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358章

作者:雪映红梅

“做律师很苦,特别是做刑事律师,风险很大的。”方轶继续说道。

“我了解过,也与一些做律师的同学聊过,我想试试。”隋夏的态度很诚恳,眼神很坚定。

“你从检察院离职有多久了?”方轶问道。

方轶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检察院离任人员在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如果隋夏的离职时间不够两年,即便她是人才方轶也不敢收,因为办不了实习律师,很有可能还会惹麻烦。

“离职有三年了,符合检察员离职后从事律师工作的相关规定。”隋夏回道。

“我看你的简历上写的是离职后去大学读了心理学研究生,你怎么想起读心理学了?”方轶好奇的问道。

“我上大学时曾经辅修过心理学,还拿到了学位,后来辞职在家孩子上幼儿园,我丈夫在科技公司工作,我闲着没事又不能从事法律工作,就去考了心理学研究生。

目前已经拿到了心理学毕业证和学位证。”说着隋夏从包里将各种学历证和学位证拿了出来。

“嗯,你会挂在我名下,做实习律师。实习律师的工作比较杂,有时会加班和出差,家里孩子有人照顾吗?”隋夏的家庭问题方轶不得不考虑。

如果三天两头的隋夏因为家里的事情无法正常工作,方轶觉得这样的人是没办法培养的,等到拿证后,只能让她单干,团队里肯定是不能留的。

“这您放心,家里孩子有他爷爷奶奶照顾,不会影响我正常工作。”隋夏回道。

第969章 多尴尬啊!

“嗯,其实咱们加班的时候比较少,主要是出差,但是基本上也都是短期的出差,去异地开庭,一般最多三天就回来了,有时候当天去当天回,就是比较折腾人。”方轶微笑道。

他觉得眼前的女实习律师虽然岁数大了些,但不是小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感觉情商不低,可以培养下试试。

“没关系,我不怕折腾。以前在检察院时我们经常加班,都习惯了。”隋夏微笑道。

“好,欢迎你加入我的团队,一会儿我让云乔给你安排工位,办入职手续。团队里的规定和薪酬制度她会一并给你。明天正式开始工作,没问题吧?”方轶起身伸出右手,微笑道。

“谢谢,谢谢方律师。”隋夏起身,一脸的兴奋,她的律师生涯从此刻开始了。

虽然已经有多年没踏入职场了,但是隋夏却并未出现任何不适,也许是云乔与她接触比较多,两人比较投缘的缘故,入职后的第二天她便与云乔私下姐妹相称,关系处的不错。

中午吃饭之时,隋夏更是与云乔、周颖形影不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老同事呢。另外,虽然隋夏没有社交牛逼症,但是她非常具有亲和力,短短一个星期便与团队里的律师和实习律师混熟了。

团队内部谈论案情时,隋夏表现的更像是一位具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律师,一点不像实习律师,当然这与她在检察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也证明了她的专业能力。

云乔心中庆幸,多亏了师父没把隋夏安排给自己和周颖,否则她们两个面对大姐姐一般的隋夏多尴尬啊!

这一天,隋夏进办公室给方轶送案卷材料,方轶突然想起了元旦给团队成员发福利的事:“隋夏,云乔在外面吗?让她进来下。”

“云律师不在,今天下午周开东危险驾驶案开庭,她开车去邻市开庭了。”隋夏回道。

“哦,我想起来了,昨天她跟我提过。我这没事,你去忙吧。”方轶说完,去了万可法的办公室。

此时,临市中院审判庭内,云乔正在开庭,周开东坐在被告席上心情忐忑,期盼二审法院能改判。

酒驾,也就是危险驾驶罪,案情很简单,自从酒驾入刑后,每年法院都会审很多这类案件,法官也没觉得这类案子有多难,甚至今天的合议庭成员都是临时拉的‘壮丁’。

庭审过程与云乔所料差不多,被告人周开东对案件事实全部认可,仅对量刑有异议。所以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了量刑上。

“法庭调查结束,现在进行法庭辩论。在辩论前,法庭提请控、辩双方注意,辩论应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先由上诉人发言。”审判长说道。

审判长手里的案子还有很多没审理,觉得这么简单的案子犯不着多费口舌,走完程序即可,所以开庭前连案卷都未看,但是当事实调查完毕后,他突然觉得这个案子稍微有点不同,与一般的酒驾案不太一样。

“我对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意见,但我是在案发前夜喝的酒,次日早晨开车回家。

由于公路上雾太大,我怕出现交通事故才将车停在了最外侧的车道上,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醉驾。恳请法院从轻处罚……”周开东的态度很诚恳。

“下面由上诉人周开东的辩护人发言。”审判长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云乔。

“审判长、审判员:辩护人对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但是被告人周开东饮酒后经过约五个小时才驾车,在有雾看不清道路的情况下将车停在公交车道内,体现出其具有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意愿。

在客观上,发生追尾事故时被告人驾驶的汽车处于停止状态,且案发于清晨,路上行人车辆较少。事故给双方均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身伤害,社会危害性较小。

案发后,周开东能够如实供述罪行,认罪态度好,且积极赔偿另一肇事方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

而且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没有曾因酒后驾驶受过行政或者刑事处罚,犯罪情节较轻。

综合上述情节,辩护人建议对被告人周开东从轻处罚,改判缓刑。完毕。”云乔发表辩护意见道。

“现在由检察员发言。”审判长继续推进着程序。

“审判长、审判员,我们认为,……被告人周开东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驾驶的机动车与其他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负事故同等责任。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足,适用法律正确。请合议庭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完毕。”检察员认为拘役一个月的处罚对被告人是适当的,一审法院量刑并不重。

“检察员可以回应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审判长说道。

“好的,针对辩护人的辩护,我们主要发表以下观点:

虽然危险驾驶罪是刑法分则中唯一一个主刑为拘役的轻罪,但并不意味着轻罪就当然属于“犯罪情节较轻”,是否属于情节较轻,需要在具体案件中根据犯罪情节进行考量。

本案中,被告人周开东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因遇大雾才决定停驶,但未停到安全区域,而是将车停在公交车道内,致使出站的公交车发生追尾事故,负事故同等责任,故不属于‘犯罪情节较轻’。

我们认为,对缓刑的适用应当侧重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从严惩处的一面,否则会使社会公众产生打击不力的误解,甚至认为对醉酒驾驶的处罚还不如入刑之前的行政拘留严厉。

另外,被告人周开东具有的醉酒程度不高、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情节,一审法院在裁量实刑时已经进行了考虑,判决也已经从宽。不应再适用缓刑。完毕。”检察员回应道。

第970章 最后一根稻草

“辩护人可以回应检察员的意见。”审判长说道。

“根据检察员的辩护意见和回应,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如下:

辩护人认为,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情节较轻’,不应以是否发生交通事故为划分标准。

对于虽然发生交通事故,但事故后果并不严重,且被告人积极赔偿、认罪、悔罪的,综合考虑全案情节,仍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被告人依法可以宣告缓刑。

本案中,被告人周开东的汽车被公交车追尾时处于停止状态,且案发时间是在凌晨六点左右,路上车少人稀,事故双方均未受到较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也未殃及他人,因此社会危害性较小。

周开东在驾车之前已休息约五个小时,应属于‘隔夜醉驾’,尽管该情节不能成为其‘出罪’的理由,但反映出其醉酒驾驶的意愿并不强烈,其之所以醉驾与其对自己体内酒精尚未完全代谢、仍处于醉酒状态的认识不够存在重大关系。

另外,被告人周开东在发现雾大能见度较低时,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而主动停车,体现出其具有防范交通事故危险的主观意愿。

案发后,周开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赔偿另一肇事方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

综合所述,被告人周开东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较小,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对其宣告缓刑对其居住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因此,辩护人认为可以适用《刑法》第72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其宣告缓刑。完毕。”云乔回应道。

……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方轶正在与宋辉和隋夏等人讨论案子,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云乔打来的。

“师父,案子赢了,二审法院真的改判了。”方轶刚接通电话,云乔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她兴奋的像个孩子一般。

“哦?二审怎么判的?”方轶心中一动。

“合议庭采纳了咱们的辩护意见,撤销了一审刑事判决,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被告人周开东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缓刑!”云乔兴奋的嗷嗷直叫。

在开庭前,她心里一直很忐忑,不知道师父方轶定的辩护方案好不好用,直到宣判那一刻她才明白,运气果然在自己一方。

“行啦,回来的路上注意安全。挂啦!”方轶说完挂了手机。

因为云乔说话的声音比较大,宋辉距离方轶最近,听得一清二楚,心里暗暗发笑,笑话云乔没见过世面,赢个案子至于嘛,大惊小怪的。

如果云乔要是能听到宋辉的心声,一定会大声吼道“至于”。

这个案子云乔心里不托底,甚至她已经想好了在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后,如何去说服当事人接受现实,可结局却出现了大反转。

与那些自己对结果有一定把握,甚至胸有成竹的案子相比,云乔觉得这个案子的结果简直就是一个大彩蛋,如果不是她对方轶有充分的信任,她甚至都想推掉这个案子。

“这小丫头总是一惊一乍的,赢了个案子这么兴奋。咱们继续。”方轶微笑着说道。

众人看的出来,方轶接完云乔的电话后心情大好。

……

杜庸拿到故意杀人案的案卷后,带着程都去了看守所,会见被告人荣阳。

被告人荣阳二十八岁,身材并不高,大约一米六五左右,身体消瘦,皮肤黝黑,头发白得多黑的少,猛一打眼看起来像是四十来岁的人。

杜庸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对面的荣阳一直目光呆滞,看起来脑子很不灵光的样子,甚至杜庸都怀疑他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但当杜庸提到他姐姐荣娟和母亲的时候,荣阳眼神中闪过一丝波动,随后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永远也流不完的泪水。

片刻后,荣阳讲述了自家的故事。

被告人荣阳是被害人吕艳兰之子。

在一九九零年的时候,吕艳兰身患脑中风致左半身不遂,无法正常生活,后经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在四年后病情再次复发,并伴有类风湿等疾病导致四肢疼痛、抽筋,无法正常行走。

荣家除了儿子荣阳外,还有一个女儿名叫荣娟,她比荣阳大八岁。在吕艳兰得病前,荣娟已经外嫁到了邻县下面的村里,荣娟的婆家生活条件一般,荣娟夫妻二人在县里开了一家服装店,维持生活。

吕艳兰病倒后,一开始荣娟经常跑过来帮忙,但是总这么跑她也受不了,家里孩子和服装店都离不开人,住的又远,父亲荣树友也劝她不要再来回跑,后来她实在跑不过来,便来的少了。

此后,一直由荣树友和荣阳父子照料吕艳兰的生活起居,并负责吕艳兰的求医诊疗。荣家家贫,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费,吕艳兰不堪忍受长期病痛折磨,更不想看到家人被负债压垮,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若不是邻居过来串门,及时将吕艳兰救下,她已经吊死在房梁上了。

此后,父子二人将家里的绳子、刀子和尖刀等都收了起来,以免吕艳兰再次自杀。日子虽苦,但是荣家父子在外打些零工,一家人也能勉强度日。

二年后,荣阳父亲荣树友病故,原来荣树友身体有病,但是家里贫穷他舍不得花钱医治,只是偷偷买些便宜的止痛药。

荣家少了一份收入,生活更加困难,荣阳一天要打三份工来维持生计,累的几次晕倒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吕艳兰不想再拖累儿子,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

四月份的时候,吕艳兰请求儿子荣阳为其购买农药。荣阳明白母亲的心思,便劝母亲不要多想,一个人咬着牙继续为了生活奔波。

五月份的时候,他打工的厂子倒闭,老板卷钱跑了,近百名员工三个月的工资没了着落。就是这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成了压倒荣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荣阳和工友们跑了几次劳动局,但是老板跑路,厂子里的设备和房产都已经被银行申请法院查封,债主一波接一波,没人接盘,员工只能走干巴巴的劳动仲裁程序,大家都明白,最后只能得到两张无力的A4纸,根本改变不了现实。

第971章 贪婪和无畏

荣阳没有哭,没有闹,他崩溃了。

在吕艳兰的再三央求下,荣阳最后顺从了母亲的请求,去农药店买了两瓶农药,并将农药勾兑后拧开瓶盖含泪递给了母亲吕艳兰,吕艳兰喝下农药后挣扎了一阵,中毒身亡。她的眼中满是解脱,做人太苦了。

此后,公安机关接到村里人的举报,赴现场查验尸体时发现死因可疑,经初步尸检后认为死者死于有机磷中毒,遂将荣阳带回派出所调查,荣阳如实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我永远也忘不了,母亲让我买农药时的眼神,我知道她要农药做什么,但是我……”荣阳说到此处已经泪流满面了。

杜庸沉默了。

程都的眼中满是惊讶之色,他以前常听人说生活不易,可他看到的都是广场上拿着退休金跳舞的幸福人生,觉得人生的不易没有那么的不堪,只要奋斗总能圆满。

今天,当听完荣阳所说后,他突然觉得原来现实中人生的苦更加的不堪,不是你努力就能圆满的,很多情况下,就算是拼尽全力也无法上岸,生活的无奈与苦闷是完全不可控的,只能硬挺。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缺陷美,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来敲门的是幸福人生还是悲惨世界。

“虽然我知道你心里苦闷,不想过多的提及往事,但是有些问题对你的案子很重要,我不得不问。

你买回农药后,是你给你母亲灌的药,还是你母亲自己喝下去的。”杜庸尽量让自己保持理智。

“是她自己喝下去的。我把农药递给我妈后,她什么都没有说。

我当时就站在床边,眼睁睁的看着。我想去阻拦,但是我的身体动不了,我就像根木头一样的戳在那,眼睁睁的看着……”荣阳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朦胧了他的双眼。

……

杜庸和程都走出看守所时,被告人荣阳的姐姐荣娟快步走了过来,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两位记者。

之前方轶嘱咐过杜庸,这个案子很敏感,让他说话一定要注意,所以当两位记者询问被告人的情况时,杜庸只能用案件尚未审理,不方便告知为由婉拒。

在车内,杜庸简单说了下被告人荣阳的情况,下午还要去法院阅卷,所以没有说太多。

……

主任办公室内,万可法、杜三娘、华连成与方轶边喝茶边聊着事。

“老华,你刚才说的不良资产业务,你的团队不是一直在做吗?”万可法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水,不紧不慢的问道。

“是,我跟你们三个合伙人说这个业务的目的,是想看看咱们能不能深度参与下,多赚点。

现在跟我团队合作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批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能赚到百分之三十的利润,那可都是真金白银。

现在不良资产遍地都是,尤其是涉及房产的抵押贷款,和无任何担保的抵押贷款,多如牛毛,银行急着把收不回来的债权甩出去,打折打的厉害,说白了就是在甩包袱。

我听说有不少律所都在做这块的业务,赚了不少。”华连成手舞足蹈的说着。

“不良资产遍地都是,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啊,说明经济在向下走。这业务能做吗?”杜三娘皱起了眉头。

“绝对可以做,很多律所都参与进来了。”华连成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我最近也听客户说有不少楼盘和土地都在拍卖,都是因为欠银行的钱还不上。但也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囤地。”方轶若有所思的说道。

其实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剩下的半句话没说,因为华连成没有触碰到律所的利益,更没有触碰到他个人的利益,他没必要得罪人,挡人家的财路。

他前阵子去盛丰集团的时候听兰姐说过不良资产的事,兰姐是房地产圈的人,对这种事非常了解,之前盛丰集团就通过不良资产的方式低价拿了市区的一块土地。

但是兰姐坦言,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非常大,虽然这几年盛丰集团靠着房地产赚了些钱,但是总体上她不太看好这块业务,因为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有限,全靠贷款无异于杀鸡取卵,而且网上的怨言越来越多,盛丰集团身板单薄,她不想赌,所以她准备做完手头上的三个项目后,就慢慢的退出建筑行业,转型到科技或者农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