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倒是柳景辉和李浩辰,确定了祭奠地点之后,当场就顺着受害者的人际关系,开始筛了起来。
虽然没有一个完备详尽的列表,但一个人能够涉及到的重大利益关系是有限的,爱恨情仇也是有限的。
柳景辉做了这么多年的刑警,看到一名受害者的身份,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几个易伤的关系,大部分的案子,基本都能对上。
像是什么夫妻关系,欠债关系,夫妻伙伴,偷情男女……
要说有点麻烦的,反而是那种积怨多年的亲密关系,但对刑警们来说,他们其实不论的那么细,遇到此类恶性案件了,肯定是所有亲密关系全查一遍的。
所以,像是有的人处心积虑的设计案件,希望将自己置身事外,有些甚至设计的还颇为巧妙,实在是对司法系统了解的不够深入。刑警们破案,大都是一力降十会的,没有几个人会真的认真掰扯半天,就为了将几名嫌疑人排除到名单之外的。
柳景辉也是差不多,他是可以做出很精巧的破案流程,但是没必要。
就正广局目前的警力配置,你给他们缩单,就相当于压缩年轻人立功的机会,属于是不道德行为。
就连崔启山这样的中年大队长,也毛遂自荐,道:“我要不带人把这边的树林子都扫一边?”
“那……唉,扫吧。”陶鹿不情愿的同意了。
就当是打扫卫生了,多点工作量,至少打扫的干净点。
江远做完尸检,已经差不多是第二天了。
到了下午,江远睡醒了回到专案组,就见专案组的大会议室里,一排名单长长的挂着,然后不停的被人XX,标对号,标星号……
“怎么样?进展顺利?”江远知道这是重复排查呢,用徐氪曾经说过的话,就属于家底太厚,有钱了烧的。
刘晟忙的满脑门子是汗,但情绪不错,道:“受害人身边的关系,已经差不多被我们摸了一遍了。不过,目前还没有有明确的嫌疑人,只是列了一些疑似的犯罪嫌疑人出来……”
“柳处怎么说?”江远问。
刘晟说着看看不远处的柳景辉和李浩辰,道:“柳处他们讨论的也挺激烈的,不同理论的碰撞吧。”
就是各持己见谈不拢呗。
江远明白了,再看看前面白板上贴的名单,问:“没有把人先带过来询问一下?”
就好像有的人在网上撩骚,眉飞凤舞,到了线下,低头打闷,藏头露尾的犯罪嫌疑人并不可怕,拉过来一个个问一边,嫌疑人说不定自己就跳出来了。
刘晟却是摇摇头,道:“总数还是有点多的,目前剩下的怀疑对象起码有大几号人了。这个受害人刘治武是名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项目做的挺多,黑了人的情况也有不少,有利益纠葛的人不少,陶支的意思,至少要拿到一点证据,才可以抓捕,否则,对方一旦毁灭了证据,这个案子就难看了。”
只能说,不同人在不同的位置上,顾虑是不同的。
幕后主使本身就比较难证明,老九要是能将证据处理干净的话,接下来的起诉阶段会非常难看。
“用足迹筛过,就剩几个人吗?”江远问。
刘晟忙道:“我们体重放宽了一些,就是想着一年多下来,体重可能都会发生个变化。其他手段快要用尽了。”
江远立即道:“就剩几个人的话,对足迹来说不算多,你要不找他们都要了足迹,我逐个比对一下。证明同一的话,基本就可以确定嫌疑人了。”
“还可以这样吗?”刘晟接触的足迹鉴定,大部分也就可以缩减范围,直接认定同一的情况极少。”
江远就只是点点头,他休息够了,随时可以开临时+1的状态,足迹鉴定的应用场景立即就扩展了!
第691章 表弟
跟着刘晟一起过来,送嫌疑人足迹照片的,是正广局刑科中心的陈国宁。
两人先将照片放到江远的办公桌上,刘晟再道:“用足迹筛出来的嫌疑人,剩下的总共有7个人,我让老陈把范围又放宽了一点,一共12个,你看看能不能再筛细一些。”
说完,刘晟又道:“老陈,陈国宁是我们正广局的老痕检了,也擅长足迹鉴定分析的,他师父是刑科中心的元老了,以前还跟步法追踪大师马玉林的徒弟进修过,回来以后,一个月的时间,抓了几卡车的犯罪分子,引为传奇呢。”
“厉害。陈处您好……”江远到京城来,多少是带一些情商工作的。
陈国宁看着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笑笑道:“厉害的是我师父,真要说传奇,还得是马玉林老前辈,我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见过老先生,马老的几个徒弟,我都跟着师父请教过,不过,我这个人,用师父的话说,就是资质鲁钝,不是太开窍,学了个半桶水,还要向江队请教。”
他几句话,就将办公室里的一点点尴尬,用老前辈的故事给化进去了。当然,还是能听出来一点点的不服气,毕竟,江远是要在他筛选过的名单和照片里,再筛选一次,要是气性一点的话,甚至可以说江远是骑着他脖子来做事了。
但是,“雨中腐尸案”这个“标的”太大了,现在还是案中案一样的幕后黑手,陈国宁也确实是无能为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任由江远发挥。
而且,因为江远此前表现出来的能力,陈国宁甚至还要想着化解一下气氛。
江远其实很熟悉这种气氛了。
做积案本来就有这种问题,积案的专案组,就是在现案工作组的基础上,查遗补漏的来破案的。现案的专案组即使一点问题都没有,积案组的工作,也能对比出现案组的不完美。
江远很习惯的笑一笑,只能说,黄强民收的费用里面,有一半是承压的。
“步法追踪的技术,最好还是有多组足迹来做。”江远算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国内的足迹鉴定技术,可以说皆是师承马玉林,一名12岁开始放羊扛活的牧民,全凭自己的观察、比较和琢磨,开创了一门刑侦艺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着马玉林学出来的弟子们,又在全国开设了大量的进修班,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的足迹鉴定的刑警。
要说自学成才,仅仅身负系统的江远,在深度上面,跟马玉林同志还是有差距的。
江远猜想,像是这种远远超出了常人,且是远远超出了同时代全世界刑科人的技术,怕是得有LV8的水平了。
可以想见,在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六七十年代,全国到处都是土路、泥路的情况下,马玉林的步法追踪,几乎可以在各类案件中应用起来。
相比之下,现在的足迹鉴定的理论基础打的更结实了,应用的范围也更广泛了,可要说好用,可能还真的不及当年。
“江队准备从哪开始?”陈国宁没有跟江远讨论技术细节,他私下里已经看过江远的多个足迹鉴定的案例了,对江远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其实也不是很确定。
许多案件在陈国宁看来,已经不能继续用足迹鉴定来推进的时候,江远依旧能做出匪夷所思的判断,偏偏事后总能证明江远的判断是正确的。
今天的案子其实也有这个味,正如江远所言,如果有多组足迹的话,陈国宁也可以判断的更细致一些,但就只有单独的一个足迹,那就没有步幅步态了,判断起来的难度大增。
反正,陈国宁已经做到自己的极限了,连环凶杀积案,不用提醒,他也是十二分的力气都用起来了。再要细化什么的,他也实在是力有不逮。
“先看看。”江远笑笑,就先看着照片比对起来。
一张一两分钟的时间,十几张照片看过,江远道:“照片的原片有吧,放到电脑上看看。”
“我让传到后台。”正坐的发闷的刘晟立即起身打电话。
江远则是打开挂墙的一台55寸显示器,等后台的照片传上来,再开原图细细阅读。
挑着看了两三张,江远就停了下来,道:“可以着重调查一下这位。”
“杨万骏?”刘晟先是看了照片的编号,再对应了嫌疑人,道:“这是受害人刘治武的表弟,他母亲的弟弟的儿子,算是近亲了……唔,身高体重都符合,我们着重调查一下。”
刘晟基本是一头雾水的。这个案子进入到目前的阶段,所有的信息都是新的,刘晟此前也都没有接触过。
而像是这种近亲间的犯罪,犯罪动机往往更加重要,也更加难以取得。
刘晟先是打了电话,让手下人调查起来,回过头来,再道:“江队,这个足迹是认定同一了吗?一个人的?还是仅仅是嫌疑。”
江远想了一下,道:“八成是一个人的,现场的足迹条件就是这样了。主要能看到的就是足迹的反应压力,还有压力面的宽窄,倾斜度,从这几个方向来判断的话,与这个杨万骏的比较相符。”
刘晟忙解释道:“我是觉得刘治武是做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的,得罪过的人应该不少的,而他工作方面的关系人,我们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
刘晟现在就是一副表单不够长,做刑警的就不够放心的样子。
陈国宁正盯着屏幕,顺着江远刚才说的方向在研究,耳中听到刘晟的话,不由道:“不是说有做拜祭吗?客户会拜祭他吗?”
刘晟一愣,接着笑道:“也有可能是心里不安。得,我们先查这个杨万骏。”
刘晟说着就出门,安排布置了起来。
理论上,这种没有犯罪记录的犯罪嫌疑人,直接上门询问,就可能得到大量的信息,很多人连刑警的当面询问都担不住,换成是普通的小案子,一般也都是这样处理的。提前预先收集证据什么的,是属于大案族的。
换言之,就是今天这样的案子,哪怕刑警有把握用气势就诈出口供来,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先收集证据。
这就好像在牌桌上,再强的心理战高手,也不如运气来临的新手。
江远跟陈宁国一起,将鉴定报告给写了,签字盖章后,再去往楼下。
这时候,办公室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柳处。”江远下楼就见柳景辉和李浩辰蹲在角落里,一起看着一个屏幕。
“哦,江远来了。”柳景辉表情恹恹的。
“案子有进展?”江远有点熟悉柳景辉的这个表情。
柳景辉点点头:“刘治武死亡以后,杨万骏就变成了刘治武母亲的第一遗产继承人了。”
“咦,谋财?”
“300万的房产吧,撑死400万,所以还不能很确定。”柳景辉撇撇嘴:“刘治武的母亲也就这么一套房产了,剩下的现金资产什么的,二十万最多了。”
“400万的房子也不错了,多少人一辈子都赚不来这么多。”李浩辰的表情严肃,缓缓道:“杨万骏工作不稳定,基本没有什么工作能坚持半年时间,一年连10万块都赚不到。他父亲在老家的住宅值不了100万。他姑姑的这套房子,是他在京城拥有住房的唯一途径。”
“他懂技术?”江远问出关键问题。
要拍下何维作案的过程,哪怕是抛尸的过程,都是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的。后续,两人通过国外软件联系的方式,也是普通人不容易操作的。
“目前还不确定。但杨万骏算是摄影爱好者,而且给好几个电商小公司打过工。”刘晟这时候走过来,表情振奋。从他的角度来看,只要案子能破,侦破的方式优美不优美,典雅不典雅,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第692章 结案
受害人刘治武的母亲,是跟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一起来的。
一路上,几个亲戚都在安慰着杨秀丽,这让她的情绪稍好一些,见到刘晟的时候,还问道:“警官,我什么时候可以接儿子回家?”
刘晟的关注点本来是在侄子杨万骏身上的,被杨秀丽问道,愣了愣,才道:“恐怕要到我们结案了以后才可以的。麻烦您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那什么时候能结案呢?凶手什么时候能找到?”杨秀丽顺势追问。
对警方来说,受害者家属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刘晟好声好气的道:“我们现在也正在调查,只能说有一些发现了,所以才叫大家来做一份笔录,也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些情况。”
“有什么发现?”杨秀丽有些急切,对她来说,儿子已经离开很久了,哪怕是一点点的消息,她都想要知道。
刘晟微微摇头,道:“抱歉,案件还在调查当中,这些都属于机密资料。”
“我是受害人的母亲也不行吗?”
刘晟摇头,再喊一名刑警过来,道:“咱们先录个笔录吧,等有了能说的消息,我再专门通知您。”
杨秀丽的弟媳妇也过来,拉着杨秀丽走了。
杨万骏一直在旁观察着警察们,但始终一言不发,这会儿也是紧紧跟在姑姑身边,直到被刑警们叫到单独的审讯室。
等一群人都散开了,刘晟才叹口气,对江远道:“一起去监控室吗?”
“好。”江远应了一声,闭眼回忆了一下刚刚离开的杨万骏的步法,道:“祭奠处留下的足迹,应该就是杨万骏的了。”
面对真人,江远还真的不是很确定,指使杀人的就是杨万骏。
就刚刚的观察来说,杨万骏不过是个30岁左右的普通年轻人,穿格子衫,运动鞋,社交能力偏弱,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社交的类型。
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名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更像是程序员或程序爱好者。
刘晟也不能确定杨万骏就是幕后主使,但依旧振奋的道:“有突破就是好事,即使不是凶手,肯定也是知情者了。”
柳景辉微微点头,对推理爱好者表示肯定。
监控室。
大屏幕上,杨万骏所在的审讯室被单列了出来,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屏幕,旁边则是另外几个审讯室的实时影像。
刘晟的级别不够,没法动用局里的指挥中心,信息化程度瞬间回归到了宁台县的水平,倒是让江远等人习惯的很。
柳景辉和李浩辰等人站在江远身后,各自戴一只无线耳机,可调节不同审讯室的声音,几个人此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杨万骏所在的3号审讯室。
听的出来,杨万骏此时的声音还比较平静,简单的描述了自己和表哥的关系以后,还延伸了一句,道:“我表哥是个喜欢教育人的,你说他在装修公司里上班,一天天的动不动就要吵架,还得骗人、坑钱,结果他觉得自己懂社会,最后怎么样……唉,我姑姑也是,还觉得她自己的教育方式好……”
李浩辰听到这里,不由拿出了笔记本,翻开做起了记录:有很强的表现欲,谈及死者及其母亲的时候,有较强烈的情绪……
柳景辉偏头看了一眼,撇嘴低声道:“你这个有点草率啊。”
“部分基于杨万骏的围脖和朋友圈。”李浩辰轻声道:“他在网上说话,比现在的态度还要嚣张一些。”
柳景辉挑眉,他倒是也经常关注涉案人的网络状况,但这个经常程度,显然比不上李浩辰这样的年轻人。
此时,3号审讯室里的民警,又问道:“刘治武失踪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不太记得了,就正常上班吧,打游戏什么。”杨万骏表现的极其淡定。
审讯民警严肃的皱皱眉,继续道:“你自己的表哥失踪,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太记得了?”
“具体时间谁记得啊,都是那么久以前了,而且,我表哥接触的人很复杂,消失一两天是正常情况,等我姑姑觉得不对了,开始到处打电话找人的时候,怕是好几天都过去了。”杨万骏说的有理有据的样子。
监控室。
李浩辰皱着眉,道:“这个杨万骏明显是没什么受审的经验的,但他有一点好运气,他没有亲手杀人,他还真的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谋划杀人不算吗?”牧志洋跟着江远久了,多少有点嫉恶如仇的属性在身上。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