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念旧歌
“怎么样品哥?给个准话啊!”
钱飞急得抓耳挠腮。
“这道糯米鸡的精髓,不在鸡,也不在米。”
陈品放下勺子,拿起那片依然散发着热气的荷叶,对着镜头展示。
“在它,这张荷叶。”
“它不只是包装纸,它本身,就是一道最重要的食材。它的作用,是‘锁’和‘赠’。”
“‘锁’,是锁住所有食材的水分和风味,让它们在高温下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赠’,则是赠予。它把自己的清香,毫无保留地赠送给糯米和鸡肉,用自己的‘清’,去化解肉的‘腻’。”
陈品说着,突然话锋一转,看向了正在品味的安托万。
“其实吧,这种做法,在那些死贵的外国餐厅里,也能找到影子。”
他一脸“我懂的很多”的表情,努力回忆着不知从哪看来的知识。
“我记得叫什么……嗯……‘昂·帕皮洛特’?好像是这么念的?就是用一张纸,把鱼啊肉啊包起来烤,香气也是‘嘭’一下炸开。”
他说的,正是法餐中的经典技法“En papillOte”,但他那川普味十足的蹩脚发音,听得安托万嘴角一抽。
【哈哈哈哈哈哈!神特么昂帕皮洛特!品一口你这法语哪学的?】
【我掐指一算,品一口这辈子唯一接触过的法语,可能就是LV的说明书。】
【安托万:求求你别念了,我的母语要被你带跑偏了!】
安托万用餐巾轻拭嘴角,神情出人意料的严肃。
他并未嘲笑陈品的发音,只是轻声纠正:
“是‘En papillOte’(纸包烤)。”
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开始用专业的法餐理论来“降维打击”了。
然而,安托万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整个直播间陷入了宕机。
“但是,陈,你的理解,既对,又不对。”
安托万扶了扶眼镜:
“‘En papillOte’用的烘焙纸,作用是中性的,是纯粹的工具,目的就是‘锁’。它的哲学,是‘精准’,是‘控制’。”
“而这片荷叶,它不一样。”
“它除了‘锁’,更重要的是你说的‘赠’。它有生命,是参与者,是食材的一部分。它在贡献自己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其他食材。这背后,是一种东方的、更讲究‘和谐’与‘共生’的哲学。”
安托万拿起勺子,也挖了一勺糯米鸡,细细品味。
“如果说,‘En papillOte’像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那这道糯米鸡,更像是一场高明的‘君臣佐使’。”
“糯米和鸡肉是‘君’,是主体。腊肠、香菇这些是‘臣’,辅佐君王,增加风味。而这张荷叶,它就是‘佐’和‘使’。它既能调和诸味,防止油腻,又能引诸味入体,让香气通达。这……这是一种超越了单纯物理加热的烹饪智慧。”
这话一出,茶楼里热闹的空气像是被抽走了一瞬。
钱飞张着嘴,手里的叉烧包悬在半空。
林晚的镜头纹丝不动,死死锁定安托万,那眼神,就是在看一个披着人皮的外星生物。
一个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大厨,竟然用最地道的中医理论,来解读一道广式点心?
这世界是疯了吗?!
【卧槽!卧槽!卧槽!我人傻了!】
【安托万老师!你清醒一点啊!你是法餐大厨!君臣佐使都让你给整明白了?】
【完了,安托万被品一口彻底带歪了!一个中国人用蹩脚法语解释中餐,一个法国人用老中医理论分析中餐!你俩搁这儿文化对冲呢!】
【我宣布!品托组合今天正式升华!这已经不是吃播了,这是中西结合的学术研讨会!门票多少钱?我买!】
陈品也听得一愣。
他本想卖弄一下自己道听途说的野路子知识,跟安托万来个跨文化碰撞,哪想到对方直接反向超车,用一套他更熟悉的中医理论,把这道菜给分析得底裤都不剩。
“漂亮。”
陈品由衷地赞叹了一句,对着安托万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刻,两人之间再无门派之见,只有对美食探索的纯粹共鸣。
“好了,学术交流结束。”
陈品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公布最终结果。
“这道‘古法荷香糯米鸡’,从创意、技法到风味融合度,都堪称上乘。我给它的分数是——93分!属于‘镇店之宝’级别,实至名归!”
一顿糯米鸡,吃出了国际峰会的感觉。
钱飞和林晚已经放弃思考,只顾着埋头猛吃,享受这93分的美食。
解决了糯米鸡,桌上只剩下最后一笼点心。
那笼白白胖胖、顶部微微开裂,露出一点点诱人酱红色内馅的——叉烧包。
陈品满足地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那笼叉烧包上,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好了,各位。”
他对着镜头,慢悠悠地说道。
“我们品尝了咸鲜的凤爪,Q弹的牛肉丸,脆弹的虾饺,多汁的烧卖,顺滑的肠粉,甜蜜的流沙包,和清香的糯米鸡……”
“现在,该轮到广式早茶四大天王里的最后一位,也是最经典的一位出场了。”
第197章 神特么会笑的包子!我以后没法直视叉烧包了!
“现在,该轮到广式早茶四大天王里的最后一位,也是最经典的一位出场了。”
陈品的声音不大。
却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满足的饱腹感中重新吸附过来,牢牢钉在了桌子中央那笼最后的点心上。
叉烧包。
它不像虾饺那般晶莹,也不像烧卖那样华贵,更没有糯米鸡荷叶加身的神秘。
它就那么白白胖胖,朴实无华地待在蒸笼里。
“品哥,这个我熟!”
钱飞终于找到了自己能插上话的领域,立刻举手抢答。
“叉烧包嘛,就是面粉包着叉烧呗,甜口的,我从小吃到大!”
“你那叫吃,不叫懂。”
陈品毫不留情地打击道,随即露出了他那副准备开始“上课”的招牌表情。
“判断一个叉烧包的优劣,第一眼,不是看它有多白,也不是看它有多大。”
他伸出筷子,轻轻点了一下其中一个包子的顶部。
“看这里。”
林晚的镜头立刻推进。
画面中,那个包子顶部呈现出非常自然的、三瓣开裂,裂口边缘并不规整,是面团自己笑开的模样。
从裂缝中,能窥见一抹诱人的、酱红色的蜜汁叉烧馅。
“这叫‘开花’,或者更形象的叫法,叫‘爆口’。”
陈品的声音带着引人入胜的韵律。
“一个顶级的叉烧包,必须‘爆口’,但又不能‘大爆’。”
“它得是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的笑。”
“馅料要露,但不能流出来。”
“像这样,微微裂开,给你一种‘里面全是好东西,快来吃我呀’的暗示,这才是最高境界。”
他突然坏笑了一下,抛出了今天的第一个“品氏暴论”。
“这么说吧,一个不开花的叉烧包,就像一个不会笑的人,内心再丰富,也显得苦大仇深,让人提不起兴趣。”
“而一个优秀的叉烧包,它自己就会对着你笑。”
【哈哈哈哈哈哈!神特么会笑的包子!我以后还怎么面对我们家楼下那个永远板着脸的叉烧包!】
【品一口,求你出本书吧,书名就叫《包子的表情管理学》!】
【学废了学废了,以后去茶楼,我就指着蒸笼问老板:你家包子会笑吗?不会笑我可不要!】
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带着不耐烦的催促响了起来。
【哼!愚蠢的凡人,废话真多!什么笑不笑的,不就是发酵时皮裂开了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快点吃!本神已经闻到那股甜腻腻的猪肉味了!】
陈品没理会她,继续他的科普。
“至于为什么会‘开花’,这背后全是学问。”
“关键在于面团。好的叉烧包面皮,要用到两种发酵物,一种是酵母,负责让面团松软;另一种,是臭粉,也就是碳酸氢铵,或者泡打粉。”
“臭粉这东西,遇热会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就像在面团内部引爆了一颗小小的气弹。”
“它会让面皮急速膨胀,从最薄弱的顶部‘嘭’地一下裂开,形成漂亮的爆口。”
“所以,一个完美的叉烧包,它的皮吃起来,口感是松软的,但又带着一丝极轻微的韧性,绝对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实心面疙瘩。”
一番话说完,他才郑重地夹起一个“会笑的包子”,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送入口中。
外皮接触舌尖的瞬间,是惊人的松软,牙齿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陷了进去。
紧接着,是内馅。
被蜜汁包裹的叉烧粒,肥瘦相间,比例堪称完美。
瘦肉的丝丝纤维感,肥肉的入口即化,混合着浓郁又不过分甜腻的酱汁,瞬间占领了整个口腔。
这味道,是纯粹的、直接的、能瞬间唤醒多巴胺的碳水与油脂的狂欢。
【叮!】
【菜品名称:古法爆口叉烧包】
【食材新鲜度:94%(精选猪梅花肉,自制叉烧酱,低筋面粉配合澄面)】
【制作工艺评级:96(面种与酵母、臭粉比例精准,发酵恰到好处,形成完美的‘开花’效果;面皮松软不粘牙,叉烧馅肥瘦三七开,蜜汁醇厚不齁甜)】
【添加剂分析:无】
【综合评分:94】
【获得能量:+180】
【获得美食点数:16】
【当前能量储备:1101/20000】
【当前美食点数:227】
【食神辣评:哼!总算来了一个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的了!这种直接用甜味和油腻来冲击味蕾的粗暴方式,虽然很低级,但……但还挺有效。这叉烧做得勉强入口,肥肉的油刚好被瘦肉中和了,没让本神觉得恶心。算是今天这些小点心里,最‘诚实’的一个了!】
“呼……”
陈品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口,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94分。”
他对着镜头,公布了这个惊人的分数。
“镇店之宝,差一步,就到‘神级美味’的门槛了。”
“它的面皮,完美。松、软、弹,三者兼备。”
“它的馅料,肥瘦比例堪称黄金分割,多一分肥则腻,多一分瘦则柴。”
“最难得的,是它的调味,有甜味,但更多的是浓郁的酱香和肉香,吃完一个,嘴里是回甘,而不是那种死甜的齁腻感。”
陈品总结完毕,看向了安托万。
上一篇:北漂失败,直播改造老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