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第一位打进电话的是位老人。
我录了老伴织毛衣的声音.......
电话那头传来棒针碰撞的嗒嗒声。
她走了三年。
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声音我听了四十年。
苏淮默默按下录音键。
林溪轻声说:这是最珍贵的声音礼物。我们帮您做成循环播放的音频。想她的时候就能听见。
老人突然笑了。
谢谢你们。他说。
原来声音真的能当念想。
下一位听众是个程序员。
我录了键盘敲击的声音。他说。
但加了点特别的节奏。
音频里传来规律的噼啪声。
像在演奏莫尔斯电码。
苏淮侧耳听了片刻。
是《欢乐颂》的旋律。他说。
用二进0.1制的节奏弹出来的。
电话那头传来惊呼。
您居然听出来了!程序员说。
我试了三个月才编出来。
林溪笑着说:这是第四十三种声音。数字时代的浪漫。
直播结束时。
热线电话还在不断进来。
苏淮看着满屏的声音留言。
突然对林溪说:我们可以做个声音博物馆。他说.
第386章 退休调音师献宝:五十年前的音叉,藏着旧时光
让这些声音都有个家。
林溪指着窗外的月光。
就用老厂房改造吧。她说。
保留砖墙的回声。
再种满竹子当隔音帘。
陈默突然举起手机.
刚收到儿童音乐节的邀请函。他说。
他们想要场声音童话剧。
苏淮眼睛一亮。
可以让孩子们用声音编故事。他说。
雨滴当背景。
糖画做甜点。
竹蜻蜓当飞行器。
林溪立刻翻出16雨巷的录音。
雨打芭蕉可以当反派。她说。
铁皮雨声做雷声。
青瓦雨滴当小英雄。
三人越聊越兴奋。
竹编钟在晨风里轻轻摇晃。
发出细碎的共鸣。
像在为新的故事伴奏。
第二天一早。
他们去老厂房考察。
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
铰链转动的吱呀声。
像老厂房的叹息。
阳光穿过破损的屋顶。
在地面投下金色的光斑。
苏淮拍手试了试回声。
混响时间刚好两秒。他说。
适合做自然的音效器。
墙角有只蜘蛛在结网。
丝线拉扯的细微声响。
被林溪的录音笔捕捉到。
第四十四种声音。她说。
编织的声音。
陈默突然指着房梁。
可以挂三百个竹编风铃。他说。
风来的时候。
整个屋子都会唱歌。
离开老厂房时。
苏淮捡起块碎玻璃。
对着阳光看。
玻璃摩擦水泥地的声音。他说。
可以做刮擦音。
林溪拉着他在地上摩擦玻璃。
刺耳又独特的声响里。
两人笑得像个孩子。
回到工作室。
发现门口站着位陌生人。
手里抱着个旧木箱。
我是乐器厂退休的调音师。他说。
听说你们收集声音。
我这有样东西或许有用。
打开木箱的瞬间。
露出排铜制音叉。
阳光落在叉股上。
泛着清冷的光。
老人拿起音叉轻轻敲击。
纯净的嗡鸣声在房间里流淌。
这是五十年前的标准音。他说。
比现在的音高要低两赫兹。
苏淮闭上眼睛。
任由声波穿过身体。
像遇见了老朋友。他说。
带着旧时光的温度。
老人把音叉递给苏淮。
送给你们吧。他说。
声音需要传承。
就像这音叉的震动。
能一直延续下去。
送走老人后。
苏淮用音叉校准所有录音。
让每个声音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说。
就像合唱团里的声部。
林溪突然指着窗外。
卖冰棍的自行车来了!
33
她抓起录音笔冲出去。
自行车铃铛的叮当声。
小贩的吆喝声。
冰棒纸撕开的刺啦声。
被一一收进录音笔。
第四十五种声音。
林溪跑回来时。
额角挂着汗珠。
夏天的声音。
苏淮接过录音笔。
突然想起什么。
冰棒融化的滴水声。他说。
我们漏了这个。
两人又追出去。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