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只是此时已是晚间,想走都走不了的感觉。
柳景辉选的农家乐还在村子里的偏僻角落,天一黑,真的是天如棋盘,月如钩,头枕星河入梦,耳听八方蛙声,放眼望去,光明所及之处,红砖绿瓦,清新可人,放远一望,漆黑如墨,墙上挂满死人都看不到。
农家乐里也没别的客人,老板和老板娘等着给两人各自安排了一间房,就回去休息了。
“先睡吧,有啥事,明天再说。”柳景辉开了一天的车,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江远只来得及低声问一句:“你带枪没有?”
“没带,带了也用不上。”柳景辉从背后掏了个玩意,递给江远,道:“拿着防身。”
“这……喷雾器?你怎么不给我一个防狼喷雾。”江远接过柳景辉给的东西,看了一眼,险些给逗乐。黑色的小罐子,上面赫然写着“催泪喷射器”,正是警用的喷雾器。
“防狼喷雾还得自己买呢。这个威力可以的。”柳景辉把自己的喷雾器亮出来给江远看了眼,道:“明天进山了,就咱们的警用小手枪,能有什么用?警棍甩棍之类的,也施展不开的,就这个好用。你遇到熊了喷它一脸,说不定都有用。”
“熊都凑我脸前面了,我拿出一罐子辣椒水,我可真的是……。”江远叹口气,心累的摆摆手,回房间睡觉去了。
都到这一步了,再掰扯武器什么的,也是没必要了。
第二日。
天刚亮,公鸡打鸣的声音,就把江远给吵醒了。
江远穿戴整齐,出门去看,就见晨曦中,一只红冠彩羽的大公鸡,站在鸡舍的红砖顶上,骄傲的对空打鸣:“狗哥哥,狗哥哥……”
农家乐老板也起床了,站在院子里,冲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打拳。
江远看看老板,看看鸡,开口道:“公鸡能吃吗?”
老板缓缓收拳,迟疑几秒钟,道:“养来就是吃的,不过,这个鸡有两年多了,太大,你们俩人吃不完……”
“就它了。咱们一起吃。”江远都不问价,比划了一下,道:“现在就弄吧,一会赶不及出门了。”
“得,我喊老婆烧火烧水。”老板一边说话一边走,故意拐了个弯,就到了鸡舍跟前,眼睛故意不看向大公鸡的方向,一叨手,就将慌忙起飞的公鸡的翅膀给抓住了。
大公鸡急的乱蹬,老板两手合握,口中念叨着:“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庄稼人的一口菜……”
再等柳景辉起床的时候,鸡肉已是炖熟了。
“哎呦,早饭就吃鸡。有点硬哦。”睡醒了的柳景辉闻到了炖鸡的香味,心情亦是不错。
江远踞坐于小桌前,旁若无人的看着炖鸡的锅,像是没听到柳景辉的话似的。
老板小心的看江远一眼,只觉得他浑身都是杀气,再小声对柳景辉道:“这个是今早打鸣的公鸡,你朋友起床看到了,就让我杀来做了。”
柳景辉听的愣了愣,突然有点体会到老板的心情。
……
饭后,两人略作整理,再等两名向导抵达,才开始进山。
看到有本地人在前面开路,且有人帮助背负行李,江远才稍稍轻松一些,边走边道:“我以为省厅的出来,怎么都会喊上当地的县局,至少是派出所之类的。结果真的是自己调查吗?”
“吴珑野人案启动过三次了。”柳景辉边走边道:“上一次,就是我启动了,20多个人进山,效率很低,对现场还制造了不可逆的破坏。另外,山外是派出所,山里面是森林公安,也比较复杂。”
江远没言语。他刚去过省厅,知道省厅单人出案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时候,省厅若想表示关注,就会派两名左右的警官去当地,就像是柳景辉他们上次做谭永案那样,有必要的时候,直接接管当地的刑警队即可。
柳景辉这次找了江远,说是两个人,但在省厅那边看来,等于是他独立出去办案了。
柳景辉何等玲珑的心思,一晃眼,就知道江远的想法,遂道:“这个案子有名,是因为死者和发现者,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死者是一名专栏作家,笔名李三秋,专门写深山的生活,探险和隐居之类的。”
见江远不知道,柳景辉继续道:“发现他的尸体的驴友,是长阳市的一个……应该叫露营中介,或者户外装备的店家吧。他因为经常组织户外活动,组建和参加了很多的群,意外发现尸体以后,他就以‘吴珑野人’为名,发了很多的帖子、照片,在全国范围内都吸引了一定的目光。”
“这样一来,会有无聊的人专门来看吧。”江远立即想到,现场的情况恐怕不妙。
“是啊。”柳景辉叹口气:“本来在野外,尸体和现场的保存条件就很差。被人来围观以后,再做二次现场,三次现场的时候,条件就更糟糕了。偏偏一次现场还是当地派出所做的,活干的非常糙……”
江远莫名的抽动了一下嘴角,坦言道:“我以为你不在乎证据的。”
“推理也得有基础的。”柳景辉猜得到江远对自己的评价,并不在意的样子,继续道:“总之,事件发酵以后,引起了省厅的关注,后来调派组织了比较精干的队伍,最后确认了死者的身份是李三秋,跟野人什么的毫不沾边,但到这个时候,驴友和那些野人迷们,已经不相信公告了。反而引起了李三秋的读者,以及文化媒体的关注。”
江远在只容一人的小道上艰难行走,喘着气道:“所以,你是指望我能找到什么?”
“最好是指纹。”柳景辉笑了一下,又道:“我知道你做现场勘查也很厉害,曾经通过复勘,破获了一起命案,若是能复勘到什么线索,也不错。退而求其次,看看有没有微量物证能用。”
“唔……那到了地方,试试看吧。”江远应了下来。柳景辉提到的,都是他目前擅长的技能,老实讲,运用这些技能来破案,江远是不反感的。
柳景辉也点点头,不再说话,以节省体力。
自村子往上200米的海拔,他们就深入到了纯粹意义上的深山老林了。这里,树高且觅,有藤蔓纠缠错落,深草或其他不知名的植物试图塞满剩余的所有空间,仅有的小道也被淹没了大半,使得向导不得不挥舞着柴刀来开山。
蚊虫、蛇虫等等人类不喜欢的小东西到处都是,很快就让人免疫了。
即使道路条件如此艰难,几人所走的位置,依旧称不上原始森林,这里还是几十年前砍伐过后,重新长出的次生林。这从周围明显的优势树种看得出来。
江远一边观察,一边默默思考着。
野外的犯罪现场调查,与城市里的犯罪现场调查截然不同。在城市里,一腔热血撒出来,十年后做现场分析,都能轻易的测出来。但在野外,只要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血迹就会消失的干干净净。
蚯蚓、蚂蚁、微生物,各种人类熟悉或陌生的家伙会钻出来,喊一声“老板大气”,转身就走。
同样的道理,DNA之类的技术,在这里很难有用武之地,一坨精斑喷地上,保存时间不会比保质期长多久。也就是烟头针管这种传统卖自己的笨贼专用品,才有一点点的价值。
而在城市里超难处理的尸体,在野外也都保存不了太久。野猪,熊,以及微生物们,很容易就将尸体啃食的干干净净,埋葬这种行为,在野外反而是有利于尸体保存的。
可以说,在这里,人丢了就是丢了,能不能找回来,全凭运气。
甚至尸体能不能被发现,都要凭运气。就像是今次的吴珑野人案,若不是正好有个驴友上山,正好深入到了李三秋的隐居之所,还正好选择在那里休整了两天,都很难发现尸体。
江远想到这里,不由看了看前面的柳景辉。这家伙,估计也是有类似的怀疑,说不定,还想着要寻找更多的尸体吧。
就像是一只老虎轻易的吃到了人,就会将人列入食谱,尝试着吃更多的人;一只鲨鱼轻易的吃过了人,就会将人列入食谱,尝试着吃更多的人;一个人如果轻易的杀死了人,且不受惩罚,也会将人列入名单,而不再心存禁忌。
吴珑山,着实是个杀人的好地方。
第98章 嵌入
“到了。”
下午五点多。两名向导连拖带拽的,将柳景辉弄上了一处山崖边的小平台。
他的年纪大了,山路的前半程还能坚持,后半程就基本耍死狗了。
当然,用柳景辉自己的说法,他只是“昨天开车太累了”。
江远同样疲倦,借着落日的余晖,赶紧拍了一组照片,再仔细观察了前后左右的环境,天就迅速的黑了下来。
江远再帮忙做露营的准备。LV2的露营技能终于发挥起了作用,虽然比不上两名向导的从容,但还是让整体的进度加快了不少。
此处的山崖是被人为清理过的,地面上虽然也长满了植物,但个头不大,稍稍能透些光线下来。几块大石头组成的平台后面,是一个进深三四米的山洞,里面同样被收拾过,预先准备的有火堆,有少量的木柴树枝和树叶。
几个人在小平台上迅速的清理了一块空地,有了立足之地后,又竖起了小帐篷,在山涧里接了水,点火烧了起来。
小平台后面的山洞是“吴珑野人案”的第一现场,但四个人都没提这个茬,先是闷头整理出了自己呆的地方。
一个老成点的向导,将大量的驱虫喷雾到了小平台的地面上,就见一只只颜色各异的虫子,从各种腐烂的枝叶下面爬出来,摇摇摆摆的去到了隔壁草丛中。
柳景辉看的脸色微变,又问:“这边现在都没人来了吗?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老成点的向导道:“咱们走的是以前采药人走的路,这边的山洞,也都是采药的人给自己准备的。”
另一名向导有点怀念的道:“大家出门在外,遇到下雨天或者受伤生病了,一时回不去的,就在山洞里住一晚两晚,点个火堆,煮点水,事后再过来的人,有空的,就往里面添一点柴火……山下也有这样的,少很多了。”
“那现在呢,不可能彻底荒废了吧?”柳景辉问:“至少你们还会过来吧。”
“我们现在就是接一些客人的单子,有过来玩的驴友,还有徒步旅行的……徒步的一般也不走这条线。太偏了,要不是这个事,再过几年,我都不走这条路了。”向导一边说着,一边用柴刀砍翻了好几颗小树苗,感觉有点杜绝后患的意思。
但谁都知道,等明年再上来,这里一定又是布满了小树苗。
”村子里呢?山下的村子里的人,也会上山来吧。”柳景辉之前就问过相似的问题,但他这次特意换了新的年轻的导游,就想再问一次。
向导就是20岁左右的样子,也没当回事,就道:“村里人上来,多数都是因为家里人生了什么病了,过来采点药自己用。也到不了这里,咱们走到这里,走了八九个小时的,还换着劈山呢,村里现在都是老人了,费不起这个劲。”
柳景辉“恩”的一声,略作思考,再对江远道:“那咱们进山洞,先勘查?晚上最好还是住到山洞里面,今晚要把大的地方都勘查了。”
他是来过的,也知道住在山洞外面很麻烦。大山里的环境不像外面,阴冷潮湿的程度会使人生病,毒虫野兽也不知道躲在哪里。
不过,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对犯罪现场的影响,他这次才找了江远和两名向导,而不是像上次那样,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出来。
江远点点头,他过来就是做现场勘查的,也没什么躲懒的必要。
柳景辉让两名向导去取水做饭了,再道:“之前的照片你也都看过了,咱们从哪开始?”
照片是江远在路上,用IPAD看的。也是之前存留的最有用的证据——但就江远来看,也并没有什么用。
第一波和第二波上山的民警们,几乎没有找到除尸体以外的有效证据。而参与其中的法医们,在艰难的证明了尸体的身份之后,于法医病理学方面的进展寥寥。
因为尸体都是不完整的,如今的猜测是,尸体的致命伤在腹部,偏偏柔软的腹部最受野兽的欢迎,在尸体腐败之前,来访的动物就将包含着死亡信息的腹部掏成了一个大洞……
当然,也没什么奇怪的就是了。就眼前的情形,地上但凡有个足迹,都能给虫子、菌类或者别的什么奇怪的东西给弄没了。刑警们常见常用的证据,在这种环境下,都没有存在的理由。
江远举着手电筒,晃悠了两下,缓缓道:“指纹应该是不太可能了,DNA也没希望,最有可能的,应该还是物证,比如塑料包装,铁器之类的。我先从火堆燃烧的灰烬里找找看,你不要乱动东西。”
刑警三件宝,视频手机DNA,江远觉得,最有希望的估计是手机,比如扒拉着扒拉着,从山洞底下扒拉出一个手机来,这就最好了。
梦想未成真。
江远接着坐在火堆旁边,直接戴起手套来,一点点的捋里面的灰烬物。
老实讲,就是这些黑灰之类的东西,都被自然界消灭的差不多了,但树枝或部分食物,被熏烤以后,反而保存的时间更长一点。可是,考虑到上一次,民警们也在此处生火烤肉了,江远捋出来的东西,也难说是谁制造的。
尽管如此,江远还是先捋了这里,然后再到四周寻找线索和证物。
这一找,就是半晚上。
晚上勉强休息半宿,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江远赶紧趁着时间,将昨天所找的证据检索了一遍。
实在是乏善可陈。
江远坐在火堆旁,用一根树枝挑着火,皱眉思考着。
这里不像是居民楼里的住宅,就算有心把山洞擦一遍,估计也擦不到什么东西。品种丰富的微生物,能够轻易的泯灭一切的生物证据。
提取些土壤回去做做化学分析,也许能有些结果,但对案情,怕是没什么帮助。
柳景辉也起床了,他先用冷水洗漱了,再回过头来,缓声道:“能找到什么,就找什么。喊你过来,本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前两拨的刑警们不算,我上一次,也是带着多名技术员来的,照样没什么发现。”
江远其实不用柳景辉安慰自己,只揉揉肩膀,就起身道:“山洞里看不出东西来,我先到四周转转。”
“让小杨陪着你。”柳景辉喊了老成些的向导,跟着江远开始看附近的情况。
当然,最主要的关注点,还是找到尸体的山涧旁。
这样看到中午,江远再回到火堆旁,看着火有些小了,就找了柴火,重新搭了个起火的架子。
做着做着,江远的目光,落到了墙壁的一侧。
这里的墙壁颜色略有些变化,大部分人,估计下意识的认为,这是火堆造成的。
但是,有LV2的露营技能备案,江远能够轻易的做出判断:并不是。
火堆的火,就是影响到了墙壁上的有机物的生长,那也应该是离火堆和火焰最近的部分,先受到影响。
结果,墙壁颜色发生变化最大的地方,却在更靠里的位置。
江远想到此处,立即走上前去,细细的翻看山洞的墙面。
以他掌握的犯罪现场的技能来判断,墙面应该是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污染,至于是什么……
江远带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摸过,注意力就迅速的被转移了。
什么污染。
什么颜色。
江远掰开一截藤蔓,分明看到后方有一块半黑的物体嵌入了墙壁中。
再剥开半黑物体旁边的泥土,江远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不常见的词:子弹。
江远立即拿过照相机来拍照,接着架起三脚架,转入摄影模式,再取了现场勘查箱过来,细细的将半黑物体四周的泥土、植物和石屑剥离。
一枚碎裂的子弹,结结实实的戳在山洞自底向上30公分处。
第99章 涉枪
涉枪案!
江远忙于取证阶段,还来不及多想。等到这枚半黑的子弹落入证物袋,他的脑袋才嗡嗡的响起来。
作为新时代的刑警,“枪击案”之类的词汇,已经很少听到了。取而代之的“涉枪案”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