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56章

作者:志鸟村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还不如就用以前的方案,遇到了问题再说……

  然后,江远现在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招募的学者偏多了。

  这在分配任务的环节会比较爽,除此以外的环节都略有麻烦,考虑到跟这么多学者的沟通……

  江远再道:“我觉得再找些人过来帮忙比较好。”

  “您说。”戚昌业的态度无比端正。

  江远掰着指头点了庞继东、苏蕾等人的名字。

  戚昌业一一应承。

  自张丽珍案之后,他现在的地位隐然间又有了提升,现在再请庞继东等人过来,就可以出公函,开差旅费,给劳务费了。

  从业务的角度来讲,能够指挥一个数百人规模的专案组,并且侦破一起复杂无比的多尸命案,用时极短,效果极好,就已经是顶级的警务人员了。

  至于级别什么的,重要的时候如军衔一般重要,不重要的时候就跟警衔一样无所谓了。

  没几日,庞继东、苏蕾和乔生莉,以及几名白江省的植物学家,就先后抵达了京城。

  苏蕾是照着学术会议来出差了,事实上,二十多名专家,在植物学这个领域里,也就相当于一场小规模的学术会议了。

  庞继东则是以江远的大徒弟自居,来了就上阵帮忙,前前后后的比警局的民警们还认真。

  他本来就是在洛晋市做刑警大队长的,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社会经验性,跟正广局的民警们也有一点点熟悉了,做事根本不受阻碍。

  几天的功夫,戚昌业期待的专案组就形成了。

  这其实相当不容易,不像是正常的刑警专案组,以刑警为主,一声令下,纪律部队的成员就都到齐,开展工作了。

  就戚昌业邀请的植物学专家们,既然都是有名有姓的专家,也就是都很忙,谁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等着被召唤。

  能在固定时间凑齐人,就很不错了。

  苏蕾倒是来的早些,带着乔生莉,帮忙准备一些会议的资料。

  布置的差不多了,乔生莉挺着胸,问苏蕾道:“您好像不担心江法医,他要给这么一群专家开会,很容易就露怯了吧。”

  苏蕾呵呵的笑两声:“因为我跟他开过会。”

  “是什么样的?”

  “就直接上卫星遥感图像的样子。”苏蕾说着向会议室的正前方撇撇嘴,那里,一张巨大的投影幕布正被窗外的风,吹的轻轻颤动。

第751章 现场效果

  早晨8点钟。

  江远早早的来到会议室,先检查了一下电脑、投影仪,还放了几页PPT试了试,接着就开始询问戚昌业现场的情况。

  戚昌业昨天也是忙了一晚上,此时青着眼眶道:“我们大队的人有几个人过去了,我另外还借了十个人,现在就是十几个人在那边,到……到10点钟左右,能全部到位吧。有些人之前还都有任务的,说好是从今天开始出任务……”

  警察的活都是做不完的,戚昌业的大队更是典型高配小队,单位和人员的级别都比较高,但人数少,活多,永远都忙不过来。

  甚至他借的人,都有原本的工作要做。警务工作也不像是其他的,不是说好了明天做完,明天就能做完了。犯罪分子不配合的话,一个案子都能拖得没完没了。

  现在只是专案开始的阶段,戚昌业就算再期待,也不可能全力而为。照戚昌业的想法,如果江远能保持张丽珍案的速度,用一两个星期找到尸骸,那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事实上,戚昌业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张丽珍案可还配着徐泰宁呢,他这个案子,也没有这么急。

  江远这会儿顾不上戚昌业了,点点头,道:“一会开会的时候,我准备搞一点现场效果,要让现场的民警多多配合,估计要跑些路的,对了,警犬到了吗?”

  “警犬已经出发了,再一个小时能就位。”戚昌业是可以摇人,但也得讲究基本法,没什么特殊情况的时候,不可能让别的单位的民警加班干活,还是早起提前工作的这种。

  江远点点头,继续看PPT。

  戚昌业看江远这么认真,心中自然升起一股子怀疑。

  他的职业病,让他迅速的回溯两人此前的对话,接着就迅速的意识到一点,忙问:“江队,你刚才说现场效果,什么样的现场效果?”

  江远有点意外的看看戚昌业,再看看前面空荡荡的会议室,道:“我是考虑到这次来的都是比较出挑的植物学家,单纯讨论植物学的话,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就想现场找几个埋尸的点,现场挖掘,试试看能不能当场找到尸体。”

  “啊?”

  戚昌业是真的忍不住,这不是玩吗?

  问题是,还能这么玩吗?

  这可是尸体!

  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尸体,自己这几年不是白捱了,那醉酒当歌的夜晚,岂不是像是弱智小年轻,为了骗小姑娘一样“为赋新词强说愁”?

  要是真的能就此找到尸体,那法医植物学的技术岂不是要爆炸?

  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省市的人民警察们,岂不是都要把法医植物学弄起来!

  别说难,学会了就给一个白衬衣还不够吗?要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给编制!

  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江远说的这个现场效果也太扯了,假如就这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戚昌业转念一想,这可是江远说的!

  “真的能现场找到尸体?您是已经知道尸体在哪里?还是……”戚昌业心想,江远应该不至于认为,自己会帮他埋尸体吧。

  当然,如果是为了间谍案,真要是能侦破了,想个办法向上面申请一下,或者就干脆瞒着自己扛了,也不是完全不能够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但今天的场合,似乎还没有到这个高度……

  “我昨天已经做了些功课了。”江远知道戚昌业有疑问,详详细细的解释道:“先说明,我们能找到尸体,不见得找到的就是你想要的这具尸体,甚至有可能找到的不是人类尸体!”

  戚昌业点头,内心也在做技术要点的更新。其实,如果江远只要求他埋个动物的尸体的话,这种程度的作弊,他们还是能做到的,而且比较擅长……

  江远继续说明:“咱们找尸体的基础,其实主要就是前阵子,徐泰宁徐处搞排查时候,无人机搜索和拍摄回来的视频资料。我昨晚已经将划片区域看了看,有疑问的点都先悄悄做了标记,还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江远:“虽然有点作弊,但到了开会的时候,我基本就只是做一个案例的演示。更多的还是要现场的配合,现场的配合效果越好,我们能做的案例展示的次数就越多,恩……一次性挖出尸体的概率还是不太高的。”

  江远:“戚处,麻烦你这边要协调配合一下。”

  “没问题没问题。”戚昌业听明白了,又担心起来:“这要是找了好几次,都找不到尸体,或者只找到动物尸体,怎么办?”

  “达不到震撼效果而已。也不影响工作。”

  “说的也是。”戚昌业说着顿顿,道:“江队对这些植物学家还挺用心的。”

  “法医植物学的工作量很大的。”江远叹口气。

  他对植物学家们还是有需求的。利用法医植物学来破案,说起来简单,但光是显微镜下找孢粉一项,就能看瞎人眼。但想让植物学家们陪着他破案,没有戚昌业的面子,单凭江远自己,还是有困难的。

  就好像白江省的植物学家们,也是看在庞继东的面子上才凑起来的。

  否则,这些四五十岁往上,要么是名校教授,要么是研究所的正研究员的学者们,怎么可能花费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来陪江远做事呢。

  且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自己的学术目标,有自己的工作日程表,就是江远的级别和年龄,都很难团结这么一群人。

  至于说凭技术和学术能力,上一次,江远倒是用影像增强的技术,配LV4的法医植物学搞定了,但这一次面对的学者人数更多,又都是京城的,很难讲会起什么幺蛾子。

  如果讨论的内容偏出了法医植物学,而涉足到了纯粹的植物学——江远固然可以避而不谈,但凝聚人心的效果肯定就差了。

  综合考虑,江远还是决定做的线上线下联动起来。他的优势又不是单纯的法医植物学的技术。

  8点40分。

  陆陆续续有人进到会议室来。

  江远只抬头看看,就自顾自的改PPT,调试软件,时不时的还要看看手机微信,确定一下各部分的人手的情况。

  戚昌业也是群里狂打字,线下狂电话。

  上下线联动,最主要的就是人的因素,其次是要保证各种软件的实时情况。

  后者且不说,前者其实也是始终变动的。

  就好像今天之前,江远都不知道戚昌业能找来多少人。戚昌业自己都不是很确定,所以,就只能根据现场的情况,不断的做出调整。

  要是以为所有人都会配合自己,那就实在太天真了。

  就算江远现在是明星级的神探也不行。一群三四十岁的大老爷们,大早上的在荒郊野外的泡着,或许会为了明星宽衣解带,但真不一定愿意为了明星就多挪两下屁股的。

  跟各个小队的联系了一遍,最后确认了一遍,9点钟的闹钟就响了起来。

  江远随手一“摁”闹钟,抬头,拧响话筒,道:“那我们就开始了。”

  下方,五十个座位已经全坐满了。

  除了戚昌业邀请来的20多名京城的植物学家,庞继东和他带过来的四名白江省的植物学家,还有一票学生,以及十几名各级民警。

  江远放眼看过去,就见民警们的脸上都带着期待,植物学家里……只有苏蕾和乔生莉俩人,面带鼓励的神色。

  江远笑笑,再打开PPT,道:“首先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中,参与到我们这次的案件中来。刑事案件,有其特殊性,以下有一些规定,请大家自行阅读。”

  在放出说明的页面后,江远稍微停了半分钟,再道:“今天的介绍,我主要讲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医植物学的实践,主要是讲我们怎么利用法医植物学,来为刑事案件服务。第二部分,是在一些刑警同事的帮助下,尝试做一些真实的实践工作。”

  随着江远的话,植物学家们只当是简单的描述,可在座的民警们已经兴奋起来了。

  民警们对江远自然是印象深刻,听他说到真实的实践工作,立即对真实有了真实的理解,不像是在场的植物学家们,只以为真实是一种程度上的描述。

  江远再划一页PPT,道:“好了,我们先看看这个视频。这是K67地块,标号方式和范围,大家可以扫码地图看到,我们先讲这个地块……恩,实际上,这个视频我昨天晚上已经看过了,我当时看的时候,我认为这里有问题……”

  江远将图放大,落在了一个草丛上。

  在场的植物学家们都坐直了身板,仰头研究起来,也有人跟同来的学生一样,开始拍照记录。

  “这是桦树,榆树,还有油松和蕨类……”

  “野外环境这样长,确实有问题。”

  “看树龄,都只有几年时间吧,不超过10年,这片地方是有问题的。”

  江远等了半分钟,再道:“在法医植物学里面,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况,我们叫做种子银行。给在场的非专业人士解释。种子银行指的是地下的土壤里,包含有附近的所有的植物种子,而地面上的植物,原本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已经趋于稳定了,但是当一块地方的土壤被扰动了,新发芽出来的植物,会产生新的生态,新的竞争。”

  “所以这块地方在几年前发生过扰动,有人刨地埋尸?荒郊野外的,有人刨了好几平米的地方,确实不太正常。”有坐在前面的学者立即跟上说话。

  跟学者开会就有这样的问题,做到这一步的学者都是非常自信的,像是这样的小会,一旦遇到问题和讨论,就会远超规模的进行起来。

  “有的动物不是有刨地的习惯?”有年轻的学生也小声的问出来。

  “单纯只是刨地,旁边的植物会立即侵入的,不会给种子银行里的种子长大的机会。”不用江远,就有学者当场解释道:“只有尸体这样的情况,利用尸解产生的腐蚀性液体,阻止了周围植物的入侵,才有新种子萌发的机会。”

  “也就是说,这样的地块下面,一定有尸体?”学生讶然:“这么好找吗?”

  “也不是很好找,因为我们是从大地图开始找起来的。”江远说着将扩大后的地图不断缩小。

  随着细致的地块,变成了平常的地图的模样,在场的年轻人全都冷静了下来。

  给你一副全国地图,找出里面有偷埋尸体的地方——这大概是他们眼中的法医植物学了。

  “趁着民警们检查这个地方的时间,我们再讲一个地块,然后合并讨论一下具体的寻尸流程。”江远说的全是干货,因为他回头还要这些植物学家帮忙搜索呢。

  而对植物学家们来说,今天的现场就开始变得刺激起来了。

  植物学家们也开始明白真实的含义了,纷纷问道:

  “现场挖尸体吗?”

  “挖到了怎么办?”

  “找得到吗?如果挖到了,就是杀人案了?”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迫不及待的跟人分享起来,植物学家们的群聊和社交媒体,空前的热烈与吸引眼球。

第752章 真实

  “现场挖尸?真的是挖尸体吗?”

  就算是江远几次三番的说明,还是有学者站了起来,大声的询问以确定。

  江远点头,道:“是真的尝试挖掘尸体,请大家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相关联的一些地块找到埋尸的位置。”

  “但是……但是……”站起来的学者重复了两遍,有点不可置信的坐了下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尸体,或者说找到尸体这件事,是件大的不得了的事情,又岂是能够这样当场寻找的。

  但也正是因为不了解,这边站起来的学者,也是懦懦的说不出话来。

  江远咳咳两声,道:“我们接着说下一个地块,U43,这里也是我昨天就确定的位置,大家可以看看,看起来还是比较明显的,典型的种子银行的特征吧。”

  底下的植物学家们都精神起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

  “这个树龄看着更久了,得有十几年了。黄连木吧,经常做景观木的,长在树林里面可可怜怜的样子。”

  “所以,这里如果也挖出来一具尸体,咱们就等于是当场挖出来两具尸体?现在死人这么多吗?”

  “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挖,昨天发现的话,不用昨天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