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173章

作者:李蒹葭

  “胡老还送他那么珍贵的茶叶……”

  徐爱华越想越吃惊,从李浪和张卫民的对话来看,他和胡老关关系莫逆,常有来往。

  可胡老那是谁啊!

  生意做到苏联毛子那的大商人!

  附近几个村子,甚至全镇全县,都要靠着他吃饭!

  经由他的手,才能把兽皮卖到苏联换钱换外汇!

  这样的大人物,李浪居然认识?还关系不一般?

  徐爱华以为李浪撒谎,但张主任今天上门拜年,还带了那么多的礼。

  铁铮铮的事实摆在面前,这,这不是假的啊!

  “这才一年不见,李,李浪他,他这么厉害了?”看着正在和张卫民有说有笑的李浪,徐爱华心里掀起滔天大波。

  别说三火村的胡学岩胡老先生了,就连张卫民张主任,徐爱华想见他,还得托关系,还得掏钱送礼。

  没钱没礼物,谁愿意给你办事?谁愿意给你拉关系啊?

  这里面都是利益!

  你想把你种的蔬菜卖给采购员,你就得乖乖掏钱买礼物,找人疏通关系。

  这还没完,见到了张主任后,还得花钱买一份重礼,讨人张主任欢心,把人哄开心了,人才会点个头,收购你那几亩田的土豆红薯大白菜。

  不这样的哈,非亲非故,人家凭啥收你东西啊?

  附近几个村子,种蔬菜的一抓一大把,人家张主任根本不愁货源。

  “华子,咋还不走呢?你愣着干啥子,走走走,回家。”见自家男人始终站在门口,朱小荣连忙催促道。

  “急什么急,那是张主任,多好的机会!”

  “李浪跟他关系好,张主任还亲自拿着厚礼上李浪家拜年,咱们今天趁好认识认识张主任,留个好印象,你那几亩的土豆红薯,还愁卖吗?”

  “妇道人家,就是目光短浅。”徐爱华嗤之以鼻。

  “华子,还是你有眼光,想着周到。”朱小荣倒也不恼,一脸乐呵呵。

  因为和原来的工厂采购员闹翻了,他们家现在挤压着不少货,正发愁出手。

  红薯土豆虽然耐存,但也有时间限制,放上几个月,发了芽也就坏了,那可就不能吃了。

  其他的采购员他们夫妻俩又没渠道认识,托了关系,也才有机会接触红星轧钢厂的张卫民。

  “张主任,过年好过年好。”

  见张卫民要跟着李浪进堂屋,徐爱华赶紧跑了过去,一路小跑到张卫民面前。

  “你是……”张卫民一脸困惑。

  徐爱华对他来说,有点儿陌生,以前没打过交道。

  李大海见状,赶紧解释道:

  “这是小浪的大舅,那位是小浪大舅妈。”

  “哦,这样的。”张卫民一扭头,看向李浪。

  张主任经常和人打交道,眼光何等毒辣老练,从李浪刚才的语气和对这一对夫妻的态度来看,两人之间显然有矛盾。

  亲大舅,李浪咋不请他进屋做做呢?

  张卫民又不眼瞎,自然能看出来这“大舅”和“大舅妈”今个儿是来李浪家拜年的,但似乎李浪不欢迎他俩,连礼物好像都没收……

  “对对对,我是他亲大舅,我叫徐爱华,这是我爱人朱小荣。”听妹夫李大海介绍自己,徐爱华赶紧谀媚讨好道。

  这一副嘴脸,跟刚才见李浪那个叫嚣和阴阳怪气样子,完全是两副面孔。

  李浪在一旁阴阳怪气:

  “我可没这样见死不救的亲大舅。”

  “我娘生我小妹时,难产大出血,缺手术费,咱们就没见我这位‘亲大舅’借钱呢?”

  “哦,专门来拜年,就带了一小口袋的棒子面,这是亲大舅能干的事?”

  李浪不惯着两人,直接拆台。

  张卫民眉头一蹙,忙看向那个装棒子面的麻袋子。

  “嗯?有这事?”

第230章 张主任:你谁啊?

  徐爱华被张卫民看着心里发虚,连忙赔笑道:

  “张主任,你别听李浪瞎说,哪有这事,那会我妹夫找我,我刚好不在家。”

  对于这个借口,张卫民嗤之以鼻。

  他是国营工厂的采购员,经常下乡和老百姓打交道,单这一句话,他就听出来徐爱华在撒谎。

  “这人不真诚,心眼子太多。”张卫民摇头,看出来徐爱华的市侩。

  听到这话,李浪冷笑。

  “好一个不在家,徐爱华,你可真好意思,你这脸皮子比我家围墙还厚。”

  李浪丝毫不惯着徐爱华,出声冷嘲热讽。

  徐爱华去而复返,冲着张卫民点头哈腰,一副讨好的嘴脸,李浪当即就看出来,他有意巴结张卫民。

  “听老爹说,朱小荣种了几亩地土豆红薯,今天这么讨好卫民叔,估计是想找他收购粮食吧?”

  参考张卫民采购员身份,李浪很快就猜到了朱爱华心里头在打什么小算盘。

  当然,李浪可不会让他得偿所愿。

  但李浪也不用说什么做什么,张卫民能当上国营工厂采购部的主任,收购还是不收购,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

  能在官场混着风生水起,哪一个不是老油条?

  再说了,就徐爱华这蹩脚的理由,傻子才会信,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他在打马虎眼。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徐爱华的小市侩,李浪都看穿了,更何况张卫民。

  见张卫民不说话,徐爱华于是赶忙说道:

  “张主任,我是四石村的,我们村的王建辉王队长跟我提过您,本来想着过完年后专程去您家拜访,没想到今天有缘分,在我妹夫家见到您了。”

  徐爱华开始套近乎。

  朱小荣站在自家男人旁边,也满脸都是笑容,全然没有刚才站在李浪面前阴阳怪气,咄咄逼人的样子。

  这一对公婆,和张卫民没进这个院子之前相比,俨然两幅面孔。

  “恶心的嘴脸。”李浪在一旁冷笑。

  张卫民睥睨二人,目光落在徐爱华提着的那半袋子棒子面,

  “王建辉,谁啊?”

  “你们又是谁啊?”

  一听张卫民这话,徐爱华心中一个咯噔,无奈苦笑。

  像张主任这样的大人物,每个月都要跑几十个村子,哪会记得他们这些小老百姓?

  “妹夫,外头冷,咱们还是请张主任屋里头说吧。”徐爱华对李大海说道。

  “哦对,屋里头烧着炉子呢,为民,快进屋,我给你泡杯热茶暖暖身子。”李大海反应过来,热情地招呼道。

  徐爱华毕竟是他妹夫,他不好拒绝,只好顺着台阶下。

  张卫民没说话,只是一脸冷漠地站在院子里。

  对两人的热情招呼,他一点儿不理。

  今天他一个城里国营工厂采购部主任,肯屈尊降贵来李大海家拜年,还买了那么多礼物,又是大鲤鱼又是猪肉,又是白糖饼干,他之所以这么上心,当然不是为了他大海哥。

  而是为了——李浪!

  可以说,张卫民能从采购员升官采购部主任,李浪打到的猎物出力不小,现在是灾年,城里也波及了,得亏了李浪钓到的那百来斤河鲜,才哄好了厂长和市工业局的领导。

  厂长一高兴,就提拔了他张卫民。

  张卫民能当上这采购部主任,李浪才是背后的大功臣!

  再加上,过完年开春了,他的采购清单还得仰仗李浪。

  所以,这个家里,能让张卫民自始至终上心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浪!

  谁请都没用,只有李浪请了,他才会答应进屋。

  他只给李浪这个面子!

  见张卫民干站着,一直不说话,李大海于是看向李浪,给他一个眼色。

  李浪面无表情,瞥了朱爱华一眼,

  “我家房子太小,可塞不了这么多人。”

  “人一多,挤着慌,卫民叔你一个人进去就可以了。”

  李浪这话,让朱爱华脸色一变。

  他又不是傻子,咋能听不出来李浪话语里的嫌弃。

  “李浪,你……”朱小荣气得直发抖,就要出声呵斥。

  朱爱华却是伸手,拦住了自家婆娘。

  “华子,我们走,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进就不进!”朱小荣拉着徐爱华的手,要把他拉出院子。

  徐爱华摇头,挣脱了婆娘的手。

  “好不容易见到了张主任,机会难得。”

  “咱们家那几百斤的粮食,还得麻烦张主任呢。”

  徐爱华说什么都不肯走。

  那些粮食是他们家一年的收成,每在仓库待一天,卖出去的钱就越少。

  徐爱华急得直上火,想着赶紧找采购员出手。

  “李浪,我好歹也是你大舅,亲舅舅来拜年,你不让进,让我在门外挨冻,说不过去吧?”

  徐爱华准备以身份压李浪。

  李浪冷笑,这是开始道德绑架了?

  “哎呦,这时候就是亲舅舅了?当初我娘病重,找你借钱救命时,你这个亲舅舅是怎么做的?”

  “要不要我给你回忆回忆?”

  张卫民还是第一次见李浪这副阴阳怪气的样子,他摸着下巴沉思,

  “看来这事儿,一直是扎在李浪心口上的一根刺啊!”

  是啊,所有亲戚当中,娘舅最大,也最亲。

  但李浪他娘病重,徐爱华这个亲舅舅,分文不掏,见死不救,也难怪李浪会一直耿耿于怀了。

  徐爱华脸色铁青,欲言又止。

  朱小荣见状插嘴,“是我不让华子借钱的,有事你冲我来,跟华子没关系。”

  “多大人了,心眼儿这么小!”

  “小荣,别说了!”怕张卫民生气,朱爱华怒声呵斥道。

  李浪和张卫民关系好,他婆娘当着张主任面骂李浪小心眼,还能给人家留好印象?

  “朱小荣,怎么说话呢!”看到儿子被骂,李大海终于忍不住了。

  “我儿子咋就小心眼了?当初他娘病重,我求爷爷告奶奶,差几十块钱就能凑齐手术费了,找你们借,你们有钱不借,还赶我走,这是亲哥哥能干出来的事?”

  “要不是答应了老爷子,都是亲戚,兄弟姐妹之间不想闹着太难看,我早就把你们扫地出门了!”

  “滚,都给我滚!我们家不欢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