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228章

作者:商十九

能比莫扎特的旋律更动人?

苏淮想起那位卖豆腐的阿姨。

每天清晨都用同样的调子吆喝。

尾音带着拐弯的温柔。

在买豆腐的老奶奶听来。他说。

那声吆喝可能比任何旋律都亲切。

因为里面有她熟悉的生活。

老教授的脸色沉下来。

这是对经典的亵渎。

他说。

音乐需要经过雕琢。

不是随便什么声音都能称之为艺术。

苏淮从口袋里掏出录音笔。

按下了播放键。

清脆的竹笛声流淌而出。

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

还有远处隐约的鸟鸣。

是《公园的午后》片段。

全场突然安静下来。

连老教授也愣住了。

旋律里的风筝线嗡嗡声。

像真的从耳边掠过。

当笛声落下时。

苏淮关掉录音笔。

这旋律里有雕琢。他说。

但更多的是倾听。

倾听那些本就存在的美好。

周编辑突然鼓起掌来。

接着是陈默。

然后是零星的掌声。

渐渐连成一片。

老教授张了张嘴。

最终什么也没说。

拄着拐杖走下了舞台。

主持人赶紧上来打圆场。

·······求鲜花0·

感谢苏淮先生的精彩分享。他说。

接下来是自由交流时间。

人群渐渐散开。

有人过来和苏淮交换名片。

其中有位音效设计师。

我是做电影配乐的。他说。

最近在拍部关于乡村的纪录片。

想请您帮忙收集些田野里的声音。

苏淮想起稻田里的蛙鸣。

..............

想起稻草人身上的布条被风吹动的声音。

下个月有空。他说。

可以一起去乡下看看。

设计师眼睛亮起来。

太好了!他说。

我祖母家就在稻田间。

清晨的露水落在稻穗上的声音特别好听。

两人约好时间。

设计师刚走。

就看见张师傅的孙女跑了进来。

她穿着粉色连衣裙。

手里抱着个竹篮。

苏淮哥哥!她喊道。

爷爷让我送新做的竹哨来。

苏淮赶紧走过去。

怎么跑来了?他问。

这么晚了。

女孩举起竹篮。

里面放着十几个竹哨。

形状像小鸟。

爷爷说让你送给喜欢的人一.

第359章 即兴合奏:竹哨与钢琴的奇妙碰撞!

她小声说。

还说让你别和人吵架。

苏淮笑起来。

捏了捏她的辫子。

我们没吵架。他说.

只是在讨论声音。8

周编辑走过来。5

拿起个竹哨吹了下。2

清亮的声音像山雀鸣叫。1

真好听。她说。0

张师傅的手艺越来越好了。4

女孩骄傲地挺起胸膛。2

爷爷说这是用晨露浸润过的竹子做的。7

“六一七”她解释道。8

声音里带着水汽。

陈默拿起个竹哨。

放在耳边轻轻摇晃。

里面还有竹屑的声音。他说。

像阳光晒过的味道。

苏淮看着周围的人。

有人拿着竹哨互相吹着。

发出各种清脆的声响。

像突然飞进群小鸟。

在水晶灯下跳跃。

我该回去了。女孩说。

爷爷还在等我呢。

苏淮送她到门口。

看着她坐上三轮车离开。

竹篮里的竹哨在夜风里轻轻作响。

像首流动的小诗。

回到宴会厅时。

周编辑正和位老妇人说话。

老妇人穿着蓝布衫。

手里拄着竹杖。

看见苏淮过来。

周编辑介绍道。

这是我母亲。她说。

以前是唱民歌的。

老妇人握住苏淮的手。

她的掌心很温暖。

带着竹纤维的粗糙感。

你的笛声里有土腥味。她说。

像我年轻时在田埂上听到的那样。

苏淮想起老妇人说的田埂。

开满野花的小路。

风吹过麦浪的声音。

下次有机会。他说。

想请您唱首老歌。

我用竹笛为您伴奏。

老妇人笑起来。

眼角的皱纹像水波。

好啊。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