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苏淮摇头。
还差个关键的声音。他说。
爆米花的嘭声。
林溪眼睛一亮。
我知道哪里有!她说。
每周三下午。
老电影院门( 备用2群89口有39)摆摊的。
苏淮看了眼手表。
今天正好周三。他说。
我们下午去蹲点。
中午回到工作室。
陈默正对着电脑发愁。
互动装置的音效有点问题。他说。
扫码声和座钟声总打架。
苏淮戴上耳机听了听。
加层竹纤维的过滤音效。他说。
让两个声音都带上竹质感。
他调出效果器。
轻轻拉动滑块。
原本尖锐的扫码声。
突然蒙上了层温润的质感。
像透过毛玻璃看风景。
这样就和谐了。
陈默长舒一口气。
你这耳朵简直是精密仪器。
他说。
苏淮笑了笑。
是这些声音本身就有灵性。
他说。
我们只是帮它们找到伙伴。
下午去电影院的路上。
林溪突然想起个事。
爆米花的糖精味。
她说。
虽然录不了味道。
但可以用声音暗示。
苏淮点头。
摇玉米粒的沙沙声。他说。
加热时的滋滋声。
最后那声惊天动地的嘭!
老电影院门口。
果然有个爆米花摊。
黑黝黝的转炉在火上旋转。
小贩手摇着把手。
玉米粒在里面蹦跳的声音。
隔着铁皮都能听见。
苏淮找了个合适的位置。
架好录音笔。
注意听压力阀的声音。
他对林溪说。
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小贩突然喊了声:要爆了!
周围的孩子都捂住耳朵。
苏淮按下录音笔的峰值保护。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
白色的烟雾里。
混着玉米炸开的噼啪声。
像场微型烟花秀。
林溪激动地拍手。
太完美了!她说。
这个可以做曲子的高潮。
苏淮看着录音笔上的波形。
那个巨大的峰值。
33像座突然隆起的山峰。
第三十九种声音。他说。
这次真的齐了。
回到工作室时。
儿童合唱团已经在排练。
孩子们的歌声里。
混着竹编钟的伴奏。
苏淮把爆米花的声音加进去。
在童谣的高潮处。
突然响起嘭的一声。
所有孩子都笑起来。
像魔法!
领唱的小女孩说。
苏淮笑着调整音量。
就保留这个笑声。他说。
最真实的反应。
周编辑带着摄影师赶来时。
排练正到精彩处。
镜头里。
孩子们举着竹哨.
第382章 剧场试音:竹哨鸣响引虫吟
在竹编钟前唱歌。
阳光透过竹制灯罩.
在他们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这画面能上头条。
周编辑说。
传统与童真的碰撞。
苏淮突然想起什么。
把爆米花的袋子声也加进去。他说。
那种塑料袋摩擦的沙沙声。
林溪立刻找出那段录音。
混进去之后。
仿佛能看见孩子们捧着爆米花的样子。
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了。苏淮说。
把所有声音编织成完整的故事。
接下来的两天。
整个团队都在工作室里闭关。
苏淮负责整体编曲。
林溪打磨每个声音的细节。
陈默调试现场设备。
李师傅带着徒弟们赶制竹哨。
周编辑则忙着协调媒体。
第三天清晨。
第一版完整的曲子终于完成。
所有人围在音响前。
当座钟的滴答声响起时。
没人说话。
竹编钟的清脆。
扬琴的婉转。
童声的纯净。
爆米花的惊喜。
修鞋摊的坚韧。
便利店的现代。
所有声音在旋律里。
像不同颜色的丝线。
被编织成一匹斑斓的锦缎。
最后在晚风拂叶的声音里。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