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65章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周济民哪叫一个无语啊,“那两个村民怎么样了?”

说实话,这还真的跟他有点关系。

“腿断了!”

“人没事就好,还好还好,这样,你等我一下,我马上请个假,跟你去一趟刘家大队。”

于情于理,他都该去看一看。

秦家庄不可理喻,那么刘家大队能不能扶起来,他得亲自去看一看。

毕竟他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不能不为几年后考虑。

虽说他可以提前安排四小只参加工作,可问题就怕他们中间跑出来一个叛逆少年,死活要去乡下体验生活的话,他也好安排到刘家大队等这样的地方来。

真要去了大西北、南方等这样的遥远地区,周济民可真的就鞭长莫及了。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所以还是去一趟吧。

第86章 刘大根一家

从杨厂长办公室出来,周济民先让付蔚朋在厂门口等着他,他自己则是跑去安宁庄四合院了。

不多时,一辆雪橇车来到轧钢厂门口。

保卫科的人都跑出温暖的小屋,瞧个稀奇。

这年代,能有人养得起五只大狗,真不是一般人。

就算那些家里有钱的遗老遗少,也不敢这么浪费粮食啊。

付蔚朋早就听说了周济民有这么一辆雪橇车,现在亲眼看到,表情十分精彩。

大雪天,雪橇这种交通工具,比汽车还要好使。

来到刘家大队,大队长刘大春就迎了上来。

能在这个时候坐着雪橇来他家的,也就周济民了。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周济民直奔主题,去看望那两名受伤的村民。

村口西北角,靠近大山这边。

住在茅草屋一户人家,冰寒刺骨的屋里,一家人愁云满面。

原以为跟着大队长赚点公分,搞一些外快,补贴家用,没想到却天降横祸。

家里最重要的两个劳动力,腿断了。

周济民皱眉地看着三间茅草屋,心里狠狠抽搐了一下。

这年头,农村过得最艰苦了。

茅草屋是用泥砖砌成的,屋顶是茅草,这种房子,周济民还记得,在九十年代的乡下旱厕或者牛棚等,都是这样的房子。

可那是南方地区,这里是北方啊!

零下七八度的冰天雪地,在这样的地方,住这样的房子,活着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走进去,都不需要刘大春和付蔚朋两人的介绍,这家人就激动地站起来迎客了。

这户人家总共有八人,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家之主刘大根,还有六个孩子。

受伤的是刘大根和他二儿子刘刘二狗,最小的一个孩子跟小金鱼差不多大。

但那孩子,却跟周济民第一次见到的孟子桐差不多,瘦不拉几的。

如此一幕,看得周济民心底更加沉重了。

如果刘大根和刘二狗没有受伤,这个家看起来,总归不错。

起码两个赚公分的主力,还有三个十岁以上的赚公分小辅助,剩下的两个小不点也多少能帮一些忙。

但现在,主力成了累赘,一家人能不愁吗?

“咦,刚才不是说你们家总共七个孩子吗?还有一个呢?”

周济民的问题,换来了一阵沉默。

还是刘二狗回了一句,是他大姐,出生那一年遇到了兵祸,没了。

就很简单的简洁的一句话,轻描淡写,却令周济民更加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看过刘大根一家后,周济民回到刘大春家,跟后者聊了一下。

后者坚定决心,水库是一定要搞的,不能半途而废。

明年是什么情况,刘大春不知道,但他再也不想跟今年这样了。

“报纸上说,全国各地又创收了,亩产多少斤,哎,这个我是真不相信!”

简单提了一嘴,刘大春又继续道:

“今年秋天交了公粮之后,大队剩余的粮食就没剩下多少了。要不是济民你之前帮我们消化了大白梨,这个冬天,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度过呢。”

“别这样说,大白梨这事,说起来还是我赚了。”

见对方提起这事,周济民难得笑了一下。

从元旦过后,他就陆续开始出售大白梨了。

到现在为止,已经出手了一小半,按照当时五分钱一斤的价格,他两毛钱出手,这就是一毛五分钱的利润啊。

虽说这一波,远不如当初石头青年转手卖出十倍高价的打火机,但胜在量大,而且各位受欢迎。

反正最近一段时间,有钱人都纷纷慷慨解囊,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刘大根家的这事,大队长您打算怎么办?”周济民话锋一转,顿时让刘大春发愁起来。

后者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所以才让付蔚朋去请周济民过来的。

皮球又踢了回来,周济民沉吟了片刻,道:

“这样吧,水库修建好之后,可以在水库边上建几间石屋,到时候在水库上养些鱼和鸡鸭等,就让刘大根一家帮忙养这些。”

“至于到了年底,如何计算刘大根一家的公分,这个我不管,但鸡鸭这些要卖的话,可以考虑卖给我。”

“另外,我等下再去刘大根家一趟,给他们家送点东西。”

“村里各家富裕一点的,也可以捐一些。”

刘大春一听,顿时激动地应了下来。

此时看似不好办,但对于刘大春来说,这都不是事。

周济民不管刘大春是如何应付上面的领导,答应刘家大队修建水库的,他只管看到结果。

很多事情,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他坚信只要肯付出,就可能会开花结果。

闲聊了一会儿,周济民便再次前往刘大根家里。

他大方地给刘大根父子用了空间泉水,还给了两百斤玉米面、番薯面,以及整整五十斤的猪肉。

之所以没给大米或者白面,是担心他们家还要把这些细粮拿去换成粗粮,所以他直接一步到位。

反正,这些东西在他这里,真不值钱。

特别是玉米和番薯,这两样玩意儿就是喂家禽的主饲料。

看着刘大根一家对他千恩万谢,周济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下跪。

尤其是建国的这些年,正是自信心最为爆棚的时候。

毕竟前几年,在半岛那边,我们把丑国打得屁滚尿流的。

等他从刘大根家出来的时候,却被秦建国等人给堵住了。

“你们这是?”

“济民,借一步说话。”

几分钟后,刘大春家,秦建国等人坐了下来,总共十几人,可不算少了。

他们都是附近几个大队的队长或者领导,反正都是跟刘大春差不多的。

之所以刚巧堵住周济民,全赖他们这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所以能第一时间知道周济民来了刘家大队。

甚至,大家都知道刘家大队修建水库的事。

而秦建国他们过来,就是为了修建水库的事而来的。

附近的水系发达,但也有很多旱田。

平时还算好,可如果遇到大旱,那是真的惨。

为什么刘大春那么坚定信念修建水库?

秦建国他们都很想知道具体原因,也不想落后刘家大队太多。

第87章 买书、功课

轧钢厂。

周济民坐在窗前晒太阳,眯眼享受着。

前几天,他在刘大春家,跟秦建国等附近几个大队建议了一下,如果可以,那就修建水库,如果事不可为,那便算了。

他并没有透露更多的事,只说明年会干旱。

现在修建水库,还来得及。

等开春之后,冰雪融化,水库就能存水。

可若是开春之后再修建,那差不多就是白忙活了。

反正今年是顾不上了,明年就不好说了。

几个管事的都知道周济民是能人,虽然在轧钢厂只是一名二级工人,但发明配电箱、安装变压器、改良刹车片等的事迹,在附近都传开了。

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他,再说了,就算明年不是大旱,水库也能养鱼养家禽,给大队增加收入,根本就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城外的几个大队,热火朝天地修着水库。

轧钢厂的工人们,也计算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低调的周济民,没有去想这些。

每天上班,能摸鱼就摸鱼,闲的无聊就看书。

这天下班后,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去了一趟新华书店。

买书!

春节是二月份,过完春节之后,距离七月高考,就只剩下不到五个月了。

尽管这年代的大学,需要有推荐才能去读,但周济民还是希望凭实力考上去。

毕竟他如果让老杨写推荐信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拒绝的。

因为他想去最好的大学读数学这个专业。

这地方是目前国内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仅靠推荐信的话,恐怕力有未逮。

既然定了这个目标,那么就得努力。

数学虽然是很讲究天赋的一门学科,但周济民开挂呀。

只是开挂归开挂,基础总得补起来才行呀。

“你好,帮我算一下,多少钱?”

收银员一看是周济民,眼神惊讶了一下,手上动作可不慢。

拢共五本书,全部都是跟数学有关系的,想必他是一个大学生吧?

心中如是想着的收银员,嘴里却也已经计算出价格了:

“您好,总共4元。”

这年代的书籍价格也不便宜。

类似英雄的哨兵、搏斗、童年等这样的小人书,基本上都是两毛到三毛一本不等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