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690章

作者:志鸟村

  王志豪几乎是连夜搜集了资料,再开车过来的。

  李泽明身为立元市有数的痕检专家,则是因为跟江远熟悉,而被领导拜托,趁夜送上的车。

  “牧健牛场的案子,我们的定性是盗窃案。”王志豪见说开了,就开始描述案件,道:“牧健牛场地处郊区,再往西走个四五十公里,差不多就到平洲省的地界了,当地有上百年的养牛的传统了。牛场这家人,也是好几代的养牛专业户,到20多年前,上一代人的时候,差不多就发起来了,扩建了牛场,买了外国的种公牛,再自己做牛种杂交,同时还收牛,搞育肥,赚了不少钱。”

  王志豪稍微说了一下背景,接着道:“牛场丢的几幅画吧,我们最初考虑是熟人作案。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个,牛场地处偏僻,不是熟人,都找不到地方。第二个,牛场丢的是艺术品,而且只丢了艺术品,这就跟一般的随机作案的盗窃不太一样。第三个,牛场也有监控,不多,而且是他们自己布设的,但总归也是好几个监控摄像头,案犯全部避开,这个要求就有点高了。”

  “调查结果呢?”江远特意追问一句,免得王志豪掩饰过去。

  王志豪摇头,道:“我们在现场没有取到合用的指纹,足迹取了几个,目前还不确定哪个是案犯的。熟人方面……我们主要是调查了受害人,也就是牛场主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发现。”

  “牛场有多少人?”

  “常驻的工作的, 25个人,属于是中大型的养牛场了。有自己的兽医什么的,全查一遍,我们之前是有点警力不足的。”

  针对某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做调查,两三名刑警就能行。25个人的话,难度就真的是有点大了。

  江远当场看了看卷宗,然后在抵达刑警大队之前,合起来,道:“麻烦等我一下,我把这边的的案子处理一下,然后再处理手里这个案子。”

  “没问题。”王志豪等人立即点头。

  正常刑警工作都是多线程的,而牛场的案子,勉强能开启一个专案组,但肯定轮不到请江远来做的程度。

  王志豪和李泽明紧跟着江远的脚步,一直走进了大礼堂。

  入内的一刹那,大礼堂内吵闹的声音,瞬间清零。

  正在说话聊天的,或者是梗着脖子喊的人,全都安静了下来,并向江远和王志豪等人行注目礼。

  王志豪和李泽明只觉得头皮“轰”的一声。

  这么多人,而且是以中青年为主的警察,这种培训,他们听过的多,跟着走到主席台的,是第一次。

第1205章 自然进入

  今天的礼堂前排都是坐满人的。因为前排递纸条方便。

  王志豪和李泽明想找个位置躲起来都不行,只能跟着江远站在讲台上,再仰头看着礼堂内的好几百人,就感觉有点不自在。。

  今天来的人更多了,肉眼可见都是青壮年的刑警,一个个的眼神锐利,脑子里不知道是琢磨着听课,还是准备出名一把的样子。

  江远这时候向旁边的王传星点点头,道:“说一下最新进展吧。”

  “是!”王传星起身,道:“嫌疑人李宗伟,渭市人,29岁。目前确定其涉及的迷奸案共4起……根据从嫌疑人家中搜查出来的药物来看,嫌疑人主要使用的是GHB,俗称迷奸水……”

  王志豪和李泽明一脸懵逼,直接讨论嫌疑人吗?这还需要江远参与吗?

  王传星报告完了,坐下来,旁边的卫师衎自然起立,他是昨晚赶来的。

  睡眠不足让卫师衎的眼睛有点红,但神情比较亢奋。

  毕竟是独立办案,哪怕是确定嫌疑人的情况下,对卫师衎这一级的小刑警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再者,他的任务是串并联案件,这是对案件的扩充,哪怕嫌疑人确定了,也是极其有价值的工作。

  卫师衎拿起手里的本子,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道:“我们首先根据报案信息,查询了各地的案件,再综合李宗伟的位置和时间,目前总计发现了4起案件,但是,考虑到有的人可能未曾报案,或者是不确定自己的状态的,我罗列了一张表格,准备接下来多跑几个城市……”

  “可以,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江远根本不听后续,也没有婆罗门面子。

  卫师衎嘿嘿的笑两声,情绪稳定。

  “法医植物学这边,我们对嫌疑人的衣物进行了比对……”庞继东接着上场。

  江远给他的时间还长一点。

  作为培训活动来说,刑警们对迷奸水什么的已经不新鲜了,法医植物学还是需要继续培训的。特别是来自其他地市的普通警员,他们就算是参加了类似的培训班,可能也不会很认真。这一点,搞培训的人是要自有逼数的。

  庞继东说一说,江远在旁给他补充几句,属于是又补充教学了一波法医植物学。

  同样站在讲台上的李泽明和王志豪闷闷的听着,有点不太明白,又莫名觉得犀利。对他们来说,法医植物学也就是听过而已,谁能想到,江远已经开始这么大规模的培训了。

  庞继东说完,再有几人回报了情况,江远再次起身,道:“迷奸案就到这里了,后续的串并联继续做,我们再开一个新案子。”

  江远说的轻轻松松,转头亦是轻松的看向李泽明和王志豪,道:“咱们说说这个牛场的案子?”

  “哦……好的。”王志豪松了一口气,开始介绍牧健牛场的情况。

  他在这里介绍着,李泽明有点意识到什么,后退两步,找到牧志洋身边,低声道:“咱们这是现场办案了?”

  “是。大家刚来都好奇这个。”牧志洋一次回答了李泽明的全部问题。

  台上的人说着话,台下的人,也是小声的讨论着。

  王志豪很快介绍了案情,就点点头,往旁边一站。

  “不是熟人作案吗?”有人直接就喊了出来。

  “我们只调查了牛场主的人际关系,牛场内的其他人,正在调查中。”王志豪回答。

  一问一答,跟江远最初问的基本类似。

  “熟人作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有人仰首道。

  “确实如此。”

  “痕迹检验怎么说?”

  说到痕检,李泽明就站了出来,道:“牧健牛场的位置比较偏僻,有独立的进场道路,是沥青的铺装路面,大约100米左右。有独立的院落,面积不大。养牛场有两个大的牛棚,基本是封闭空间。对牛场的前后门做勘查后,没有发现撬门的痕迹,也没有后配钥匙开锁的痕迹。”

  原装钥匙开锁和后配的钥匙开锁,痕检都是能够分辨的,主要是润滑度不同。特别是新配的钥匙,往往会对锁具造成划痕。

  “牧场的院墙,也没有攀爬的痕迹,窗户也没有强开的痕迹。基本可以认为是自然进入。”李泽明说的颇为肯定。他虽然没有做现场勘察,但现场勘察的人都是他的手下,相关的照片和视频也都是合适的。

  “自然进入的话,大概率就是熟人作案吧。”大家都不是小白兔了,看着这个案子,“刑感”首先就是倾向于熟人作案的。

  至于说,要在无痕迹的状态下完成自然进入,方法自然也是有的,但都是窃贼们不太会实行的。

  最常见的是趁着房门未锁而入的,这不符合牛场的管理制度,其次,也可以是随车进入,偷偷留在牛场内,再等晚上行窃,这种模式虽然不能排除,但难度和要求显然上了一个档次。

  而就牛场的这个情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就算是小偷,也是选择性价比策略的。能简简单单的把东西偷了,谁愿意熬一宿啊。

  “25个人的人际关系的话,咱们这么多人,查一下也很快的。”有善解人意的,此时就主动提出来了。

  江远在路上就有翻过这个案子的卷宗,只点点头,道:“这个案子的话,也不必几条路线都考虑……”

  “先不考虑熟人作案的情况吗?”李泽明有点意外。

  “考虑还是要考虑的……”江远没说完。

  “看看别的方案也挺好。”善解人意的刑警纷纷出言。

  刑事案件有一点很特别,虽然在统计学上,它是遵守概率的,但在单独的案件中,奇葩层出不穷,意外屡见不鲜。

  甚至于说,正是因为某些人是奇葩和意外,所以,他才会犯下这些案子。

  这时候,柳景辉在旁边道:“一个牛场,怎么会有价值上千万的名画,还有张大千的。”

  李泽明忙道:“因为这个牛场主本人是学艺术的……”

  “为什么放在牛场里?”柳景辉纠正了一下问题,道:“他没家的吗?张大千的话,对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也是很值钱吧。”

  台下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纯逻辑的思维,有时候就很容易让人头脑冷静下来。

第1206章 嫌疑人

  柳景辉的问题,将江远都给干沉默了。

  老实讲,牛场里有艺术品这种事,江远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扪心自问,如果江富镇同志脑一抽,手一抖,莫名其妙的买点什么艺术品回来,放在牛场里绝对不稀奇。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就算是江富镇会将艺术品放在牛场里,那也是因为他喜欢泡在牛场里,而不是因为他有了牛场就将艺术品放在里面。

  而正常喜欢艺术品的牛场主,怎么可能将张大千的画放在牛场这样的环境里?温度湿度都难以控制不说,牛场的环境也不适合欣赏字画吧。

  不过,江远此前都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他的破案思路就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莽。

  有指纹干指纹,有足迹干足迹,其他的工具痕迹,又或者血迹、骨头、全尸半尸什么的,都可以是江远侦破的突破口。除此以外,江远的图侦技能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也迅速发展,或者用获得来形容也可以。

  就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正常的罪犯是真的扛不过的。

  警匪对抗在国内是很不公平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别说匪帮和会道门了,黑社会都给干的差不多了。没有组织在背后,一般的犯罪分子想要沉淀一下技术,发展一下个人能力什么的,几乎是没什么机会的。

  江远转头看向柳景辉,道:“柳处讲讲案子?”

  柳景辉摆摆手:“信息太少了,我就是提醒一句。我刚才问的问题,可以找牛场的人询问一下,看看他们是什么时候把画买回来的,什么时候放牛场的。”

  江远点点头,道:“那就按照柳处的办法,王大队?”

  “我给队里打个电话。”王志豪立即掏出手机,现场打电话。

  礼堂内的警员们都开始放声议论起来。

  不管是骗保,还是内部作案,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很让人感兴趣的点,那就是预谋作案。

  时至今日,普通警察遇到的预谋作案是越来越少了,多的是激情作案,而这个案子眼见有复杂化的趋势,大家都可劲的猜测起来。

  王志豪拿着手机,本来是想避一下人的,见现场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干脆就现场拨回队里,下令道:“老周,你带三个人去牧健牛场,给他们做一个详尽的笔录,有必要的话,就把人给带回来……”

  王志豪细细叮嘱了几句,全然没有避着人,底下的一票刑警听着竟是蛮带感的——原来别人家的大队长也是这样子的,那我就瞑目了——大约是这样的感觉。

  等他说完了,江远这边接过话头来,道:“现在来看,这个案子是有点东西的,既然如此,咱们就按顺序处理这个案子。第一个,先排查一下熟人作案的情况,王大队,这牛场工作的25人的人际关系的名单有吗?”

  “有一个,我再发一封邮件给您。”王志豪来见江远的时候就是做好心理建设的,现在就按对待副厅的标准来了。

  “传星。”江远也不用自己看邮件,再转头道:“你把这25个人给大家分配一下,咱们现在有差不多200多号人吧,一个组10个人,各组分析人际关系的名单,各组写一个报告交上来吧。恩……太忙的,晚上有工作的可以不参加,各自组队就行了。”

  就现在的警力分配,想组一个200多人的专案组容易,想组200多人的队伍就研究25个人的人际关系,那种就生一两个小孩的家庭,遇到灭门惨案都不太够得上。

  王志豪听着江远的命令也没吭声。

  江远这么安排,显然是不限于调查他给的名单了。10几个人研究牛场的一个人……王志豪这个大队长,手底下也就是十几号人。

  所以,看开一点的话,人家调查名单扩充,也是理所当然的,调查出他没有调查出来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说看不开的地方——其实也由不得王志豪看不开。就像是之前说的,警察是师医公里面最社会化的成员,也就是最看得开的人群。

  这个世界上,经常看不开的是老师,他们也是师医公最脱离社会的人群,不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身边环绕的又是健康阳光的学生群体,所以有资格看不惯看不开且愤世嫉俗。

  警察是见过死人,并且能真切的看到人是怎么死的,甚至能看到看不开的人是什么样的下场。

  见到的惨事越多,对于平时的一些小事情小矛盾就越能看得开,见到的幸事越多,对于平时的一些小事情小矛盾反而越看不开……

  礼堂里的刑警们挺积极的。

  一方面,就这么听课挺枯燥的,虽然大家是主动来接受培训的,但就像是网上花钱买课的人一样,买课容易自学难,现在有点事可以做,反而让人觉得轻松舒适。

  另一方面,来参加培训的警员都是偏机灵的,这会儿被江远分组安排了工作,自然有人想着要出彩。而任何一个组里,有这么一个人,胜负欲就起来了。

  纪律部队都鼓励胜负欲,任何比赛,哪怕没有任何意义,但只要是比赛,纪律部队的成员自然就会争强好胜起来,假如拉屎拉得快可以上小黑板,厕所的地板上将没有一颗烟头。

  礼堂里很快嗡嗡的吵了起来。

  25队人有多有少的,各有各的排查套路,江远也不管这些,自顾自的坐在台上看卷宗里的图片和视频。

  现在人的人际关系基本是藏不住的,除非是假身份,或者长居深山,否则,通话记录是永不删除的,微信记录亦如此,要是愿意稍微费点功夫,还能提取出微信的聊天记录,本人删除掉的,服务器端也还是存着的。

  至于开房记录什么的更是简单,随便一名警察在警务通上都能查得到,再要复杂一点的,就好像疫情期间的“时空重合”和“时空伴随者”,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行为轨迹查的底掉,就看具体要查的多细致了。

  像是今次的调查,因为调查的人数过多,显然就会查的格外细致。

  很快,就有人开始将嫌疑人的名单递上来了。

  不用江远规定,王传星就已经将此前专案组用过的通知,发在了培训人员的大群里,这里面,就包括询问相关人员的规矩。

  这么多人组队,自然不能谁想打电话询问相关人员,就直接打电话过去,万一打草惊蛇就一切白费了。再者,电话询问最多只能问一些散碎事,关乎利益的,哪怕你表明身份,对方不说的还是不说,平白浪费了第一次讯问的机会。

  因此,在场各组民警将捋出来的嫌疑人名单交给王传星,王传星再转给王志豪,后者自然会组织在家的人员,前去调查。

  到晚饭时间,一个名单的十几名嫌疑人,就全被调查了一遍。

  “目前来看,名单里的,没有明显的作案迹象,其中包括两名刑满释放人员,都有比较牢靠的不在场证明。”王传星再将名单汇总给江远,并特意说到:“立元市局听说是您接手了案子,让技侦也介入了,也没有发现。”

  “这就有点意思了。”柳景辉这时候过来,道:“熟人作案才符合自然进入的状态,如果不是熟人作案的话,要么是内部人员配合外部人员作案,要么,就得是非常专业的窃贼了,价值几百上千万的艺术品,倒也值。”

  “但没法解释牛场里放张大千的问题。”王志豪这时候反过来道:“这么算的话,牛场主是不是有最大嫌疑?”

第1207章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