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266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比如战功分配,战利品的分配等等,都是矛盾的源头。

  宋江看好的,并且愿意亲近的头领,一个个实力高强战功赫赫,可获得的好处也是最多。

  这些头领,大部分又是马军将校。

  叫一干同样辛苦的步军头领相当不爽,私下里的怪话可一点都不少。

  也就是此时征战顺利,加上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战功和好处分润,不然内部矛盾怕是压制不住。

  鲁智深出身西军,西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各种幺蛾子,对对于内部的矛盾冲突十分敏感,这才是他不怎么情愿待在前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老实话,宋江的统帅能力相当一般,若非威望极高想要压制下面的矛盾,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可他的威望再高,本身对待一干头领就不怎么公平,时间一长肯定还是会出问题。

  这些情况,鲁智深心中清楚却没有对任何人说起。

  他却没想到,柴大官人走的路子和大首领宋江完全不同,直接大手笔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和心腹。

  这样的势力,只要不遭遇毁灭性打击,就能维持得很久,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带着好奇心理,鲁智深大步流星进了有些陌生的村子。

  整个村子都被红砖黑瓦规规整整的小院子,围成了一个不规则长方形的大围堡,大门在围堡内后门则开在好似寨墙的一面,显得相当奇特。

  进入高大的围堡大门,前面部分都是工坊和商铺,不时有外来商人进进出出算得上繁忙。

  后半部分则是村民的居处,整个村子的管理机构以及临时学堂,则在围堡的中央位置。

  一眼看去也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更具体的详细,鲁智深没兴趣了解,也没啥兴趣知晓。

  可村民的精神状态,还有他们身上的衣裳都说明一点,他们的日子相当滋润。

  这就好……

  花和尚说不上菩萨心肠,却也有那么点子对底层百姓的怜悯,自然希望他们的日子过得滋润舒坦。

  在村子里溜达一圈,很显然这处村庄经过了梁山本寨的改造,有了一股难言的勃勃生机。

  他没有多留,更没有见驻守村子的本寨弟兄,直接离开又往其他村子走去。

  鲁智深有些不信,就在他轮换前往淮西战场的半年时间,本寨真的能够照顾到水泊附近的大部分村子。

  没错,他也只是希望本寨能够照顾到大部分村子而已,并没有更高的奢望。

  这里又不是东京繁华之地,就是东京也没少了乞丐之类的存在,可见在哪都不缺生活困苦的穷人。

  他只是想要看到,在本寨的帮助下,周围穷苦百姓脱离穷困生活,生存稳定的状况罢了,真的没指望太多。

  只是没想到,所见所闻却是叫他心头连连震动。

  一下午走过三个村子,全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又有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的工坊工作,加上田地的收成,还有菜园的蔬菜和到处都是的果树,起码温饱无忧手里还能攥下一些闲钱。

  比如某个村子,有专门编织草席和草帽,还有草鞋的工坊。

  鲁智深特意问过工坊管事,编织的玩意虽然卖不出高价,可架不住需求量大,不仅三州地界有十分旺盛的需求量,就是外地也是有需求的。

  他们村子由于没什么特殊之处,就只能依靠编织草制品增加收入,效果还算可以,起码村民们都很开心,他们能够通过劳动养家糊口,还能不时吃点肉啥的。

  也有专门烧制红砖出售的村子,生意更是火爆。

  由于梁山本寨的大肆推广,虽然红砖得不到读书人以及乡绅家庭的喜爱,可在农村以及寻常家庭还是十分受欢迎的,用一句供不应求形容都不为过。

  还有专门以梁山水泊出产芦苇为原料制作的各种玩意,也都是一条赚钱的路子。

  不仅只是在初级到简陋得工业上有所方法,各村都有基础的粮食深加工能力。

  比如磨面,制作腌菜,以及灌制香肠等等手段,还有各种零嘴小吃的加工方法,基本上都由梁山本寨派出精干人手,于夜校传授。

  更别说,家家都有鸡鸭鹅,也都有家猪饲养。

  有一些规模大,交通方便的存在,甚至出现了大规模饲养家禽和家畜的养殖场,给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四百零二章 投鼠忌器

  

  不仅仅只是鲁智深对梁山水泊周围村子的巨大改变心惊,同样还有其他存在也对这样翻天覆地的改变震惊不已。

  济州知府张叔夜,就是其中之一……

  梁山水泊济州段的巨大变化,自然引起了张叔夜的关注。

  原本以为只是梁山本寨的小小手段不足为虑,乡村又能有什么发展前景?

  就算张叔夜自认能力不俗,却也没法顾及到乡村一级治理,最多也就是约束当地地主乡绅不要盘剥太过。

  就是如此,也能得当地百姓称一声‘好官’!

  可谁料,梁山本寨出手不凡,只用了几个月时间,生生叫靠近水泊的济州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说,这对济州知府张叔夜来说是好事,可问题是商业资源就那么多,被突然兴旺起来的乡村分走了部分,原本该由地方乡绅和官宦家族所得的部分就减少了。

  别看大宋商业兴盛,可商业利益大头从来都掌握在官宦士族,以及地方豪强手里,百姓只能沾点边边角角。

  每个颇有实力的家族,都有自身的商业渠道和商业网络,商队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最近,济州各大商队的业务数量骤减,城里商铺的生意也是受到了不小影响,自然引起各自家族的不满。

  可他们又没胆子寻梁山本寨,甚至有梁山人马驻扎乡村麻烦的胆子,就只能通过官方手段逼迫知府张叔夜出头了。

  话说,要是按照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怕是济州州城和各大县城的商业中心地位,就要给广大农村给抢走啦。

  这样的事情,是当地官宦家族和地主豪强绝对难以接受的。

  倒不是他们为国为民,而是商业中心地位旁落,他们就没办法吃掉大头,主要还是梁山的势力范围,他们不能占得最大利益,就这么简单。

  不说草帽草席和草鞋这等草制品,也不说芦苇编织的篮子筐子以及席子等等玩意,乃是梁山周围乡村特产,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和传统商业渠道并不冲突,可对于某些实力不强的地主乡绅而言依旧想要彻底垄断占大头。

  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须品,也不知道梁山本寨究竟从哪弄到的制作方法,竟然很是大方教给了各大村子的村民。

  这一下可好,一个个村子出现了这类生活必须品的作坊,直接冲击城里同类作坊的生意,把某些官宦家族和地主豪强得罪得不轻。

  眼下情况还没到最糟糕的境地,毕竟水泊附近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还短。

  若是他们有技术,进入更高档的布匹,瓷器,甚至糖类生意的话,怕不是要将济州本土商业势力逼到墙角?

  总之,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张叔夜,干脆离开了州城,带着小厮装扮成客商,来到水泊周围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村子,想要亲眼看一看究竟。

  梁山本寨不过就是施展了小小手段,就逼得他如此狼狈,要是不搞清楚内中详情,他怕是睡不着。

  听闻,郓州和濮阳两地知州,已经有了动武的心思,张叔夜一点都不看好两位同僚。

  真以为梁山主力尽出,本寨的实力就差了啊?

  就他所知,之前在青州二龙山落草的花和尚鲁智深,还有行者武松都在本寨,江州的浪里白条张顺还有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毒龙岗的扑天雕李应没一个好招惹的。

  起码,济州禁军之中,就没有比得上这些家伙的武将。

  真要起了冲突,以地方禁军作为依凭,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至于梁山已经接受朝廷招安,敢不敢和地方禁军大打出手的问题,张叔夜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此时的梁山本寨之主,可是出自柴氏皇族的柴进,就是当今官家也不好针对的存在,想要他忌惮朝廷威严就是做梦!

  只是,当他来到水泊边缘的村庄,被这里的惊人景象震住。

  红砖黑瓦宽敞明亮的屋子,就他所知寻常的地主乡绅也就这居住水平了。

  繁忙的工坊和商铺,外来客商络绎不绝,果然抢走了附近县城同行的生意。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村子里的工坊和商铺采购,不说价钱更低同时运输也更加方便,能够迅速装上货船走水运。

  最叫他吃惊的是,村子里竟然还有学堂和医馆,什么时候济州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这么充裕了?

  静悄悄的在村子里的医馆,还有学堂门口观察了会,一切都十分正常,可他心中却是有些不安了。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坐镇梁山本寨的柴大官人的手笔。

  能得什么好处?

  反正张叔夜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名堂。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那就只有一个目的了:邀买民心!

  想到这里,张叔夜忍不住心头一阵发颤,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情况。

  当然,事情是不是如此,还得继续观察才成。

  作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地方主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随便往柴大官人头上扣帽子。

  一个不好,梁山本寨突然跳反的话,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都受不了。

  之前高俅亲率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呢。

  接下来,张叔夜又在其余经过改造的村子游走一圈。

  越看越是心惊,越看心头越是发凉……

  别看他走过的村子,分散在近百里方圆,却是联系紧密合作相当默契。

  像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生活用品作坊,并不是每一个村子全都有,而是根据村子的情况和环境,各村拥有一个到两个这方面的工坊,互不干扰可谓配合默契。

  最关键的是,也不知道这些村子都是如何联络的,给张叔夜的感觉是步伐一致紧密联合。

  还有喇叭这种神奇玩意,真是一个对外通知的好东西。

  同时,张叔夜还发现一个叫他十分不喜的情况,水泊附近经过改造的村子村民,竟然莫名出现了练武风潮。

  不管是成年青壮还是少年孩童,很明显对练武都是相当的积极,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在哪学会了锻炼的拳脚武艺。

  仔细打听,竟然是梁山本寨主动宣传的,这叫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很明显,水泊附近的村子民心,已经尽归梁山本寨。

  最可怕的是,这些村子里的青壮和少年孩童,正在努力的锻炼武艺强大自我,若是有一日梁山本寨一声招呼,怕不是会出现群起响应的恐怖场景。

  再想想这些村民都练有武艺筋骨强健,怕是只需要简单操练,战力就会比济州地方禁军都要强横!

  在水泊周围溜达了差不多小半月,张叔夜带着沉重甚至有些惶恐的心情返回州城。

  他必须得好好思量思量,如何应对梁山本寨的这种扩张,又如何和梁山本寨抢夺民心?

  至于向朝廷和当今官家汇报,眼下并不是好时机。

  他也是知晓,梁山主力在淮西基本上已经快要剿灭王庆乱匪了,接下来就是调往江南对付方腊匪军。

  而且梁山主力表现出了相当强劲的战斗力,起码除了精锐西军之外,其余地方禁军没有丝毫把握能够战而胜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和梁山本寨彻底闹翻,起码不能是朝廷和地方官府主动挑衅引发的矛盾。

  不然,梁山主力一个不好可能临阵反戈,那结果绝对不是朝廷愿意看到并且接受的。

  搞不好,整个江南都得彻底沦陷,就连精锐西军主力,都有可能陷在江南出不来。

  本来梁山大军就是接受招安的匪军,朝廷对其的控制和约束能力严重不足,眼下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而且此时辽国局势即将崩溃,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彻底堵上北方防线缺口的时候,作为征辽主力的西军精锐绝对不能损失太大,不然一心想要超越秦皇汉武的当今官家可不会答应。

  头疼!

  此时的济州知府张叔夜,是相当的头疼。

  ……

  “张叔夜那厮离开了么?”

  与此同时,梁山本寨忠义堂偏厅,柴大官人端坐在椅子上,直接开口问道。

  “已经离开了!”

  朱贵身躯站得笔直,恭声回答。

  “哦,看出了什么没有,这位张知府可是个厉害角色!”

  柴大官人神色平淡,没有丝毫的波澜起伏,笑吟吟问道:“在水泊周围的村子里转悠了这么久,铁定发现了一些情况把!”

  语气相当肯定,可神色依旧平静如常。

  开玩笑,随着水泊周围村子的改造基本完成,梁山本寨对于这些村子所在区域的掌控力度,绝对超乎所有人预料。

  张叔夜这么大的目标‘微服私访’,第一时间就被发现,并且受到了暗探的特别关注。

  有了防备之后,张叔夜想要看到村子里最核心的机密,比如传讯符和飞毛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