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警犬史泰龙斜眼看训导员,接着狗脸就被强制扳了回去。
江远笑笑道:“没事儿,我爸他们已经下飞机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哦……那……那咱们等人来了再说吧,一起吃饭。”
“不用。他们带的是家犬,没编制的能吃到冷饭也可以了。”江远说着就返身回主卧的卫生间了。
稍微弄干净了一些,江远擦干净手,又换了一套衣服,出来厨房,开始准备食材。
训导员有点不好意思的过来帮厨,道:“我家史泰龙以前也没有这么馋的,我来我来,您吩咐我就是了……”
江远也不客气,沉吟着道:“今天只有一只狗……我们用花胶做底好了,我冰箱里有泡发的花胶,你取一下。再削一点马蹄煲汤,主菜用鹅肉和牛肉吧,警犬要少吃脂肪,正好有剩下的里脊和牛臀肉,一起烧了……”
江远一边说一边取食材,还让牧志洋到楼下的小房间去取了些囤放的牛肉。
很快,江远面前的大锅里,就放入了30多斤的肉,旁边的炒锅、烤箱、微波炉和蒸锅里,还都放着其他正在处理的食材。
史泰龙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厨房门口,摇着尾巴,像是一只合同工。
别看它是在京局长大的警犬,终究也是吃大锅饭的底层狗,哪里见过山一样高的牛肉鹅肉的,都不用江远动用手法,就已经馋的流口水了。
“哎呦我去……”史泰龙的训导员赶紧给它擦嘴擦地再牵走。
“我来帮忙吧。”王传星也醒来了,自动自觉的过来削土豆。
很快,柳景辉等人被吵醒,纷纷加入到了厨房事业中来。
眼看着小房间的小厨房装七八个人就塞不下了,剩下几个人干脆在客厅重起炉灶,一起包饺砸!
咚咚。
敲门声响起。
江远擦擦手,道:“老爹来了,把锅搅拌一下,别粘了。”
苗瑞祥接手,问:“搅拌多大力度?”
江远:“跟你在水浴锅里煮骨头一样。”
“明白。”苗瑞祥拍拍胸口:“这个我熟。”
江远小跑到大门口,拉开门就准备叫“爸爸”。
一丛黑色齐腰长发,遮蔽了江远的视线。
“江队。中午好!”乔生莉背着双肩包,穿着白衬衫向江远笑着打招呼。
第1249章 现在的年轻人
“大家好!”乔生莉进门,俏生生的跟一众刑警打招呼。
一群人或有衣衫不整,或有神情不属,或有八卦未定,都用刑警般的目光,打量着乔生莉。
初步判断,此人刚洗过头,衣服是新换的,鞋子是新的,脸上画了全妆的。
于是,众人的眼神不自觉的飘向了江远。
江远清咳两声:“多一个人多双筷子,饺子也多包一点。”
说完,江远用手揉揉警犬史泰龙的头,以表安抚,免得它以为有人抢自己的饭吃。
乔生莉快走两步,跟上江远,再向两边看看,等其他人都不好意思的转头后,才对江远道:“江队,我来的好像正好,刚来就有好吃的。”
“还在做,要稍等一下。”江远给人递了一双拖鞋。
乔生莉换了鞋进来,这屋子人虽多,但是地方宽敞,位置又很好。传说江法医家境好,当法医是爱好,果然,京城也有房。
乔生莉学的生物学,跟警察打交道也多,以前觉得找对象千万不能找同行,现在觉得,好像同行业挺好的。
她大大方方的进门,再看大家都在做事,就挽起袖子,也来帮忙。
有她在场,小厨房里的好几个人都默默地撤了出去。
叮咚。
门铃再次响起。
“你们今天约了很多同事吗?是正好有聚会吗?”乔生莉在旁边剥春笋,并有点好奇。
“应该是我老爸。”江远说着出了厨房去开门,终于如愿的喊出了“爸爸”。
乔生莉眨巴眨巴眼睛,不由看向旁边的苗瑞祥:“江法医的爸爸过来了?”
苗瑞祥默默点头,并好奇的看着乔生莉。
不料,乔生莉就大大方方的洗了手,然后出了厨房,向刚刚进门的江富镇和强舅打招呼:“伯父您好,我是乔生莉。”
“哦,你好你好。”江富镇已经熟悉了一屋子警察这种情况了,这就跟他在牧场里,打开牛圈看到一圈的牛一样,但是,乔生莉这样的黑长直大学女生,就不太常见了。
乔生莉再是一笑,就回了厨房。
江远接过老爹带来的牛肉等物,再交给温明,让他带去下面存起来。
老爹换鞋洗手,和强舅一起参与进来,包饺砸!
江远回到厨房,接手苗瑞祥的工作,并开始往锅里添加蔬菜。
“这么多是要冻起来,之后方便狗吃吗?”乔生莉略略有点好奇。几十斤的肉汇聚起来,在大铁锅里几乎搅不动的场景,即使是江远积案专班里,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见过。
江远摇摇头:“狗吃剩下的,我们吃。”
“咦?”乔生莉以为听差了。
“做的本来就是狗饭,其他人才是蹭饭来的。”江远解释。
乔生莉难以置信:“狗饭这么丰富的吗?”
“只是看起来丰富,实际上……警犬每顿吃的都要差不多10种基础食材比较好,不过是每天一顿,除非夜巡和晨训了,才加餐。嗯,今天要给它做一份加餐出来。”江远一边说,一边开始搅动锅里的食物并调味。
各种提前处理过的食材,也开始依次序下锅。
很快,所有东西都进了锅。
江远再看看表,将锅盖给压了上去,道:“两分钟,就可以开饭。”
“那我们开始煮饺子。”客厅里有竖着耳朵听的刑警,立即开始安排顺序。
房间内顿时热闹起来,端盘子拿醋的穿梭于厨房,顺便看一看乔生莉。
乔生莉站到了另一侧,再小声道:“江队长,你安排我们做的台河上游的20公里硅藻数据库的项目,基本上完成了,苏教授往京城跑了好几趟了,估计很快有文章发表了。”
“哦,这么快的?”江远略有点意外。
“教授还想争取多一点的项目,我们就只能做牛做马了。”乔生莉看似埋怨的说过,再道:“我们教授猜测,你们应该会把整条台河流域的硅藻数据库都做了吧?”
江远一笑,也没有隐藏的意思,道:“确实是准备要做,不过,这个项目太大了,不可能宁台县牵头来做了,说不定要省里来做。”
台河的干流长度有400公里的样子,但算上支流等等,水系总长度得有600公里。江远要的硅藻数据库是为了刑侦而准备的,那你就不能要求凶手只在干流杀人,不在支流杀人,除此以外,水系内的湖泊、水库、沼泽湿地、分汊河道也都应该要做相应的采样。
这个项目的规格就已经不是20公里硅藻数据库的30倍了,所需的资金规模,更不是宁台县所能承担的。以山南省的状态来说,由省里牵头才是合理的。
乔生莉却是默默地看了江远一眼,道:“省里做不做,还不是你说了算?”
江远讶然:“你从哪里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来了?”
“难道不是吗?”乔生莉是全程参与了硅藻数据库的项目的,自然知道提江远有多好用。事实上,哪怕是宁台县的台河工作小组发出的项目,省市两级依旧有的是办法对其施加影响力。
换成是别的县级项目,许多县里最多也就是管管人事和经费,若是人员固定,经费开支合理的话,县里能管理的也就有限了。而在技术问题上,反而是省市一级的专家有发言权,因为对方确实是技术专家,挑的出毛病找得出问题。
这跟装修是一个道理,你总得懂行,才能对人员和经费做出相对合理的管理,得懂技术才能挑毛病和找问题,才能对装修的流程和细节进行控制。
而在硅藻数据库这样的项目上,山南省的省市两级,都不愿意插手台河工作小组的项目。
成功了得罪人,失败了丢人,加上又是刑侦系统内的项目,最能说得起话的,就变成了江远。
“等我回头看看你们做的数据库好了。”江远也没把话说死。
“肯定没问题的。”乔生莉赶紧道。
江远笑着摇摇头:“有没有问题,你们说了不算,得案子说了算。”
乔生莉一愣:“你想直接用来破案?”
“不然呢,这种数据库,抽查起来太浪费时间了,我也没空干这个。再者,我们警局做硅藻数据库就是用来破案的,能破案的数据库就有用,不能破案的话,数据也没有意义了。”江远说的,完全出乎乔生莉的预料。
而且,仔细想想,这样的核查方式,可比抽查抽点要难多了。
她甚至进一步的想到,江远或者宁台县拿到这个数据库,恐怕还不是单纯的用来破案,而是一定要破案。
换言之,她们做的数据库,就跟接下来的台河的溺亡案的破案率关联起来了。
这样的确定方式,说起来是很不合理的,万一是因为警察的缘故,以至于无法破案呢?可面对江远,即使乔生莉这样的圈外人也知道“宁台江远”的名头,因此,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提出反对意见。
再者,现在的项目,又有几个不是甲方说了算的,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甲方才是正常的甲方。
乔生莉只能道:“有点实用主义,我以为你会更关注论文署名什么的……”
“署名也要,另外,要注明共建单位是宁台县局台河工作小组。”江远毫不犹豫的提出要求。
此时的乔生莉作为乙方,只能不停地点头。
厨房外。
始终关注着厨房内情形的江富镇和强舅,就见江远居高临下的给乔生莉说话,女孩子不停地点头,满头秀发像是瀑布似的,垂下去升起来,好似乙方一般。
“这样容易坏事吧。”江富镇有点不确定的小声道。
强舅茫然摇头:“我不懂,可能现在年轻人就是这样?”
第1250章 测试
卷宗叠尽千案雪,战甲未卸一身秋。
指间烟烬灼旧忆,屏上航班裂星流。
相逢总在危楼侧,此去各守山海门。
忽闻缉犬遥相吠,听取汪声震重云。
——辞京行:首都机场送宁台江远巡山南(deepseek,共创作者志鸟村)
汪!
当江远走进登机口的时候,穿着警服的史泰龙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引来阵阵关注。
江远也饱含激情的挥手告别。警犬的情绪是最真诚的,表达的也是最纯粹的。
崔启山等人也拼命的挥手,最后目送江远的背影消失才放下来。
“哎,那个小姑娘来的太巧了,我都怀疑是清河市局派来的间谍。”崔启山埋怨一声。他本来感觉江远还会呆一阵子的,就像之前那样,来一趟总得多办几个案子再回去,哪里想得到一个黑长直的女博士,就把人给拉回台河去了。
萧思体会不到崔启山的心情,他名下的重案都清空了,正是一身轻松的快乐状态,且看一眼崔启山,笑道:“这里最舍不得江队的,就是史泰龙和崔大您了。”
崔启山笑笑:“这种时候,史泰龙确实比你有用,说话也比你好听。”
同队的王潮等人,难得看到崔大的语言攻势,都不由露出赞赏的笑容。
萧思淡定一笑,看看旁边的同队同事们,道:“史泰龙毕竟是有人专业训练出来的,不像是咱们,就跟路边的流浪狗一样。”
王潮“嘶”的一声:“你是连自己都骂啊。”
汪!
史泰龙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转头轻喊了一声。
……
宁台县。
江远积案专班的人被运抵,即四散东西的去开会去了。
尤其是黄强民、柳景辉这样的,日常积累的会议,少不得要补一下。
江远就轻松了,直奔会议室,由王传星辅助,现场阅读卷宗。
新建的台河流域硅藻数据库虽然仅有20公里长,但对宁台县和清河市来说,这基本就将本地的溺亡案一网打尽了。
甚至一些下游的溺亡案,尸体可能是在下游的建江市等地找到的,落水点可能就是清河市范围,两厢只要对得上,这就相当于是一个案子有了突破口。
老实讲,溺亡案的积案还是相当多的,一年年的积累下来,这个数字更加恐怖。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农村长大的孩子,哪个村子里没有淹死人的?哪个村的隔壁村没有淹死人的?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