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248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当然,这只是旁观者的角度,实际上,对于儒家来说,他们在政治抱负彻底断绝之时,已经疯狂了。

  然而,

  下一瞬,淳于越的一句话,却是让柳白停下了脚步:

  “柳相,老夫今日准备辞官!”

  淳于越的面容之上,满是痛苦!

  昨日扶苏公子撞破他们之间的事情后,他与孔鲋惶恐不安。

  朝堂上...儒家绝对没有任何建树了!

  再呆在朝堂上,反而有可能招来儒家的灭顶之灾!

  淳于越彻夜未眠,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辞官!

  冯去疾都能活下去,他淳于越辞官,也一定能活下去!

  意有之,

  并不是采取行动!

  况且...以退为进,说不定始皇陛下还会挽留?

  可能?

  柳白转过身来,面上古怪无比,上下打量淳于越。

  这老小子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想一出是一出?

  “随你。”

  打量半天,柳白决定还是不浪费力气了。

  想要辞官保命?

  那本相这脸面还要不要了?

  以后谁想要危害大秦,一句辞官就了结了,谁还有敬畏之心?

  淳于越呆立原地。

  他原以为柳白会欣喜若狂,因为少了政敌!

  他也曾猜想过柳白会假惺惺挽留,试图留点情面。

  甚至...

  淳于越觉得,柳白肯定会慷慨激昂说出一番话来,这样他柳白的名声就更盛了!

  岂料,

  柳白的态度居然是如此...敷衍?

  仿佛毫不在乎一般?

  ....

  麒麟殿内。

  始皇陛下端坐于高台之上,缓缓扫视殿下群臣。

  今日朝议,李斯没有着急开口上奏,而是静静等待。

  “宣,”

  “新晋御史大夫,赵怀真,上殿!”

  随着一道尖锐的宣号声响起,麒麟殿门口,一道身影出现。

  柳白也是转头看去,眼神之中有些期待。

  这个前任三川郡守,他虽然从未看过,但是在地方上的表现以及在徐福这件事上的做派,颇得他心意。

  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朝堂!

  与此同时,柳白心中也是暗暗称赞经过地方历练的官员就是不一样,很是懂事!

  入了咸阳,只奏陛下,而没有对他柳白这个‘引路人’额外表达善意。

  这是个会做人的人。

  “踏!”

  一道沉稳的脚步声响起,柳白蒙圈了!

  只见一人从殿门走入!

  面容之上,满是沧桑,眼角的皱纹恨不得能在六月天夹死蚊子,那头发上的丝丝雪花...靠!怎么比夏无且这老头还多?

  最重要的是....眯缝眼!

  不说俊秀贤才吧,甚至连普通人的长相都算不上!

  你跟我说这是二十五岁的青年俊杰?

  合着是靠着处理政务的手法才一步步走上来的呗?

  柳白差点吐血。

  倒不是他以貌取人,而是真的开始怀疑这个新晋御史大夫是不是资料造假了!

  这赵怀真跟自己这个同龄人站在一起,自己能被别人认成孙子!

  果然...有才能的人长相不会差到哪里去,这特么果然是升斗小民的一厢情愿呐!

  “臣,赵怀真,拜见陛下!”

  赵怀真的步伐走得异常沉稳,声音也是雄浑。

  领兵平叛过的文官,果然都是两种气质交融的人物。

  “起身。”

  始皇陛下淡淡开口。

  “谢陛下!”

  赵怀真朗声回应。

  “赵怀真为三川郡守三年,平叛巴蜀之乱两次,在地方期间,多有政绩。”

  “于水利,维都江堰以护万民免遭水患。”

  “于税粮,在地方三年未曾一次延误,少纳!”

  “于人口,增长一万三千余户!”

  “于吏治,总计八千一百二十三名乡匪归籍务农,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安居而不愁扰!”

  “今特擢为御史大夫,享千石俸禄!”

  顿若朗声开口,宣读赵怀真功绩,并且宣告了这位三川一柱正式成为大秦帝国的御史大夫!

  千石俸禄听着有点少,甚至连后来汉朝的九卿都比不上。

  但是...

  秦朝在食邑之事上可不抠门,只不过不在旨意上罢了。

  “臣,谢陛下!”

  赵怀真的脸上,依旧沉稳!

  他一个赵家庶子,不依靠家族势力,一个人去偏远的三川郡打拼,走到如今的位置,风浪早已见过不少。

  心沉似石,

  这是前任御史大夫冯劫给出的评价。

  李斯面色依旧平淡,而王翦却是反常得流露出了些许笑意。

  终于又有一个年轻人真正爬到大秦的权力中心了。

  这何尝不是对于柳白的一种保护?

  待到封官之事完毕,赵怀真走到位置上坐下,面色如常,只是从头到尾,没有多看任何一位官员一眼。

  这种识趣的表现,让李斯颇为满意。

  要是一入朝堂就长袖善舞,沉不住气,那注定很快就会出去。

  朝堂是一个从来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的地方,谨慎沉稳,这个特质才是呆在此处的不二法门。

  当然,

  柳白是个意外,这小子打人的速度有点快。

  “启禀陛下,臣...淳于越,年事已高,才疏学浅,请辞归乡!”

  “请陛下怜惜老臣多年为秦,恩允臣此等小求!”

  就在此时,一道哭泣声响起。

第304章 嬴彻这小子蔫坏!

  淳于越面上,已经涕泪纵横。

  他知道,辞官这件事对于儒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朝堂上再无一个说得上话的儒家官员,又如何实现儒家‘大同’的政治理想?又如何实行分封改制?

  曾经的希望扶苏公子,如今与儒家业已摔玉断义,儒家....

  在这一代,将没有任何希望。

  扶苏眼帘低垂,沉默不语。

  辞官...对于淳于越来说已经是极好了。

  即便淳于越不请辞,今日退朝后,他也要面见父皇,将淳于越罢官。

  昨日之事后,扶苏已经在心中作出权衡,相比较这虚伪的儒家,大秦神粮的意义要重要的多。

  “李叔,爽吗?”

  柳白笑眯眯得看向李斯,言语之中竟有些轻浮。

  分明是有些不合时宜,但对比此刻李斯的心境,反倒是最为恰当。

  儒法之争已久,身为如今大秦朝堂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对于儒家看得极为不过眼。

  甚至在之前,儒家还有拥立扶苏成为大秦二世皇帝,继而实行‘儒政分封’的念头。

  现在淳于越罢官,就等于朝堂上儒家势力再不成气候,李斯心中的这口气,终于长长吐出了。

  “你好歹也是当朝左丞,如此轻佻,成何体统!”

  李斯虽是板着脸‘教训’柳白,但眼底的那一抹笑意,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柳白嘿嘿一笑,便是不再多言。

  他柳白...什么时候符合过体统啊!

  “允。”

  始皇陛下冷冷吐出一个字,竟是连挽留的程序都懒得走了。

  淳于越窥伺大秦神粮,本就该死。

  而在朝堂上先辞官,而后再‘默默无闻’得死去,也算是体面一些了。

  “多谢陛下!”

  在听到始皇陛下的应允之后,淳于越瞬间悲从中来,愤恨得看向柳白。

  他本是齐国的博士,大秦灭六国后,便是转换门路,不惜广收门徒得束脩,才敲开了大秦朝堂的门。

  到后来,他教导了扶苏公子,终于找到了儒家的希望。

  可是柳白....

  就是因为这个柳白,让他们师生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