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384章

作者:三月啦

  他们长达近四十年的投资,并不是血本无归。

  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最起码,长公子保留了储君的威严和一定的自主权,有他们的支持,长公子未来登基继位以后,是有资格兑现他们投资的回报的。

  最起码不至于当太子的时候听老子的,当皇帝以后听儿子的。

  王绾听着冯去疾的诉说,浑浊的眼中似乎恢复了一丝光亮,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最终只是抬了抬手,又无力的坠落下来。

  尔后……闭上了眼睛。

  瘦削的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些笑容。

  “王相?王相!”

  冯去疾见状,小心翼翼的将手指放在王绾的鼻翼,却是已经没了呼吸。

  脖颈之上,再也摸不到跳动……

  “王相!!!”

  冯去疾身子缓缓瘫坐在地上,恍惚的,死去的并非王绾,而是自己。

  一旁的本就垂泪的王珲,见到自家大父闭上了眼睛,颤抖着扑了上来……

  “大父~~!”

  ……

  “陛下,王绾去了……”

  跪坐在始皇帝身边的赵泗打开奏折,看到其中的内容,整理了一下沉声开口。

  始皇帝老神自在的神情顿了一下复又恢复了缄默,脸上的笑容却去了几分。

  “什么时候?”

  “昨日……”

  ……

  始皇帝陷入了沉默。

  赵泗不知道,始皇帝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有官员上奏的话,恐怕始皇帝和赵泗还需要过一两天才会得到消息。

  毕竟王绾已经致仕,他在相位被李斯架空多年,始皇帝也不会闲着没事派人盯着他。

  实际上始皇帝对王绾的观感算不上很好。

  王绾是一个投机者,彻头彻尾的投机者。

  吕不韦为相时他投靠吕不韦,后来又依附于赵姬,依附于赵姬之时又帮助始皇帝夺走了吕不韦的相权。

  平定嫪毐以后又主动帮助始皇帝收拢大权。

  扶苏刚刚出生他就能压注扶苏,但是明明压注的扶苏,在始皇帝平楚国外戚的时候王绾又疯狂为始皇帝冲锋陷阵。

  总之,王绾对始皇帝,功不可没。

  执政期间也算是可圈可点……

  但是,终究不是始皇帝的身边人。

  携诺大声势和李斯碰撞以后,王绾以失败告终,最终被始皇帝和李斯彻底夺走相权,成为了一个吉祥物。

  尔后,一直到现在……

  回顾王绾的人生,他只输给了李斯,输给了始皇帝。

  曾也是搅动风云不可忽视的人物。

  而如今,于寂寥之中老去消亡。

  “赐……”始皇帝张了张嘴,心头又浮起来几分烦闷。

  “罢了,你去通知太子,让扶苏去……”始皇帝摆了摆手。

  人死,万事空了……

  赵泗点了点头,将王绾的死讯通报给了扶苏。

  而与此同时,王府的宅院之中,亦为王绾的死而感到凄凉。

  “大父,王绾去了……”

  王翦坐在轮椅之上,孙子王离正在耐心的给王翦敲腿。

  王翦闻声哼哼了两下,眼神闪过一丝诧异。

  王绾和他算是同年龄段的人,王翦和王绾的经历也差不多。

  只不过王绾选择了在自己声势最浩大的时候挑战始皇帝的权威,对抗李斯,对抗郡县制,企图以臣子的身份左右帝王的选择。

  而王翦,在那一场风波之中选择了始皇帝。

  是的,王翦一开始也不是始皇帝的人。

  若不然也不至于有少壮派和老成派之间的争斗,也不至于李信能够依仗始皇帝的亲信对他肆意羞辱。

  王绾是文官中的王翦,王翦是将领中的王绾。

  始皇帝如果想要彻底掌握大权,他们两个是绕不开的对象。

  李斯和李信就是始皇帝推出的自己意志的代行者。

  只不过王绾选择了硬刚到底,而王翦却在风波之中选择了沉淀自己。

  李斯赢了王绾,李信却输给了王翦。

  一念之差,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王翦有些唏嘘,但在自家孙子面前依旧是撇了撇嘴。

  “七老八十,死便死了……有甚稀奇?”

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翦教子,春天的到来!

  “算起来王相的年龄,也确实算是喜丧了。”王离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大父的说法。

  王翦眯着眼睛拍了拍王离的脑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便是了,年纪大了,就要服老,人啊……最怕摆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末了,王翦话锋一转看向王离开口到:“离儿,你看得清自己的位置么?”

  王离没想到这也能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被爷爷亲自询问如此高深的问题,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能够让爷爷满意。

  主要是……这事吧,他真没咋想过。

  他头上有彻侯爷爷,就算爷爷去了还有大父,乃至于王离本身,都已经内定了彻侯。

  王家是破例袭爵,彻侯的爵位不说能保留多久,最起码子孙三代,基本上都是始皇帝钦点的。

  “我是……大父的孙子?”王离试探性的开口。

  王翦一听这句宛如废话一般的废话脸上的神情愣了一下,复又笑着摇了摇头。

  “你说的倒没错……世人皆畏陛下如虎狼,但咱是知道的,陛下是重信之人,他们啊,都被大王的威势给吓到了。”

  “尉缭子被吓到了,李斯被吓到了,王绾也被吓到了……

  这一点,唯有大父看清楚了!”

  王翦脸上露出一丝自得的微笑。

  “所以你说的也没错,你是我的孙子,大父是彻侯,你父也会是彻侯,你也将会继承彻侯,这是陛下许诺给爷爷的,大王向来言而有信……”王翦手指在轮椅的扶手之上扣动。

  “不过大父还是要问你,你除了是我的孙子之外,还是什么?”王翦看着王离。

  王离闻声,又被问住了。

  除了爷爷以外,还是什么?

  王离仔细想了一下,他的天资向来比较感人。

  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偏劣。

  如果公平竞争,他可能会泯为众人。

  手握最强大的资源,但是成长起来的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皆是如此。

  历史上的王离,于政治之上不能协调友军,取信于王,手握长城兵团却被章邯打压,以至于友军见死不救,此是其一。

  其次手握装备最精良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长城兵团,战绩比不上章邯,甚至轻而易举的被项羽击破,难以给项羽造成半点阻力,这是其二。

  简单点说,时局一旦乱了,王离就六神无主原形毕露了。

  这就是他离开了家世以后的本来模样。

  王离是有自知之明的……

  一直生活在大父和父亲的羽翼之下,是庇护,也是压力,更是对比。

  “那孙儿便什么都不是了……”王离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和自嘲。

  他不过是一个继承了父辈余阴的二代三代罢了,除了有一个彻侯爷爷,和一个关内侯父亲,以及数不清的良田珍宝……之外,他什么都不是。

  “不对!”王翦摇了摇头。

  “你是太孙的人!”王翦眯着眼睛老神自在的开口。

  “大父不是向来不让我沾染这些,先前十八公子于我交往,大父还因此训斥我……”王离闻声惊诧。

  “今时非比往日……”王翦摇了摇头。

  “这人啊,能耐高不高,不重要,但要跟对人,不仅要跟对人,还要看清楚对方是什么人。”王翦拍了拍王离的脑袋。

  “先前你父遣信询我,是否发兵援赵,兵马调动,是没有上报大王,也没有晓谕朝臣的,是大父用太尉私权调动,如今太子初立,太孙方定,张苍手段够快,行事够果决够干净,赵国平定的够漂亮,因此也便没人能说这件事,但朝臣心中自有称量,既然已经入局,是便不是,那便不再是大父说了算了。”王翦摇了摇头。

  “你便记住,这些事情,是谁都逃不过的,常走悬径之人,哪有长寿的道理?

  若非大父功定彻侯,陛下信重,大父,你父,你,都是逃不过这一遭的。

  可是对大父,对你父,都不是什么大事,唯独对你,这是为你所做的决定。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以大父的功劳,可以让陛下打破成规,破例允许你父和你袭爵,但也只这三代,再多的,大父没要,不是陛下不给,是陛下给了,也没用。

  之后,到底也是由你带着王家走下去。

  大父独替你做了这一个决定……你最先于太孙交好,你知道太孙是什么样的人么?”王翦眯着眼睛问道。

  “赵……太孙殿下他……”王离一时之间想到很多形容词,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的爷爷想听的不是这些,因此挠了挠头一时之间说不出来。

  “他是陛下!”

  王翦似乎也没指望王离回答,只是眯着眼睛脸上带着许多唏嘘。

  王离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奇怪。

  他是陛下?这差距也太大了一点。

  始皇帝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但是赵泗,讲老实话也算是公认的比较和蔼的人了。

  这性格差别明明很大啊,陛下都不苟言笑的来着……

  “你年纪小,觉得奇怪正常。”

  “你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太孙和陛下独独有一点不同。”王翦脸上浮现出几分感慨。

  “太孙有大父,陛下没有……”

  王翦是亲眼见过刚刚从赵国回到大秦的始皇帝是什么模样的。

  对于年幼的始皇帝而言,或许他只是单纯的认为终于从赵国那个朝不保夕的地方逃回来了,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实际上,不过从一个朝不保夕之处,到了另一个朝不保夕之处。

  “可是差别也太大了吧……”王离挠了挠头。

  “何人无少年啊?”王翦拉长了嗓子。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爱像你一样牵狗赶猎,一天打到的猎物,三天都吃不完!”

  “大父神勇!”王离面色一红吭哧吭哧应付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