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65章

作者:三月啦

  陈平也是赵泗的捉拿对象,赵泗推诿自己是听说了关于陈平的趣事,认为陈平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李斯最开始不置可否,张苍是人才李斯认,可是陈平?什么玩意?没听说过。

  赵泗这小子真拿自己当伯乐了?以为自己随便揪个人就是千里马么?

  还听说了陈平的事迹?什么事迹?不就是兄长不辞辛苦供养他游学天下嘛?不就是嫂子轻辱之后陈伯为之愤然休妻?

  什么家常里短,随便听个八卦就认为对方是王佐之才?

  天底下游学的士子多了去了,谁还没个八卦?

  当然,现在李斯不这么认为了。

  因为,张苍和陈平认识,而且看的出来,关系不错。

  二者家境相差巨大,能够让二人平等相交必然是因为陈平有一样东西是和张苍站在同一水准的。

  毫无疑问,是学问。

  而且,虽然李斯向来不喜欢以貌取人,可是也不得不承认,陈平的外貌十分出众,身形高大且相貌肃穆,仅从外观来看都是富贵逼人。

  这也说明,陈伯真的把陈平养的很好。

  “李相又何苦为难我呢?我犯了过错,难道您要向陛下请求赦免我的过失么?”张苍仍旧对着李斯苦苦劝说。

  他可是一言不合就跑路的,而且一跑就是十来年。

  说实话,张苍现在面对李斯都有点不好意思,至于这种行径,恐怕始皇帝恐怕也不好接受。

  难不成师兄就是专门要把自己抓回去问罪的么?

  是的,到现在,张苍都不认为主谋是赵泗。

  “我逃亡十几年,过错太大,这种事情,陛下纵然会因为你而赦免了我的过错,可是心中也难免对你有所迁怒,你这又是何苦呢?”张苍沉声希望李斯能够放过自己。

  “苍,你错了,不是我请求陛下赦免你的过失,而是他。”李斯指了指正在驾车的赵泗。

  只见赵泗已经脱掉了一身金甲,正一边驱车,一边傻乐。

  “他不过是一个侍郎,王前亲近并不能改变陛下的喜恶。”

  赵泗,张苍听陈平说了,赵泗现在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个王前亲近。

  这能够糊弄大多数人,可是糊弄不住张苍。

  他可是当过御史的人,王前亲近的人又不止一个赵泗。

  以前的李信,现在的蒙毅,还有赵高,不都王前亲近?

  可是始皇帝的喜恶是不能更改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意志才无人能够动摇。

  始皇帝身边所谓的王前亲近,是真的亲近么?张苍以为不然,他只是把群臣看成了兽,所谓的王前亲近,只是更加受他喜爱的兽罢了。

  赵泗,就能够因此劝说始皇帝完全赦免他的罪过么,就能够让始皇帝真的不计前嫌么?

  张苍认为,不能,赵泗和赵高蒙毅之流也没什么区别。

  “不……这小子情况有些特殊。”李斯摇了摇头。

  他明白张苍的想法,张苍年轻的时候进谏始皇帝而不被采纳,私底下愤怒的向李斯控诉,始皇帝视群臣为兽,却不把群臣看成人。

  他实际上就是一个一意孤行到了极致的君王,是没有人能够阻止始皇帝朝着毁灭大秦的道路一路狂奔的。

  彼时已经成为了工具人的李斯该说不说,心里还有点赞同。

  张苍的描述太贴合了,始皇帝身边哪有甚么真正的亲近人?

  一个成长经历如此波折的君王,也不可能对臣子亲密无间。

  童年的凄惨和惶惶不可终日,相依为命的母亲的背叛,兄弟的背叛,挚友的背刺,乃至于父亲在立储之时的游移不定……

  始皇帝表现出来的人性,只不过是他要给天下人看的,要给文武百官看的。

  他的心是平等的抗拒亲近任何一个人的。

  但是赵泗……不一样啊……

  李斯不畏惧赵高,不畏惧蒙毅,他们同样是王前亲近,为何不能嚣张跋扈?

  因为两个人心里都有逼数,都是聪明人。

  最关键的是因为,李斯清楚,在内心最深处,他们和自己这个工具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或者说,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不过都是实现始皇帝政治抱负的工具罢了。

  可他唯独忌惮赵泗,需要在乎赵泗所有的不经意的想法。

  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始皇帝对待赵泗,和对待文武百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区别寻常人感受不出来,但是李斯却能够清楚分辨。

  所以,他可以告诉张苍。

  只要赵泗愿意,始皇帝还真就能够因为赵泗。而放下所有芥蒂不追究张苍的任何罪责,甚至是当成无事发生。

  张苍闻之肃然,二者很早之前就交流过政见,又是师出同门,张苍听得出来李斯的隐喻。

  “这小子,现在为王驱车,驾撵行进快慢,全要看此子的意思。”李斯摇头,言语之间,不失羡慕。

  “此子为人如何?”张苍面色严肃,沉声发问。

  “于国为长远计,实务有所不足,但胜在好学,目光颇为长远,我所不能及也。”李斯认真的给出了评价。

  “哦对了……此子还擅识人,先前于田垄之间,捉了两人,二者虽出身微末,但是在我看来,都有两千石之才,今日又捉了两人,你就不用说了,我知道你的能力,那个陈平,能够以微末之身与你相交莫逆,恐怕也是才能出众之辈吧?”李斯开口问道。

  “学问上,我已经和他分不出来高低,日后的成就,我恐怕比不上他。”张苍沉默片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么说赵泗这小子又看对了,既然才能不下于你,那就是王佐之才。”李斯点了点头,心里有点悬乎。

  赵泗这小子,还真就是一看一个准是吧?

  这怎么看的?随便走走就能拉出来这么多人才?

  “师兄太过于高看我了……”张苍自谦,思索片刻有话想问,又觉得不合时宜,但是又觉得不问又不妥当,最终沉吟再三,还是问出了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泗恩宠太盛……”

  李斯看向张苍。

  “你是想问,我为何能容他吧……”

  张苍问出来这个问题李斯并不意外。

  “因为我,找到了归向,和我应该做的事情。”李斯认真的回答了张苍的问题。

  他想要成圣称子,就少不了赵泗这个中间人。

  李斯比所有人都清楚,只有赵泗,才能够真正意义的影响始皇帝的决策。

  也正因为如此,他成圣称子的路少不了赵泗的帮助。

  张苍默然……

  他不认为李斯说的是实话,一个人的性格难道会因为找到了目标就轻易改变么?

  不,恐怕是因为目标和性格发生了冲突,赵泗有李斯不得不争取甚至是不得不和赵泗达成统一阵线的东西吧?

  荀子讲性本恶,张苍也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真正改变人性的。

  他认为,人性,只会被掩盖……

第四十六章 迁贵令给张苍的震撼,张苍的决定!

  “那么师兄,你的归向又是何处呢?”张苍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问道。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李斯脸上带着笑容给出了一个很久以前的回答。

  “师兄,你应该比我更清楚真正做到这些事情有多难。”张苍摇了摇头。

  这九个字,说起来容易,制度制定起来也容易,可是想要达成,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客观来说,秦朝终其一生都未完成,秦朝最大的功绩是给后世留下了一条未完全走完的道路。

  为万世之江山指明了前路,指明了方向。

  “倘若有机会呢?”李斯摇头。

  “那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情,师兄。”张苍郑重开口。

  “倘若一代人就能做成大半,将秦律秦法普及地方,从此地无东西南北之分,而人无男女老幼之分,都能够在同一个规章制度下生活……”

  张苍看着满脸向往的李斯有些头疼。

  师兄这是又发什么癫?

  什么找到了归向?

  客观来说,这不正是每一个懂法知法之人所向往的么?

  这不正是老师荀子所推崇的,自己所希望的?这不正是师兄弟们一样的理想么?

  张苍作为法家弟子,和韩非李斯一样,天然就对秦国充满了好感。

  天呐,天底下居然有一个国家,上下奉行着同样一套规章制度,不管是干什么都有条例明文规定,就连建筑格式,音乐韵律,乃至于行走坐卧,都有一套可以遵循的条例……

  客观来说,不管是张苍还是李斯乃至于已经故去的韩非。

  虽然施政手段不同,思想理念有所分歧,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想要将天下打造成一个完全充满了规律的国度,将混乱完全梳理清楚,让一切都变得有法可依。

  问题是,这非一代人之功。

  张苍能够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师兄很显然已经有点癫了,张苍忍不住离李斯远了一些。

  “苍,你知道一代人能够将其完成大半意味着什么么?”李斯认真的注视着张苍。

  “意味着将会超越历代以来所有的先贤,可以称子名圣著书立传,名流千古……”张苍给出了回答。

  “正是如此,于这些相比,权势又算得了什么呢?”李斯笑了一下。

  “可是师兄总得告诉我该如何实现吧?师兄应该比我更清楚,现在的秦国要做的不是加快,而是慢下来,天下何其广袤,黎庶何其众多?这不是仓促之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倘若一味地只是去强行推广律令,反而会适得其反。”张苍认真道。

  虽然被捉了,但是张苍还是希望得到李斯认真的回答。

  “看看这个……”李斯递出一张白纸,上面正是迁贵令的大概内容。

  要说有了白纸以后确实方便,以前携带不便的竹简现在变得轻若无物。

  给张苍看迁贵令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张苍是李斯的师弟,张苍虽然有过逃亡的前科,但是李斯知道,张苍对秦国是有好感的,张苍,并不属于六国余孽的范畴。

  “这是……”张苍接过李斯递过来的白纸,入手细腻,只见白纸上面入目而来三个大字。

  “迁贵令……”

  张苍皱眉沉凝,继续向下看去。

  初时还带着几分轻松,越看脸上的沉凝之色越重,有恍然大悟,有怅然深思,有笑容,也有愁容。

  张苍的脸色不断变化,到最后化为一声长叹。

  “师兄欲效仿商君耶?”

  “可是这道迁贵令有一个大问题,只以杀并不能解决问题……”张苍摇了摇头。

  “秦国的徭役太过沉重,赋税也太过高昂,民怨沸腾,如今再将刀架在贵胄之首,恐会酿成大祸。”

  迁贵令,很美好。

  以张苍的水平,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迁贵令落实以后的效果。

  将地方贵胄一扫而空,意味着大秦的吏治将会深入乡里之间,地方权利将会广泛的集中在咸阳。

  如此一来,大秦再想推行什么律令,其速度和效率是数以备计的提升。

  这对张苍来说诱惑也很大,倘若迁贵令真的可以落实,那么李斯所说的理想就不仅仅是虚言了。

  这哪是李斯的理想?这是近乎所有法家弟子的人生理想啊。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秦国如今本就形象黑的一塌糊涂,天下因为沉重的赋税和徭役民怨沸腾,再将贵族推到对立面,那恐怕就要重演战国故事咯。

  除非始皇帝愿意降低徭役和赋税于民为善。

  可是始皇帝的性格向来都是我全都要,照张苍看来,始皇帝大概率是徭役和赋税也不想降,六国旧贵他也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