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仙努力我享福 第223章

作者:金生玉

  “難得這麼有空,那我們這幾天好好出去逛逛。”

  蘇暢一臉期待說道。

  自從考上北電後,她也一邊拍戲一邊上學,平時都很忙。

  哪怕在學校,也沒怎麼見過柳亦菲和李魚龍的身影。

  反而私下聚比較多。

  “好呀!”

  柳亦菲也雀躍點著頭。

  看她們開心的樣子,李魚龍都不多說什麼。

  他最近在忙一件事。

  準備了很久的電影,差不多可以立項了。

  等明年有空再拍出來。

  連續拍了三部電視劇,他的導演能力也突飛猛進。

  對劇組的咦鳎灿辛顺浞值慕涷灐�

  哪怕不用劉幗權、林玉芬她們幫忙,他其實也可以早獨當一面。

第177章 回家過年、電影立項

  距離過年還有半個月。

  柳亦菲發賀歲專輯,李魚龍則回了一趟老家。

  他把《神鵰俠侶》的拍攝定在三月份開春之後,所以有的是時間。

  老爸的食品加工廠擴大了幾倍,肉類加工也加入產品線。

  甚至還出口到國外。

  這也沒什麼難的,叩窖虺牵D銷國外,只要符合流程就行。

  況且還有中間人經手。

  這些都是小打小鬧,李魚龍又給老爸投入幾千萬資金。

  開飯店、開超市、甚至開始搞房地產。

  那些店鋪也全部自己買下來。

  看著投資成本很大,其實在這個年頭是白菜價。

  當然,老爸也不會分身,很多都是他投資,找人來做。

  李魚龍也不多管,反正跟著國家大方向就行。

  驟然暴富,也少不了一些人來借錢。

  家裡門坎都快被踩爛了。

  李魚龍直接設立了一個魚龍基金。

  分為教育、急病、創業幾大板塊。

  以後村裡、宗族裡乃至親戚家有孩子考上好學校的,都有獎勵。

  學費不夠還可以借。

  有人患了急病可以借錢,但是每家只有一個名額。

  有意外的話,只能向別家借用名額了。

  想要創業的,同樣可以借錢或者入股。

  但是必須有詳細的創業規劃、市場調研、行業前景等等。

  而不是腦門一熱拍板就上。

  至於敢搞名目騙錢的,除非他不想出村或者不想回村,老祖宗也不想要了。

  李魚龍現在在村裡也是一呼萬應。

  至於家人,待遇更好。

  李魚龍給老爸買了輛路虎,給老媽買了一堆金銀珠寶首飾。

  連叔叔嬸嬸爺爺奶奶都買了一堆東西。

  兄弟姐妹就更不用說了,直接大采購。

  李魚龍在村裡當散財童子,柳亦菲卻忙著賺錢。

  這期間,她的賀歲專輯發行。

  一片喜氣洋洋中,走向廣闊的城鎮、農村。

  揮舞著鐮刀收割人氣值。

  還沒到過年,銷量就破了百萬。

  過年期間更是狂賣了幾百萬張,很多音像店都斷貨。

  網上還有京東獨家代理。

  其實今年的春晚同樣邀請了柳亦菲。

  不過因為李魚龍被禁止公開演出一年,所以她也不想去。

  新年期間,熱熱鬧鬧玩一玩,給專輯做下宣傳。

  還有給麥當勞當代言,新年期間進行了瘋狂的廣告推送。

  之前在美利堅發行英語專輯,收割全球,人氣值就一度達到30億。

  李魚龍恣意揮霍,把自己也強化了一遍。

  修復身體的一些缺陷,再定向強化一些效果。

  柳亦菲也一樣。

  有些器官甚至盡進行了二次強化。

  還有各種技能也不斷升級。

  之前在神鵰劇組,就分別強化了騎馬、游泳等技能。

  為了循序漸進,不顯得那麼突兀,他還是隔一段時間才繼續強化的。

  身體的二次強化每次要1億人氣值,所以也不禁花。

  30億花完後,過年期間又有了差不多8個億。

  賀歲專輯和麥當勞廣告雙管齊下,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而且,賀歲專輯不僅在國內,在東南亞也火爆得很。

  還有華納音樂。

  嘗過甜頭後,他們不僅在歐美世界代理發行了柳亦菲的第二張專輯《仙劍問情》、李魚龍的專輯《中國風》。

  還把《仙劍奇俠傳》、《天龍八部》、《夏日裡的春天》引到海外,轉手賣給其它電視臺。

  如今賀歲專輯出來,再次進行代理。

  基本把李魚龍和柳亦菲的作品全部打包。

  這種事好萊塢本來就一直在幹。

  成龍在好萊塢火了,就有人打包他以前的作品在好萊塢上映。

  動作片火了,就把香江一堆動作片打包推出。

  都是資本的常規操作。

  現在柳亦菲這麼火,當然有這個待遇。

  雖然一些宣傳策略更加側重華人群體,但怎麼不算一種成功的出海呢?

  尤其是《天龍八部》和《仙劍奇俠傳》,繼動作片之後,讓好萊塢看到了武俠電視劇的風采。

  東大人人會功夫的傳言更具象化了。

  而且那些動作片都是騙人的,原來真正的高手,都是會飛天遁地!

  一部《仙劍奇俠傳》的特效,讓他們發現,東大那邊的特效製作竟然也有這種水平。

  尤其是放在仙俠劇中,那效果不是一般炸裂。

  很多人對柳亦菲飾演的趙靈兒更是喜歡得很。

  柳亦菲的爆火,連帶著她拍的電視劇都有了輸出的渠道。

  還有《夏日裡的春天》那些關於網際網路的闡述。

  就算矽谷那些精英也做不到!

  那個被他們忽略的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什麼時候已經這樣華麗轉身了?

  和《仙劍奇俠傳》不同。

  《夏日裡的春天》這種校園劇基本沒什麼觀看門檻。

  加上俊男美女組合,還是網際網路題材,很多人都很喜歡看。

  無論電視臺播出還是DVD碟片都大賣。

  在矽谷乃至華爾街,甚至成了很多人必看的電視劇。

  還有電視臺找李魚龍,想買翻拍版權,拍成國際版本的。

  李魚龍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

  有錢那當然賺。

  至於一些人說洩露了秘密什麼的。

  都拍成電視劇了,想知道的自然會知道。

  況且真要論網際網路,國外的權威得多。

  國內能跟上腳步就不錯了。

  很多人還發現,電視劇裡面的開發的產品,現實中竟然真的存在。

  連帶著meta語音和meta影片都帶來了一波曝光度和流量。

  Meta影片如今已經入手了網路版權。

  在國外,想買斷版權很難,所以李魚龍只能在年限上下手,很多都是十五年二十年的,最低也是八年起步。

  國外資本的習慣就是雁過拔毛,所以能賣錢的網路版權,也沒多少公司會捂著。

  隨著版權積累、使用者積累,meta影片如今也逐漸開始接受資本投資。

  微軟、谷歌甚至亞馬遜等巨頭都很有興趣。

  還有一堆投資資本。

  紅杉、高盛、花旗、摩根大通、貝萊德、道富等等。

  有些是真的感興趣,有些則是撒網式投資。

  主打一個不放過。

  在王嶶將估值提高到10億美元后,其中一部分打了退堂鼓,另一部分繼續爭取壓價。

  王嶶在第一輪就賣出了50%的股權。

  他和李魚龍都知道,想在海外保持獨立是不可能的,只能融入他們。

  甚至CEO等一堆高管、員工都是找的外國人。

  王嶶更多是在董事局進行把控。

  多了5億美元的咦髻Y金,之後就是更加瘋狂的購買版權、推廣產品、佔領市場。

  走上正軌後,李魚龍基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