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293章

作者:李蒹葭

  “今天咱们买了五斤猪肉,再买点大白菜,家里还有粉条子,回头让老爹给咱们做猪肉大白菜炖粉条子!”

  猪肉炖粉条,那可是东三省的一道名菜!

  也是老爹的看家本事,拿手好菜。

  “好。”白婕点头。

  于是起身去摆菜的柜台,挑了几个个头大一点叶子绿一点的大白菜,

  “再买点西红柿和茄子吧,我瞅着这两样不错。”白婕又道。

  “可以,多买一点,好久没吃新鲜的蔬菜了,补一补维生素。”李浪点头。

  “维生素?那是什么?”正在挑菜的白婕忽然扭头,看向李浪,好奇问道。

  “就是一种营养物质,咱们身体需要,对身体有好处。”李浪随口解释了一句。

  “哦,这样啊……”

  “小浪,你懂得还挺多。”白婕美目发亮,崇拜地说道。

  李浪只是笑,并不说话。

  两世为人,这些知识,只是前世的记忆罢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哎,要是化肥能研究出来就好了,这样蔬菜亩产也多一点,个头也大一点……”

  李浪看着那些摆在摊子上的茄子西红柿,虽然这些蔬菜品相不错,但个头和后世比,要小一圈。

  就拿西红柿来说,颜色红里带青,没有后世那么红透。

  随便拿起一个,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番茄味道不是那么浓郁,淡淡的。

  但李浪也清楚,这些蔬菜之所以长着差点意思,跟化肥有一定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还是种子问题。

  后世的菜种,都是经过农业科学家一次又一次改良,才培育出好种子,然后供应市场,种下去,让老百姓吃上好蔬菜好瓜果。

  就拿西瓜来说,现在的西瓜跟冬瓜差不多,个头大,皮又厚,甜度也差点意思,西瓜籽还大。

  后世那种无籽西瓜,什么8424麒麟瓜,甘美西瓜……之类,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发西瓜种子,培育淘汰后才出现的优良种子。

  只有这样的种子,才能种出无籽又甜滋滋的西瓜。

  “咱们这个时代,科研技术还是落后,不太行,只能慢慢来了……”

  科学家尽管有知识有技术,但苦于设备和实验条件跟不上,只能有心无力。

  这是时代的问题,与科学家无关。

  “对了,我怎么差点把我这个三倍灵液忘记了……”李浪手腕一翻转,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小瓶子。

  小瓶子装着正是前段时间,他从盲盒里开出来的灵液。

  这灵液能让亩产翻三倍,不限种类。

  无论是水稻,大豆,小麦,高粱,苞米……只要往浇的水滴上一两滴,每个月浇两次,直到作物成熟,都能翻三倍。

  这三倍灵液既然能对水稻高粱起作用,那自然也能对西红柿茄子起作用。

  “要不我自己也种点蔬菜……”看着柜台上这些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李浪起了心思。

  “不过个人名义不能购买蔬菜种子,得以公社的名义……”

  现在国家推行的是人民公社化行动,走着的是集体主义。

  办着是“公共食堂”,吃着是“大锅菜”。

  这种菜,自然也是全公社的社员一起种植,不允许个人种植。

  不过有自留地,偷偷种一点,公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李浪和村子里的公社大队长钱富贵关系极好,

  这一点,难不倒李浪。

第397章 国营饭店下馆子

  二市斤西红柿,四市斤大白菜,一市斤辣椒,一市斤包菜……

  李浪花光了手上的蔬菜票,又花了几块钱,买了不少蔬菜。

  这个年头,蔬菜没有肉贵,花不了多少钱。

  “正好还剩点红薯票和地豆子票,也都花了吧……”

  红薯和地豆子是粗粮,储存时间比西红柿大白菜这些要长,价格也便宜。

  李浪于是又买了四市斤的地豆子,六市斤的红薯。

  这进国营菜市场跑一趟,裤兜里的蔬菜票和粗粮票,基本也就全花光了,一点儿都不剩。

  李浪对这些倒是无所谓,蔬菜票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后面还可以用盲盒开出来,红薯票和地豆子票同样如此。

  “哎呀,买了这么多东西,咱们可咋带回去啊?”

  菜市场门口,白婕看着堆在自行车旁边的一摞东西,忍不住皱眉道。

  这个年头没有塑料袋,买菜用的是网兜,

  西红柿大白菜包菜这些蔬菜,都被装进了网兜里。

  李浪随手一拎网兜,沉甸甸的,少说也有个几十斤。

  “搁车后座绑着吧?我给载回去。”李浪建议道。

  “这么重,带着这些可不方便。”

  白婕摇了摇头。

  “那算了,交给小牛他们就是了。”

  正好喊了青龙帮的小弟帮他运货到村子里,把这些蔬菜地豆子红薯和粮食一起交给他们运回去就是了。

  李浪于是把这一网兜的蔬菜,给用自行车给搬到了食品站,和那些粮食放在一起。

  叮嘱食品站的售货员一声后,李浪就跟白婕俩人一起骑车,往双水村赶。

  “小浪,我都饿了,要不吃点东西再回去?”这时候,白婕的肚子饿着咕咕叫,她建议道。

  “吃点东西再回去么……”李浪看着街边两旁的铺子,沉思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手头上没有粮票和肉票了……”

  白山镇虽然不大,但镇上是有一家国营饭店的。

  这个年头,私人不允许开饭店。

  个人开饭店相当于做买卖了,这是私人买卖行为,属于投机倒把。

  因此,镇上开的饭店,是政府开的,也就是国家开的饭店。

  国营饭店。

  尽管是国营饭店,但想去这饭店里吃饭,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得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也就是干部。

  或者兜里有钱的工人,吃腻了食堂的大锅饭,抽空跑出了厂子,过来下馆子。

  这进国营饭店下馆子,除了要有钱,还得要有票。

  吃什么,就给什么票。

  吃肉要给肉票,吃菜要给菜票,吃馍馍米饭,也要给粮票。

  一听白婕提议下馆子,李浪也心动,来镇上跑一天了,他正好也饿了。

  不过刚才跑了一趟食品站,又跑了一趟国营菜市场,这身上的粮票和蔬菜票肉票都花完了。

  想去国营饭店下馆子,身上得有票才行。

  李浪皱着眉头说道:

  “吃饭可以是可以,咱俩刚拿回来老巫婆的抚恤金,今天不差钱,但是下馆子有钱也不行,还得要有票。”

  “咱们今天买了这么多粮食和蔬菜,票都用完了。”

  “想进饭店下馆子,得弄点儿票。”

  “这票可不好弄……”

  一听这话,白婕面露失望,摇摇头,装作无所谓道:

  “我就随便说一说,咱们还是先回家吧。”

  “实在不行,咱们找个地儿弄点水把红薯洗一洗,也能填饱肚子。”

  红薯是万能粮食。

  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烤着吃,还能炒着吃,

  甚至还可以生吃!

  生吃也就是干吃,把红薯洗一洗,洗干净表面的泥巴,完事把外面那层皮去掉,直接啃。

  新鲜的红薯,又脆又甜滋滋的,还能饱肚子,一点儿都不比馒头差。

  跟咔嗓子的棒子面窝窝头比,李浪更喜欢吃红薯,

  尤其烤着外焦里嫩的红薯,把皮一剥,露出金黄金黄的红薯肉,咬一口,那叫一个甜。

  又香又甜。

  李浪最近这几个月,每逢懒得做饭时,就从厨房里拿几个红薯,往灶台里一丢。

  半个小时,红薯的香味就弥漫整个厨房。

  弄着二妹小妹都馋死了。

  不过红薯这玩意,吃多了容易放屁,。

  天天吃,总会吃腻了,也不是个事儿。

  白婕在家里就经常吃红薯,生吃烤着吃炒着吃,各种花样。

  一听吃红薯,她肉眼可见的失落,但还是强颜欢笑,不想让李浪看穿。

  但李浪是谁?

  重生者!

  还有金手指!每日盲盒系统!

  他这眼力好着很,跟家里养的小不点金雕一样,白婕脸上只要有一点失望,他就敏锐捕捉到了。

  “算了,不吃红薯了,咱们还是去国营饭店下馆子吧!”

  “我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人换点肉票粮票……”

  “好!”白婕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叮!白婕“好感值”+8000!)

  (叮!白婕“好感值”+8000!)

  白婕一高兴,李浪又从她身上赚了八千个点好感值。

  李浪环顾四周,寻找着合适的兑换粮票的人选。

  这一瞧,还真让他瞧见了一个“熟人”!

  “咦,那不是……”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李浪眼前一亮。

  准确来说,是个大冤种。

  “你在这等我会。”李浪叮嘱白婕一句。

  他自己则是停好车,往那个熟人走去。

  董建辉正和一个女同志并肩走在街上,冷不丁防有人在背后喊住了他。

  “建辉同志,好久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