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最后,这贼要是单纯的跑了,消失了,那是一回事,他要是继续犯案怎么办?要是在外面衣食无着,搞出了抢劫案,甚至再次入室盗窃继而引发入室抢劫怎么办?要是入室抢劫进化成了入室杀人……
全国2000多个警局,四万多近五万个派出所,独立在外的各级刑警队还都不算在内。要说嫌疑人逃跑这种事,它总归是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的。后续会有什么问题,什么隐患,做警察的都是门清。
江远已经约略明白了崔启山想要什么,先问道:“凌晨2点跑的人,6点钟报告的,这中间4个小时,他们自己去调查了?”
“是。”崔启山坦然道:“他们去找了监控,根据监控追踪嫌疑人,发现他从卫生间的窗户翻出之后,自侧边墙爬树,跳出了院墙,然后偷盗了一辆共享单车,向西骑行了几公里后,就从监控消失了。”
“彻底消失了?”
“萧思早上6点钟向我报告的时候,陶支请了图侦的人帮忙看,后续又追了几公里,就追不到了。”崔启山吐口气,心里亦是一阵子烦闷。
江远这时候再认真看看卫生间的窗户,问:“这个嫌疑人,是多大的案子?”
“入室盗窃,系列案,累犯,单人还是团伙尚不确定,盗窃总金额过百万了,判的话,7年能有吧。”崔启山吐口气,道:“嫌疑人30多岁,无儿无女没老婆,不想坐牢,宁愿潜逃或者跑出去,也有可能。”
警察间的交流,就有很多共同认知在里面,江远的问话,和崔启山的回答,皆是如此。
逃亡生活是不好过的,随着国内的电子侦查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应用,逃犯的生活便利程度,下降的很厉害。所以,有些经常犯罪的朋友,都会开始讨论是否要自首的问题。
就眼前这名嫌疑人,想要长久的逃脱,都是不太现实的。做简单的一种方式,正广局将他的信息上网(上网追逃),光是各地区的人像比对,他可能都很难逃得掉。想要使用各类公共服务那就更难了。
所以,有些犯罪程度不太严重的逃犯,虽然没被抓,生活也是越来越艰难的,到后面,一些人可能活的比在监狱里还惨,主动自首的不在少数。
对应到嫌疑犯身上,普通的被判个三四年实刑的,其实都不划算潜逃的,被判7年的确实是比较久了,但从警局跑出去,想也知道要上网的,再被抓回来,判的也重,并不是很划算。
不过,这件事对崔启山的大队,特别是萧思和卫常学两名当值民警来说,就比较惨了。
江远缓缓摇头,他刚刚已经是仔细看过窗台了,又看了撬开的手铐等物,摇头道:“确实有自行开锁的痕迹,但这些也证明不了什么……”
“我们现在担心这个嫌疑人跑出国去。”崔启山无奈道:“眼瞅着年底了,落这么一个事情下来,这两天搞不定的话,萧思那家伙就算废掉了。”
抓逃最重要的也就是头两天。嫌疑人身上肯定是没钱没物的,吃饭跑路住宿都成问题,一旦露头就有可能被逮。
但这两天时间要是拖过去了,再找人的难度肯定就加倍了。
“行吧,我陪你找人,让黄政委跟陶支聊聊?”江远显然不可能就这么把案子接下来。
“好,好好……”崔启山紧握住江远的手,诚恳的道:“江队,我代表全队感谢您……回头这个案子结束了,我好好寻几具尸体给您……”
“没必要这么客气。”江远按住了蠢蠢欲动的崔启山,问:“萧思呢?”
“我带您过去。”崔启山带江远出门。
门外,王传星和牧志洋等人都瞪着眼睛,满脸的刑警表情。
“先见人。”江远也没多做解释,先打电话给黄强民。
上楼没走多远,进到一个小房间,开门就见萧思和另一名年轻刑警相对而坐。
见到崔启山进来,年轻刑警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崔启山呵呵的笑两声:“看看我把谁给你们带过来了。现在有江队到了,就算嫌疑人被扬了灰,咱也能把他给扫回来!”
崔启山说着再对江远道:“卫常学是我们大队新入职的刑警,挺实诚的年轻人,萧思是他师父。小卫,你不是一直念叨没见过江队吗?江队这次专程飞过来。”
卫常学一脸颓然:“但应该已经来不及了吧。”
“谁给你说来不及的?犯人才跑了12个小时,咱们有的是时间。”崔启山要摆正卫常学的态度。
卫常学看向萧思,低声道:“我师父说的。”
“老萧!”崔启山愤然看向萧思。
“我也没说啥。”萧思的情绪也不能说好,甚至有点皱眉。
“你没说啥,把小卫吓成这样!”崔启山严肃道:“你就说你说啥了吧。”
萧思也是叹口气,道:“是小卫问我,之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我就给他讲,我没有遇到过,但我们之前确实有跑了嫌疑人的,我就从后往前,给他一个个的介绍这些案子的情况,还有这些前辈的结局。”
“没啥好下场的。”卫常学的语气里都是满满的放弃。
“你当我给你讲爱情故事呢?”萧思撇撇嘴:“这种事,记过就算是好下场了。”
第976章 打草惊蛇
卫常学稍稍被安慰了两句,就冷静了下来,开始给江远描述当日的情况。
萧思则是时不时的补充一句。
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至少对一名警察来说,就是一个日常的熬夜审讯的场景。
要说为什么要熬夜提审,无非就是下午抓到的人,趁热打铁的就想给审讯掉。跟普通社畜工作量大的时候,熬夜加班是一个原理。只不过,刑警加班经常要嫌疑人配合。
审讯场地的问题,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问题。正广局最近的行动较多,设施完善的审讯中心要留给各个专案组——像是江远这样的专家过来的话,哪怕抓来的是个小蟊贼,也会放到审讯中心里去。
相应的,萧思和卫常学抓回来的入室盗窃的小贼,要么就地找个派出所帮忙看管,要么就只能用老楼的旧场地。哪怕审讯中心里有空的审讯室,不特别申请,最近两周也是不给用的。
司法的事,不上称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打不住。
问题的关键还是让人跑了。
人跑了,如果抓不回来的话,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也就是崔启山愿意挺萧思和卫常学,陶鹿看在崔启山的面子上也同意,否则,两人先得栽一个大跟头,才有资格讨论爬不爬的起来的问题。
江远听完两人的叙述,略做思考,先问:“咱们有多长时间?”
崔启山知道他的意思,道:“陶支这边能给到24小时,要是有希望的话,最多36小时,就必须报上去了。”
“还算宽裕。但不一定能找到人。”江远这波是带着情商说的。
“找不到也是他们活该。”崔启山等于替两人担着责任,说话也毫不客气的道:“24小时记过,36小时记大过,再找不到,就看他们运气了。”
“经费开销呢?”江远问的都是很实在的问题。破案是一项非常花钱的活动,经费不同,破案的方式也不同。
就比如现在这个案子,理论上,如果案子足够大,有足够的必要性的话,全市动员,路口加岗哨,技侦上手段,网安图侦和警犬一起加班,大数据侦查用起来,再给各大互联网公司下指令……再着急的话,徐泰宁也可以喊过来。
没钱的话也简单,直接登记上网追逃,然后坐等消息就行了。运气好的话,其他地方的刑警正好找到嫌疑人,派两名民警过去,花几千块钱的差旅费,把人带回来就是了。
崔启山咳咳两声,道:“陶支的意思,主要还是看您这边的需求。百万以内的话,就直接签单,不够的话,我再找他申请。”
几十万元的经费的话,主要就是差旅费和各类检测费用了。人员工资和车辆等固定资产不用计算在内,单就派一辆车两个人出差,住宿和补助就要破千,DNA和微量物证之类的检测也都是数百元一次,细算起来,几十万元做不了多少事。
不过,现在是要在24小时甚至36小时内搞定,这个级别的经费开支已经称得上是慷慨了。
“喊柳处吧。”江远看看崔启山,再看看萧思和卫常学,道:“我其实也没有追逃的经验,卫生间内的痕迹,虽然还没有做具体的现场勘察,但就我刚才的观察来看,我觉得能得到的线索很少。”
“好吧。”崔启山其实是希望江远用正广局的刑警的,但江远已经提出来了,他也就没再多说。
柳景辉的能力,崔启山等人也是认可的,加上跟江远的默契,江柳组合的成功概率显然会大一些。
至于说正广局自己的刑警,单论能力背景,超过柳景辉的可能大有人在,但要论经验的话,可就差远了。
这也是京局和地方经常出现的分野。京局永远不缺聪明果敢的牛逼人,但正因为京局的牛逼人多,所以,办案的经验往往偏少,尤其缺少那种一个人扛案子的机会和理由。更多的人甚至就不愿意上一线。
柳景辉在山南省全境挑案子办,持续多年的经验和压力,才拥有了今时今日的实力,这种机会是京局的高学历聪明人很难得到的。
“我给柳处打电话……唔……要么直接电话会议,其实也不用他过来到现场了。”江远想想,飞过来还得耽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呢。
“电话会议的话,我得给陶支报告一声。”崔启山自然是担心泄密,但是,跟最初邀约江远的时候不一样,他现在更有信心能将人找回来——或者说,他是更相信江远能把人给找回来。
人只要能找回来,处分就会收着点来。另外,江远过来以后的第一轮勘察也很重要。不得不说,做刑警的,哪怕是崔启山这样的,怀疑精神也是永远不缺乏的。
崔启山也不打电话,真人快走去报告了,再回来,向江远点头确认。
而在这个时间段里,江远已经对审讯室、卫生间和翻墙点等位置,都做了现场勘察。
都是很简单的痕迹,符合一名普通贼的普通操作。因为嫌疑人的身份都是确定的,作案手法也有记录,现场勘察的主要收获,就是证明了无人接应,且大概率无预谋。
这样的结论,江远自然是不满意的,崔启山听了却挺高兴的:“无预谋就很好了,这样一来,督查那边也不至于很快下结论。”
崔启山再让人安排了电话会议。
很快,陶鹿也下来了,崔启山再拨通刚刚联系过的柳景辉的电话。
“柳处,辛苦您了,百忙之中还要麻烦到您……”崔启山一通客套后,再道:“那我给您介绍介绍情况?”
“好。”柳景辉应了。
崔启山于是飞快的介绍了一遍案件。
柳景辉间中插问几次,就静静地听着。
“柳处,就这些了。”崔启山说了个口干舌燥。
“哦……”柳景辉过了几秒才接话,清清嗓子,再缓缓道:“我今天原本也是在外办案,所以我长话短说。首先,从我听到的内容来说,24小时内或者36小时内找到嫌疑人,这个要凭运气的。运气不好,几个月后找到也正常。”
“我们知道。”崔启山连忙道。
“正常的追逃的手段,你们应该都已经用起来了,现在没有结果的话,后续还是只能凭运气。”柳景辉面对同行,话说的又快又简单。
最早期的追逃方式,其实就是查亲友,这招现在还是很好用,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哪怕是逃亡期间,很多人还是会想办法联系一下亲友的。许多不懂行不看书的逃犯,自以为有什么高招,往往就栽在了这里。
新时代的追逃方案就多了,比如技侦和互联网信息的应用,还有各种人像对比和大数据对比。但这些说来说去,都是比较被动的方案。
嫌疑人只要耐得住寂寞,萧思等人就得吃满处分。
柳景辉很清楚这里面的情况,先列困难道:“按照一般的思路的话,嫌疑人没有携带手机,又已经脱离了视频监控区域,人像比对暂时也没有报警,他又没有直系亲属,最重要的是,他可能还有上百万元的财物,藏在某处……正常情况下,你们这次应该是只能凭运气试一试的。”
崔启山叹口气:“是这样。这上百万的赃物,是个大麻烦,而且,里面本来就有现金。”
追逃追的主要是穷人,人要是有钱了,逃亡的选择就太多了。所以看电影里,间谍的逃亡箱子里,除了证件、枪械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现金。
柳景辉“恩”的一声,道:“正常情况是这样,好在……你们这次找了江远。”
“我也没辙的。”江远坐旁边一愣。他的技术库就那些技术,也不能虚空索敌。
柳景辉“哼哼”两声,道:“我的建议,可以用江远打草惊蛇试试。”
“什么意思?”
“找些特情,放出风去,就说江远要抓这个人,看看反馈再说。”柳景辉不易察觉的让所有人都听到了轻笑声。
第977章 徐进
崔启山认同了柳景辉的方案后,也没有给陶鹿上报,就直接去找了办公室的负责人,然后把几个刑警大队挨个溜达了一遍,顺道给治安支队等单位的同事打了几个电话。
警方的卧底、特情和耳目是分的很清楚的。其中卧底最为高贵,普通案件中极少见到。特情和耳目则有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区别,前者的使用还是颇为严格的,所以大家也都不喜欢用。
更多时候,是警察做的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认识了一些边缘人物,交换了一些电话,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问一问。
还有的警察连交换电话的步骤都省掉了,他们会特意精选出一些比较蠢的——不用怀疑,确实有这样的人,还挺好找,然后,你密切关注他就行了。
比如说,一名刑警可以精选一名或数名笨贼,因为是笨贼,个人能力较差,往往就喜欢组队,那就稍微花费一点时间,掌握一点笨贼的行为习惯。像是有的贼就喜欢在作案前,在朋友圈发些祈福的文字或图片,有的还带定位,刷到了,去抓人就没跑了。
抓的时候可以有意的把笨贼给漏掉,让他“幸运”的逃走,平复心情以后重新组队。
对于特别好用的笨贼,发现他越来越难以组队的时候,还可以将之抓捕一次,丢去看守所拓展人脉网络。
总而言之,不同的警察自有不同的工作风格,崔启山在刑警支队工作这么多年,就算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对于同事们的能力边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认知的。
能说到的,他就说一下,也不追求面面俱到。
他只需要放出风去,并不需要搞一场飓风出来。
与此同时,江远则专程去图侦支队转了一圈,但一无所获。
越大的城市越大的分局,图侦的力量就越强,设备更新,人员的能力也强。、
江远有LV6的图侦——轨迹分析,理论上,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城市监控视频,追踪到嫌疑人的位置的。但是,也正因为江远有LV6的该技能,他很早就敏锐的意识到,今次是不太用得上这招了。
至少在追逃早期是用不上的。
因为嫌疑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牛逼的反侦察能力,也不具有牛逼的反侦察条件。嫌疑人是凌晨两点钟从警局院墙跳出去,开锁了一辆共享单车逃亡的。而要在凌晨时分的京城街道,盯住一名骑着共享单车的嫌疑人,是不需要LV2级的技巧的。
就算嫌疑人走街串巷,搞一些骚操作,也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躲开图侦的调查。就这种条件,兴许软件自带的AI功能,就能锁定在逃人员了。
而京局是不缺人才的,也是有牛逼的图侦的。崔启山和陶支在打电话给江远之前,肯定会找最牛逼的图侦专家看过。
但是,再牛逼的图侦专家,也架不住嫌疑人直奔野地去。
没有监控,比较短的一段还行,太长了,轨迹就很难判断了。换成是车辆,兴许还有希望,徒步的话,难度只会更大。
江远估计,嫌疑人当天晚上,应该是夜宿某个公园了。
公园有水有厕所,监控数量也少,联网的更少。当然,嫌疑人要是对自己再狠一点,那藏匿起来的办法就多了。这样熬一宿,到第二天早高峰的时候再变换行迹出去,逃离的方式还是比较多的。
正所谓鼠有鼠路,蛇有蛇道,江远不太确定京城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但在清河市的话,熟悉情况的本地贼,想要离城,随便找一个汽车站外的大巴车上车点就是了。这也是许多汽车站为什么格外强调不允许站外揽客的原因之一。
绕行火车站之类的方式,在小城市更是普遍的秘密。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