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157章

作者:天海山

  约瑟夫听说法国已经引进了大豆,不由得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得去亚洲搞种子回来才行。

  “我需要您在法国推广这种作物,尤其是北方各省。”

  “是,殿下。难道我们也要用这东西喂牛吗?”

  约瑟夫示意他上车:“平时可以喂牛,或者酿造酱油……哦,就是一种调味料。但在发生战争时,大豆就是最好的战马饲料——体积小,易携带,只需给战马喂一点儿,就能显著提高马的体力。”

  相较于时下欧洲用来作为战马“营养剂”的燕麦,大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只需要燕麦的三分之一,就能达到和燕麦同样的效力。

  这对于后勤运输,将是极大的改善——战马饲料可是后勤运输占比最大的部分。

  而且大豆便于携带,骑兵只需在口袋里装上几大把,就能维持战马几天的耗用,根本无需反复回营地补给。

第268章 钢铁与蒸汽的浪漫

  有了大豆的加持,再加上拿皇发明的“随地补给”模式,法军的后勤能力将碾压欧洲任何对手。

  对于战争,一直都有种说法,叫做“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

  后勤永远是战争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从春秋到三国,大家都爱动不动就烧别人的粮草。

  大豆带来的后勤优势,甚至比新式的枪械还要重要。

  约瑟夫继续道:“没有战争时,可以从农民那里大量收购大豆,在战略储备粮库里存起来。”

  他没说的是,万一出现严重饥荒,这东西也是能掺在面包里当口粮的。

  韦尼奥就这样跟着约瑟夫记了一路。

  等到吃晚饭时,他看着那厚厚一摞的工作安排,不禁一阵心累。

  他原以为自己这个农业大臣应该是像以前那样,到处催催种土豆的事儿,清闲得不得了,却没想到王太子竟然有这么多任务压了下来。

  看来答应拉克洛夫人,带她去西班牙旅游的事情是要泡汤了……

  两天后,车队抵达南锡。

  韦尼奥自去忙活土豆收购的事儿,如今法国东北几乎已成了“土豆育种基地”,他作为农业大臣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而约瑟夫则径直前往了工业开发园区。

  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想要将国内的蛋糕做大,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才是根本。工业革命的红利只用拿一点儿出来,就能喂饱怨声载道的贵族阶层了。历史上,英国人正是这么做的。

  离得还老远,约瑟夫便看到了数道粗壮的黑烟,滚滚冲上天际。

  这要在后世,肯定会被环保部门罚得底儿掉,但现在却是先进与文明的象征。

  约瑟夫这回没有让人通知开发区,只在临到这儿之前一小时告知了开发区的负责人拉莫。

  所以此时只有拉莫和威廉·默多克、桑德尔等十来个人在门口迎接。

  约瑟夫同他们一起搭乘一部在木轨道上运行的手摇小车,朝园区深处驶去。由于这一段是下坡,所以虽然只有两个人在压摇杆,但车速依旧飞快。

  约瑟夫放眼望去,就见园区近三分之一都已建起了厂区,这与去年来时稀稀拉拉的建筑相比,显得充满了生机。

  拉莫用手帕擦了擦脸上的黑灰——上帝为证,他出门时洗净了脸的,这都是刚才一路上沾到了煤烟——而后殷勤地向王太子介绍道:“殿下,现在开发区里超过一半的工厂都已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

  “剩下的工厂,哦,现在他们还只能算是工坊,有不少是新建不久的,但也都在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之内让超过80%的工厂达到生产标准化。”

  现在这些工厂主们和去年时的态度已很不一样了——他们可是亲眼见到了别的工厂实行标准化生产之后那可怕的效率。

  而效率就能降低成本,增加产量,那就是银光灿灿的里弗!

  对于资本家来说,能赚钱的事情谁也别想拦住他们去做。于是,让索内之前建的那个‘生产管理咨询公司’现在生意兴隆,进行标准化改制的费用不断上涨。员工则每天都要忙到天黑才能下班。

  拉莫站起身来,指向西侧的一大片厂房:“殿下,您看,那就是奥利维尔子爵的炼铁厂。哦,他后来又两次追加了投资,现在已经拥有高炉3座,反射炉4座,今年头三个月已经生产了铁锭近2400万磅,今年预计能生产9800万磅以上。

  “而且他的炼钢车间还聘请了不少英国技师,现在炼出的钢材质量已基本达到了伯明翰那边的水平。”

  他又小声补了一句:“就是成本还略有些高……”

  约瑟夫点了点头,法国的钢铁产业一直落后英国几十年,加上铁矿本来就少,在成本方面想要追平英国很难。

  他记得去年来时,整个开发区的生铁产量也就7000吨,现在仅奥利维尔子爵一家,就达到了9800万磅也就是近5万吨,这个进步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

  要知道,去年法国全国的生铁产量也就12万吨。

  在园区的政策扶持,以及生产标准化的加持下,这一家炼铁厂就炼出了接近去年全国一半的产量。

  拉莫主管又接着道:“加上格里果兄弟的炼铁厂,以及其他几家稍小些的铁厂,整个开发区今年的铁锭产量应该能超过2亿磅。”

  2亿磅就是近10万吨。

  南锡开发区基本上就达到了以往全法国的生铁产量。

  约瑟夫不禁露出了微笑,如果再加上圣埃蒂安和里尔的炼铁厂,今年法国的生铁产量很可能会超过英国不少!

  虽说成本可能也高于英国,但有了钢铁产量,才有工业革命的可能。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了。

  他又问拉莫道:“那销售情况呢?”

  “殿下,咱们国内近来铺设了大量木轨道,这就耗用了超过60%的铁锭。剩下的大部分在巴黎和南方省份销售,也有一些就近卖给了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等国。”

  木轨道虽然主要用的是木材,但上面还是覆盖了一层铁皮,用来防止磨损的,此外铆钉、接口等部分也会用到铁。

  所以如果不是南锡这边的铁产量大幅提高,就连巴黎周边的二三十公里木轨道怕也铺不下来。

  日后想要铺设铁轨,那钢铁消耗量更是天文数字。

  约瑟夫忽而想起了“鼓风炼铁”技术,自己虽然对细节不太清楚,但起码看过一些纪录片,原理还是懂的。

  这可是提高生铁产量的一大利器,而且可以在现有的高炉上进行改良而成,无需新建高炉。

  他立刻吩咐拉莫道:“请您安排几家炼铁厂的工厂主,哦,还有他们的核心技师,明天早上来见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是,殿下。”

  待轨道小车绕过了连绵无际的炼铁厂区域,埃芒也开始用手帕帮约瑟夫擦拭起脸上的黑灰来。

  一旁的默多克终于等到了说话的机会,邀功似的朝前方不远处的厂房示意:“殿下,您的联合蒸汽机公司在这近一年时间里,规模已扩大了三倍。”

第269章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您做得非常好。”约瑟夫看向默多克,不吝溢美之词,“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数百个教区带来了急需的灌溉水,驱动着大量的磨坊,令它们在去年寒冬河水结冰的情况下仍能使用。

  “您和联合蒸汽机公司已被所有法兰西人所广为称颂,这其中也包括我在内。实际上,我对您的赞赏更要高过其他任何人。”

  他说的虽有些夸大,但默多克确实当得起这些赞扬。

  他仅用了小半年时间,就帮助联合蒸汽机公司完成了蒸汽机的全套生产线,到目前为止,所生产的LJ15型15马力蒸汽机已经非常成熟,故障率已非常接近瓦特的同类产品了。

  而且在约瑟夫的要求下,默多克还完成了LJ15的紧凑化,不算上水箱等附件,用一辆驴车就能拖着满世界走。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超过了瓦特。

  事实证明,他当初并没有吹牛,他的确是一名世界顶级的技师。

  默多克被夸得满面红光,当即抚胸躬身道:“能得到您的肯定令我无比荣幸。请您相信,我一定会让联合蒸汽机公司登上更加辉煌的巅峰!”

  他顿了一下,提高了音量:“那将是超越博尔顿-瓦特公司的辉煌!”

  约瑟夫闻言有些想笑,这位技师先生对瓦特的怨念该是有多深?

  他忽然冒出个恶趣味的想法,如果画一副瓦特板着脸的等高油画,挂在默多克的办公室里,是不是能让后者的工作效率提高好几成?

  一旁的桑德尔则接道:“殿下,其实我们已经在超越的路上了。”

  他和默多克对视一眼:“我们最新型的高压蒸汽机LJ26H的原型机两个月前就已完成了测试,连续正常工作超过60个小时,功率达到了26马力!”

  “太好了!”约瑟夫虽然之前就已听到了这方面的消息,但此时再听一遍仍是非常开心。高压蒸汽机才是未来的方向,是真正能提高热效率的利器。

  而更高的热效率,意味着消耗更少的煤,能做更多的事情!

  由于瓦特的保守与固执,一直不愿接受高压蒸汽机,所以在这一领域法国已然走到了英国的前面。

  默多克补充道:“殿下,我们现在已基本完成了LJ26H的量产准备,预计下月初就能开始生产出售了。”

  说话间,轨道小车已来到了联合蒸汽机公司的正门前。

  约瑟夫想看看最新型号的高压蒸汽机,便在这儿下了车。

  公司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工匠们将物料不断搬进工棚,到处都是叮当敲打金属的声音——这个时代的机械主要还是靠手工打造。

  当然,也有钻床、铣床之类发出的刺耳“滋滋”声,和工人们的吆喝响成一片,构成了属于蒸汽时代的粗犷而高亢的乐章。

  工人们只是好奇地看了一眼这队衣着华丽的来客,便在监工的催促下继续忙碌起来。

  他们大多是近半年才招来的,并未见过王太子殿下。

  默多克带着约瑟夫一直来到公司东侧的“第二组装场”,那里正摆着一台一人多高的蒸汽机,比LJ15明显要大一圈,几名工匠正在它周围忙碌着。

  默多克得知王太子要来的消息后,便让人开始烧锅炉了,此时他上前看了看压力表,又询问了旁边的工匠几句,而后便亲自动手操作。

  十多分钟后,LJ26H便喷出一团白烟,活塞缓缓动了起来。

  用作负载的巨大铁轮开始旋转,并随着炉膛里持续添入煤块,转速越来越快。

  默多克看着运行顺畅的机器,自豪地转头对约瑟夫道:“殿下,有了可靠的高压蒸汽机技术后,我和约翰打算将它大型化,争取造出一台超过50马力的‘怪兽’出来!”

  在高压蒸汽机技术成熟后,将其大型化的难度并不算太高,主要是锅炉、气缸等的铸造和承压测试,还有就是阀门之类的重新设计。

  约瑟夫闻言顿时大为心动。

  要知道,如果蒸汽机的输出功率能达到100马力,那么同时装机三到四台的话,就能驱动这个时代的战舰了!

  甚至不用这么大功率,再稍微前进一步,达到70马力左右,就是合格的内河航运的明轮船动力。

  那将是一场运输革命!

  明轮船虽远没有火车对生产力那么夸张的促进作用,但在内河航道密集的西欧,这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再并入莱茵河航道,就能以极低的运费将法国的货物大量运往德意志地区销售。

  这将会为法国带来巨额的利润!

  不过约瑟夫在反复权衡之后,仍是决定先将大型高压蒸汽机暂时放一放。

  默多克还有其他重要用途——煤气灯的影响力或许比明轮船要差一些,但也要简单很多,见效更快。

  约瑟夫不由得叹了口气,要是默多克这种人才能多几个就好了。

  可惜自己只捡到了一个。

  他抬手向下压了压,打断了默多克的激情:“实际上,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您尽快去做。”

  “啊?好的,请您尽管吩咐。”

  约瑟夫示意他一起进了旁边的办公室,关门隔绝了蒸汽机的噪音,这才道:“我计划为巴黎所有的街道安装煤气路灯。对,就是您曾提到过的,用煤生成的可燃气体。我们可以用它来点亮路灯。”

  默多克虽然更想搞他的大型蒸汽机,但听到让巴黎所有的街道都亮起来,不禁也来了兴趣。

  “可是,殿下,我这里是有蒸馏煤得到煤气的技术,哦,我还在巴黎申请了专利,但暂时还没有合适的灯能使用它。”

  “这就需要您展现才能了。”约瑟夫微笑道,“我相信,这对于您来说不是件难事。”

  他心说只需要让您提早两三年把自己的发明搞出来,奖金给够的话,应该没问题吧?

  “我是有一些想法……”默多克下意识搓着手,思忖了片刻,抬起头道,“好的,殿下,我一定尽快把这东西造出来!”

  约瑟夫满意地点头:“我将会成立一家煤气灯公司,可以购买您的专利,或者您用专利入股也行。哦,公司的投资额大概在300万里弗左右。”

第270章 新时代的王权

  默多克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入股,用蒸馏煤气以及暂时还在他脑子里的煤气灯专利获得了煤气灯公司5%的股份。

  5%听起来不多,但如果按照300万里弗的投资额来算,就是足足15万!

  这还没算往后的分红以及公司成长之后,股价还会持续升高。

  约瑟夫又向默多克详细说了自己对煤气路灯的规划,后者立刻道:“殿下,如果您要保证煤气管道的绝对安全,我建议可以用枪管作为输气管。”

  约瑟夫闻言也依稀想了起来,前世看的纪录片上好像也提到过,默多克为伦敦打造的煤气路灯,就是用枪管当做煤气管道的。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必然吧。

  他点了点头:“近来会有大批老枪退役,就用这些枪管吧。”

  在新式火帽枪列装之后,正好可以将退下来的燧发枪废物利用。

  和默多克说完了煤气灯的事情,已是下午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