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第207章

作者:闲庭数蚂蚁

那婆娘不服气,“长得漂亮当然有用啊,你看人家罗旋多能干?干脆去我家算了,我们都把他当个宝。”

先前那个老娘们儿回敬道,“罗旋能干不能干,你这个婆娘又晓得了?你试过?”

眼见大家越说越没规矩、越扯越离谱。

杜鹃娘呵斥一句,“都干活去!明天到乡里去交公粮,还得指望人家罗旋帮个忙哩!

你们要是把他给吓跑了,明天粮站那个大龅牙,你们去应付?”

说着,

杜鹃娘将手中的掏把一扬,无数稻谷便纷纷洒洒的漫天卷起,钻入那个婆娘的衣领里、后背上……

于是,又引得一帮婆娘们嘻嘻哈哈打闹不休、纷纷攘攘笑骂不停。

罗旋知道生产队里的这些婆娘,没结婚之前,一个个多半都是温温柔柔、斯斯文文。

一但她们结婚生子胸下垂的时候,就完全没了顾忌,啥话都敢说、什么荤段子也敢往外冒。

尤其是像小老君这种地方,原本就民风彪悍、没什么规矩和讲究。

要是搁在以前,这里曾经还时兴过“走婚”的习俗呢!

哪有那么多讲究?

生在这种地方的女人,要是不泼辣一些,迟早也会被身边的那些老娘们儿,给整的没羞没燥、不要脸不要皮的。

不老实的人,也不是天生的。

他那是被别人,活活给整的不再老实了。

自己和这些老娘们儿说不上话。

于是罗旋话辞别了杜鹃娘,拿上她家的大门钥匙,便独自回家做饭去了。

别人已经忙的昏天黑地的,自己要是等着吃现成,那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等到夜空如墨,杜仲一家子,这才满身谷粒、浑身疲惫不堪的回到了家。

等到他们用黑乎乎、破洞无数的毛巾简单擦把脸,罗旋端出做好的晚饭,招呼着大家吃饭。

今天晚上的饭,有点与众不同。

首先发觉不对的是杜仲。

只见他嚼吧嚼吧用大米和玉米碴掺杂起来、蒸成的杂粮米饭问道:“这是啥饭呐?怎么这么好吃?咦,这个玉米好甜、好软糯。”

“啥饭,还不是甑子米饭?”

杜鹃娘最后端起碗,见自家男人那种大惊小怪的模样,杜鹃娘笑道,“我们主家不管不顾的,还要人家客人罗旋来帮忙做饭。

你要是愧疚,那就割两快腊肉,给他拿回去吃嘛……

咦,这个米饭的味道,真还和平时不一样呢!好吃,确实好吃!”

卜小雨也惊呼道,“真的呢!这玉米咋这么甜呢?”

罗旋道,“杜仲叔,这是我在县城的青蛙市场上,买回来的新品种玉米,据说这个玉米的含糖量、淀粉含量,比以前你们种的玉米要高很多。”

杜仲道,“那你明年要准备种植的玉米,就是这个品种?”

罗旋点点头。

自己先前已经和卜耀明沟通过了,毕竟他比起杜仲来说,更有头脑、也更有胆量一些。

但卜耀明一家人显然弄不了那么多的地,所以杜仲也得掺和进去才行。

罗旋准备开荒种地,杜仲原本是抱着帮忙的心态在弄。

要是他眼见为实,知道这种玉米确实值得一拼的话,主动性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罗旋今天晚上,特地要在米饭里加入这种玉米的根本原因。

第227章 一起去交公粮

凌晨四点。

崎岖山道上,100多支火把,将阴暗昏沉的夜空照的火光冲天,道路旁的树木草丛红似火、吓得栖息的鸟兽四散逃。

小老君4生产队的上百号男女老幼,挑着沉重的箩筐、背着近60斤、80斤,甚至上100斤的背篓。

大伙儿都在负重前行。

就这,

他们一边吭哧吭哧的背负着粮食,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脚下的路,

还要尽力腾出手来,好帮着推一把牛车、板车、鸡公车。

整个生产队里的社员,此时几乎是倾巢出动,就连10来岁的半大小子们,也得背着一个小背篓、手上举着火把替大人们照亮山路。

每一年,

小老君大队的10来个小生产队,每次去交公粮的时候,几乎都会发生社员一脚踩空、不慎掉落山崖的悲惨事件。

所以今天小老君4生产队,组织大伙儿去交公粮,所有的人都走得极其的小心。

但山路实在是太过难行。

无论大家怎么谨慎,总避免不了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意外事故。

站在队伍前方的卜耀明,一边打着火把替大家照路,一边高吼着提醒大伙:“打起精神来!不要打瞌睡,也不要泄气!

要是精神实在是不集中了,你就站一边休息一下……

王二娃,你干啥?别站在路中间歇气,往旁边站……你手里的棍子杵上啊,别靠腿上的力气撑着背篼!”

大山里生活多年,走山路经验丰富的山民们,也是发明了不少妙招,来应对路上的各种困难。

比如走到一个叫“小石梯”峡谷的时候。

由于这里的地势极其的陡峭,而且狭窄的,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

许多人背着沉重的背篓,走到半坡的时候,往往双腿都会开始打闪,实在是无力再往上走了。

而这个时候。

山民们的小发明,便开始威力凸显。

社员们赶路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手里有一根拐棍,而且在他们的背篓下方,还有两根手臂粗的竹竿。

平时这两根竹竿,是倒挂在背篓之上的。

等到他们需要歇脚的时候,后方的同伴们,就会上前帮他把这两根竹竿放下来。

这样一来,

山民们就不用费力地、把背篓放到地上,就凭借着这两根竹竿的支撑,就能暂时的歇歇脚。

等到恢复了力气,社员们再继续往前走。

要知道,在这种近乎45°坡度的、全是大片大片岩石构成的地方,社员们是没法把背篓放到地上来歇脚的。

放下去容易,要想再把背篼背上去,那可就费劲了。

因此他们背篓里下设置的这两根竹竿,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小石梯这段路不好走。

社员们中身体最为强壮的男人先上坡。

然后他们稍事休息,就得放下背篓、担子。返回坡底下,把牛车、鸡公车、驴车上的粮食,统统都卸下来。

然后再一点点的背到坡上去。

等到跑完这第二趟,他们还得继续返回坡底,合力把牛车卸下来,连拖带拽的,把老牛、架子车给弄到坡顶。

光小石梯这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就得耽搁大家2,3个小时,才能完全通过。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下才行。

要是遇到水牛不听话、碰见生产队的犟驴发脾气的话……有些时候折腾4,5个小时,恐怕也未必能够把上万斤粮食、连同架子车,还有那些大牲畜给搬到山顶!

要是再遇到山崖有落石、塌方这种意外情况的时候……大家就蹲在地上哭一会儿吧!

那就不是靠着人力,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了。

可想而知,运送粮食出山是多么的艰难!

但要是辛辛苦苦遇到粮站之后,却被一句“不合格”再给赶回来了的话……恐怕石佛遇到这种情况,也得当场炸裂!

等到路程走了一小半,此时已经是临近中午了。

社员们都起得早,又负重赶了这么远的路,这个时候大家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无奈之下,

队长卜耀明只好让大家原地休息,带着有干粮的社员们,就围坐在一起吃苞谷粑、就着酸菜吃饭团子。

要是没带干粮的社员,就赶紧找柴禾、拿出锅碗瓢盆,就在地上搭建简易的锅灶,开始生火做饭。

午时天气炎热。

大家也好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休息、也顺便躲一下烈日,免得中暑。

小孩子不识愁滋味。

大家在那里休息之际,生产队里的小孩们便嬉笑打闹、要么下河抓鱼,要么上树掏鸟窝,玩的不亦乐乎。

杜仲的脖子上,搭着一根湿漉漉的毛巾,带着杜鹃走近罗旋后,两人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太累了!

杜仲挑着的担子,里面的粮食足足有160斤!

就连杜鹃这个女流之辈,她背篓里的稻谷,也不会低于8,90斤!

要是搁在后世,就空手走这么远的山路,大家恐怕都会直呼受不了。

更何况,人家还得背那么重的背篓呢?

就连罗旋自己,也背着一个装有70来斤的背篓,走的那才叫一个汗流浃背、脚耙手软……

好在自己买的那3只山羊,由别的小孩子在替自己牵着。

要不然的话,牵牵绊绊的,那还会更加的累人。

哎~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也没法利用空间来搬运粮食,那就只能这样硬抗了。

“罗旋啊,你说,咱今天晚上要不要托人去,找那个检测员出来吃顿饭?”

杜仲一边用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开口问:“咱哪怕多花点钱也成啊,就怕过不了检测员那一关的话,你看看,这么多乡里乡亲的,可就白忙活了。”

一旁的卜耀明摇摇头,“据说粮站那个姓苟的检测员,非常、非常的难缠。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想打算请他吃饭的人,恐怕能从小石梯排到咱们生产队去!

但我所知道的情况是,他这个人,是不会参加任何人的饭局的。

哪怕粮站领导都去了,这个姓苟的检测员,也只是窝在单位食堂里面吃饭,从来不会出去下馆子。”

卜耀明苦笑着摇摇头,“而且我还听说啊,这位姓苟的检测员,干起活来,那才叫个六亲不认、油盐不进呐!谁去说情都不行。

别说咱们了,就是乡长亲自去打招呼,恐怕也不好使。唉……难搞。”

乡长当然不会去干涉别人,职务范围之内的事情。

卜耀明只是打了这么一个比方而已。

不过,他说的倒是真有道理的:以龅牙苟那个二货劲,乡长真要去打招呼的话,那一个粮食检测员,还真未必会买乡长的账!

没办法。

这个时期的公家人,就是这么有原则,咋滴!

据说,无数生产队里面的社员、干部们,知道粮食检测员身上打不开缺口。

他们就各自都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去讨好那位粮食检测员的家属,甚至是他的小姨子、大舅子、二大爷之类的。

只图到交公粮的时候,龅牙苟能够稍稍高抬贵手一点点……

然并卵!

龅牙苟真就不会对任何人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