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20章

作者:志鸟村

  这原本就是沙承宰立功的任务,只是被孙方圆给具体且圆滑的执行了。

  理论上,“风水先生”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这里,也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沙承宰并不知道警方已经怀疑他是“黄水晶”了。同时,他也不知道孙方圆是警方的审讯专家,只知道她是一名不错的审讯民警,而作为贩毒团伙的中高层,“风水先生”得到一名专职的审讯民警的悉心对待,原本就是最正常的配置。

  但是,“风水先生”和“鹰嘴豆”之间的往来,自己是否能够准确无误的说清楚呢?

  沙承宰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讪笑起来:“一说羊肉泡馍,就馋了。”

  “一会就送到了,跟师傅约好时间了。咱们先做笔录吧,先说第一次吧,你们第一次是什么时间见面的?”孙方圆微微笑,接着继续问。

  沙承宰思考了一下,道:“具体时间我忘了,那次应该是接货吧。当时搞的还不太严格,我们这边出货的量跟他们核对的时候,我跟鹰嘴豆说了几句话,我们当时还都是中层。”

  “聊的什么内容?”孙方圆立即接话。

  “就是接货的那些事。”

  “见面第一句说的什么,你们见面也是问好吗?”

  “那……倒不是,第一句……我记得不太清楚了。”

  “大概说说,没事,慢慢想。”孙方圆自然不可能放过细节。

  许多人以为自己能躲过警方的审讯,其实都建立在含混其词上面,以为跟警察撒谎,就跟父母亲人,或者女朋友老师撒谎一样,随便说两句,说不过去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摔门而出便可以度过去。

  实际上,警察是不会惯着嫌疑人的脾气的。嫌疑人双手都被拷在审讯桌上,不能移动,而双方的所有对话,都是全程录像,并且写在笔录上,随时可查的。最重要的是,警察会无限追问细节,并且重复询问。没有接受过相当训练的,不是同时交三个女朋友十三次以上的,基本躲不过这个水平的盘问。

  哪怕是沙承宰这样的风水先生,面对孙方圆的问题,也必须绞尽脑汁的一一应对,拼命回想以“风水先生”的身份,与“鹰嘴豆”什么时候见面,又有哪些是可以说的,哪些是不能说的。

  此时此刻,沙承宰并不知道“鹰嘴豆”面对的审讯是什么样的,他必须得先考虑自己。

  可以漏掉一两次的见面的内容,但漏掉多次,绝对是不利于自己的。

  半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两人的对话却未完成。

  孙方圆一笑,不在意的合上笔录本,道:“你先吃东西,吃完了,咱们再继续,不着急。”

  羊肉泡馍用纸碗端了上来,勺子也是软弱无力的纸勺。

  沙承宰并不在意,他认真且珍惜的将一碗羊肉泡馍吃完,同时仔细思考着应对策略。

  饭毕。

  沙承宰坐好了,笑道:“问吧。”

  “恩,咱们先说第二个项目,这个项目你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再说。”孙方圆果断跳过,却道:“说说你跟黄水晶的交集吧。”

  沙承宰眼皮子一跳。不过,这个话题,他反而准备的更充分,想了想,道:“黄水晶是我的直接上级,我们之间的交流有好几种方式。一般来说,不太紧急的情况下,他是通过一个独立的邮箱来联系我的……”

  沙承宰一点点的回答着孙方圆的问题,不急不迫,总算是将局面拉回来了一些。

  孙方圆则是安安心心的跟他对话着,一问一答直到下午四点多钟,期间分给沙承宰两根烟,才道:“你跟黄水晶是有见过面的吧,最近一次见面时什么时候?”

  “我没有见过黄水晶的真人。”沙承宰回答的很有技巧。

  孙方圆笑笑,道:“其他人说的可不是这样的,沙承宰,你不能吃了羊肉泡馍就不认账了,还是说,你愿意为了黄水晶,给自己送颗花生米?”

  她的声音依旧没有太多的压迫力,内容就真诚的有点残酷了。

  沙承宰知道这是遇到了以前的回旋镖了,曾经为了增加风水先生的说服力,他不得不虚构了两人的见面,此时叹口气:“我说跟黄水晶的见面,其实只是约在同一个地点。他在上面说话,我在下面听着。”

  “最近一次在哪里?”孙方圆没有问第一次,而是倒着问。

  沙承宰迟疑了一下,道:“是在一个空厂房里,黄水晶决定的地方。一个月前了。”

  “你们说了什么?”

  “主要就是报告了一下生产端这边的情况……”

  “为什么约在空厂房?”孙方圆暗暗捏了捏拳头,这是专案组内部商量的办法,如果有一个地方,是沙承宰指正的黄水晶曾经去过的地方,那就有机会取到黄水晶的痕迹特征或生物学特征了,比如足迹,或者DNA。

  如果那里取到的只有沙承宰和其他已知人员的痕迹和DNA,那就需要沙承宰给出一个解释了。

  “要避开市里的摄像头的。”沙承宰解释着。他对警方的技能,主要是对江远的技能了解有限,此时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露出了一丝破绽。

  以两人的身份分析,风水先生理应要避开其他人的窥视,而黄水晶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一处厂房,算是比较合理的位置了。

  孙方圆立即问了地方,并发送信息给江远,同时接着询问沙承宰。

  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孙方圆又问出了第二处地方,继续发给江远。

  接着就是第三处。

  ……

  春节畅想

  今年春节跟老婆回娘家。这个之前已经说过了。

  明天早上,实际上已是今天早上了,出发走最后一段,抵达目的地。

  大年三十的更新,就是一个玄学了。

  至于初一初二……

  鄙人脑海中,其实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样的一幕:

  某个胖女婿,大过年的,坐在老丈人家,摆开桌椅,打开电脑,不顾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与集体劳动,啪啪啪的敲着电脑……

  其实也不是不行……咳咳……

  咱就说,其实我也不爱干家务活,但逃避过年期间的劳动嘛……感觉理由应该要充分一点……

  比如说,月票榜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别的作者可以请假休息,但您的乖女婿为了艰难的抵抗月票榜的冲击,不得不坚持更新……

  要是月票排名能靠前一点,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就会高一点。

  所以——

  求月票!

  求月票!

第866章 潭中鱼

  破旧的厂房。

  没窗户,没门,没机器,没顶棚,没地板,脏兮兮的像只乌梅似的横在一座小山丘上。上山有路,下山有坡,四面八方都有逃生的路径,看起来倒真的像是一个适合贩毒大佬会面的地方。

  江远在门口穿了鞋套脚套和头套,先是伸头到厂房门里看了看,再绕厂房一周,才重新回到大门口,然后就毫不犹豫的开了技能“临时+1”,并指给了犯罪现场勘察(LV5)。

  今次的任务,可一点都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江远在犯罪现场勘察这项技术上,最大的挑战。

  因为他要寻找的其实并不是某个人的足迹或指纹,他的任务是证明,这里没有某一个的足迹或指纹。

  也就是证“无”。

  “证无”比“证有”可是难太多了。

  放在某些其他的领域,甚至可以认为这是无事生非的要求,完全到了应该报警的程度。

  但在做刑侦或刑科的警察眼里,“证无”不能说是家常便饭,但也是常见的事。

  比如说,刑事案件对证据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排除合理怀疑”,这其实就是刑事诉讼法从根本上要求,证明“无”“合理怀疑”。

  “无”犯罪事件,“无”犯罪动机,“无”非法所得等等,各种各样的证“无”的要求其实非常多。

  所以,从侦查的角度来说,用证无的方式来证明风水先生就是黄水晶,对警察们来说,是有很好理解的基础的。

  只是理论好解,实践难行罢了。

  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面积,中间还有夹层,大约三四百平米的面积,是以前用做办公室的——根据风水先生的交代,当日黄水晶就是站在夹层的位置,跟站在厂房内的自己对话的。

  但是,要想证无,单纯的搞一个二楼夹层是绝对不行的。这么大的案子,都不用到死刑复核,法庭阶段对证据的要求就会非常严格了,还得防着犯罪嫌疑人反口,一句记错了,弄错了,被误导了云云,检方傻眼,警方依旧免不了补充侦查。

  关键是有些侦查是没办法补充的,真要是关键证据缺失的这么厉害,你都不能证明A是甲,庭审也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所以,江远的任务,就是要确定这5000多平的破厂房里的所有足迹和指纹,再分类辨别,进而证明现场并没有第三人,或者说,第三十人存在。

  转身,江远面对自己点名要来的17名刑科人员,道:“任务内容,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任务的难度和重要性,也不需要我强调,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今天到场的17位技术民警,有零有整,大家知道为什么是十七人?”

  穿着白大褂,挎着绿军包,哆哆嗦嗦的站在风中的技术员们,给出了少但是全部的关注。

  “各位是我一个个打电话,点名要过来的,都是水准以上的痕检。可以认为是我江远的个人认证。单就痕检技术,特别是犯罪现场勘查方面,我认为各位的水平都是精英级的。”江远是按照LV2以上的水平来确定的。

  他在各地做案件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其实就是痕检。LV2的痕检技术说起来也不是特别强,但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面,这个技术水平的痕检已经是一个城市妥妥的精英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技术顶流了。

  更强更厉害的LV3级的技术员,要么是成名已久的专家,要么也是崭露头角的新星了。江远这一次其实也找来了5名犯罪现场勘察能达到LV3的技术员,但都是那种偏科比较严重的技术员,更强的基本都不会再做这么基础的工作,也不太可能被喊来做这么初级的工作了。

  尽管如此,在场的17名技术员,也是互相之间打量着。

  “我江远的个人认证”看似戏言,但就江远今时今日在山南省刑侦领域的地位来说,他放个屁,都有搜集起来进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资格。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许多技术员在小地方呆着称王称霸,也是养出了一身傲气的。

  这会儿,有的人虽然认出了熟人,但要说大家实力相当,并不见得会人人认同。这就好像有90%的人自认为颜值中上一样,大部分的技术员也以为自己的技术中上,稍有水平的,就会认为自己技术顶尖了。

  “接下来,大家做现场勘察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仔细和慎重,另外,大家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的技术水平怎么样。也可以鉴定一下,江远认证的水平如何。”江远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再道:“当然,因为有的痕检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性质的问题,我也没能邀请到全部的精英痕检,但各位,就是咱们山南省痕检,一半的精华所在了。”

  “就是那种,一发炮弹打下来,山南痕检倒退三年的感觉吗?”站前排的李锐经常在群里跟江远聊天,略显随意的开起了玩笑。

  江远摇头:“倒退十年起码的。有些城市的破案率可能得跌三成都不止。”

  在场的痕检,许多都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就像宁台县的两名痕检,老严和王钟加起来都没有LV2一样,许多区县因为运气的原因,获得或者培养了一名LV2的痕检,破案率基本就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但这种东西,领导明白,民警明白,技术员明白,但技术明白归明白,民警明白也没用,领导明白装作不明白,都是糊里糊涂的做事就是了。

  江远摆摆手,率先走进了厂房。

  江远手持黄色和红色两种标记牌,沿着厂房放置。

  牌子就是普通的放在证据旁边,用以表示证据的序号,从001开始一路往上。

  江远放一个牌子,身后的摄影师就会拍一组照片出来。

  接着,后续的技术员再入场提取证据,并细致勘察。

  江远并不是每个足迹或痕迹都放置牌子的,他只给近三个月的放红色牌子,给半年内的证据放置黄色牌子。理论上,黄水晶若留有痕迹,也应该是在此期间留下的。

  当然,加上了时间因素的足迹痕迹,其难度系数又提升了一个级别,也就是江远LV6的犯罪现场勘察,以及LV5的足迹分析,才能较为容易的覆盖。

  其实不用临时+1的技能,双LV5的技能,扫一个厂房也是没问题的,无非花费的心思和时间多一点。但如果是双LV4的话,可能就要非常认真细致的扫下去,花费的时间可能要好几倍,才能达到相同的准确度。单LV4则比较勉强,可能得扩大一些范围,才好将需要的足迹全覆盖。

  至于双LV3的技能,大概就不好添加时间因素了,整个厂房的足迹全部拉出来才合适,扫厂房倒是能扫干净,后续确认足迹就变成排查了,花费多,还效果差。

  但不管怎么说,今次的任务,只要到了LV4的犯罪现场勘察,那就没有问题,甚至LV3也能做,就是资源飙升到亚徐泰宁的程度。

  至于其他的足迹痕迹,由其他痕检提取和勘察,也不会出现问题。LV2的犯罪现场勘察,面对具体的痕迹,肯定也是够用的。不是非常特别的痕迹,发现并提取,都属于是基本操作。

  而在江远以外的17名痕检人员,也正如江远所言,细致勘察的同时,都在仔细的观察着其他人的动作。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互相认识或互相听说过的。但是,LV2这一级的痕检,其实是比较少出市流动的。

  他们的水平已经足够强了,是毫无疑问的市县一级的骨干力量,但要说支援其他的市县,那多半都是省里协调的统一行动,就好像江远这次的要求一样。

  不过,其他的协调行动,也很少将这么多痕检,像是考试一样,放在同一片区域,做类同的工作。

  平日里在各自的区县内称王称霸的技术员们,又怎么可能忍得住跟其他人比较。

  相应的,明知道自己正在被其他技术员品头论足的,又怎么可能轻易放松。

  5000平的厂房一寸寸的扫过去,扫出来的痕迹并不少。

  这里最多的其实是流浪汉的痕迹,说不定还有一些来玩的年轻人。但从江远的理解来说,这些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黄水晶是一个确定的人,有相对确定的身高,有比较确定的年纪,再加上标准范围内的体重和健康水平,其实就已经排除掉大部分的流浪汉、吸毒者或者探险露营者了。

  江远一个个的放置黄色小牌和红色小牌,走的比其他人要快的多,只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夹层的位置。

  夹层只剩下了没有扶梯的半层楼梯,得跳跃着爬上去。

  江远看到这里,已是放心了大半。

  等该放的牌子放了,该拍的照片拍了,江远亲自取了几个痕迹之后,手脚并用的爬上了夹层。

  开头灯,扫了一遍,江远再招招手,喊道:“灯”

  一台痕迹鞋印搜寻灯被吊了上来,江远再在地面上找了一会,确定无疑的道:“没有近新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