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22章

作者:李蒹葭

  “这才对嘛。”李浪点点头。

  “六只兔子,两头飞龙,这有什么难的。”。

  “……”

  “那就这么说定了,除了这些物资,你再帮我弄点蜂窝煤。”李浪又接着说道。

  家里不管是烧炕还是烧菜做饭,用的都是柴火,木柴这玩意不禁烧,二十斤的柴火,两天就烧没了,现在又是大冬天,也不好砍柴,只能捡点干树枝。

  城里人用的都是蜂窝煤,这玩意一点着,温度高,火力猛,烧水做饭都快,太方便了。

  蜂窝煤是一种蜂窝状的大煤块,由煤炭和黄泥混合制成,几个蜂窝煤堆在一起,十几分就能烧开一壶水。

  烧煤总比烧柴强,还耐烧!

  就是嘛,价格贵了一点。

  柴火山上到处都有,蜂窝煤则要花钱买。

  “蜂窝煤?”张卫民微微一怔。

  这可是城里人才能用得起的燃料啊,你李浪同志也要用,这么奢侈?

  “对,我家正好有个旧炉子,还能用,就是缺煤。”李浪指着牛栏围墙下某个生锈灰尘扑扑的炉子,对张卫民示意道。

  这炉子,还是他爹娘结婚那天,老爹专门买来给娘做饭烧水的。

  张卫民看了一眼那个炉子,点点头,

  “好吧,那我给你弄一点蜂窝煤,不过这价钱……”

  “我有钱。”李浪回了屋,取出五块钱,递给张卫民。

  这五块钱是李虎赔的医药费,老爹腰伤没什么大碍了,这钱也就不用带他去看病了,正好拿来买燃料。

  张卫民接过钱,随手塞进貂皮大衣的口袋里,点了点头:

  “蜂窝煤按块卖,三分钱一个,一毛钱能买三个,五块钱,那就是150个。”

  “不过,双水村距离镇上有点距离,把蜂窝煤弄过来有点麻烦。”

  “这五块钱最多能买一百块,剩下一块五毛钱,得给人师傅当辛苦费。”

  “可以,这个不是问题。”

第32章 小鸡炖蘑菇

  “李卫民同志,一个礼拜后,我把你要的东西给你送来。”

  “不用送了,你留步。”

  和张卫民交易完后,李浪把张卫民送到了院子门口。

  这时,李大海刚烧好热水,手里端着个双喜字搪瓷杯从厨房走出。

  “哎,卫民,这就回去了?怎么不多坐会?”李大海一看张卫民要走,远远喊了嗓子。

  他俩是同辈,但张卫民是他爹老来得子,四十多岁生的,所以岁数要比李大海小十多岁。

  “大海哥,我还有事呢,就不多待了。”

  张卫民经常下乡,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人老乡家里有啥油水可捞,他只要往院子里一瞧,就什么都知道了。

  他这大海哥厨房里烧了热水,热水往脸盆里一浇,从厨房里飘出一股浓郁的鸡毛味,再加上李浪又在院子里拿水清洗蘑菇。

  这大海哥晚饭做得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

  哦不对,飞龙炖蘑菇!

  飞龙汤里放点新鲜的冻蘑菇,再倒点盐巴调味,那叫一个香啊!

  张卫民光闻这鸡毛味,就能想象到“飞龙炖蘑菇”这道菜有多鲜多香了,他肚子里的蛔虫都在蠢蠢欲动了!

  但是吧,双水村正在闹饥荒,多加他这一双筷子,他这大海哥家就要分出一碗肉一碗肉汤了。

  那两个小侄女,饿着腮帮子都凹进去了,身子骨瘦巴巴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他这个当叔叔的,咋好意思跟大侄女抢肉吃抢肉汤喝?

  不能!

  现在条件艰苦,能多吃一口棒子面,多吃一口肉,喝一口汤,那就能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张卫民是县里八一轧钢厂的采购员,有工作,能领薪水,他饿不死。

  他不能跟小侄女们抢口粮,他虽然是个捞油水的采购员,但多少还是有点良心的。

  更何况,张卫民对李浪印象不错,今天收了三斤多的新鲜黄蘑,又谈成了一单业务,他以后还得和李浪多多来往呢,得给人李浪同志留点好印象!

  “哎呀,我这厨房炖着飞龙呢,卫民你回来,咱们哥俩喝几盅。”

  张卫民是县里国营工厂的采购员,那是端着铁饭碗的,他们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猎户跟他没法子比,李大海有意巴结张卫民,想给人留个好印象。

  儿子李浪既然不愿意加入双水村狩猎队,那就麻烦张卫民给他在城里谋个差事,奔个前途,也算是一条路子。

  李浪前世活了那么多岁数,又怎么看不出来老爹的良苦用心?

  “卫民叔,留下吃饭吧,我爹烧的小鸡炖蘑菇,在双水村那是一绝。”李浪王婆卖瓜,自夸自卖,邀请张卫民留下来吃晚饭。

  张卫民是县里八一轧钢厂的采购员,八一轧钢厂那是有几百个工人的国营工厂,食堂管中晚两餐,光一天的窝窝头白面馍馍,就要做一千多个!

  其他大锅菜,什么白菜豆腐土豆,一顿消耗就是大几百斤。

  这么多的菜,都得张卫民和他那些采购部的同事,去县下面各个镇子各个村子采购。

  这就是说,张卫民就是一个渠道!

  回头李浪打到了猎物,采到了山货,去掉家里四口人吃的,剩下的都能卖给张卫民,让他全都包圆了,进货到八一轧钢厂!

  现在这张卫民,就是李浪眼里的摇钱树,大主顾!

  请大主顾吃顿饭,这能有咋地?

  张卫民一听,李浪同志喊自己卫民叔了?

  哎呦,这个称呼可真亲切!

  这可是给他台阶下啊,他要是再拒绝,那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了。

  “好好好,那大海哥,我就不客气了。”张卫民眯着眼睛,笑呵呵说道。

  一行人进了院子,李大海在厨房一通忙活。

  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飞龙炖黄蘑”被他端上了桌。

  飞龙肥美,菌菇鲜嫩,汤面还漂浮着一层油花。

  张卫民低着头,闻了一下鸡汤的热气。

  “真香啊~”他闭着眼睛,一脸陶醉的样子。

  “不愧是天上龙肉,名不虚传。”张卫民丝毫不吝啬他对这道东北名菜的夸奖。

  能在饿殍遍野,闹饥荒的困难时候,吃上一口飞龙肉吃上一块黄蘑,再喝一口浓香菌菇味的飞龙汤,又鲜又香,张卫民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卫民,来,俺给你盛汤,多吃点,不要客气。”李大海十分热情笑道。

  李浪坐在二人对桌,笑眯眯看着两人。

  家里有客人在,两个妹妹都有点儿怕生,坐在桌子前捧着碗,不敢动筷子,抬起头眼睛直勾勾盯着那锅香气扑鼻的“飞龙炖黄蘑”,咽着口水。

  李浪微微一笑,他撕下两条鸡腿,放到了她们面前的陶碗里。

  二妹和小妹,一人一个大鸡腿。

  “吃吧。”李浪柔声道,用宠溺的眼神看着两个妹妹。

  “谢谢哥!”

  “哥哥,你最好了~”

  “喵呜!”

  “喵呜!!!”

  这时,桌子底下,屋外传来小兽的吼声。

  “哎呀,差点把你忘记了。”李浪撕下鸡头和鸡屁股,丢给了小猞猁。

  浓郁的鸡汤香,化作一缕缕白色香气,往外飘去,从李浪家木屋里一直往外飘,飘出了院子。

  “哎呀,谁家熬鸡汤呢?这么香!”

  “飞龙?黄蘑?谁家今晚吃小鸡炖蘑菇啊,馋死俺了!”

  “从李浪家里飘出来的!又是李浪!可恶,他怎么又吃上飞龙了!”

  “俺在家吃野菜啃窝窝头,李浪带着一家人咔咔吃肉!”

  “你个废物,你看看你,十年的老猎户了,连头飞龙都打不到,你还不如李浪这个二流子呢!”

  “咋,李浪今天又吃上肉了?哎呀,这是这几天的第二顿了吧?”

  “啧啧,李浪日子越过越好了,不知道这李香花后悔不后悔?”

  “……”

第33章 一只母鸡,能换个婆娘?

  “卫民叔,路上慢点。”

  “小浪,你要的东西包叔身上!”

  “过几天叔给你送来!”

  几大碗鲜香的鸡汤下肚,又喝了一斤高粱酒,张卫民喝着满面红光。

  这一趟探亲,他真没白来,不光收了三斤的新鲜黄蘑,还搞定了一个固定的采购点。

  以后工厂要是缺肉了,直接来双水村,找李浪采购。

  对于李浪套兔子捉飞龙打猎的能力,张卫民那是一百个放心!

  实力,证明一切!

  今天的“飞龙炖黄蘑”,就是最好的证明!

  “卫民叔,袋子你忘记带上了。”

  张卫民走出李浪家院子,没走几步,就看到李浪拎着一个麻布袋子跑了过来。

  “哎呦,你看我这脑子,差点把这个忘了。”

  张卫民笑呵呵从李浪手里接过布袋子。

  “回去吧,记着帮我跟你爹说声谢,今天这顿饭,吃着很香!”

  “大海哥的厨艺,在咱们双水村说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李浪被张卫民这几句逗笑了,就当是胡话,没往心里去。

  不过他能看出来,卫民叔今天和老爹喝着很开心,飞龙肉吃着也爽。

  “一头飞龙半斤冻蘑,换个在县里的人脉,还多了个卖猎物换钱换物资的渠道,这笔买卖,不亏……”

  “错了,应该是血赚!”

  饿着只能吃野菜啃树皮,一家八口人连二斤棒子面都拿不出来的饥荒时期,一头飞龙,再加半斤黄蘑,就能让一个国营工厂的采购员,放下面子,在酒桌上给一个赶了半辈子山连县里都没去过一次的老猎户敬酒,甚至喝酒时还主动把杯子压低,还一口一句“大海哥”,那叫一个热情!

  那叫一个主动降低身份!

  “就是不知道,这一头飞龙……能不能换个婆娘?”

  虽说李浪目前没娶婆娘的想法,但是,男人嘛,吃了热气腾腾的鸡汤,又经常跑山,再加上李浪才19岁,正是肉体最强盛,身上荷尔蒙最旺盛的时期!

  饱暖思淫欲,总不能让二弟跟着他受委屈,是不?

  一想到,李浪就莫名其妙地想到了已经成了寡妇从城里回村的白洁姐。

  年少时惊鸿一瞥,春光乍泄,往后再看青翠苍山,总会下意识浮想联翩,总觉得那山不是青色,而是通体雪白,蒙上了一层绿纱。

  脱掉绿纱,又白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