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白骨固然能够回馈一些情况出来,但它回馈的信息必然有限。一个无需多言的说明,有血有肉的尸体里面,骨头又没有被抽走,理论上,有血肉的尸体,只是多了更多的信息给法医而已。
而对所有刑科人来说,时间都是永远的大敌。
时间是真正可以潜移默化的,将痕迹消弭的。尸体从新鲜状态到腐败状态,再到最后的白骨化,期间损失的信息是巨量的。
江远先没有触动尸体,只一具具的仔细观察。
总共八具尸体,江远全部看了一遍,再选了其中的几具,直接翻看脖颈的部分。
很快,江远直起身来,道:“目前来看,这8个人里面,至少有4个人,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
“被掐死的?”柳景辉一下子就反应过来。
“恩,方式比较粗暴,基本没有掩饰的意思。4个人的舌骨都有骨折的痕迹。”江远脱掉手套,道:“应该就是直接用手掐的。”
需要杀人的,稍微查点资料应该就能了解到,使人窒息死亡这项技术上,是有多个小分支的。其中强度最大的是用绳索,嘉靖的宫女就用了这招,可惜太紧张了,系了个死扣,最终落了个凌迟处死。但从战力上来说,身娇体弱的宫女可以据此来杀死中年男性,强度还是非常高的。
其次,用硬质物件勒死,与用手掐死,对使用者的力量都是有要求的,由此带来的痕迹也最严重。有的死者的脖子上甚至能留下凶手的指纹。
痕迹最小的应当是用枕头之类的捂死,但这种方式要求双方有力量差,通常都是男人杀女人,青壮年杀老人用的多。用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不容易造成舌骨的骨折,隐蔽性好。对LV1级的法医来说,这就是守门级的难题。
差不多要到LV1.5的法医,才能比较轻松的处理这样的尸体。
江远说“非常粗暴”也是基于此点来讲的。这里的死者多是老弱病残,明明可以用更隐蔽的手法来杀人的,结果就生生的给掐死了。由此造成舌骨骨折的话,后期即使白骨化了,也能检查得出来。
想到这里,江远有心回去看看防空洞里的尸体了,那边哪怕盘坐的尸体,骨头大约都是不齐全的,舌骨什么的,可能得到地下的一堆骨头里去找。
柳景辉也理解了江远说的意思,掏出笔记本来记录,道:“4人被谋杀,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也简单,其他尸体,他们应该也不会过于掩饰。”
“有可能。”
柳景辉写两句在笔记本上,再道:”这个案子,检察那边估计要爆炸了。”
送检起诉以后,杀人凶手都是必须要明确了的,谁杀了谁,怎么杀的,都得在卷宗上体现出来,对检察官来说,本案涉及到的巨量的尸体和人物,必然形成巨量的文本和证据,想想都替他头疼。
江远再给陶鹿打了电话,报告了自己这边的初步尸检的结果,挂断之后,再对牧志洋道:“多喊几个人过来起尸体吧。今天又要忙很晚了。”
埋起来的这8具尸体,做尸检可能会简单一些,但从土里把它们起出来,工作量要大多了。最主要的是要将尸体全部挖出来,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漏掉。
法医做这件事的时候,细致程度肯定是要超过埋尸体的人的,而土方量是只多不少的。
如果让江远一个人挖这8具尸体的话,等挖清楚了,差不多也就下周了。
这也是县城里的法医,经常会要刑警帮忙的原因。县城里就一两个法医,偶尔遇到多个尸体的时候,确实是有忙不过来的情况。
京城就不一样了,在京城,随便死一房间的人,解剖中心都接得下。
很快,曾连荣亲自带队,拉了十几名法医和法医助手前来助战。
与此同时,防空洞里的拉扯也进入到了新阶段,白衬衣们不断的进进出出,终于是将工作量给拉满了。
“咱们是怎么个章程?”曾连荣是纯粹的法医,都懒得往防空洞里面瞅,注意力全在尸体上。
“尸骸全部运回去。检材取全了,然后就一起回去拼骨头吧。”江远说的很简单。
一群法医就地换装,又喊了些刑警配合,哼哧哼哧的开始刨尸体,装尸体,装昆虫全家,运土……
江远则是进到防空洞内的尸洞里,一边收尸,一边检查。
比起从土里挖尸体这种重体力活,只是捡捡骸骨什么的,相对就要轻松多了。
曾连荣算是老年人了,也不想挖尸体,溜达溜达的也进来了,见江远“英雄所见略同”,不禁一笑,就想上来帮忙。
这时候,就见江远将几根没装进尸袋的骨头拿到边上,让人拍照的同时,对身后的詹龛道:“记一下,这里有防卫伤,定名为洞内谋杀1号吧。”
曾连荣揉揉眼睛,贴近台面上的骨头,仔细的看了看,才发现桡骨上的轻微骨裂,再比较一下位置,果然很像是防卫伤的样子。
“伤到这个程度,是被殴打了?”曾连荣下意识的猜测一句。
江远道:“有可能就是挡了一下,洞内谋杀1号同时也是癌症患者,骨量减少的很厉害,骨质也很脆……当然,也有可能是意外伤,不过,就这个环境,定防卫伤,九成都不会冤枉人。”
曾连荣不由点头,同时缩起手来,再没动骨头。原本应该是带着骨头回到解剖中心,再细细研究的,但江远随手就给分类分型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正这么想着,江远又是呼啦啦的将一堆骨头装入箱中,再取了一根踝骨,道:“运动损伤,有反复骨折的迹象……”
接着,就见江远重看了配套的其他骨头,再道:“看着像个职业运动员。”
判断一具骸骨是职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有多种方法,但每一种——都不是十足靠谱。
但曾连荣相信,江远是不会轻易下此判断的,肯定是在一口气看了一堆骨头之后,综合给出的结论……
曾连荣有心想要深入了解一下,于是斟酌着如何询问比较妥帖。
哗。
江远又划走了一大片的尸骸,再拿起几根骨头,道:“编号3号尸体和编号4号尸体的骨头有弄混的,说明是一起取出来的。”
曾连荣的眼神不够好,费力的看了看江远手里的小骨头,很快就放弃了辨认。
谁是谁的骨头这件事,难度可就太高了,曾连荣以前倒是见人干过这种事,但那都是作为表演赛的……曾连荣现在想想,他年纪大了,好不容易熬到今天的身份地位,正适合做一个富贵闲人,闻着尸味散散步什么的,也挺养生的。
第742章 尸蜡
“把大厅整出来吧。”
“卸几张床搬过来。不用解剖床,再说你搬得动吗?就宿舍里的床,搬几张过来,算了,床都不用搬,就要床板,再弄几张桌子过来排一下。”
解剖中心热热闹闹的,中心主任李增勇听说了情况,开开心心的放弃了跟老婆过节的计划,第一时间赶到解剖中心,首先想办法给尸体们准备床位。
有一说一,就算是京城的解剖中心,也没说要做好准备,常态化的接待20尸级的团体。
不说中心的容量如何,中心还有其他的尸体在被解剖中,正广局以外,还有一个班的区局和其他各种单位,以及个人都有需求。
好在大部分的尸体都已经白骨化了,这就不用担心尸水流下来,只用普通的床铺就能承担此项任务。
事实上,正常的解剖也不用所有的尸体都摆开了,那更多的是电视里的情节,也是为了追求一个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老爷们的目光。但有一说一,观众老爷是老爷,领导就不是老爷了吗?
这么大的案子,领导亲临现场,甚至来看看尸体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大的。而观众喜欢的东西,领导们也是喜欢的;观众们觉得很帅的东西,领导们也会觉得很帅的;观众们没知识缺常识不懂业务缺乏实践懒于思考惰于反思耿于舒适,领导也是。
李增勇就在一楼的大厅铺开了摊子,原本的大水缸里的假山被搬走了,水被抽的剩了个底,一票肥鱼可怜又恐惧的趴在哪里,然后跟着大水缸一起被拉去了某间办公室。
两张桌子并一起,再放一层床板,铺上塑料布,就成了简单的停尸台。一排排,一列列的停尸台整整齐齐的,乍看起来,颇为惊悚。
李增勇只在门口弄了两层屏风,免得有人误闯进来吓到了。至于解剖中心为什么有人误闯进来,他就来不及考虑了。
差不多摆好的时间,第一车的尸体就入场了。
“腐尸进解剖室,白骨到大厅就行了。”李增勇热情洋溢的指挥着,像是婚礼现场的总管在安排男女方的嘉宾。
来者皆是客,虽然都是不认识的,但还是挨着上了桌。
江远随着最后一批散碎的骨头回来的。
在路上,江远就将骨头给分了分,到了解剖中心,,詹龛等人一人抱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筛好的。”詹龛将箱子一放,就开始喘气。
人骨的重量也不轻。按照沈阳中国医科大当年取样称重的结论来看,男性湿骨的重量平均大约是10公斤,干燥了以后也有4.4公斤的重量。女性则是6.8和3.2公斤。另外,北方男性的骨头比南方男性的骨头重。
摆开了,骨头则显得细细弱弱,从体型上看,很难想象这样的骨头能挂载100大几十斤肉,甚至两三百斤肉的。
“能铺开的话,那就从头到脚的摆一遍吧。”江远见李增勇准备的如此充分,也就配合的安排了起来。
这样做也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别的不说,从颅骨开始的,自上而下的一直摆到脚趾头,总计要200多个骨头,专业的法医摆起来也要比较用心才行,非专业人士——这里指的是还被堵在防空洞里的那些人,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所以,他们捡骨以后,虽然摆出了似模似样的几个骷髅,但里面的骨头数量是否正确,骨头是否同一个人的,江远都持有怀疑态度。
这会儿,解剖中心的法医们上阵开摆,江远也洗了手在跟前帮忙。
主要目的还是看尸体的死因,以及分析尸体的来源身份等。
这时候,身份其实没那么重要,毕竟不是野地里的无名尸,就算是非主流宗教利用了这些人,但多数还是留有记录,或者知晓这些人的身份的,到时候一核对也就是了。
所以,目前的核心任务还是看尸体的死因。
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指望凶手自己交代的,只有发现了死因,确定了是他杀还是非正常死亡,才有审讯的基础。
从好的一面来看,凶手在这方面也不是太谨慎,此前的8具腐尸里,有四具就有明显的被掐死的痕迹,可以说是非常随意了。
事实上,有工厂这么好的条件,又是集体性的犯罪,原本是可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杀人方式和处理方式的,比如……对吧。虽然被找上门了,依然很容易被发现蛛丝马迹,但这个难度和风险还是有极大的区别的。
“这个人年纪比较大了,80岁左右,也有骨癌的转移了。”江远又挑捡了一个尸骸,做了判断之后,不由走到旁边查笔记的柳景辉身边,道:“能活80岁的癌症病人,身边应该有亲属的吧,家里人都去哪了?”
“是个好问题。”柳景辉用手点了点笔记本,道:“我刚才其实也有考虑,无非是四种可能,不知道,知道但不管,知道且想管但管不了,参与其中。”
“亲属的数量很可能很多,即使知道了,管不了,消息也会传出去吧。”江远道。
“这个反而很难讲。”柳景辉说着吐一口气,道:“这种非主流教派,其实相对于其他弄钱的模式来说,有时候是很有耐心的。而且,他们也是选人的,你看到的是80岁的癌症患者,他们可能在他70岁的时候,就干涉到其生活中去了。”
江远听的皱眉,这方面的东西,他确实是极少接触。
柳景辉见状一笑,道:“没事,这个案子的知情人不是还都在,就算洞里的死绝了,外面还逮捕了5个,说不定还有,问也能问出来。”
江远不禁一笑:“我还以为你会用推理的。”
“他们是非主流宗教,岂会按照常规模式做事。”柳景辉也笑。
江远莞尔,情绪也放松了许多,今次的案件进行到这里,看似恐怖且规模巨大,实际上已经是接近完结了。
就目前来说,法医们主要是做收尾的工作,包括刑警们也是如此。排查的队伍也都第一时间收束了起来,更多的任务则是在陶鹿等白衬衣们的身上了。
大厅内的法医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轻松,慢慢地轻松聊天起来。
给十多具尸体做拼图,工作量还是不小的,要说大部分的骨头放在准确的位置上都是不难的,但该说不说,作为单位里的技术人员,放错了可真的是要丢人的。
多花点时间反复检查也是理所应当的。
一会儿,那四个大坛子里的骨头,也被一点点的掏了出来。
一个坛子的骨头放一张床,依旧是拼图过程。
江远自然而然的溜达过去看,看着看着,自己动手捡起了一根骨头。
“这是尸蜡啊。”
江远捏着棒骨,用手在上面抠了一下。
油油的,硬硬的,又有点干,再看颜色偏灰,确实是尸蜡无疑。
詹龛不由凑过来,有些好奇的看一看。对法医来说,尸蜡也是不常见的,理论上,它是尸体腐化过程中的一种衍生形态,是尸体的脂肪皂化而成的物质,但因为皂化的过程需要厌氧环境,所以,只有在土里或者水里才会有皂化的现象出现,且并不一定。
詹龛看过的尸体不少,但见到尸蜡的机会也不多,不由道:“我能上手摸一下不?”
“摸吧。”江远将之递给詹龛,又取了一根骨头,上面也残留有部分的尸蜡。
詹龛边摸边体会,道:“滑溜溜的,确实跟肥皂的感觉挺像的,这个跟我之前摸过的感觉好像不一样。”
“我摸摸。”隔壁的小法医也过来蹭了。
一会儿,好几名法医都放下手里的活,换了手套过来看尸蜡,有此前摸过的,再次提出跟詹龛类似的问题。
江远刚才其实也在思考,此时沉吟着,道:“不一样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点。第一,是这个尸蜡有被人为的清理过,因为有尸蜡的存在,那尸体的保存度可能要好很多,估计做了人为的清理,这个就像是被刮过的肥皂一样,触感不一样。”
江远停顿一下,又接着道:“再一种不一样,可能是形成条件不一样。你们之前接触过的尸蜡,是土里的尸体吧。”
“是。”詹龛点点头,继而讶然道:“这个是水里的尸体?这怎么分辨的?”
“比较难以分辨,但确实是有区别,主要是皂化的程度问题……”江远约略的讲了几句,五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
周围的法医们的脑力也迅速被耗尽。尸体皂化问题是一个前沿问题,属于仍然在研究,研究出来了一些结论,但尚未被研究清楚,且某些结论还存疑的阶段,这时候讨论分析,自然要格外的繁复,毕竟,这个领域并没有直接的指标,或者明确的标准。
柳景辉也在跟前站着,但他没有听江远讲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自己想了一会,再等着江远暂停下来的时候,道:“水中尸体的话,是确定的吗?这四个罐子里的尸体,都是水里的吗?”
“只能确定这个有尸蜡的尸体,是长时间沉在水里的。”江远给了答案,再道:“剩下三个,当时的埋藏条件怎么样,如果需要的话,还得额外分析。”
“也就是说,这些家伙是有将尸体,至少是某个或某些尸体,沉入水里的。”柳景辉总结了一下,看一眼江远,再解释道:“张丽珍的尸体是从水里飘过来的,里面放的有哑铃,目的应该是沉尸,否则没必要放入哑铃……”
“放入水里的是过渡时期的?”江远说的是之前跟柳景辉讨论过的,过于简单粗暴的尸体处理方案,以及比较隐蔽的尸体处理方案之间的过渡。
柳景辉点头:“张丽珍这边很可能是有什么意外情况,他们如果这边沉尸都能捞出来装罐子里,说明尸体原本应该是处于控制状态下的……给陶支打电话?这边要是审讯不出来东西的话,估计还得老徐再动手。”
埋尸的位置还真不一定能审出来,因为尸体带来的可能是死刑,而受审人员坦白从宽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找死。
江远也是有备无患的道:“您给陶支打吧,我给黄局再说一声。”
第743章 突破
“卢支,您这边可能也要准备准备了。”
陶鹿看着再次上前谈判的民警背影,对旁边的长枪兵指挥轻声说。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