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84章

作者:雪映红梅

周慎与金石律师事务所的刑事团队合作时,他负责提供案源,刑事团队负责承做案件,因为周慎推荐的案子时有时无,不稳定,所以律师费双方三七分。

这次周慎按照市场价只收百分之二十的律师费,一方面是出于师兄弟关系,他照顾方轶;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后期他仍然想将方轶拉进自己的团队。

六月中旬,方轶搬去了市里,本来李书明想在辉煌腾出一间员工宿舍让他住,但是方轶觉得住在李书明的辉煌耽误人家做生意,而且现在兜里有点钱租房不是问题,便在金石律师事务所附近的老旧小区租了套一居室。

方轶托李书明办的事很快有了回音,方安志被安排进了实验中学,只待九月份开学后,去实验中学报道上课。

曹晓慧没想到自己费了半天劲仍没下文的事,竟然真被方轶办成了,而且还是升学率贼高的实验中学,不由得让她心中惊讶。

实验中学可是市里的重点中学,比县一中要强的多,每年招收新生都非常严格,想托关系送孩子进去学习的家长一堆堆的,实验中学虽然比不上排名第一的外国语学校,但仍然炙手可热,不是一般的学生能进得去的。

为此,方轶特意请李书明吃了一顿“大餐”,一箱啤酒,一碟花生米,一碟子酱驴肉,两人喝了半宿。

这一日,方轶身穿深色西服,手提深色牛皮公文包(李书明为了祝贺他进入市里律所执业送的名牌包),穿着早上擦的锃亮的皮靴,走进了金石律师事务所的大门。

为了给老板一个好印象,方轶昨天特意去了发廊,花了大几十元理了头发。虽然从住处到律所走着也就二十来分钟,但是他却起的很早,吃过早饭后,捯饬了一个多小时才出门。

律所的前台小姑娘将方轶领去了顾大通办公室。顾大通忙着看文件,只是简单的与方轶聊了两句,便将他交给了一位二十多岁,叫梅小婷的姑娘,让她将方轶介绍给团队成员,晚上聚餐欢迎方轶加入。

方轶见梅小婷长的娇小、俊俏,一张喜庆的娃娃脸,很好说话的样子,便向她问了团队的情况。

“方律师,您执业几年了?”梅小婷边带着方轶去团队的工位,边问道。

“做专职律师两年了,之前一直在学校教书,做兼职律师。”方轶微笑道。

“哦,那您一定理论性很强,属于学术型的律师。”梅小婷道。

方轶微微一笑,没说话,心道:在大学混了那么多年,没有任何建树,学术理论都快荒废了。

二人来到金石律师事务所的公共办公区,方轶放眼望去,成片的工位,成排放置,每一排的第一个工位上贴着标牌,标着某某团队或者某某部门。

工位比较宽大,两个人办公都不觉得拥挤,隔板也比较高,坐下后看不到对面的人。

方轶跟着梅小婷走到顾大通团队的工位前,刚好一位长着扑克牌脸的三十多岁女律师走过来,冷冷的问道:“小婷,昨天那个项目的尽调报告做完了吗?”

“还没,我正在做,今天来新同事,老大让我带过来,跟大家认识下。”梅小婷好像有些惧怕扑克牌脸,显得有些拘谨。

“新同事?”扑克牌脸顺着梅小婷的眼神看向方轶,上下打量着。

梅小婷急忙介绍道:“司马律师,这位是方轶方律师。方律师,这位是司马君律师。擅长非诉业务。是咱们团队非诉业务的大拿……”

“方律师您好,欢迎加入我们团队。”梅小婷尚未说完,便被司马君打断了,司马律师嘴上说着欢迎的话,语气却让人感觉冷森森的。

“您好,司马律师。”方轶微笑道。初次相见,他对司马君没什么好感,但也说不上讨厌,只是不想跟她多说话。

司马君点点头,之后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见司马君离去,梅小婷一缩脖子,做了个鬼脸,之后带着方轶走向一位趴在桌上看文件的男律师。

“周律师,打扰下。这位是方轶方律师,咱们团队新来的律师,主做诉讼业务。”梅小婷介绍道。

周律师抬起头,扶了下黑框眼镜,起身微笑道:“您好方律师,周云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欢迎。”他的笑容让人感觉很热情。

“您好,周律师。以后少不了麻烦您。”方轶客气道。

“周律师擅长非诉和诉讼业务,现在团队里他主要以非诉业务为主。对了,顾老大说晚上聚餐。”梅小婷俏皮道。此时的梅小婷显得活泼了许多。

“真的,那我得赶紧把报告赶出来,要不然客户一天到晚的打电话,跟催命似得,晚上吃饭都吃不踏实。”周云渊兴奋道:“方律师,不好意思哈,我把报告弄完再跟您聊。”

“您先忙,打扰了……”方轶知道在团队里干活都不容易,没敢再耽误周律师的时间。

“方律师,我带您去见下团队里年龄第二大的谢友和谢律师,谢老扣……不好意思,谢律师主做诉讼,目前团队的诉讼业务都归他负责,您加入团队后,很可能是跟他一起负责诉讼业务。”梅小婷低声嘀咕道。

“谢律师人怎么样?”方轶边走边问。

“人挺好的,除了有点老油条和爱占小便宜外,没啥大缺点。”梅小婷低声道:“他有个外号,叫谢老扣,平时大家私下里都这么叫他,都习惯了。”

“谢老扣?!”方轶疑惑的看向梅小婷。

“别看他平时扣扣索索的,但是主意特别多,而且脑子灵活,转的快,粘上毛比猴都精。虽然我们比他年纪小,但是论动脑筋真赶不上他,正的、歪的,他全行!”梅小婷低声道。

第237章 法律民工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窗子旁的工位前,此刻一位五十多岁,长相清瘦的男律师正坐在工位上,端着大茶杯品着茶,眼睛盯着手里的一份文件。桌面上放满了案卷材料,乱糟糟的一片。

“谢律师,您老喝茶呢?”梅小婷半开玩笑的轻声道。

“这话说的,我这是在认真研读案卷材料,不懂别瞎说,会害死人的!”谢友和边放下手中的材料边道。

“得了吧,这份文件你盯了都快一个小时了,茶杯里的水都续了两回了,你也不嫌累!再说了,扑克牌又不在,你怕什么。”梅小婷一脸不屑的低声道。

“我……,这位是?”谢友和抬头刚想教育几句梅小婷,突然看到了她身后的方轶,立刻一本正经的起身问道。

“这位是方轶方律师,擅长诉讼业务,刚加入咱们团队,顾老大让我带方律师过来跟大家认识下。对了,晚上有聚餐,你中午少吃点。”梅小婷笑嘻嘻道。

“做诉讼的!好啊!鄙人谢友和,也是以诉讼为主,方律师以后咱们要相互帮助,多多配合。”谢友和听说方轶是做诉讼的律师,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排斥,反而异常热情。

方轶心中感叹,大所的律师就是不一般,瞧瞧人家谢友和律师,多热情啊,一点都不怕我抢他的业务,赚提成。只是……“帮助”“配合”这词说的怎么感觉有点怪啊!

方轶的工位被安排在谢友和的旁边,方便交流。第一次坐这么大的工位显得有些空旷,桌上放着电脑、电话、文件夹和办公用品,桌下有个小柜子,抽屉上有钥匙。

梅小婷给方轶拿了些团队的文件,让方轶熟悉团队的要求和提成办法。别的文件看不看无所谓,案件(项目)提成办法是一定要看的,涉及个人利益。

律师费二十万以下的案子,主办律师提成都是百分之十,律师费超过二十万的,每十万一档,提成减少百分之二,超过五十万律师费的案子提成另议。

另外律师费低于一万元的,每个案子律师提成五百元,方轶明白这是逼着律师不接那些律师费低的案子,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律师费高的案子上。

辅办律师的提成与主办律师提成的计算方式相同,只不过二十万以下提成为百分之五,律师费一万以下的案子,辅办律师没有提成,当然简单的案子也用不着辅办律师。

中午时,司马律师没有回来,坐在第一个工位上的梅小婷跑了过来问大家是订餐,还是去外面吃。

周云渊忙着写尽调报告,从工位下面的小桌抽屉里拿出一盒方便面,冲着梅小婷晃了晃,直接去做泡面了。他要趁着泡面充分接触热水、滋润、变软,膨胀变胖的时间,加紧写报告。

谢友和自称早上吃多了,中午不吃了,方轶推测他是在等着晚上那顿大餐。

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本来方轶想回住处做中午饭,吃完后眯一会,但是见众人都不出去吃,梅小婷面露失望,他站了起来,招呼她出去吃饭。

其实方轶留了私心,他想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闲聊打听下团队的情况,有些事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私下交流不经意间传达出来的信息才是最真实的。

方轶本来想请梅小婷吃午饭,但是被梅小婷婉拒了,可能是两人不熟,不好意思让方轶请客吧,两人AA制在楼下快餐店吃了顿盖饭。

“梅律师,咱们团队的非诉业务都做什么?”方轶问道。

在他的概念中非诉业务有很多种,大的如上市,小的如审核法律文件,有的赚钱有的费时费力不赚钱。

“咱们团队的非诉业务以发债为主,还有投资尽调,昨天顾老大和周律师刚从外省做投资尽调回来,正在赶报告。

我和司马律师正在负责一个发债项目,上周从外省回来的。总之各种忙,一年到头拎着箱子出差,在所里的时间有限。”梅小婷喝了一口免费的鸡蛋汤,说道。

“非诉应该很赚钱吧,整年在外面跑,顾律师有时间开拓诉讼业务吗?”方轶疑惑的问道。

“怎么说呢……,之前非诉业务还是挺挣钱的,顾老大与投资公司有合作,现在就要差一些了,律师多了,律所也多了,相互压价,一个项目的投资尽调,从十万元律师费,降到现在的五万元,活儿却一点不少,还得帮着客户写协议,你说能赚钱吗!纯粹的法律民工。

这两年非诉业务不好做,为了给团队创收,开始接诉讼案件,谢律师与顾老大是老朋友,后来被顾老大从别的律所挖过来,专门负责诉讼业务。今年诉讼业务慢慢有了起色,案子多了,所以就开始外招擅长诉讼的律师。

听说除了您,还要再招一位诉讼律师,团队的诉讼部标配三人,由谢老扣负责。”梅小婷道。

“哦,看来顾律师是想非诉、诉讼齐头并进,两面开花!”方轶微笑道。

“嗯,差不多吧,你别看咱们团队人不多,其实在所里,咱们团队的规模算得上前三了,其他团队还不如咱们呢,有的名义上是团队,其实就是一帮散兵游勇,松散的联合,谁也不管谁,有钱赚时凑一起,没钱赚是各回各家,各找各的营生。”梅小婷道。

“那个司马律师好像不太好说话的样子……”方轶很随意的问道。

“司马律师专业能力很强,在团队创建时她是顾老大的助理,后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非诉这块,是咱们团队的二把手。我来这两年一直跟着她做业务。

她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她老公就是因为受不了这个才离婚的。她对我和周律师要求可严厉啦,我没少挨她训,不过跟她做两年业务,比我过去做业务学的东西多多了。

哎!说实话要说干活大家第一个想到她,项目由她负责,大家都放心。要说其他别的……全所上下,除顾老大外,没人愿意跟她打交道。”梅小婷道。

第238章 “人死了钱没花了”和“人活着钱没了”哪个更悲催?

中午吃饭时,方轶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很快梅小婷的话便应验了,晚上聚餐时大家有说有笑,司马君却坐在一旁,彷如老僧入定一般,心无杂念的吃着桌上的菜,仿佛桌上的菜肴是什么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其中的滋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轶很快就跟大家混熟了,当然这个“大家”不包括司马君。顾老大似乎很适应这种一边冷若冰山一边热闹如集市的情形,一直微笑着与众人喝酒吃菜。

次日一早,谢友和带着方轶去了会议室。

金石律师事务所律师多,助理也多,所里的工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主的,为了律师和律师助理在所里办公不被打扰,律所规定律师间讨论问题必须去内部会议室,或者茶水间。

会议室内,谢友和坐下后微笑着看向对面的方轶:“方律师,我听顾律师说你是刑法博士,最擅长刑事案子,诉讼部暂时只有咱们两个,我想跟你商量下,以后团队里的刑事案子以你为主,民事案子以我为主。不知道你怎么想?”

方轶没有立刻回答,心中暗道:怎么想?还能怎么想,初来乍到,又不了解情况,我有发言权吗?只要不给我挖坑就行。

“没问题,我全听您的。”方轶一怔,随即道。

“方律师,我比你年纪大,叫你一声老弟,千万别骂我倚老卖老哈。跟老谢我合作,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

我提个建议,你考虑下合适不合适哈,你代理案子时,我给你做辅办律师;我做案子时,你当辅办律师,当然这都是名义上的,但是这名义可是值钱的,百分之五呢。

这样咱们两个虽然只办自己手里的案子但是从对方的案子中都能得到收益,两全其美,你看好不好?”谢友和笑呵呵的说完,看向方轶。

“这……我是没意见,但是如果被顾律师知道了……”方轶胆小,不想刚来就搞事。

“没事的,二十万以下的律师费,主办律师提成才百分之十,有点少。所以咱们得自己想办法捞点,你考虑下,不急。”谢友和面带微笑道。

方轶是个本分人,虽然他平时给客户没少出主意,点子多,但是那也分人,刚进团队就让他薅团队的羊毛,他心里始终有道坎迈过不去,他更怕谢友和给他下套,坑自己。

可是他又不想得罪眼前的谢律师,毕竟大家都是同事,而且谢律师还负责着诉讼这摊事,又与顾老大关系深厚,这要是闹僵了,天天见面多尴尬。

“谢律师,我看不如这样,我办的案子,您要是想做辅办律师,我可以把您的名字写在系统上。

您办的案子,我就不做名义上的辅办律师了,确实需要我帮忙的,只需要您一句话,我肯定尽我全力。”方轶酝酿了半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用自认为最婉转的语气拒绝谢律师的提议。

“你不再考虑下?律师费的百分之五可不少钱呢。”谢友和用带有诱惑的语气说道。

“不了!”方轶笑了笑道。

谢友和砸吧砸吧嘴:“可惜啦!”

回到工位后,谢友和给方轶分了一个刑事案子,然后便端着大茶杯溜溜达达的离开了。

几分钟后,顾大通的办公室内,一脸得意的谢友和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的端着大茶杯喝着茶水。

“他真是这么说的?”顾大通咔吧咔吧眼,问道。

“你看,我还能骗你不成。好处都摆在他眼前了,却被婉拒了。人品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谢友和放下大茶杯道。

“是不是力度不够大?我可是想重用他的。”顾大通摸着下巴道。

“老顾,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不能再试了,他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可以了,人性是禁不起试的。”谢友和语重心长道。

顾大通看过方轶的简历,也暗中调查过方轶,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方轶确实是一位专业很强的律师,尤其是在刑事案件方面。

他从看过简历后便一直在心里画问号,为什么能力这么强的律师会窝在县里,又为什么会跑来市里,而不是直接去京城,要知道周慎的团队待遇可是比自己的团队强上几个等级,为什么周慎会把他推荐到自己的团队?

顾大通想来想去,可能只有一个解释,能力与德行不配!于是他便把老伙计谢友和叫过来,合计着试探下方轶。

“行啦,对话录音我都给你了,现在掏钱吧!”谢友和一脸的贼笑,向顾大通伸出了手。

“你呀!不就一百元嘛,至于吗?”顾大通一脸不屑道。

“哎!顾大通,你别不认账,你说让我去谈,我去谈了;你说让我录音,我也录了。怎么就提起裤子不认账啦!”谢友和一本正经的较真道。

“行啦!给你还不行,越老越不如小了,一百块钱你也要。”顾大通撇着嘴,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百元,递了过去。

“这叫愿赌服输。”说完,谢友和接过钱揣入兜内,端起大茶杯一边向外走,一边逗气道:“一百元到手,中午改善伙食!”

看着谢友和出门的背影,顾大通笑着摇了摇头。

说实话,他挺羡慕谢友和的,五十来岁的人了,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心态特别好,仿佛参透了一切。再看看自己,一天到晚的白天忙业务,晚上忙圈子,拼酒量,这日子过的……他甚至都怀疑自己能不能熬到领退休金那天。

“人死了钱没花了”和“人活着钱没了”哪个更悲催?好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有知道的吗?在线等)

谢友和乐呵呵的回来时,方轶正在看一个偷牛的刑事案子。

案子并不复杂,但是否构成犯罪,确实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这案子发生在今年春耕之时,现在村里耕地一般都用拖拉机,已经很少有人用牛了,但是在有些村子,一些农户家里的地在山上,拖拉机上不去,便仍旧用骡子和牛耕地。

第239章 偷牛案

在下面县里的偏远山区,有个叫三棵树的村子,这个村子是国家级贫困县下面的一个自然村,村里人口不多,山地居多。

春耕之时,村民李继财家里的土地一直找不到大牲口耕地,只能靠人力一镐一镐的翻地,急的他团团转。

一天他去县里办事,回来时路过隔壁村,发现一头壮实的黄牛正在牛栏里饮水吃草料,他眼前一亮,自己家地里还有好多地没耕,见四周无人,便打起了黄牛的主意。他打算将黄牛牵回去给自己家耕地,等耕完土地后再送回来。

此时正值正午,路上没人,村里人都在家吃饭,睡午觉。李继财性格淳朴,没干过偷鸡摸狗的事,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为了不误农时,最终他还是将牛牵出牛栏,顺着公路将牛牵回了家。

回家后,他立即驱赶黄牛耕地。次日耕至下午五时许,被牛主人宋某带人找到,随即将李继财扭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以盗窃罪将他关押,随后检察院批捕,案卷移送到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