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268章

作者:商十九

他揉着眼睛走出工作室。

看见李师傅正蹲在共鸣箱旁。

手指轻轻拂过竹篾表面的露水。

竹子在喝水呢。李师傅头也没抬地说。

苏淮凑近了些。

果然听见细微的渗透声。

像无数根吸管在同时工作。

这声音得录下来。苏淮摸出录音笔。

比任何晨曲都清新。

李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

里面是些干燥的艾草。

等下把这个垫在箱底。他说。

既能防潮。

干燥时还会散发草木香。

声音里能裹着股清苦的味道。

苏淮突然笑了。

您对声音的理解比我们深。他说。

我们总想着怎么让声音好听。

您却在琢磨声音该带什么气味。

李师傅把艾草均匀地铺在箱底。

竹篾的缝隙里立刻透出淡淡的绿。

声音哪能只有耳朵听。他拍了拍手。

去年编的蝈蝈笼。

我在竹篾里混893了薄964荷460。

蝈蝈叫起来都带着凉丝丝的劲儿。

林溪抱着笔记本匆匆走来。

发梢还沾着晨雾的湿气。

刚收到三十条声音交换申请。她说。

有个修鞋匠说。

想把钉鞋掌的叮当声。

换成弹珠在竹编碗里的滚动声。

苏淮接过笔记本翻看着。

指尖划过纸面的沙(王李的)沙声。

和远处的鸟鸣奇妙地合了拍。

我们得设计个交换仪式。他说。

让每个声音都有正式的交接感。

用麻绳把两个录音笔系在一起。

交换时解开绳结。

绳子摩擦的声音也算仪式的一部分。

林溪立刻在本子上画起草图。

笔尖停顿的地方。

刚好记下远处传来的第一声自行车铃利。

我还想弄个声音树。她说.

第408章 吹叶鸣响!第八十四种声音带着野趣!

每个交换过的声音。

都挂片刻着名字的木牌。

风一吹就是全体成员的合唱。

陈默扛着摄像机从走廊穿过。

镜头特意对着挂满风铃的天花板。

晨光照过玻璃珠的折射。

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

拍到段绝好的素材。他举着摄像机说.

露水从风铃上滴落的瞬间。

刚好砸在铁皮桶的边缘。

声音像颗珍珠摔成了两半。

苏淮让他回放这段录音。

水滴声里果然带着碎裂的尾音。

像块冰糖在舌尖突然崩裂。

这个可以当交换仪式的开场铃。他说。

比任何人工设计的音效都生动。

那个举海650螺的小男孩突然从楼梯跑下来。

手里攥着个铁皮饼干盒。

我发现新玩法了!他把盒子举得高高的。

里面传出哗啦啦的响动。

苏淮打开盒盖一看。

是各色玻璃弹珠混着晒干的梧桐叶。

摇起来像雨声里带着星光。小男孩晃了晃盒子。

苏淮接过来摇了两下。

玻璃碰撞的脆响里。

果然裹着叶片摩擦的沙沙声。

第八十二种声音。他把录音笔凑过去。

叫做装在盒子里的天气。

小男孩突(bgab)然指着走廊尽头。

晨光里站着个穿蓝布衫的老人。

手里拎着个竹编鸟笼。

是赵爷爷!小男孩跑了过去。

老人笑眯眯地掀开笼布。

里面并没有鸟。

而是挂着只小小的铜铃铛。

我这笼是空的。老人对围过来的苏淮说。

但能装下所有飞过的鸟叫。

想换段竹篾的编织声。

给笼子里的空气编件衣裳。

苏淮让李师傅现场编了段细竹丝。

老人接过时。

特意把竹丝缠绕在笼架上。

铜铃被轻轻碰响的瞬间。

远处正好有群鸽子飞过。

你听你听。老人眼睛亮了。

竹丝在跟着鸽子叫发抖呢。

苏淮的录音笔忠实记录下这一幕。

铜铃的清响里。

竹丝的震颤像给声音加了层细纱。

第八十三种声音。他轻声说。

空笼的回响。

社区的孩子们陆续涌了进来。

每人手里都捧着自制的发声器。

有装满石子的易拉罐。

有用线绳吊着的瓷片。

还有个小姑娘举着片巨大的梧桐叶。

我会吹叶子!她骄傲地说。

苏淮蹲下来帮她调整角度。

气流穿过叶脉的瞬间。

发出清亮的鸣响。

像只刚破茧的蝉。

这可比口琴有野趣。他对女生说。

女生正坐在台阶上调试口琴。

闻言立刻放下乐器凑过来。

学着小姑娘的样子吹动树叶。

总也吹不响。她有些沮丧。

苏淮捡起片叶子递给她。

指尖有意无意碰到她的手背。

要让叶子边缘微微颤动。他说。

像给声音搭座颤巍巍的桥。

气要匀。

像给桥面上均匀地铺沙子。

女生按照他的说法调整气息。

树叶果然发出细碎的声响。

虽然不成调。

却像片叶子在风中舒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