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蒹葭
【叮!盲盒已刷新】
【宿主可兑换一级盲盒(第一次领取盲盒,不消耗“好感值”点数)】
“打开盲盒。”李浪没有丝毫犹豫。
【盲盒打开中……】
【恭喜宿主,获得情报1条:黑瞎子山山脚下老槐树下,下午1点会有两只花尾榛鸡路过,在树下下套子可100%捕捉】
“情报?”李浪一愣。
这“每日盲盒”,居然还能开出来猎物的情报。
黑瞎子山李浪知道,就在双水村后山,老爹李大海和村里的狩猎队,经常去这座山赶山打猎。
之所以叫“黑瞎子山”,就是山上的熊多,但只要不去深山老林危险地方,在山脚下一般都是很安全的。
那老槐树李浪也知道,以前经常带着妹妹去树下捡蘑菇。
“两只飞龙……”
“这情报准不准啊?”
想了想,李浪还是打算去看看。
距离下午一点还有一个小时,李浪把野猪肉收起来,对两个妹妹交代一声,走出院子,往黑瞎子山走去。
第4章 飞龙
双水村坐落在长白山下,背靠黑瞎子山,毗邻松花江支流,地理位置十分偏僻。
往正东北方向走上二十里山路,就是荒无人烟的大小兴安岭。
距离最近的白水镇,从双水村村口出发,也要走三十多公里的山路。
早去晚归,就是一天的工夫。
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再加上终年被积雪覆盖,气候湿冷。
无论怎么看,这样的村子,都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
但实际情况是,双水村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扎根在长白山下,足足有二百多年了!
大清朝还没亡时,双水村的老祖宗,从内蒙古逃难过来,看这个地方猎物多,到处都是山珍,也就扎根下来,开枝散叶。
所以双水村的村民,是有一点儿蒙人血脉的。
不过这一百多年来,由于不断地和本地汉族人通婚,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点血脉,早就被同化了。
到李浪太爷爷那一代,蒙人血脉从此断绝,成了纯正再纯正不过的汉人。
在东三省,有一句老话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从双水村传出去的。
双水村这一带的资源,那是真没的说。
别的就不说,就那黑瞎子山,山脚下随便走一走,那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灵芝和各种各样的山珍。
猎物那就更不用说了,朝草丛里丢块石头,咚的一下,都能砸死一头野兔子,带回家剥了皮,放点盐巴,烤了吃肉,又香又嫩。
老祖宗严选,跟你开玩笑呢?
但是吧,资源就算再怎么丰富,山珍就算再怎么漫山遍野,也架不住人多。
一开始,双水村也就几户几个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下来,从原来的几家几户,扩大到了几十户几百口人。
基本上,一户人家,就有七八口人。
李泽家不就是,算上他两个妹妹,还有老爹,一共四口人,如果他妈不难产去世,这一家四口,还得翻个倍!
村里的猎户没啥娱乐方式,再加上又经常吃鹿肉喝鹿血,一身的劲儿没处使,一回家,就关上门拉上窗帘子,全用在婆娘身上了。
这个时代没有“计划生育”这个说法,套子又没有普及,做一次,就怀上一次。
双水村的婆娘,跟野狗下崽子一样,贼姬儿能生!
人一多,山上的资源就少了。
再加上这两年粮食绝收,村里又闹饥荒,那就更少了。
基本上,长白山和黑瞎子山山脚下这些区域,别说野鸡野兔子了,就是野菜,也早就被村里人挖光了。
没办法啊,饿啊,几百张嘴嗷嗷待哺呢!
双水村的猎户和赶山客,一般去的山头就两个,一个是长白山,另一个就是黑瞎子山。
李浪现在去的就是村后面的黑瞎子山。
走了二十来分钟,李浪很快就来到了黑瞎子山山脚下。
这会儿还是冷冬,前天夜里又下了一场大雪,这会儿山上的水杉树,都堆着厚厚的积雪。
不间断还能听到“嘎吱”“嘎吱”树枝被积雪压断的声音。
“就是这棵了。”李浪一抬头,就看到了一棵高大的老槐树。
这老树,大概有三四层楼高,树身直径比水桶还粗,两个成年人拦腰才能抱住。
树枝丫光秃秃的,没有一片绿叶,只有又白又厚的积雪。
“这里真有飞龙?”李浪看了一眼老槐树下厚厚的积雪,没有看到一点野兽的脚印,他对那条情报保持怀疑态度。
飞龙是一种野鸡,学名叫“花尾榛鸡”,冬天在山上很常见,因为肉质鲜美,很讨双水村猎户喜欢。
双水村人一般不喊它叫野鸡,叫“飞龙”,天上龙肉嘛,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野鸡一般飞得快,经常在林子里蹿来蹿去,有经验的猎户,枪法好,用土铳才能打下几只。
李浪没带猎枪,空手来的,想逮几头飞龙改善一下伙食,得下套子。
不过,老爹李大海是猎户,李浪从小就耳濡目染,下套子设陷阱,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来都来了,先下几个套子再说。”李浪沉思道。
下套子也简单,有捕兽夹,搁那一放,再放点苞米当诱饵就行。
也可以拿藤条树皮自己做个简易套子。
李浪就地取材,从老槐树下扯了一段树藤,系了个活扣,埋在了树下,又把另一端固定好。
“情报上说是两头飞龙,这陷阱得做两个……”
按照同样的操作,李浪又做了一个套子,同样在树下埋好固定好。
做好套子后,李浪拍了拍手上的雪屑,找了个隐蔽的草丛,躲了起来。
“来了!”
几分钟后,有两只体型稍小的松鸡,从草丛里钻出,一蹦一跳地来到了老槐树下。
这两只松鸡,通体棕灰色羽毛,带有栗褐色横斑,尾羽有花斑。
花尾榛鸡,飞龙!
看到这两只飞龙,李浪心中暗喜,看来这情报是真的,一点钟头真有野鸡来这棵老槐树下!
李浪藏在草丛里,怕惊走那两只飞龙,大气不敢喘,屏住了呼吸,一动不敢动。
现在……只要等那两头飞龙上套就行!
那两只飞龙一雄一雌,一前一后在雪地上走,爪子踩在积雪上,传来清脆的“嘎吱”声。
随后,它们一蹦一跳地来到了老槐树下,树下堆着积雪,它们挖了个雪窝,像洗沙浴一样,开始清洗身上的羽毛。
“嗯?哪来的血?”等雌飞龙靠近了,李浪才发现这头飞龙羽毛沾着血迹。
这头飞龙,好像受伤了。
李浪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听到一声尖锐的鸡叫声,一抬头,看到那头雄飞龙被套子捆住了爪子,在疯狂地扑腾翅膀,挣扎个不停。
“中了!”李泽暗自兴奋。
那雌飞龙看伴侣中了套,一惊慌,忙扑腾着翅膀,结果踩到了李浪下的第二个套子,
“又中了!”李浪兴奋叫道。
他赶紧跑了过去,捡起一个木棍子,朝着一雄一雌飞龙脑袋上狠狠来了几下。
第5章 报恩
一棒一个飞龙,直接敲死。
“嗯,有小三斤。”李浪掂了掂这两头飞龙的重量,都在一斤多,差不多三斤。
山上的花尾榛鸡,一般也就不到一斤,能长到一斤多点,这两头飞龙,肉质肯定十分肥美。
李浪现在心情很激动,这次捡漏了两头飞龙,丝毫不费力气,和守株待兔也差不多了。
他之所以这么激动,一是证明了系统给的情报是真的,这代表他以后,只要每天中午12点刷新盲盒,就能获得猎物的情报,源源不断地捡漏!
二嘛,自然是给妹妹还有老爹改善伙食了,二妹和小妹这段时间天天吃野菜,瘦得脸都凹下去了,营养不良,看着让人心疼。
李浪找了个藤条,把两头飞龙串了起来,挂在腰上。
村里狩猎队的猎户,要是在山上打到了猎物,大型的,比如野猪傻狍子之类,用肩膀扛下来。
小型的,兔子野鸡啥的,就找个麻绳或者藤条穿起来,挂在腰上。
这也是双水村的一种打猎习俗。
李浪挂好了飞龙,清理了一下老槐树下的陷阱,准备下山。
一边走,他一边摸着下巴思考,李浪这会儿正纳闷呢,这母飞龙翅膀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李浪刚才检查了一下伤口,还闻到了淡淡的火药味,
这伤,好像是枪伤?
“谁?”
从黑瞎子山下来,来到岔路口时,李浪听到了一旁草丛传来“嘎吱”“嘎吱”的响声。
他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赶紧弯腰捡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棍防身。
这儿是黑瞎子山,黑瞎子山什么最多?熊!
李浪握着木棍,眼神戒备地看着草丛。
“哎呀,是小浪啊。”
草丛里一前一后蹿出两道身影。
领头的戴着个狗皮帽子,年纪有点大了,六十多岁,个头很高,有一米八,满脸褶子,但眼神很锐利,像山上的金雕一样,腰板儿挺着直直的,走路虎虎生风。
他身后,还背着一杆枪。
跟在后面是个年轻人,个头要高一点,胖胖的,也戴着一顶狗皮帽子,穿着保暖的羊皮裘子和狗皮靴,身材魁梧,小脸蛋儿被冻着通红,就是人看上去有点儿憨。
“赵爷爷?六子?”李浪连忙喊道。
这一对从黑瞎子山下来的祖孙,也是双水村人,就住在李浪家隔壁,。
双方是邻居,常有来往,经常串门儿,关系还不错。
那看上去憨厚的六子,更是李浪的发小,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
虽然同岁,但是按照辈分,六子得喊李浪一声“叔”。
李浪当初被李香花逼着离婚,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搬空了,一贫如洗,穷得吃不上饭,腿又被那两畜生打坏了,在床上动弹不得,还是六子每天拿着粮食和干肉上门接济他和妹妹。
还专门从镇上找来了赤脚医生,给李浪治脚伤。
患难见真情,可以说,李浪当初能保住命,没饿死,得亏了六子。
如今看到稚嫩年轻的六子,李浪心里头十分触动。
“六子,愣着干啥?叫人啊。”赵老爷子以前扛过枪,去过鸭绿江,打过豺狼,为人很正派,见自己孙子直愣愣盯着李浪,忙踢了他一脚。
“叔!”六子回过神来,对李浪喊了一句。
“别,我跟六子同岁,喊我哥就行。”李浪尴尬一笑。
被一个同岁人喊叔,总感觉被喊老了,听起来怪怪的,有点折寿。
“小浪,你这是……”赵老爷子眼尖,一眼就看到李浪腰间挂着的飞龙。
上一篇:半岛:书中女主角找上我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