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67章

作者:李蒹葭

  “有个……三十斤吧?”李浪掂了掂鱼的体重,不确定说道。

  三十斤,这他还少说了,至少三十斤打底,

  三十多斤!

  “三十斤的大胖头,俺个天,牛小浪哥你太厉害了!”

  张卫国兴奋地跑过去,抱着鱼,想要感受一下三十斤大鱼的分量。

  李浪把鱼递了过去,张卫国一把接住。

  看着傻呵呵笑着张卫国,李浪也是心头一动。

  他目光巡视整条龙门河,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龙门河资源真不少啊……”

  这龙门河身为松花江下流,资源丰富,往年都有渔民驾着小船,撒网捕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长白山一样,龙门河也是附近几个村子赖以生存的渔场。

  不过和往年相比,资源没那么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现在也就图个乐呵,再加上这两年又闹饥荒,村里人没得吃,自然就把主意打到龙门河里的大鱼身上。

  但冬天大雪封河,想要通过冰钓搞到十多斤的大鱼,可没那么容易。

  技术是一方面,鱼饵也是另一方面。

  蚯蚓的效果,远远没有李浪那包特殊鱼饵好使!

  “这鱼饵……要是让城里那些爱钓鱼的老干部知道,估计要抢破头吧……”

  城里的大官高级干部,平时没事就爱甩两杆子,用的鱼饵是蚯蚓和苞米。

  李浪这包鱼饵要是让他们知道,花几十块钱,他们也会买下!

  “可惜就半袋子了……”李浪看着剩下的一半鱼饵,摇摇头。

  这特殊鱼饵钓鱼效果这么好,他打算省着点用,不能浪费了。

  “钓鱼还是太慢了,回头得弄个渔网虾笼,放点鱼饵,应该能搞到不少鱼……”

  撒网下虾笼也是他们双水村渔民常见的捕鱼方式,不过这玩意,冬天没法子弄,得等到开春,河面上的冰融化了以后,才好下网下笼。

  “还真让这小子叉到了大鱼!”胡学岩盯着张卫国抱着的那大鱼,睁大眼睛。

  “看那鱼个头……少说有三十斤啊!”胡学岩声音带着颤音。

  三十斤的花鲢鱼,就连是他,也要羡慕眼红!

  他在这龙门河的最好记录,也就20斤的草鱼,

  李浪钓到的这条大胖头鱼,足足比他那条还重十斤!

  “这小子咋钓到的?这么大的鱼,这龙门河里我都没见过几次……”胡学岩惊骇道。

  三十斤的大头鱼,在这龙门河,十分罕见,

  一般也就十来斤二十斤,超过三十斤,那就是稀缺的大鱼。

  花鲢鱼这类鱼,只好水质好水草多,体型就能一直长,长到五十多斤都不是问题。

  但这五十多斤的大鱼,那都成精了,可不会轻易咬钩上当!

  更何况这还是冬天的龙门河,那更不可能了!

  胡学岩舔了舔嘴唇,盯着李浪那条三十多斤的河鲜。

  他好鱼,有点眼馋,想尝尝这三十斤花鲢鱼的滋味。

  “不知道那小子愿不愿意割爱……”

  “老八,你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卖那鱼,我高价收。”胡学岩打发自己的侄子,让他去找李浪买鱼。

  胡老八就是跟胡学岩身后那位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年人,是胡学岩的本家侄子。

  “好的,大爷。”胡老八放下鱼竿,往李浪走去。

  另一边,孙向日一行知青也看到了李浪又钓到了一头大鱼。

  “他娘的,这小子运气咋这么好?又中了一头大鱼!”

  “狗屎运总不能走两次吧?”

  “甩第一钩就中了十斤的大鲤鱼,第二勾就中了三十多斤的大胖头,李浪这个家伙……”

  “……”

  知青们贪婪地看着李浪那尾大胖头鱼,那叫一个羡慕,那叫一个眼红。

  这大胖头拿来煲汤,那可太鲜了,

  寒冷的冬天,在这长白山,能喝上这一碗鱼汤,那滋味……别提多享受!

  “要不,俺们几个凑点钱,把那大胖头给买了?”几个知青围在一起,交流着意见。

  他们身后,孙向日黑着脸,一言不发。

  看到那几个知青同学,约定好了准备掏钱,派出一个代表去找李浪买鱼。

  “哎呦,有人过去了,老郑你快点,可别让他捷足先登了!”

  “站住,不许去!”见知青同学要去找李浪花钱买鱼,孙向日把鱼竿甩在他脚下,喊住了他。

  “孙少,咋,咋了?”

  “买个屁啊,还花钱买?老子丢不起这人!”

  在孙向日看来,花钱找李浪买东西,那就是低三下四,看李浪脸色,他一个北京城来的顽主,丢不起这人。

  “孙少,兄弟们这两个月天天吃野菜喝玉米糊糊,都馋坏了……”

  “今个儿你又没钓到鱼,不如俺,俺们……”

  “闭嘴!都给老子闭嘴!”孙向日冷着脸。

  “你们几个过来,”

  “等那小子钓完鱼回去,咱们就……,”

第89章 鱼竿子都给拉爆了!专钓大鱼,两百斤的鱼获

  “卫国,把鱼收好,别嘚瑟了。”

  见张卫国还沉浸在钓到大鱼的喜悦中,李浪当头棒喝。

  龙门河就这么大,周围几十个渔民虎视眈眈,几十双眼睛都盯着呢,钓了这么大的鱼,太扎眼子。

  再加上又闹饥荒,这么大的鱼,一条就是几十斤的肉,容易招人惦记,

  这也是李浪为什么带着麻袋的缘故。

  装鱼是其一,藏鱼也是其一。

  张卫国啥事都听李浪的,手脚麻利地把那尾大胖头鱼装进了麻袋子里。

  他刚装好鱼,就有个沉稳的国字脸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两位同志,俺大爷想花钱买下你这条大胖头,价格你随便开口。”

  国字脸中年人相貌慈祥,话语亲切温和,简短地说明了他的来意。

  张卫国没说话,而是转头看向李浪。

  这三十多斤的大胖头,是李浪钓到的。

  卖还是不卖,李浪说了算。

  “不卖。”李浪摇头,十分果断。

  “同志,你再考虑一下?俺大爷不差钱,就好这一口河鲜。”国字脸中年人没有强买强卖,很和气地开口。

  “不卖,这胖头鱼我得留给妹妹熬鱼汤补身子。”李浪还是摇头。

  胖头鱼熬的鱼汤营养丰富,给妹妹还有老爹补身子正好,无论开多少钱,他都不会卖的。

  见那中年人一脸落寞,李浪想了下,又道:

  “我这还有条十斤大鲤鱼,可以卖给你。”

  鲤鱼味腥,得下重料,李浪家没佐料,现在有人来买,自然乐见。

  “俺大爷不爱吃鲤鱼,还是算了。”中年人忙摆摆手。

  他正要转身离去,李浪却是喊住了他:

  “你要是不急的话,可以等我一会,钓到第二条胖头鱼可以卖给你。”

  国字脸中年人闻言一脸吃惊,他下意识瞥了一眼李浪装鱼的袋子:

  “你,你还能钓到大头鱼?”

  “也许吧,看运气了。”

  “俺可先说好,俺大爷不喜欢吃小鱼,就爱吃大的,至少也得三十斤。”

  “这个没问题。”

  李浪对自己的鱼饵很有信心,这才甩了两杆子,一条十斤大鲤鱼,一条三十斤大胖头。

  后面再甩十几竿,总能中一条胖头鱼吧?

  国字脸半信半疑,一脸惊讶地离开了。

  回去后,他就把这事,原原本本跟胡学岩说了。

  胡学岩一听,一脸惊讶:

  “这小子真这么说的?”

  “那还能有假,俺听着清清楚楚,他说他还能钓第二条。”

  “这小子……”胡学岩更惊讶了。

  在这龙门河,能钓到三十斤的大胖头,那都算上辈子做了好事,祖宗保佑了。

  你小子还想再钓到一条?

  “贪心,这小子胃口太大了,贪心不足蛇吞象啊……”胡学岩摇摇头。

  他原本还看好李浪,觉得这个双水村小子年纪轻轻,就有一手过硬的钓鱼本领,起了结交之意,才特意让侄子花高价去收购。

  这小子不卖也就算了,还说能钓第二条,

  狂妄,太狂妄了!

  狂妄又自大!

  胡学岩是个稳重的生意人,看不惯这种狂妄之徒。

  “大爷,这小子还年轻呢,才20岁不到。”

  “年轻人嘛,喜欢说大话吹牛逼,很正常的一件事。”

  “大爷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比他还要狂呢!”国字脸中年人在一旁笑眯眯说道。

  年轻人就该自信!就该张狂!

  不气盛,还能叫年轻人吗?

  “呵呵,老八,你这榆木脑袋跟你大爷这么久了,就今天说话中听。”

  “那咱们就看这小子,还能不能钓到第二条胖头!”

  胡学岩索性把钓鱼竿一丢,不钓了,钓那些塞牙缝的小鱼,哪有看人家钓大鱼爽。

  另一边,李浪又重新给鱼竿上了鱼饵。

  “十斤三十斤,四十斤的鱼了,再钓个六十斤吧,凑个一百多斤。”

  他毕竟答应了张卫民,要卖给他一百斤的鱼。

  这份订单,可是提前说好的。

  装有鱼饵的鱼钩一下水,那浓郁的味道在水下弥漫开来,

  几个呼吸后,鱼漂又有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