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152章

作者:商十九

“这是我昨晚查到的。”

“其中一家,和您提到的那位高管有关联。”

苏淮接过资料,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果然是他们。”

他将资料放在桌上。

“周先生,这次又要麻烦您了。”

“想请您帮忙查一下,他们最近的资金流向。”

周先生推了推眼镜。

“苏总客气了。”

“不过这事需要点时间。”.

第169章 苏淮震惊:对手竟用此等手段?

苏淮指尖在实木桌面上轻叩出规律的声响。

“三天时间够不够?”

周先生扶了扶眼镜框,指尖划过资料边缘。

“要看他们资金流转的隐蔽~程度。”.

“如果用了多层壳公司-,可能需要更久。”

苏淮起身走到落地窗前,雨幕在玻璃上织出细密-水痕。

“尽量加急,有任何线索随时通知我。”

他从口袋里摸出名片盒,抽出一张递过去。

“这是我的私人号码。”

周先生接过名片,指尖摩挲着烫金字体。

“苏总放心,我会亲自跟进。”

两人告别后,苏淮回到办公室时,小张正站在办公桌前等他。

“苏总,剪辑室的设备调试好了。”

小张抱着笔记本电脑,袖口沾着些许颜料。

“雨景样片做了些细微调整。”

苏淮指了指沙发,顺手拿起保温桶里剩下的酱菜。

“先坐,喝杯水。”

他嚼着脆嫩的酱菜,点开小张发来的视频文件。

雨幕在镜头里呈现出丝绸般的质感,伞面的暖光如融化的蜂蜜。

“这个升格镜头用得不错。”

苏淮指着画面中雨滴坠落的瞬间,“把主角睫毛的颤动放大了。”

小张从包里掏出分镜手稿,纸页边缘有反复修改的折痕。

“我想在伞柄处加个细节。”

他指着草图上的螺旋纹路,“用黄铜做旧处理,刻上细小的花纹。”

苏淮接过手稿,指尖划过纸面的铅笔痕迹。

“花纹设计成什么图案?”

“暂时想用水波纹,”小张挠了挠头,“但又觉得太直白。”

办公室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苏总,培训部送来了课程对比表。”

“国际合作方的视频会议还有半小时开始。”

苏淮将手稿递回给小张,起身整理领带。

“黄铜伞柄的设计可以尝试。”

“但花纹改成更抽象的线条,比如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他走到文件柜前,取出国际合作项目的文件夹。

“下午五点前把修改后的分镜发给我。”

小张抱着电脑匆匆离开,苏淮翻开文件夹时,一张便签从夹缝中飘落。

·······求鲜花0·

是郭必婷的字迹,写着“周末去看画展”,旁边画了个笑脸。

他将便签夹回文件里,手机震动起来,是周先生的消息。

“苏总,查到一点线索,那家律师事务所最近有笔大额资金流向一家文化公司。”

................

“法人名字叫赵启明,您有印象吗?”

苏淮盯着“赵启明”三个字,记忆中浮现出一张堆满假笑的脸。

那是去年行业峰会上,试图挖走公司编剧的竞争对手高管。

他回复完消息,陈默敲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咖啡。

“苏总,视频会议的设备都调试好了。”

“合作方代表已经上线,在等您。”

会议室的屏幕上,合作方代表正翻看资料,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苏总,关于艺人培训模块的调整……”

苏淮将课程对比表推到镜头前,红色批注在白底上格外醒目。

“我们现有课程的实践模块包括舞台表演、镜头前训练、即兴反应训练。”一.

第170章 法务部:绝不轻饶!

“如果再增加商演模拟,需要删减理论课的课时。”

代表用笔尖点着屏幕上的“表演心理学”课程。

“这门课能不能压缩成线上课程?”

“我们更看重艺人的现场应变能力。”

苏淮端起咖啡杯,热气在镜片上凝成薄雾.

“表演心理学是基础课程,关系到艺人对角色的理解深度。”

“四九三”“这样吧,我们可以把即兴反应训练的课时增加一倍。”

“但理论课必须保留核心内容。”

双方争论了四十分钟,最终在课程设置上达成妥协。

会议结束时,苏淮的手机再次震动,是周先生发来的长语音。

“苏总,赵启明那家文化公司的幕后股东,和您之前提到的高管有关联。”

“资金流向显示,他们最近给那家律师事务所打了三笔钱,用途写的是‘法律咨询’。”

苏淮走到窗边,雨已经停了,玻璃上留下蜿蜒的水迹。

“周先生,能不能查到这些钱的具体来源?”

他按下发送键,陈默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张薇的档案。

“苏总,法务部王总说,张薇那个案子的反诉材料准备好了。”

“但他建议再等等,看看对方有没有进一步动作。”

苏淮接过档案,翻开看到张薇刚签约时的照片。

那时她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让法务部再收集些证据,特别是赵启明那家公司的关联记录。”

他合上档案,递给陈默,“通知张薇的经纪人,让她下周来公司一趟,我想和她聊聊。”

陈默离开后,苏淮打开林哲的文创图册,看到那套节气书签时,突然有了灵感。

他拿起电话,拨通林哲的号码。

“喂,林哲,节气书签的设计,能不能加入AR元素?”

“比如用手机扫描书签,能看到对应节气的动画短片。”

林哲在那头惊呼起来,“AR?可是我们预算有限……”

“这个费用我来出,”苏淮打断他,“但短片内容要和我们公司的艺人合作。”

“让他们来演绎节气故事,既能推广你的产品,也能宣传我们的艺人.......”

挂了电话,苏淮打开邮箱,给郭必婷发了封邮件。

“乡村艺术项目的计划书我看完了,有几个建议:”

“1.增加艺人志愿者的培训模块;”

“2.和中小学合作,建立长期艺术支教计划;”

“3.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做成衍生品,收入用于项目运营。”

他刚点击发送,郭必婷的微信就弹了出来。

“苏淮,社区服务点有个奶奶画了幅画想送给你。”

“她说是你上次教她调的蓝色,让太阳看起来特别温柔。”

苏淮看着屏幕上0.1的文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起身拿起外套,对路过的陈默说:“我去社区服务点一趟,下午的会议帮我推迟到明天。”

车子驶入老城区时,夕阳正给青瓦白墙镀上金边。

苏淮推开社区服务中心的门,就听到郭必婷的笑声。

“奶奶,您这朵花的颜色调得真好。”.

第171章 郭必婷893九惊644喜:老人60画作将变公益明信片?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坐在画架前,手里拿着画笔,看到苏淮进来,眼睛亮了起来。

“苏先生来了!快来看我画的太阳。”

画布上,蓝色的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周围环绕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奶奶,您画得真好,”苏淮蹲在画架前,仔细看着每一笔色彩,“这个蓝色用得特别有想法。”

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画纸。

“这些是我最近画的,你帮我看看,能不能送给山区的孩子们?”.

苏淮一张张翻看,每张画上都充满了温暖的色彩和简单的快乐。

“奶奶,您的16画一定会让孩子们很开心的,”他站起身,对郭必婷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画做成明信片,在公益活动中义卖。”

老奶奶拉着苏淮的手,眼里闪着光,“真的吗?那我要多画一些。”

离开社区时,天已经擦黑了。郭必婷挽着苏淮的胳膊,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你知道吗?自从参加了这个绘画班,奶奶的话明显多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苏淮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忍不住握紧了她的手,“这就是我们做公益的意义,不是吗?”

车子开到半路,苏淮的手机响了,是周先生。

“苏总,查到了!赵启明那家公司的资金来源,有一笔是从您竞争对手的子公司转来的。”

苏淮眼神一冷,“果然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