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苏淮突然按住晃动的竹条。
所有声音渐弱成余响。
现在让铜铃当主角。
他指着左边的铜铃。
你负责守界碑。
又指向右边的铜铃。
你负责传消息。
张阿姨拎起右边的铜铃。
绕着篱笆转圈走。
铃声拖着尾巴的轻响。
像邮差在送信。她说。
苏淮让她每到一个声部停一下。
送信要敲门。
停顿时就是叩门声。
左边的铜铃突然自响。
被风刮得左右晃。
界碑在喊邮差呢。张阿姨笑着说。
苏淮让她在界碑响三声后再动。
要等界碑放行了再走。
别像没规矩的野猫。
穿校服的男生用稻穗模仿风声。
穗子快速晃动的簌簌声。
给邮差当顺风车。他们说。
苏淮让他们只在邮差走动时晃。
车要跟着脚步走。
停的时候车也得歇着。
丫丫把糖纸船推到界碑边。
船身碰着莲子壳的脆响。
指挥台要当公证人。她说。
苏淮让她在两边铜铃同时响时推船。
公证要等两边都同意。
别偏袒任何一个声部。
陈默把镜头对准两个铜铃。
特写铃舌碰撞的瞬间。
像两个老朋友在握手。他说。
苏淮让他在握手时调慢镜头。
握手要慢动作。
让每个震颤都看得清。
阿明用竹枝敲左边的竹篱笆。
响声沉闷如回应。
界碑在说收到消息了。他说。
苏淮让他敲两短一长。
回话要有固定暗号。
别让邮差认错信号。
石磊用柳条抽右边的竹篱笆。
响声清脆如应答。
邮差在说知道了。他说。
苏淮让他抽三短两长。
暗号要和界碑不一样。
像两个人说不同方言。
修鞋匠调整两边的线绳。
左边收紧右边放松的涩声。
给方言配字幕呢。他说。
苏淮让他在线绳交叉处打个结。
字幕要打在对话中间。
(王钱的)
让两边都能看懂。
口琴女生对着绳结吹奏。
气声在结上打旋的颤音。
像给字幕配读音。她说谷。
苏淮让她吹半音滑奏。
读音要在两个声部间滑动。
别卡在中间不动弹。
桂芬奶奶把狗尾巴草系在线绳上。
草叶随风摆动的轻响。
像给字幕加标点。她说。
苏淮让她在句号处系长草,逗号处系短草.
第472章 合奏开始!风穿芦苇声渐起
标点要让句子喘口气。
别让对话变成顺口溜。
苏淮走到篱笆中央.
突然扯动交叉处的绳结。
两边线绳同时绷紧的崩声。
现在要让两个声部拉手。
他朝张阿姨点头。
邮差带着界碑的回信走。
张阿姨的铜铃突然加快节奏。
铃声串成线的脆响。
信上说要合奏一段呢。她说。
苏淮让她绕着所有演奏者转圈。
让每个音符都收到信。
别落下任何一个小声音。
穿校服的男生举起稻穗。
穗子在风里的倾斜角度。
风从东边来。他们说。
苏淮让他们把东680边的稻穗压低半寸。
声音要顺着风向走。
别逆风顶着干。
石磊晃动芦花束。
绒毛飘落的轨迹。
风向在慢慢转呢。他说。
苏淮让他每隔十秒晃一次。
当风向检测仪用。
转一下,我们的调子也转一下。
阿明用竹片敲不同的竹条。
高低不同的响声。
给每个竹条标音高。他说。
苏淮让他从左到右敲一遍。
左边当低音区,右边当高音区。
像给舞台画音高线。
修鞋匠在线绳上系不同长度的布条。
布条飘动的幅度。
布条长的对应低音。他说。
苏淮让他把布条按音高排序。
像给音高挂标签。
让每个声音知道自己的位置。
口琴女生对着布条吹奏。
气声和布条摆动的频率。
在给标签对调子呢。她说。
苏淮让她先吹基准音。
像给所有声音定个准星。
别让谁跑调跑到天边去。
桂芬奶奶用狗尾巴草量竹条间距。
草茎伸直的轻响。
间距越宽,音差越大。她说。
苏淮让她在宽间距处摆两颗莲子。
宽的地方要多留余地。
让低音能舒展开。
张阿姨晃动铜铃测回声。
铃声撞在(bgab)竹条上的余响。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