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75章

作者:志鸟村

  “哪里能没事做,该打110的还是会打110的,打架斗殴的啤酒摊子,杀老婆毒老公的案子,总是少不了的。”黄强民说着指指自己,再指指周围的宁台刑警们。

  唐队长见状笑了:“劳务输出了是吧。你们这样子倒是挺舒服的。行了,我们先开车回去了,明天要是还有任务,我就继续跟着。”

  正说着,黄强民的手机响了起来。

  唐队长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走。

  “崔大队的电话。”黄强民看了眼手机号,连忙接起来,问:“什么事?”

  “有命案。江远在吗?得请他过来看看了。”崔启山平日里并不是个很严肃的人,但他又经常会严肃起来。

  黄强民于是也严肃起来,报了位置,道:“江远正在整理证据,现在就可以出发。案情复杂吗?”

  “不简单。死者的躯体被破坏了,你们来现场看了就知道了。”崔启山没有在电话里详细描述。

  黄强民立即找了江远,同时收拢队伍,再一起前往事发地点。

  崔启山给黄强民打电话的意思,也是要求人员支援的。正广局历经数个大案,有大批的人手都被具体的办案工作所牵制,而且,有些案子轻易还抽调不回来,正是需要增援的时候。

  两辆中巴车在一票警车的护持下,飞快抵达了新甲胡同。

  江远一路都观察着环境。

  新甲胡同是比较偏远的位置了,附近有几个厂子和街道的家属院。厂子早都关门大吉了,但厂子曾经的家属院屹立不倒,历经几代人,互相之间都不太熟悉了,依旧形成了一片比较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就江远的观感来说,这一片的违章建筑就比较多。当然,现在都是合法的建筑了,违章大多是在三四十年前就违章的,因为历史原因认下来以后,再想动就得依靠拆迁了。

  胡同单边停着车,也进不了中巴车,江远就换了一辆警车入内,大部分人则下车徒步,有的直接就支援给了门口忙碌的派出所民警了。

  江远乘坐的警车一直开到警戒线,才将江远、黄强民、刘文凯和牧志洋放下来。

  下车来,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肉香。

  想到自己等人来这里的原因,包括江远在内,大家的表情都不是太好。

  随着下一辆车出来的技侦队长和队员们的表情就更差了,他们虽然也出现场,但这么直白的现场,也是不常遇到的。

  呕。

  垃圾桶边,有一名民警正在呕吐,间接证明了几人的猜测。

  几人互相看看,继续沉默的向前走。

  崔启山在一个大杂院的门口等着,等江远到了,递给他一双手套,叹口气,道:“今天早上报案的,地面脚步很乱,也有指纹什么的,我本来以为是个简单的案子,但指纹和脚印都没比中,房子跟前没有监控,出去的路线反而很多,四通八达的,我们已经在取监控视频了,不知道图侦能不能找到点东西。”

  江远点点头,崔启山等于是解释了一下为什么现在才喊他。

  其实,就现在的新发命案,比较容易侦破的,几个小时就能有结果,而且往往是多点开花,可能是图侦有突破,可能是痕检也有突破,可能是技侦也有答案。

  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侦查手段全面且先进,就像是一份面面俱到的试卷,犯罪分子不仅答不出高分,可能每道题都做不好。

  但是,如果几个小时还没有结果,那就说明有高分的犯罪分子出现了。

  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而不管是因为机缘巧合,还是犯罪分子的反侦察能力强悍,此类案子都有向积案滑落的风险。

  崔启山呼叫江远,属于是及时止损了。

  大杂院内,乱七八糟的堆着各种东西,最多的是破破烂烂的家具,有些就地被砸烂了,看茬口,似乎就是这几天做的。

  “这个院子刚卖给现房东一年多。房东买来就空置着。结果昨天就有邻居听到这边有响动,以为是房东回来了,后来敲门也没人应,再后来就有人报警了。”崔启山顿了顿,再带着江远穿过院子,来到厨房的位置,道:“警察抵达后发现是命案现场,有人杀人,分尸,并将尸块进行了蒸煮。”

  说话间,几人就看到了厨房中央的大灶台。

  灶台上有两口大铁锅,一口大铁锅里装满了水,煮着尸块。另一口大铁锅上,架着足足三个大笼屉,此时还微微冒着气。

  那股子在门口闻到的蒸煮肉类的味道,就是从这类传出来的。

  就算是江远,看到这一幕都有点不好接受。

  崔启山看了好几遍了,依旧难以接受,侧身转过视线,道:“这个灶台是现房东找人砌的,就是老式的农村灶台,下面的炉子里烧煤和柴火。房东带着朋友过来玩过两次,被居委会的人找了,不许他们用这种炉子,后来就没再来。邻居报警也跟这个有关系。”

  崔启山接着道:“炉子里的火已经灭掉了,燃料有房东留下的煤炭,后面也有劈砍家具得到的木头。右边的蒸锅里有一大锅水,保温效果太好,蒸笼里就还有温度。”

  崔启山:“尸体没有全部烹煮完,还留了一部分,但也没能确认尸源。”

  “说明是第一次这样作案。有想法,没经验。”江远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烹煮尸体,从而破坏尸体里的DNA,使得警方难以确定尸源,这应该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策略,确实会造成侦查的阻碍。

  但这里面有两点。第一,必须弃尸,让警察找不到第一现场。否则,第一现场留下的DNA,既有可能帮助警方确定尸源,也有可能将凶手的DNA也找到,一股脑的给抓了。

  其次,一个热气蒸腾的冷知识是,一具人类的尸体的烹煮,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好多锅才能煮得完。

  凶手知道动用笼屉来蒸,已经算是细节上的进步了。

  但是,起步100斤往上的尸体,哪怕动用蒸笼,也不可能一次就能蒸熟。

  一个不那么恰当的类比,过年杀了年猪,如果要将新杀的猪肉都弄熟,也得耗费不小的精力和体力。

  “我先看看。”江远没有贸然说话,只是自己开始了勘察。

第782章 筛选

  陶鹿到的还要晚一点,阴着脸进门,见黄强民和江远已经到了,才点点头,解释道:“路上堵车了。有发现了吗?”

  黄强民微微摇头,道:“江远正看呢。”

  江远抬了一下头,道:“大部分证据,前面的痕检已经取过了,指纹、DNA证据、脚印之类的都有,目前没有比中的。”

  这种案子也是刑警工作中最常见的类型。完全没有证据的案子其实很少,尤其是命案,因为各方面出动的力量足够多,得到大量的信息是必然的,凶手要想在这种情况下还隐身,难度是极高的。

  甚至就是隐身了都不好用,就像是技侦们刚刚做过的那个入室盗窃案一样。找晚上10点钟关机,凌晨四点钟开机的手机机主,就问你这个时间带着手机进入陌生区域,同时关机做什么?

  反而是本案这样的,留下了证据,但警方数据库里没信息的,更加麻烦一些。

  如果是关系人做的案子,顺着受害人的关系网一查,案子可能就破了,那也不过是一起普通的预谋杀人案件,不能说是好侦破,但也就是普普通通。大部分的预谋杀人的案子,也就是这么个水平了。

  好多人读书的时候没考过满分,从小到大都从未占领过智商的高地,考个边角料的公务员岗位都要考好几次,面试站在一群单位中层面前,对答流畅都做不到,更不知机智为何物。到了杀人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算无遗策,能够跟整个体系对抗了,能够单枪匹马的碾压上百人的智商,对抗价值巨万的专业设备和软件,让无数浸淫于此多年的精英老手折戟于此,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尽毁于此。

  ——跟炒股的人觉得自己能赚钱,是差不多的意思。

  当然,总有运气好的,歪打正着的。

  比如现在,DNA比不中,指纹比不中,凶手的比不中,死者的也没比中。

  在证明凶手确实有可能歪打正着,运气好的时候,崔启山就叫来了江远。

  江远跟陶鹿说几句后,就重新蹲在地上看起了足迹。

  指纹比不中,就是比不中。如果是缺失的指纹还有技术弥补的机会,如果是数据库里就没有,那就不是刑事技术的范畴了。

  DNA之类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相比之下,足迹给出的信息要更复杂一些。当然,它对刑科人员的要求也高了,要能读出非一般水平的足迹信息,怎么也得LV2以上,甚至LV3大圆满才行。

  陶鹿并没有技术背景,见江远忙碌且认真,就直接抬头问崔启山,道:“头找到没有?”

  在分尸案里面,法医最需要的是骨盆,刑警最关注的是颅骨。颅骨非常硬,一般的家庭环境很难将之破开,破开了也很难弄碎。

  类比坚硬程度完全不及头颅的椰子,要把椰子壳弄碎都很麻烦,更别说颅骨了。

  理论上,以头抢地,以现在人的家庭条件,够用力的话,应该是瓷砖先碎的。

  所以,普通人碎尸,碎不掉颅骨,而人的脑壳那么大,很难没有痕迹的运输。所以,刑警们看监控之类的,都喜欢找头。

  崔启山自然也是找过头的,这会儿冷着脸,道:“头在大锅里煮着的。凶手应该是先分尸,然后用大锅熬煮尸体,熬了一锅之后,捞出来丢弃在了地面上,后来估计是发现熬煮的很慢,于是又用了笼屉开始蒸。”

  “熬出来的尸块拉走了?头呢,也拉走了吗,什么情况?”

  “头还在锅里。”

  陶鹿讶然:“怎么不捞出来。”

  “已经煮的脱骨了,现在捞出来,骨头就分离了,留在锅里,还能维持着样子,看江队有没有什么办法吧。”崔启山接着又道:“凶手应该就是煮头煮到一半的时候,离开的。这个头是后面的火煮的,再加泡了一段时间,才泡到这个程度……”

  “哎……知道了。”陶鹿听的脸都扭曲了,接下来几个月,估计都没办法面对猪头肉之类的食物了。

  崔启山接着汇报道:“我们估计凶手是在院子里杀的人,凶器极可能就是劈柴的斧头。分尸可能用的也是斧头和菜刀等厨房用具。凶手杀人分尸后,烹煮了两锅的尸块,每锅二十斤左右,笼屉三笼,每屉可能有十斤出头……”

  崔启山“剩下的还有些没有煮的尸体,主要是两条腿有砍痕,但没有劈开,估计凶手的力气也不大。”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才分尸的。”黄强民插了一句:“这样看的话,是有激情杀人的可能的。”

  “确实有可能,杀人的位置就不太好,这边的邻居联系相对比较紧密,老街坊比较多,一家和一家之间的房子也都比较近。分尸的话,条件也不是很好,斧头砍得到处掉渣,血也满地都是,都不知道提前准备电动工具的。”崔启山一步步的分析着。

  “看起来是没什么杀人经验。也不知道怎么分尸的,没什么厨房经验。”黄强民赞同。

  崔启山接着道:“说起来,其实都没有煮尸体的必要,纯粹是脱裤子放屁。你看地上墙上的碎肉,痕检随便取一点,就有DNA了,现在是比不中是没数据库,凶手显然不知道这一点。”

  “凶手的想法,恐怕是想将尸体一锅炖了,煮熟以后,再将现场清扫清理一遍。他是没来得及做完了。”陶鹿猜测着道:“院子彻底弄干净了,邻居如果不报警,等房主再回来,不论是卖是住,接下来都面临装修的问题,说不定真能消去痕迹。”

  几个人就站在院子里,靠近厨房的位置交流,周围的民警来来往往。

  在各自表达了想法的同时,陶鹿已是觉得一阵头痛。

  难办的案子各有各的难办,而这个案子,眼瞅着又要陷入僵局了。

  “路口的监控全吗?来往的人数怎么样?”陶鹿抱着一点点期望问。如果监控全面,来往的人也不多的话,理论上是可以将所有人都拉出来溜一下的。

  虽然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监控寻找方向也是个办法。

  崔启山微微摇头:“基本都是全的,但也有没覆盖到的地方……”

  “唔……”陶鹿想了想,深吸一口气,道:“这样的话,就要从头分析了,不能直接确认尸源的话,尸体从何而来的?凶手是把人给运过来的,还是骗过来的……”

  “我们找找看。”崔启山并不是很看好这个方向,因为他是真的看过监控的,巷子内的监控死角太多了,基本属于是撞运气,而看巷子外面的,那数量就大多了。

  “崔大队!”

  厨房里面的江远喊了一声。

  “来了。”崔启山连忙过去。

  “崔大,麻烦你把今天进过院子的,经过厨房的人的鞋印全都收集一份,我要排除一下。”江远依旧蹲在地上看足迹。

  这是正常的要求,崔启山立即安排了人员搜集,接着问:“是有发现了吗?”

  “得看大家的鞋印是什么情况。”江远道。

  这倒不是卖关子,而是判断失误的话太麻烦了,影响整个调查的方向。

  好在也不用等多久,崔启山一声令下,参战的民警都快速的拓好了鞋底,先将电子版的集中了起来。

  江远于是一个个的看,看完以后,再蹲地上看一看,道:“我这边能看出来几点。”

  崔启山立即拿出小本本来做记录了。

  “第一,嫌疑人应该是有两人。一男一女。”

  “男性20岁左右,女性可能稍大一点,21岁,不超过22岁。”

  “男性嫌疑人身高173厘米,标准身材。女性身高165厘米,50公斤。”

  “两名嫌疑人非常亲密,接触距离很短。很可能会有搂抱的动作。”

  说完这些,江远起身道:“死亡时间的话,昨天中下午的时间,下午2点钟左右。”

  “明白了,我去找图侦去说。”崔启山“啪”的合起小本本,有了死亡时间不说,两名嫌疑人会有搂抱这个特征,若是出现在监控下,那就非常明显了,比单单的身高体重容易筛选多了。

第783章 掩护

  陶鹿多少有点惊喜,他都开始做大规模排查的心理建设了,没想到江远竟是通过脚印,将两名嫌疑人的信息给读了出来。

  这么详细的说明,陶鹿相信图侦绝对会有所发现的。

  京城的摄像头的数量自不必说,巷子里的数量比较少,可大路上几乎都是密布,想要一直行走在死角里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至少非专业人士是不可能做到的。

  陶鹿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下来,脸上也带出了笑容:“那休息一下,图侦那边估计也正忙的不行,情报送过去,很快会出结果的。”

  要是不能很快出结果,那问题就严重了,说明凶手情况特殊,或者江远判断出错!

  最大的可能自然是前者,陶鹿现在相信江远胜过相信自己。

  江远点点头,固定了证据之后,直接退出了厨房。

  他是法医没错,但这不意味着他只能做法医的工作,或者必须做法医的工作。

  这个案子基本就已经是侦破状态了,核心也是在图侦那边,而非法医的尸体鉴定——如果真的要从尸源的层面去侦破这个案子,花费的时间可就多了,也没有必要了。

  詹龛和另外两名年轻法医,进到厨房里,开始低头收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