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196章

作者:商十九

手指已经抓住了一根吸管。

“那要先学怎么剪吸管,”钢琴女生拿起尺子,“长的剪六厘米,短的剪四厘米。”

小姑娘认真地量着。

苏淮举着摄像机跟拍。

镜头里吸管的影子。

和孩子的手指交叠。

像在编织新的旋律。

电子合成器男生突然说:“我给每个长度编个密码,”他在纸上写数字,“6厘米是3,4厘米是5,这样孩子们记起来容易。”

李师傅的皮影突然凑过来。

细线牵动着影人点头。

像在说这个主意好。

直播前一天的晚上。

竹编坊里挂满了吸管排箫。

长的短的。

缠纱线的没缠的。

在灯光下晃出细碎的声响。

苏淮对着提词器练台词。

“大家看,这根吸管剪完后,”他举起样品,“就能吹出mi的音。”

钢琴女生在旁边纠正:“是升mi,”她示范吹奏,“差一毫米都不行。”

李师傅正在给皮影补色。

用的是竹炭磨的黑粉。

“这样在镜头里更清楚,”他用毛笔蘸着颜料,“不然影子发灰。”

电子合成器男生突然欢呼。

“伴奏做好了!”他播放音乐,“你们听,织布机的声音像不像三角铁?”

苏淮戴上监听耳机。

纱线摩擦的沙沙声。

吸管振动的嗡嗡声.......

混着老织布机的咔嗒声。

像一整个老作坊在唱歌。

“明天直播时,”他摘下耳机,“让李师傅的皮影先跳段舞,”他看向众人,“我们假装被突然打断,这样更自然。”

李师傅已经开始演练。

细线在他手里像活的。

影人跳着编竹篾的动作。

刚好踩在音乐的节拍上。

直播当天的竹编坊。

挤满了看热闹的街坊。

孩子们举着彩色吸管。

在竹筐里跑来跑去。

苏淮对着镜头倒数。

“三,二,一——”

李师傅的皮影突然出现在屏幕上。

举着吸管排箫。

随着《月光光》的旋律舞动。

.1“咦?这是什么?”他故意装作惊讶。

影人的细线突然指向台下。

孩子们立刻举起手里的吸管。

像片会发光的小森林。

钢琴女生趁机走上台。

“今天我们就用这个,”她举起吸管排箫,“做个能唱歌的玩具。”

电子合成器男生按下播放键。

织布机的节奏响起来时.

第315章 张师傅孙女成嘉宾!

孩子们跟着拍手.

李师傅的皮影在屏幕上示范剪吸管。

细线牵动着小剪刀。

一下一下。

像在教大家怎么做。

“记住,长的吹低音,”苏淮拿起两根吸管对比,“短的吹高音,就像竹子有高有矮。”

张师傅的孙女突然举起吸管。

吹出个跑调的音符。

逗得全场笑起来。

“没关系,”钢琴女生蹲下来教她,“手指再按紧点,像抓着小蝴蝶。”

孩子再吹时。

音准突然对了。

电子合成器男生立刻加了段和声。

像给这个音符裹了层糖。

直播过半时。

苏淮让孩子们举着吸管排箫。

6对着镜头晃。

电子合成器男生按了个键。

屏幕上突然飘出好多音符泡泡。

每个泡泡里都有老手艺的画面。

编竹篾的,织布的,做皮影的。

“这些都是会唱歌的老手艺,”苏淮指着泡泡说,“就像你们手里的吸管。”

李师傅的皮影突然举起牌子。

上面写着“声音字典”。

“对了,”电子合成器男生趁机展示手机,“我们做了个小程序,”他点开界面,“扫一下吸管,就能听到对应的老手艺声音。”

孩子们立刻掏出家长的手机。

对着吸管扫来扫去。

竹编坊里突然响起各种声音。

劈竹篾的,织布的,皮影细线摩擦的。

像一整个老作坊活了过来。

直播结束时。

孩子们举着吸管排箫。

跟着李师傅xsq852的1042皮78影合唱。

跑调的音符混着老手艺的声音。

像首乱糟糟却暖洋洋的歌。

苏淮对着镜头鞠躬。

“下周我们教大家做竹片琴,”他举起块薄竹片,“用老竹根做的那种。”

影人的细线突然指向张师傅的织布机。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像已经知道了下一个秘密。

竹编坊的人渐渐散去后。

四个人坐在月光里。

听着吸管排箫被风吹出的声音。

“刚才有三万个人在线,”苏淮看着后台数据,“好多人问哪里能学皮影。”

李师傅笑了。

“我明天就收拾个房间,”他说,“教孩子们做简单的影人。”

钢琴女生正在整理乐谱。

“我把《月光光》改成了合奏版,”她指着谱子,“可以用吸管排箫、竹片琴和皮影伴奏。”

电子合成器男生突然站起来。

“我们做个儿童音乐剧吧,”他说,“就叫《会唱歌的老作坊》。”

苏淮掏出笔记本。

“第一幕写编竹篮,”他写下标题,“用竹篾的声音做背景音。”

李师傅的皮影突然跳上桌子。

细线牵动着它点头。

像在说这个587主意好。

月光透过竹制舞台的缝隙。

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像一整个老作坊的故事。

都藏在这些光影里。

等着被编成新的旋律。

接下来的日子里。

竹编坊多了个儿童活动室。

李师傅每周教两次皮影。

孩子们用硬纸板做影人。

在墙上演自己编的故事。

苏淮把这些片段拍下来。

做成短视频。

标题都叫“小手上的老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