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楂渣酿酒
“元宇宙果然不同凡响,也只有这样一群不同寻常的人跟了你这样不同寻常的老板,才能做下这样一番不同寻常的大事呀!”
喝了一口咖啡压下内心的惊讶,吹捧了一番陈元后,陈果富直接问出了让他难以理解的问题:
“陈元,你怎么又要去拍电视剧了啊?”
陈元也无奈呀,怎么最近不管是谁都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呢,圈子里对电视剧演员的歧视真的是太严重了!
“就是觉得剧里有个角色还不赖,顺便巩固一下我的国民度。”
陈果富笑着摇了摇头,“电视剧确实比电影更能赢得观众的好感,对一般演员而言是这样的,但对陈元你而言就不适用了。
张紫怡她一部电视剧没演,可她不照样是内地最知名的演员吗?”
“她没大众缘,将来要是出什么黑料绯闻,跌落速度也很快。”
陈元稍稍解释了一下,他真的感觉很蛋疼,演个电视剧而已,被闲的蛋疼的媒体夏季把解读就算了,连这些业内自身人士都猜来猜去,
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跟你们这些没有外挂的人解释啊!
他岔开话题说道:“老哥你来是哥伦比亚影业来催续集合作的吗?”
陈果富大拇指摩挲着桌面上精致的骨瓷咖啡杯的光滑边缘,开口道:
“确实跟哥伦比亚影业有关,不过不是续集。他们也知道《边缘行者》的成功让你底气十足,打算等电影下映后再找你好好聊聊。
这次我过来是跟你商量哥伦比亚影业亚洲的业务,听说元宇宙最近一直在招募电影发行领域的人才,是打算做发行业务吗?”
陈元脑子一转,猜到了陈果富的来意,应该是来洽谈周星星的电影《功夫》的国内发行事宜。
陈元猜的很准,因为他提前点透了小崔与冯裤子的矛盾,让华艺寄予厚望的贺岁档电影《手机》迟迟无法上映,伤了元气,
然后哥伦比亚影业公司高管死在了路上,挟洋自重的底牌也没了,王晶花不留情面的跳槽更是让华艺雪上加霜,
加上元宇宙等其他影视公司不断挖角,华艺现在衰落的非常厉害,连二流制片公司的地位都难以把持。
《功夫》电影是去年华艺还没暴雷的时候跟哥伦比亚影业合作的项目,
整个项目投资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华艺投了不到百分之三的份额,拿下了《功夫》在国内的发行权。
现在华艺的发行能力明显出了问题,哥伦比亚影业直接把华艺踢出了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就找上了有过良好合作,还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的元宇宙。
《功夫》的票房陈元具体记不清了,但肯定不低,代理发行绝对稳赚不亏。
去年七八月的时候《功夫》就开机拍摄了,陈元感觉很惋惜,要是华艺早点暴雷,让元宇宙能横插一杠子,说不定还能让黄圣衣去演那个她上辈子的经典哑女角色。
可惜她没这份机缘,这次演哑女的是周星星自己公司的艺人张雨奇。
代理发行《功夫》还能跟周星星打上交道,他当导演以后还有几部能赚不少的电影,纯财务投资也能赚不少。
很快敲定了合作意向,陈元盯着面带轻松的陈果富,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跟哥伦比亚影业的合作谈完了,陈老哥有兴趣再谈谈更深入的合作吗?”
“更深入?”
陈元没有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说道:“老哥你有跳槽加入元宇宙的想法吗?”
陈果富有些惊讶,但很快稳住了心神。
陈元是他从业以来见到过最惊才绝艳的人才,没有之一。
内地能出现他这样的人,真的很难让人理解。
很多内地,乃至弯弯的导演都过分注重电影的艺术表达,忽略,或者说是根本不会搞商业营销。
而陈元他不仅仅会搞,还能把商业营销搞得像艺术一样,效果拔群的同时还羚羊挂角般,让人根本无法模仿学习。
元宇宙在陈元的带领下确实潜力无穷,讲真他还真的有点心动。
哥伦比亚影业的亚洲区负责人的名头听着响亮,但合作还是受制于总部,权限十分有限。
跟周星星合作弄《功夫》就已经是极限了,《边缘行者》这样的真正大片,只有陈元这样各方面能力都不可思议的人才能搞的定。
“你不都有施楠生帮你了吗,而且元宇宙被你打理的人才济济,还需要陈总你亲自来挖角我呀?”
陈元很诚实道:
“陈老哥你不论去哪家影视公司都是座上宾,当然得由我亲自来邀请您加盟了。
楠生姐她很厉害,不过公司事务日渐繁忙,她光是操持日常运营就已经够忙的了,基本上没时间亲自去管理影视项目。
而元宇宙下一步深耕的领域就是电影行业,陈老哥你这样的资深制片人正是元宇宙需要的绝佳帮手。”
“哦,元宇宙在电影领域具体会有哪些动作,随便聊聊就行。”
陈果富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有预感,陈元的行事风格绝对跟寻常的影视公司大不相同。
听了陈元讲述元宇宙的规划,陈果富印证了自己的猜想,果然这家伙跟别人就是不一样!
没管咖啡已然凉透,他一口饮尽润湿干涩的喉咙。
元宇宙在一年内竟然就要启动十部电影!
虽然大多都是些低成本的爱情片,剧情片,平均每部成本不到1000万,
而且外加上元宇宙跟企业界的良好关系,拉赞助比其他影视公司要容易得多,再引入别的投资商,影视发行元宇宙自己也能搞,
最终算下来每部电影的制片成本甚至不会超过500万人民币。
10部也就5000万,对于执掌元宇宙的陈元而言,这确实算不算什么。
关键是陈元投资电影,扶持的全是青年导演与青年制片人,这样的魄力可就相当难得了!
从已经大致完成的几部电影的企划书中陈果富注意到,元宇宙对剧组的管理很深入,
不是现在两岸三地普遍施行的投资某位导演,然后基本上整个项目的主导权也自然而然由导演接管的形式。
“你这是打算全面学习好莱坞呀,可是陈元,咱们这边的情况跟好莱坞完全不一样,你这一套不一定玩得转呀!”
面对陈果富的委婉劝诫,陈元舔了一下干涩的嘴唇解释道:
“我知道,我这也仅仅是模仿好莱坞的皮毛,重视加强制片人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导演们过分旺盛的表达欲。
现在国内的电影导演,一个个简单的故事都讲不明白,却热衷于搞各种象征,隐喻,我不想跟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合作。
国内懂电影运作的制片人太稀缺了,我开这么多项目,目的也不是培养挖掘出新的优秀青年导演,能有最好,没有我也无所谓。
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一批能独立扛起项目的制片人。”
陈果富再一次被陈元的奇葩想法震撼到了,同时也为他的超前思维而敬服。
别家影视公司都是抓着大导演不放手,就跟捏着冯裤子的华艺与跟老谋子牢牢捆绑新画冕一样,
而陈元则对导演不怎么看重,或许因为本身他自己就是一位很厉害导演的缘故吧,反而十分看重制片人。
优秀的导演能抬高一部电影的上限,而优秀的制片人则能抬高一部电影的下限。
陈元这是认为元宇宙有他不断突破上限就够了,其他人不需要像他一样去冒险,不再追求高收益,所以需要一群制片人帮手帮他抬高其他影片的下限吗?
确实是明智的做法。
第173章 绿灯委员会
“陈元你的想法很好,但能独立扛事的制片人就跟做出成绩的导演一样,在业内也是稀有动物,很容易就被人挖走,你这样做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行业内正常的人才流动,这没什么。”
陈元之前也担心这个问题,但现在拥有诸多外挂加身,他并不担心员工做出成绩后就跳槽高飞的情况出现了。
元宇宙起势已经有两三年,不是没人来挖角,但少有被挖走的,
元宇宙的影响力足够强,员工的成长性也能充分发挥,更多的是其他公司的员工想跳槽到他这边来。
而且未来元宇宙成长到一定的规模,陈元也会支持员工走出去自主创业,形成矩阵,免得他这公司太过扎眼。
说实话,公司筹备的项目里,有他抽到的奖励,有他根据自己的回忆出的一些点子,也有员工们自己积累写出的剧本,
陈元也不清楚这些项目有多少能成功,多少能失败。
坚持下去,锻炼出真正有丰富项目实操经验的一批人才出来,成功率总会慢慢提升的。
陈果富却是为面前青年的气魄所折服,陈元这才是真正为整个行业做贡献找出路的人啊,肩负起了行业龙头的责任。
“你希望我帮你做些什么?”
陈元大喜,陈果富这位大才愿意来帮他做事,这可真是太好了!
《边缘行者》制作期间,陈元跟陈果富打了不少交道,他拥有丰富的电影项目管理经验,陈元自己都获益匪浅。
陈果富在担任哥伦比亚影业亚洲区负责人时,也结交了不少东南亚各国影视行业的人脉,
元宇宙组建自己的小型海外宣发网络他也能起到大作用!
“陈老哥,元宇宙的电影业务由你全权负责。哥伦比亚影业的绿灯委员会制度我觉得就很不错,
老哥你可以试着在公司内部模仿弄一套我们自己的绿灯委员会。”
陈果富深深吸了一口气,陈元竟然让自己弄出元宇宙自己的绿灯委员会,看来是真放权呀!
好莱坞的绿灯会议是电影项目正式启动前最关键的决策环节。
绿灯委员会通常由制片公司的最高层级高管组成,主要包括资深制片人团队、市场营销部门、财务部门和发行部门的负责人。
绿灯会议对电影项目决策过程非常系统化,它并非单凭个人喜好,而是有一套严谨的分析逻辑。
制片公司会进行详尽的剧本分析,提炼出核心竞争元素,找寻相似的电影进行分析比对,参考评判,以降低新项目的风险。
最关键的还是商业预测,绿灯委员会会综合评估项目在所有发行渠道包括影院、电视、衍生品等的潜在收入。
只有当预测的总收益能够覆盖制作成本并有一定的比例的盈利时,项目才可能被放行。
当然绿灯委员会也并非完美,否则好莱坞大制片厂的项目也不会出现亏损了,
诸如过度依赖数据,决策不可避免偏向保守,为迎合市场,倾向于选择符合固定商业规律的项目,扼杀艺术创意等等。
但即便弊端再多,对现如今大多数连市场调研都做不明白的影视公司而言,已经是先进得不得了的制度了!
并不是没人看到好莱坞的优秀,不论是港台还是内地都有人试着学习过,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乃至好莱坞自己内部的绿灯委员会也问题重重。
但陈果富仔细回味着他对元宇宙的印象,这里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没有居功自傲的功勋老人,
这家企业是陈元靠着他不讲道理的超强能力在短短四年内做起来的,
绿灯委员会这样的决策机制,好像还真的挺适合要在电影行业大展拳脚的元宇宙。
然而要在公司里弄这样的机制,就不单单是电影部门一家的事,广告、发行、财务、市场营销等等方面陈果富也有了一定的过问权力。
这可不单单是元宇宙影业的负责人,整体的权力可以说并不比现在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的施楠生小多少。
来这一趟感受到的惊讶着实不少了,但陈果富还是被陈元的胆识与气魄所折服,难怪施楠生如此欣赏这小子,当了元宇宙的总经理后就不想走了。
陈果富的入职还需要一段时间,他得处理好他那边的人事关系。
陈元也在享受他的短暂假期,其实也没怎么休闲,每天还是有一堆事情要处理。
5月初,上映一个多月的《边缘行者》陆续在各个国家下映,只有国内还能继续放映一个月。
不过现在盗版碟已经卖得满天飞了,而且元宇宙与中影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套票偷票房也屡见不鲜,后续的成绩基本上不用指望。
《边缘行者》国内票房达到3.16亿,成为了国内首部突破3亿大关的影片,海外全球票房成绩高达3.58亿美元。
韩三品还想在国内多搞几次宣传,动一些手脚让国内票房再高一些,把《边缘行者》的全球总票房推到4亿美元上去,也好听一些。
被陈元否了,国内票房收益也要分一半以上给哥伦比亚影业,打肿脸充胖子这事陈元可没兴趣做。
其中仅日本地区就贡献了1.3亿美元,《边缘行者》暂居今年日本票房榜榜首。
陈元的电影征服日本,在国内民众心目中的情感很不一样,媒体们争相报道,官方与大众都大加称赞。
不过陈元很清楚,榜首只是暂时的,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一定会超过《边缘行者》。
亚洲其他地区《边缘行者》的影响力也很大,在韩国的观影人次超过了500万,暂居在韩国人自己的战争爽片《太极旗飘扬》下面,排名也是第二。
其余的新马泰等地,因为难得一部中国人做主角的好莱坞大片,很多华人华侨都去支持了这部电影。
《七剑传说》只是让陈元与范彬彬在海外打下了比较厚实的人气基础,那《边缘行者》过后,他俩就是当之无愧的亚洲顶流。
就在媒体大规模报道《边缘行者》取得的辉煌成绩之时,一篇报道直接让娱乐圈炸开了锅!
第一份《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出炉,这是以一份通过持续记录和分析名人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力进行排名的榜单,
为观察中国娱乐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角,其影响力很快出圈。
2003年一年范彬彬以1.7亿的税前收入位居榜单第二,第三是1.2亿的大姚,第四是2600万的张紫怡,第五是2300万的黄圣衣。
上一篇:签到案发现场,我破案震惊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