“可是,如果怀塔哈拒绝了呢?”

  “哼,”玛古努斯不屑道,“拒绝杜弗雷斯内先生,就是与所有部族为敌。而且,他们还会因此失去养羊的机会。

  “尼卡乌,你觉得他们还会攻打亚莫图吗?”

  亚莫图就是他们部族居住的地方。

  年轻人听到“不许他们养羊”,立刻充满信心地点头:

  “那肯定就不会了。”

第392章 来自新西兰的秘密武器

  一众毛利人在领队费尔南·杜弗雷斯内的带领下登上码头,而后乘坐当地人抬的轿子前往曼加洛尔城。

  数日后。

  曼加洛尔以北,这里是迈索尔军团的前锋营地,驻扎着超过5000名迈索尔士兵,以及拉法耶特带来的100名突尼斯精锐——突尼斯兵在这里绝对是算素质超群的——而在他们北面不到15公里外,就是英国在北卡纳达南部设置的防线。

  拉法耶特依惯例巡视了营区之后,有些烦闷地望向了英国人的据点。

  经过他近来反复侦察,基本确认那里只有1200名英军,以及3千至5千名马拉塔士兵,也就是英国在印度的盟军。

  按照之前的交战情况来看,自己集中在这里的1万2千大军只要全面投入进攻,一个月之内就有可能攻破北卡纳达。

  然而,上周刚从巴黎发来的信上,王太子却要求他全力准备防守,不得大规模进攻,最多只能袭扰英国人的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