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162章

作者:天海山

  仅是这第一批的1万人马,开拔费用就超过了50万里弗。这还只是将部队从法国弄去突尼斯的花费,去了之后还要不断供应粮草和各种消耗品,每个月至少还要40万里弗。

  要是发生了战斗,那花费就无法计算了,每月100万里弗可能都不够看。

  约瑟夫皱了皱眉,如果再加上第二批的1万士兵以及穆兰军团,这些军队光是在突尼斯待着,每年就要消耗超过1千万里弗!

  他将文件用力拍在小桌上,英国人这手段简直特么地不要太恶心!

  自己费尽心血拿下了突尼斯,结果还得倒贴钱进行维稳。

  倒是可以依靠稳步经营,在培养出突尼斯本地军团之后,将防务工作交给他们,但那起码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更不用说,在这期间法国人会因为担心突尼斯可能发生战争,从而减少去那里进行开垦的意愿。

  这将会极大拖慢自己开发突尼斯的速度。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破局呢?约瑟夫皱眉苦思。

  向摩洛哥进行利益输送,让他们撤回军队?

  他立刻摇头,这只会养肥了摩洛哥的胃口,而且英国人很可能也会加码,到时候法国跟是不跟?

  怂恿俄国向奥斯曼施压,迫使后者放弃的黎波里?

  恐怕也不太现实……

  俄国眼下正跟瑞典进行着第七次俄瑞战争,双方要一直打到明年年中才会有结果。在此之前,刚跟奥斯曼签署了停战条约,占足了好处的俄国肯定不愿再跟奥斯曼轻起战端。

  始终没能想到什么有效的对策,约瑟夫不禁揉着额头长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世上会有英国这种搅屎棍存在啊?”

  “搅屎棍?”坐在对面的埃芒怔了一下,旋即露出会心的微笑,“您这比喻太贴切了,殿下。这的确是英国人最擅长的事情。

  “所以,历代有抱负的法兰西国王都会想要狠狠揍他们一顿。”

  约瑟夫心说,我现在就很想揍英国佬……

  揍英国人?他忽然感觉想到了什么。

  对啊!自己刚才总想着要怎么防备突尼斯,这是陷入了盲区,应该主动出击,去揍英国人才对!

  那位伟大的战略家就曾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不该在英国人预设的战场上和他们决斗,而是应该寻找他们的软肋,狠狠痛击。

  只要打疼了英国人,令其无暇顾及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要对付这两个小国还不是易如反掌?

  找准了出路,约瑟夫立刻取出地图,在小桌上铺开,而后趴在上面找了起来。

  北美?

  没什么可以发力之处。美国又小又菜,而且还跟英国人一直眉来眼去的,根本指望不上。

  加勒比海?

  算了吧,只要是拼海军的地方,英国人暂时还是无法撼动的。

  澳大利亚?

  英国在那儿还没啥投入,就算给他全霍霍干净,也损失不了多少钱。

  印度?

  当看到这个倒三角形的半岛时,约瑟夫忽然眼前一亮。

  英国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是吧?

  我就给你敲碎了它!

  没记错的话,今年年底就会爆发第三次迈索尔战争了。

  历史上,提普苏丹孤军奋战,最终被英国人联合印度土邦击败。

  而现在,他将得到法国朋友的支持!

  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王国是次大陆上最强大的势力,也一向跟英国人不对付。其实只要是有点儿血性的印度王公都会对英国蚕食印度的政策不满。

  当然,没血性的印度王公才是大多数。

  178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准备退出印度,便将两座要塞卖给了印度南方的特拉凡科王公,而这两座要塞却在迈索尔的领地上。

  迈索尔王国的苏丹提普闻讯大怒——特拉凡科王公可跟他一直不对付。

  在交涉无果之后,提普苏丹率军攻打特拉凡科土邦,很快便占领了两国相邻的部分领土。有意思的是,特拉凡科此时还跟法国的关系不错,在这一战中,法国也损失了不少士兵。

  眼见打不过迈索尔,特拉凡科王公便跑去向英国人求救。

  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总督康沃利斯宣称印度土邦受英国保护,迈索尔对特拉凡科宣战,就是对东印度公司宣战。

  旋即,康沃利斯纠结印度的马拉塔、马特拉斯、尼扎姆等土邦,联合围剿迈索尔王国。

  提普苏丹率领迈索尔军和英国人周旋了两年半,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最终仍是在英国及其仆从的强大攻势面前倒下。

  自此,整个次大陆再也没有能威胁英国的势力,彻底成为了英国后花园。

  其实要说起来,此战提普苏丹还是有些机会的。

  他的父亲黑德尔在三十年前就着手训练新军,雇佣欧洲军官,培养出了一支欧式的军队,从骑兵到炮兵一应俱全。

  如果没有英国人的话,其他印度土邦都远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提普苏丹却有個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印度教徒不够宽容,从而引来了其他印度教土邦的敌视。

  与此同时,提普苏丹总想要一举击败英国人,从而使他的用兵方式过于激进,却忘了自己最大的优势——本土作战,能打能拖。

  这导致他在前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未能稳住局势,被英国人偷袭得手,遭遇惨败。

  如果法国能够对迈索尔给予一些支援,再派一些军官帮助他避免这些失误,还是很有希望给英国人上一课的!

  约瑟夫边思索边写,等马车抵达蒙彼利埃东南时,已基本理清了思路。

  他放下笔来,微笑着轻吁了一口气,不知道印度“起火”之后,英国人还有没有来突尼斯搅屎的兴致了。

  随即,他又拿起了总参谋部的报告继续翻了起来。

  在向突尼斯增兵的内容之后,是贝尔蒂埃汇报的一些总参谋部的建设情况。

  总体来说就是一句话,这个部门已经初步运转起来了。招募新兵和训练是最先着手进行的工作,另外就是扩建巴黎警校,以及对其他军校的整合。

第281章 年轻的拿皇

  在这一系列的事务当中,前几项都非常顺利。

  例如:巴黎警校已将约瑟夫的庄园基本都改为了训练场,并买下了附近数顷土地,已然成为了法国规模最大的军事警察训练基地。

  当然,师资力量还是远远不足。

  在新任战争大臣布罗伊公爵的配合下——这位老贵族在倒向王室并升任战争大臣之后,倒是非常尽心尽力——他的门生故吏中有不少人同意前往巴黎警校任教,但对于警校现在的规模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按照布罗伊公爵的说法,其他的军事贵族们似乎仍抱有幻想,认为王室的军力不足以应对所有麻烦,早晚还得求到他们,所以继续持观望态度。

  约瑟夫摩挲着座椅扶手,微微皱眉,这些世袭军官们还真是“倔强”,看来这事自己得多关注一下才行。

  虽然在他的规划中,是要用自己训练出的新军扛起整个法国的作战任务,让旧军队留在驻地养老,但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法国培养了几十年的旧军队中的宝贵资源。

  尤其是像中级军官,还有骑兵,这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要尽量吸收进近卫军团为己所用。

  历史上,因为大格命期间咔嚓或是逼走了大量旧军队的贵族,导致拿皇的骑兵大多是缺乏足够训练的平民——骑兵这兵种最好是从小骑马练习,才能真正成为精锐,而这是贫苦的平民做不到的——所以他的骑兵队伍一直废不拉堪,全靠革命热情带来的那股不要命的劲头,才算撑起了战场。

  要是拿皇手里有一支贵族组成的精锐骑兵,不说绝地翻盘吧,起码还能在包围网下多坚持几年。

  约瑟夫对于吸纳旧贵族的人才倒是不太担心,军人嘛,都是充满血性的。或者说,那些缺乏血性的家伙他也没什么兴趣。

  所以要设法激起这些贵族军官的血性,让他们对自己崇敬,对近卫军团彻底服气,自然会哭着喊着前来投效。

  规划了一番贵族军官的招揽计划之后,约瑟夫终于翻到了总参谋部那份报告的最后一部分。

  这是之前在平乱过程中立下功勋的人员名单,还附上了他们的资料以及立功原因。

  其中大部分是近卫军团的人,穆兰军团和巴黎军团也有一些,而最让约瑟夫好奇的是,竟然还有几个旧军队的人在嘉奖名单中。

  马克·迪米特里·巴博列上尉,在旺代的暴乱分子试图焚烧市政厅时,率手下勇敢地保护了市政厅……

  拿破仑·布宛纳巴少尉,在阿姆涅镇率50名手下与近500名暴乱者对峙,并最终驱散了暴徒……

  约瑟夫看到这里顿时一怔,拿破仑这名字很罕见,按理来说不该有重名的才对,但这人又不姓“波拿巴”。

  他忙将后面的资料抽了出来,就见上面写着:拿破仑·布宛纳巴。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城。父亲是卡洛·马里亚·德·布宛纳巴,科西嘉贵族……家中有四个兄弟……1784年进入巴黎军官学校,1785年提前毕业……目前隶属于瓦朗斯的拉斐尔炮兵团,暂任第二连长。

  约瑟夫顿时有些呼吸急促起来,要说只是名字一样还没什么,但这训练时长1年的军校生,还有家庭情况,乃至父亲的名字都完全对上了,那就绝不可能是重名而已。

  这应该就是拿皇本皇!

  他旋即又大为疑惑,拿皇怎么姓布宛纳巴?难怪自己全法国的找拿破仑·波拿巴一直没有结果,原来是连姓氏都没对上。

  但不论怎样,在法国需要更多地汲取海外利益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拿皇,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有拿皇在手,自己带法兰西争霸欧陆的底气瞬间成倍提升!

  待车队在维特罗勒停下,约瑟夫立刻将拿破仑的资料交给埃芒,让他派人去瓦朗斯将这名少尉召来。

  埃芒那边正在吩咐信使,约瑟夫忽又想起,总参谋部好像是调了蒙彼利埃的军队前往突尼斯,而瓦朗斯也隶属是蒙彼利埃的,很可能拿皇也在其中。

  于是他又吩咐埃芒,留几个人在土伦港等着,在前往突尼斯的军队里找拿破仑——军队要跨过地中海,势必会在土伦登船的。

  然而,令约瑟夫没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信使第二天下午就回来了,说在蒙彼利埃南部遇见了派往突尼斯的军队,布宛纳巴少尉果然就在队伍中。

  于是在晚上8点钟,约瑟夫临时下榻的别墅房门被人敲响了,埃芒在屋外轻声道:“殿下,布宛纳巴少尉求见。”

  约瑟夫立刻兴奋道:“快请他进来吧。”

  门开了,一名身穿白色旧军装,脸庞略有些瘦削,鼻梁高挺,蓝色的眼睛里满是紧张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站在埃芒身侧,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直到埃芒轻咳了一声,年轻的军官才慌忙摘下帽子,向约瑟夫躬身行礼:“能得到您的召见是我莫大的荣幸,尊敬的王太子殿下……”

  约瑟夫迎了上去,向他欠身还礼:“您是抵御暴乱的英雄,不必这么拘谨。”

  他打量着年轻的拿皇,没有常见的油画中那么胖,但五官还是非常相似的。

  顿了一下,约瑟夫谨慎地确认道:“您是不是还有个叫约瑟夫的哥哥,还有名叫吕西安和路易的弟弟?”

  拿破仑显然很惊讶于王太子对他的家庭成员如此熟悉,忙点头,又补充道:“最小的弟弟叫热罗姆,殿下。”

  “那就没错了。”约瑟夫拉着拿皇在沙发上坐下,随口问道,“您的母亲身体还好吧,葡萄园的事情很忙吧?”

  拿破仑下意识地点头:“是的,殿下,她很好,葡萄园为了降低支出,雇的人手不多……”

  约瑟夫朝桌上的茶杯示意,而后微笑看向炮兵少尉道:“我很欣赏您在阿姆涅镇的英勇表现。实际上,我希望您能加入皇家近卫军团,哦,按照您这次的功绩,将获得晋升上尉,担任炮兵连长。

  “那么,您的答复是?”

第282章 让人头痛的科西嘉复国主义者

  拿破仑显然没想到王太子找自己是为这事,愣了一下,慌忙站起身来,抚胸道:“我非常荣幸,殿下。我是说,我当然愿意加入皇家近卫军团!”

  约瑟夫看着历史上叱咤风云,搅得欧洲天翻地覆的拿皇在自己面前紧张拘谨的样子,不免觉得颇为有趣。

  他也预料到此时年轻的拿皇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招揽,毕竟他家在科西嘉的葡萄园还欠了一大笔钱,急需他赚钱贴补家用。

  约瑟夫正准备再勉励拿破仑几句,拉近两人的关系,却见拿皇涨红了脸,像是鼓足了勇气道:“殿下,但是我还有个请求,希望您能够应允。”

  “哦?您请说。”

  “那个,我需要每年请假四到五个月返回科西嘉……”拿破仑显然知道,皇家近卫军团的军纪肯定非常严,自己很难像在瓦朗斯时那样随意请到假,所以只得直接说了出来。

  “您知道,我的身体不太好,必须定时治疗。另外家里的葡萄园也需要我回去帮忙照料……”

  约瑟夫眯了眯眼,心说拿皇好像除了痔疮之外,没听说有什么重疾。那他每年回科西嘉是要干什么?

  他忽然想了起来,这个时候的拿皇好像还是个坚定的科西嘉复国主义者,在科西嘉独立运动领袖帕斯卡·保利的号召下,经常秘密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历史上,拿皇在大格命前当了4年兵,其中请假将近3年,就是去科西嘉参与这些事儿。得益于当时法国旧军队混乱的管理,硬是没人注意到这事儿……

  约瑟夫暗自叹了口气,拿皇这么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是个事儿啊,得尽早让他断了科西嘉复国的念头才行。

  只是这事儿还急不得,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毕竟20来岁的年轻人多少会有逆反心理。万一搞得拿皇铁了心地投身科西嘉复国,反过来跟法国为敌,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得先稳住拿皇,把关系搞好,其他的以后慢慢再说。

  于是,约瑟夫非常大度地点头道:“您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请假当然可以。至于您家乡的葡萄园,我在波尔多有些朋友,或许可以让他们帮着打理打理。”

  拿破仑原以为王太子能准他每年一两个月假就很难得了,没想到竟然直接同意了。

  他听着王太子充满关怀的话语,心中不由得泛起一抹暖意,忙再次躬身行礼:“感谢您的仁慈与体恤,葡萄园我和弟弟们就能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