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黄强民看了陶鹿一眼,眼神里约定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但并没有说话。
陶鹿这一次一点躲闪都没有,迎着黄强民的目光,口中道:“江法医,尸体就交给你了。这个案子,现在就是咱们正广局的第一大案了,只要有利于破案的,你需要什么资源,我们就提供什么资源,不设上限,也不需要节省了。”
在崔启山的左脚没有踩中这块人类骨头之前,这是一起涉外的四尸案。老实讲,在京城这么大的城市里,涉及到四名受害人的凶杀案,时不时的还是会发生的。尤其是一些激情杀人的灭门案,基本就是三四个人的配置。
但是,间歇性的涉及到不同人群的连续杀人案,就真的不一样了。
眼前的这具尸体的出现,森森的白骨打破了陶鹿的最后的幻想,也将他的思维凿出了一个洞。
现在,经费不经费的已经不重要了,后半年的日子过不过了,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侦破此案。陶鹿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来,准备给上级们汇报。
江远应了一声,就地拆开一袋防护服,一边往身上套,一边道:“我先进去看一看,这边抽水的先停一下,等我取样过后再抽。”
“明白。”刘晟赶忙拿起了对讲机,通知对面的抽污车。
污水池的水抽干了,底下还会有大量的淤泥,何况水也不可能完全抽干。江远抓紧时间进到池子里,开始观察尸体。
柳景辉深吸了两口腥臭的污水味,站在距离尸体最近的岸边,琢磨着道:“江远,能不能确定尸体在水里泡了多久,暴露在空气中多久?”
“什么意思?”
“一二三号尸体是埋在土里的,四号也是埋在土里的,它们又都曾经在暴露在地面上很长时间,我想知道这个具体的先后顺序,时间长短。”
“就现在这样子,很难确定。”江远看着底下的骨头摇头。要是有些腐肉和昆虫的话,相对好判断一些,现在能用的就是水藻了,还不知道污水池里的具体情况。
另外,尸体在水里的腐化速度很慢,水体比空气要复杂的多,且是相对独立的环境,包括温度也跟水体的体量和深度有关,而温度又与死亡时间和白骨化的时间息息相关……
柳景辉只能点头:“刚开始觉得这个凶手很严谨,但现在看来,水里面的尸体有,挖坑埋起来的尸体有,还有曝尸荒野的情况,好像又随性的很。而且,这种污水池总归是要干枯的,夏天晒的时间久了不下雨,池子里的水少了,尸体总归会露出来……”
“露出来了,再埋起来?”
“何必多此一举呢,而且,怎么可能准确的判断出时间来,进池子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柳景辉摇头。
“听起来像是个神经病。”崔启山不是个喜欢听推理的主,此时有点耐不住性子了。
柳景辉道:“神经病不奇怪,凶手做案到这个程度,不是神经病也该是神经病了。反社会的人格之类的都可以安上。”
但是,不能破案——这句话柳景辉是没有说的。
哗……
另外两名法医下水,去竹篓跟前收拾骸骨去了。
竹篓扁平,用的竹条又宽又粗,泡在水里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散架,着实不易。骸骨则是散落成一滩,有些小骨头已经脱离了竹篓的包围。
江远一步步的勘察取样,等将尸骨,一些虫尸和虫体和部分淤泥、水体全都送上了灵车,才回到潭边,一边现场脱防护服,一边对众人的捂鼻转身视而不见。
站在污水潭边,嫌弃刚刚从污水潭中走出来的人,没必要的。
江远将防护服扔进垃圾箱,再道:“六号也是女性,身高一米七左右,死亡时的年龄大约21岁,死亡时间大约2年零6个月,到2年零7个月……”
LV7的死亡时间鉴定,给出这么宽裕的死亡时间,也是对凶手的尊重了。
这凶手算是江远接触过的凶手里,对尸体处理最不厌其烦的一位了。他抛尸,埋尸,期间还给尸体换地方,换位置……
江远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但他这样做的结果,确实是让死亡时间的鉴定变的非常不确定了。
“这个凶手的行为还是比较反常的。”柳景辉的语气不急不缓,眼神亮的像是在商K看到了老同学似的。
这么有挑战性的案子,对于并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柳景辉来说,还真的就是一份礼物。
他经常愿意参与江远的案子也有这部分原因,普普通通的案子,江远弹指间就给处理了,只有这种有意思的,有难度的案件,才会渗到他手里。
柳景辉思考着,道:“单看凶手对一二三号尸体的处理,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了,当然,坑再深一点就更完美了,但不影响,已经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了,墓穴挖的也很专业。”
“四号处理的一般。五号六号就显的过于随意了,抛到臭水坑里,又用了竹篓,五号和六号的抛尸用具都不一样……”
“竹篓的来源要好好调查一下。”
柳景辉一边说,一边皱着眉头,渐渐的就不吭声了。
麦克父母请来的摄影师,此时悄无声息的想上前一个跨步,怼着摄像头,想要拍下众人略带沮丧的表情。
牧志洋跨前一步,就用身体挡住了摄影师的摄像头。
第672章 牛刀
晚上吃鱼。
白天从污水潭中收了尸,令许多人略有不适,晚上就只能吃点水生动物,像是东星斑,石斑,梭子蟹,大闸蟹,九节虾,十足目虾蛄科的口虾蛄等等,这次算是江远请客,而且不走正广局的经费,好让陶鹿等人心情好一点。
陶鹿就坡下驴,跟黄强民挽着胳膊,面红耳赤的谈了十几分钟。
案子是一定要进行下去的,这种时候,哪怕黄强民的要求再苛刻一些,陶鹿可能都会答应下来。所以,在最终的条件达成以后,陶鹿甚至觉得黄强民的要求不是那么特别的超级过分。
江远没管他们,风卷残云似的吃了小半只的东星斑,又剥了一只梭子蟹,再用半碗皮皮虾、两勺老干妈和一点芥末配了半碗米饭,嘴一抹,道:“我去看尸体了。”
今天晚上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了,不等明天早上的上班时间,专案组就要尸检报告了,否则,专案组的其他人就得等着报告才好工作了。
江远对熬夜也不是太在意,就好像医生虽然总是叮嘱病人好好休息,清淡饮食,自己实则暴饮暴食,整宿熬夜一样,许多医生其实是见多了莫名其妙就得病的人。
法医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比如今次的六具尸体,虽然他们约炮、喝酒、熬夜,有的可能还抽烟,但他们都是顶年轻顶年轻的尸体,正常来说,离死还远着呢。
而这六个人,每个人都没有必死的理由。
他们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严格来说,凶手也可以解释说,自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但他的生活方式抹煞了其他人的生活,这时候,就应该有人站出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有什么发现吗?”江远提了一个大食盒,放到了空闲的桌子上。
老同志曾连荣态度极好的笑了笑,道:“刚做了些检查和测量,数据都在本子上了,两名死者,五号和六号均为女性,其中五号的膝盖也有一定的磨损痕迹,怀疑是运动导致的……”
曾连荣也没看记录本,就这么描述了一遍自己得出的结论,然后将位置让给了江远。
江远点点头,当仁不让的站到了解剖台前。
只剩下骨头的尸体,不需要手术刀之类锋利的物件了,解剖台本身也都是干干净净,保持着金属的锃亮。
但是,很少有法医会喜欢这样的尸体。
大家宁愿要新鲜的,拍上去会颤巍巍的抖动的肉体,做起来简单,得到结论也容易,不像是白骨森森,干净归干净了,得不到有用的结果,全是白费。
江远依次查看解剖台上的骨头,看到膝盖的部位时,道:“二号尸体的膝盖磨损也很厉害。”
“对,而且也是运动损伤的样子。”曾连荣刚才特意提出此点,也是考虑到了这个情况。
六具尸体里,有四具女尸,其中两具的尸体的膝盖有运动损伤的情况,这样的比例,要说做一个确定无疑的推断还有点小,但肯定是不能忽视的。
江远仔细的看过了五号的膝盖,又让人将二号的膝盖拿了出来对比,再道:“进行的运动类型,感觉不太一样,二号的损伤情况更符合负重训练的状况。五号的话,更符合跑步、竞走这样的运动。”
曾连荣其实也看得出来,立即点头道:“我同意。不过,如果是在健身房里锻炼的话,两者都符合。”
“确实。”江远不置可否,本案假定受害人都是通过社交软件邀约而来的,由此推测的话,受害人来自于同一个地区乃至于健身房的概率就不大了,除非都是本地居民,但这跟失踪人口的报案信息是对不上的。
旁边的小法医詹龛等人,一边听着江远和曾连荣的对话,一边也都伸着脑袋看膝盖,琢磨着两人的思路。
法医这种行业跟古董业是有些像的,许多东西都得上手看,上手摸,然后不断的正向刺激,才能形成概念。
就比如运动损伤的膝盖,用书本上的说明去比较,不接触实物的话,跟瞎猜差不多。只有见的多了,看的多了,才好自信的做出判断。当然,这得是在有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
詹龛刚刚看起了膝盖,江远又捡起五号的几根脊椎骨看了起来。
曾连荣第一时间凑了过去,动作比小法医们还要快。
“你也发现了。”曾连荣不等江远说话,先是说出了谜底来。
几个小医生都不明所以的看过来。
“您指的是划痕?”江远将第1胸椎单独放到边上。
曾连荣哈哈一笑,点头道:“对的,划痕很细,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你觉得是什么工具导致的?”
“牛刀吧。单刃的那种,带一点弧度的,有尖,刃薄,锋利……”江远一口气说出导致划痕的刀刃的多种特点。
曾连荣的笑容一点点的收了起来。
“单刃是怎么看出来的?”曾连荣问。
“看压痕是不均匀的。”江远递出马蹄镜。
曾连荣问:“有尖呢?”
“有顿口。”江远指了一下位置,这里的骨头有一个稍稍向下的小坑,在污水的腐蚀下,几乎难以与正常的凹陷分辨。
曾连荣看了好一会,才叹口气:“你这个眼神是真不错。”
“年轻。”江远很和谐的谦虚了一句。
曾连荣笑了一下,神情逐渐平静。他能看出划痕很细,也猜测应该是一把单刃刀,且从划痕的粗细猜测,刃应该很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刀有没有尖,有没有弧度,他并没有看出来。
而这两点,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刀的类型。
就像江远脱口而出的“牛刀”,两个字就能省去大量的排查时间,以及专案组的警力,在争分夺秒的侦破过程中,极有意义,绝对是法医功力的体现。
“牛刀划在胸椎这个位置,不像是戳进来的……”詹龛至少也有LV2.0的法医病理学的水平,这会儿比划两下,就看出了一点异常。
曾连荣看一眼江远,再道:“这是分尸的痕迹。”
“咦,五号被分尸了?”詹龛讶然。
“有可能是装进竹篓的时候,尸体已经有点僵硬了,所以分了几块下来,好装进去。”曾连荣见的多了,立即说出一种可能性来。
江远则道:“用牛刀分尸,还是有点难度的。”
“有医学背景,或者屠宰的经验?”杀过人的都知道,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分尸最好用斧子,至少也得是把厚柄的斩骨刀才行。敢用牛刀分尸,而且只留下很浅的刀痕的,这是比较高超的技术了。
江远缓缓点头。
詹龛则略显兴奋:“至少缩小了一定的范围。”
“看看其他尸体有没有分尸的痕迹。”江远换了一双手套,道:“如果都是用牛刀来分尸的话,痕迹可能非常浅,所有的类似刀痕的地方都要仔细检查和标注出来。”
第673章 更近一步
陈年的尸骨在污水池或者尸水中浸泡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即使生前是有好好喝牛奶以补钙的年轻人,这时候也该受不了了,用马蹄镜去看,骨头表面的坑坑洼洼是少不了的。
这与日常所见的猪牛羊的骨头是不一样的。那么从菜市场走向千家万户的猪猪们,大部分的年龄在8到12个月之间,羊羊们的月份略大一点,也就多上一个暑期班,牛牛们大部分有三岁左右,所以略显健壮,但不管是哪种,它们比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类还是要幼龄的多。骨质自然也要光洁平滑的多。
江远等人也是在确定了真的有划痕的前提下,才拿着马蹄镜一寸一寸的找痕迹。
此时,詹龛等一众小法医都只能做二线工作,陪着一路做下来。
很快,大家就发现,曾连荣始终是以一个差不多的速度,相对匀速的做着检查,江远的速度则是越来越快了。
到后面,江远的马蹄镜在尸骨上移动的速度,已有曾连荣的三倍之多。
这如果是自己的徒子徒孙的话,曾连荣妥妥的就要开骂了,找那么快,如果中间有遗漏的话,整项工作都等于白做,还得返回去重新找一遍。
但江远这样子操作……曾连荣就不好提意见了,虽然觉得他这么做不够认真,可想想江远的战绩和能力,他也无话可说,反正,江远就是用手摸,也至少顶8个詹龛。
江远自己并无所觉。
他是LV6的工具痕迹鉴定,这项技能也是他目前所拥有的顶配技能了,此时,他还开了临时技能+1,将近7个小时的工具痕迹鉴定LV7,也就是牛刀没有户口本,否则哪里产的都得给撸出来。
不长的时间里,江远就找到了六处尖刀划过的痕迹,都很浅,又被环境腐蚀过一遍,非常容易被忽视掉。
就江远分析,起码得有一个LV4以上的犯罪现场勘查,或者法医人类学,或者法医病理学之类的,才有可能找到和确认这些极小的划痕,要想比较轻松的辨认出来,最好是有一个符合条件的LV5的技能才好。
放在山南省,就得是一名顶级大佬,端端正正的坐在解剖台前,拿着马蹄镜陪看一天一夜的那种。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连荣的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顶了,不愧是面向全市的解剖中心的大拿之一。
“一号被分尸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总计有十一处。二号也在关节处留下了刀痕,说明是切分成了大块。”江远放下了马蹄镜,琢磨着道:“做的非常小心,几乎都只有刀尖触碰到了骨头,应该是挑断筋膜之类的动作。”
江远模拟了一下,就感觉凶手的动作非常利落。
“是个老手。”曾连荣说着叹了口气,道:“他最好是在屠宰场里练出来的。”
老法医这么一说,在场几名年轻法医就有些受不了了,其中还有名女生,表情上明显出现了恶心的症状。
曾连荣又仔细看了江远标注的几处刀痕,发现比自己找的似乎还要细碎一些,不由放心下来,再道:“要是我年轻的时候,想找这种人,找情报处的人扫一遍市内的肉类加工企业的名单,再把一些以前做过私屠的人的名单合一下,基本就能确定个范围了,现在的话……这都不是咱们一个市的事了。”
“那先通知陶支,牛角刀和竹篓,都不算很常用的东西,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找到。”江远说归说,并不抱很大的期望。
这招对普通杀人犯比较有效,是因为普通人杀人都是做无数遍的计划,然后因为某个契机,才最终决定实施,而最终会实现的,往往都是最着急的那批人,稍微能忍一下的,到后面说不定就放弃了。所以,普通人的杀人用具要么是现成的家用物件,要么就是现买现用的。
但本案的凶手恐怕是有趁手的武器的,光看这里的几具尸体就知道了,一号二号和五号都有被同一把牛刀分尸,显然,凶手并没有做一起案件,就抛弃凶器的习惯。
曾连荣也是报着一点期望值去打电话了。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