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十九
“前奏里是不是有馄饨摊的声音?”
“我听到修鞋匠的锤子声了!这编曲绝了!”
“原来泥土声是这样的,听完想回老家种地了!”
星芒娱乐转发了这首歌,配文:“感谢苏总让我们听见‘泥土的旋律’。”
苏淮看着评论,给音乐教室的管理员发消息:“下周带孩子们去录音棚,把他们的歌声和泥土声一起录下来。”
录音棚里,孩子们对着麦克风唱歌,脚下放着装满泥土的铁盆。
苏淮戴着耳机,忽然听到一个小男孩边唱边用脚蹭铁盆,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个声音保留,”苏淮对录音师说,“这是最真实的伴奏。”
单曲《铁盆伴奏曲》发布那天,没有任何宣传。但很快,#最土伴奏#的话题冲上热搜。
“这铁盆声比任何鼓点都带感!”
“小朋友唱歌时的呼吸声太治愈了,循环一百遍!”
“求问哪里能买到同款铁盆,想在家跟着唱!”.
第253章 流量小生学孩子踩水坑录歌
录音棚的铁门被推开时,苏淮正蹲在地上调整铁盆的角度。
“苏总,”郭必婷抱着一摞乐谱进来,“音乐厅那边来电话,说咱们要的‘特殊乐器’不让进。”
铁盆在灯光下泛着锈迹,盆沿还沾着城中村的泥土。苏淮用手指敲了敲盆底,发出“当啷”的闷响。
“跟他们说,”他捡起脚边的拖把,“这拖把也要上台。”
保洁阿姨的蓝色拖把斜靠在谱架旁,布条上还挂着水珠。
三天前在音乐教室,有个小女孩用拖把杆敲着铁盆打节奏,被苏淮用手机录了下来。
“音乐厅经理说,”夏小雨举着手机,“他们从没见过拿拖把当乐器的演出。”
苏淮把拖把横放在钢琴上,布条垂在黑白琴键之间。
他翻开一本泛黄的乐谱,指尖停在《月光奏鸣曲》的页脚——那里贴着张便签,写着“打工时在工地听的挖掘机声,像慢版~的贝斯”.
“让摄像组去拍保洁阿姨拖地,”他忽然说,“把拖把摩擦地面的声音采样,做成打击乐的-底鼓。”
林哲推了推眼镜:“苏总,这会不会太……”
“太什么?”苏淮打断他,指着铁盆上的泥土,“贝多芬当年写《田园》时,还去田野里听溪流声呢。”
音乐厅彩排那天,乐手们看着台上小说资源2群的铁盆和拖把愣住了。
首席小提琴手捏着弓子,看着谱子上“拖把布条扫过铁盆”的标记,额头青筋直跳。“苏总,”他把乐谱摔在谱架上,“这怎么拉?”
苏淮没说话,走到台边拿起拖把。他蹲下来,让布条轻轻擦过铁盆边缘,锈迹斑斑的金属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就这个节奏,”他指了指谱子上用铅笔手绘的波浪线,“像风吹过麦田的声音。”
这时,保洁阿姨端着水桶进来,看到台上的拖把惊呼一声。苏淮把拖把递给她:“阿姨,您平时怎么拖地,现在就怎么拖。”
阿姨握着拖把杆,在舞台地板上划出“唰唰”的声响。
苏淮跟着节奏打起响指,乐手们面面相觑,小提琴声试探性地飘了出来。
·······求鲜花0·
“停!”苏淮突然喊停,走到定音鼓旁,“鼓点太规整了,要像阿姨拖地时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的感觉。”
定音鼓手瞪大眼睛:“绊一下?”
“对,”苏淮捡起脚边的抹布,团成球扔在鼓面上,“咚——哒,中间要有个趔趄。”
.........0
彩排结束时,音乐厅的吊灯映着铁盆上的泥土,拖把布条在谱架旁轻轻晃动。
首席小提琴手擦着琴弓,忽然说:“苏总,明天正式演出,能让保洁阿姨坐在第一排吗?”
演出当晚,聚光灯照在铁盆上时,台下传来窃窃私语。
“那是工地用的铁盆吧?”
“旁边还放着拖把,这是行为艺术吗?”
苏淮坐在调音台后,看着保洁阿姨穿着干净的工装坐在前排。
当小提琴声响起时,他按下了播放键——录音棚里孩子们的铁盆伴奏从音箱里涌出来,混着拖把拖地的“唰唰”声一.
第254章 菜市场电子乐!秤砣声当节拍器嗨翻全网
首席小提琴手的弓子划过琴弦,突然在某个音符上停顿了半拍,像被门槛绊了一下。
台下的保洁阿姨忽然挺直腰板,手里的纸杯轻轻跟着节奏晃动。
高潮部分,苏淮让场工把舞台灯光调暗,只留一束光打在铁盆上。
录音里那个敲铁盆的小女孩声音响起:“苏叔叔,泥土会唱歌吗?”
他对着麦“五四零”克风轻声说:“会啊,你听——”
拖把布条扫过铁盆的声音突然放大,混着远处传来的麻将声、炒菜声,还有城中村卖西瓜的吆喝。
保洁阿姨站起来,跟着节奏拍起手,前排观众纷纷效仿,掌声和着奇特的乐器声在音乐厅里回荡。
演出结束后,#拖把音乐会上热搜#。
“保洁阿姨拍手的样子比指挥家还带感!”
“铁盆里的泥土声让我想起老家院子,哭着听完!”.
“求问苏淮从哪挖来的灵感,太绝了!”
星芒娱乐的制片人连夜赶到后台,手里拿着合同:“苏总,我们想投资‘生活乐器’系列演出,把拖把铁盆搬进全国巡演!”
苏淮正在帮保洁阿姨收拾拖把,闻言笑了笑:“投资就算了,下次巡演让你们艺人来拖地打拍子吧。”
阿姨提着拖把桶往外走,忽然回头说:“苏先生,下次能不能在铁盆里种点花?拖地时花瓣掉下来,声音肯定好听。”
苏淮看着她的背影,对夏小雨说:“记下来,下一场演出主题——《泥土与花瓣的协奏曲》。”
音乐教室的屋檐下,李瑶看着窗外的暴雨发愁。
“苏总,”她指着积水的院子,“原定今天录专辑封面,这雨……”
苏淮蹲在门口,手里捏着块泥巴。
雨水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在他鞋面上晕开深色的痕迹。“让孩子们穿雨靴出来,”他忽然站起来,“专辑改名叫《踩水的节奏》。”
星芒派来的流量小生陈屿穿着亮黄色雨靴,站在水坑边犹豫。
苏淮把一台防水录音机塞给他:“去踩那个最深的坑,要踩出‘啪嗒啪嗒’的三连音.......”
“三连音?”陈屿低头看雨靴,“这怎么踩?”
旁边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噗通”跳进水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陈屿的裤脚。
“像我这样!”她咯咯笑着,两只雨靴在水里交替跺着,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苏淮戴着耳机蹲在一旁,录音机里传来水花声、孩子的笑声,还有远处的雷声。
“这个雷声好,”他指着波形图上突然凸起的峰值,“正好卡在副歌的气口。”
录音棚里,陈屿看着音轨上的水花声采样,眉头皱成一团。“苏总,”他把耳机推到头顶,“这水花声比我的人声还响,会不会太……”
“太真实?”苏淮0.1打断他,把一杯热可可放在调音台上,“你第一次在练习室偷偷写歌时,窗外是不是也下着雨?”
陈屿愣住了。十年前那个雨夜,他躲在琴房弹吉他。
窗外的雨声和琴弦声混在一起,被经纪人发现后没收了谱子——那张谱子现在就贴在音乐教室的便签墙上.
第255章 乐手摔谱质疑 “行为艺术”
“把雨靴踩水的声音当节拍器,”苏淮把录音笔递给他,“今晚去城中村录巷子里的积水声,要录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三天后,陈屿抱着录音笔回来时,雨靴上沾满了泥。录音里有卖馄饨的蒸汽声、修鞋匠的锤子声,还有他自己踩水时的呼吸声。
“苏总,”他把录音笔放在桌上,“我听见卖馄饨的大爷说,他女儿在南方打工,下雨天就想家。”
苏淮把这些声音混进专辑主打歌《雨巷》里。
当陈屿的歌声响起时,背景音里隐约能听见馄饨摊的吆喝、修鞋匠的锤子16,还有雨靴踩水的“啪嗒”声。
专辑发布那天,星芒娱乐的官微转发时配文:“原来雨靴也能当乐器,苏总教我们重新听见生活。”
评论区瞬间沸腾:
“听出了修鞋匠的锤子声!这编曲是把城中村搬进录音棚了吧?”
“陈屿的呼吸声和踩水声同步,这才是有生命的音乐!”
“求苏淮开个‘生活声音采样’培训班,我要学踩水坑打拍子!”
盲童学校的校长打来电话时,苏淮正在音乐教室给旧钢琴调弦。
“苏先生,”校长的声音带着笑意,“孩子们说,听《雨巷》时,能‘摸’到雨靴踩水的形状。”
他放下调音扳手,走到窗边。
音乐教室的院子里,几个孩子穿着雨靴在积水里跳着,李瑶蹲在一旁用手机录音,陈屿拿着伞站在旁边,雨靴上的泥巴滴在青石板上。
“校长,”苏淮忽然说,“下次录专辑,让孩子们用盲文在录音棚的墙上刻音符吧,声音会从刻痕里透出来。”
清晨五点的菜市场,苏淮蹲在卖菜大妈的摊位前。
“张阿姨,”他举着录音笔,“您刚才喊‘菠菜五块两把’的时候,能不能把秤砣晃一晃?”
大妈愣了愣,提起杆秤晃了晃,铁秤砣发出“叮铃”的声响。
苏淮戴着耳机,看着波形图上清脆的峰值笑了:“对,就这个节奏,像电子乐里的hi-hat。”
旁边卖鱼的大叔敲着铁皮盆吆喝:“新鲜鲫鱼十块三条!”
苏淮立刻跑过去:“大叔,您这盆敲得真带感,能教教我怎么敲出切分音吗?”
星芒派来的电子音乐制作人跟着苏淮在菜市场转了三小时。
手里的采样器里塞满了各种声音:剁肉案板的“咚咚”声、菜筐碰撞的“哐当”声、还有大妈们讨价还价的方言吆喝。
“苏总,”制作人摘下耳机,“这些声音太碎了,怎么做成电子乐?”
40苏淮捡起地上的芹菜叶,折成船形放在菜筐里。
“你看,”他指着菜筐的网格,“每个吆喝声都是一个音符,秤砣声是节拍,剁肉声是贝斯。”
音乐教室的旧仓库里,苏淮让孩子们把菜市场的声音采样做成磁贴。
“这个卖鱼的铁皮盆声当主歌的前奏,”他把红色磁贴贴在黑板上,“张阿姨的秤砣声放在副歌的转调处。”
陈屿蹲在地上,把剁肉声的采样拖进编曲软件,忽然抬头说:“苏总,能不能在drop部分加个菜筐倒地的声音?”.
第256章 制作人崩溃!
“为什么?”
“因为每次菜市场收摊时,菜筐倒地的声音特别有冲击力,”陈屿摸着下巴,“像电子乐里的breakdown。”.
苏淮看着他发亮的眼睛,想起海选时那个穿运动服的男生——他也是在旧钢琴跑调时,眼睛里闪着光。
成品Demo出来那天,苏淮把张阿姨和卖鱼大叔请到录音棚。
当电子乐响起时,张阿姨的秤砣声准时出现在副歌,卖鱼大叔的铁皮盆声在drop部分炸响,背景里还混着模糊的“菠菜五块两把”吆喝。
“我的天爷,”张阿姨捂着嘴笑,“这是把我卖菜的声儿镶进歌里了?”
单曲《菜市remix》发布后,#菜市场电子乐#的话题爆上热搜。
“前奏的秤砣声太洗脑了,现在满脑子都是‘菠菜五块两把’!”
“drop部分的菜筐倒地声绝了,比任何电子音效都带劲`.!”
“求苏淮出教程,怎么把我妈的唠叨声做成电音?”
星芒娱乐的官微转发时配文:“原来菜市场是最大的电子乐现场,感谢苏总带我们逛‘声音菜场’。”
苏淮看着评论,给音乐教室的管理员发消息:“下周带孩子们去菜市场录采样,每人发个小本本记吆喝节奏。”
公交站台的雨棚下,李瑶抱着吉他瑟瑟发抖。
“苏总,”她指着缓缓驶来的公交车,“真要在这上面录《城市游牧》?”
上一篇: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