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00章

作者:志鸟村

  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许多法医是难以得到纠正的机会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那都是大麻烦的开始。正常情况下,法医们写的报告都会有较宽泛的余量,光看别人的报告,是很难有所悟的。

  江远倒不藏私,唐峰愿意听,他也是愿意说的。

  王丽华的尸体说起来复杂,但本质上并不复杂,基本可以认定是陈万家所为。在这种情况下,对王丽华的尸体的解剖,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不过,王丽华的尸体状况本身的难度非常高,倒是挺适合教学。

  唐峰有心要学,江远就从头到尾的将尸体给解了一遍,解到最后,就一枚蓝莹莹的团子凝了出来。

  王丽华的遗泽——野菜辨识术(LV2):王丽华是苦出身,从小就在山间野地里寻找野菜,找到了,家里就有菜吃,找不到的话,当天就没有菜吃。长大以后,王丽华的生活略有改善,但野菜始终是家中生活的一大助力,被迫收养了陈万家以后,家里的食物更加紧张,以至于在全村老少都开始将野菜当做佐餐的时候,王丽华依旧孜孜不倦的寻找着野菜,也许,离开这个世界,只是让她受的苦更少一些。

  江远默默叹息一声,从王丽华的遗泽中看得出来,陈万家从小过的也很苦,这没什么,连环杀手们总是用童年阴影做遮羞布,可悲的是,王丽华原本并不用这么苦的。

  她收养陈万家,让家里的食物更加紧张,但很显然,陈万家并不因此而领情,动手杀人,就是一次证明。

  王丽华没机会解释,或许她也不懂得解释,而陈万家大概率也不会接受任何的解释。

  有些人,永远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做了错事,只能交给阎王爷去做判断。

  ……

  商家人敲敲打打的送来了锦旗,同行的有长阳市的几位头面人物。

  商格庸毕竟是被救了回来的,甭管他回来以后情绪如何崩溃,人活着,总归是多了一份机会的。

  商格庸自己,对江远等人是万分的感谢。

  他跟着陈万家共处一室,中间还被迫帮他处理尸体,对生还的期望值越来越低,对未来也是越来越悲观,几乎是在人生最低谷的状态下,突然之间被救,商格庸自己,也很愿意到警局来坐一坐。

  特别是警局大堂的天井下,暖洋洋的阳光照下来,商格庸恨不得就眯眼睡过去。

  商格庸的大姐远远的站着,忧心忡忡的抹了一把泪,再对旁边的几位长阳市的领导苦笑道:“格庸这几天都没怎么睡,总是梦中惊醒的,可能是警局让他感觉到安全吧。”

  “没事,想睡就睡吧。”余温书笑呵呵的道:“我们欢迎人民群众到刑警支队来睡觉,他们睡的踏实,正说明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一行人都笑了出来。

  商格庸家人笑的比较勉强。

  等了一会,商格庸的大姐咬咬牙,道:“我们家格庸计划要出国了,这段时间的创伤有点太重了,医生也建议他换一个环境。”

  “不是应该离家人近一点吗?”有人关心的问。

  “他现在的情况,我们家里人也帮不上多少忙。他每天在家就是睡觉,手机都不玩的,工厂也搞不下去了,还不如出国去。”

  众人不禁默然。

  ……

  王丽华的尸体解剖过后,接连两日都再没有尸体送过来了,江远请示了黄强民,给队员们和自己放了假,就回家去了。

  接连侦破两起命案,其中一起还是这种多人命案,对任何一支刑警队来说,都足够开啤酒庆祝了。

  哪怕是江远积案专班经常侦破大案,这次的案子的复杂程度也足够了。和其他队员们相比,江远是没怎么出门,可其他人光是为了多找几具尸体出来,就跑了好七八个城市和地方,还不算之前耗费的精力,也都累的够呛。

  江村小区。

  鞭炮齐鸣声中,今天又是一场酒局。

  江富镇特意让江远从正门进来,蹭了主家办事的电子礼炮和黑火药鞭炮,帮江远接风洗尘了一番。

  等全身都熏满了硝烟味,江富镇再牵着江远到了一张桌前,一边剥红鸡蛋,一边跟他聊天。

  自从有钱了以后,江富镇就比较关注江远的精神生活,因为就他自己的感受来说,满足物欲容易,填补精神的空虚困难。

  江远就地享受老爹江富镇的精神马杀鸡,一场酒局下来,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说明一下情况

  首先是确诊了急性胰腺炎,看到评论里读者说了很多因为胰腺炎去世的亲朋邻居,略庆幸。

  从6月24号开始到6月30号,基本没有吃东西喝水,禁食一周,今天新的一个月,终于允许喝水了,吃无糖的流质食物。

  我以为食物会让我热泪盈眶,结果无调料蔬菜汤真的不好吃,无糖藕粉也很难入口,水很好喝。

  期间做了各种检查,指标都不是很好,还要继续治疗。好在,还有得治疗。

  还没有出院,治疗以输液为主,还需要一个小穿刺,应该还要好些天才能出院。

  很想码字,让大夫把手背的留置针换到了手臂上,可是精力实在不行,坐一会就很难受,只能躺下了写。

  以前吃肉有多快乐,宅的多幸福,熬夜码字多有成就感;躺病床上的时候就很苦,昏昏沉沉的,也很疼,信豚愿意用60斤肉换取今后平安健康。

  007的福报。

  这么多天每天挣扎起来坐半小时,也就勉强更新了一章,很抱歉。

  人到中年,不能再浪。

  立个flag,等出院一定调整作息,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码字,好好休息。

  ╭(╯^╰)╮应该是不冲突的。

  新的一个月,求月票支持……

  写这个说明,我中间忽然睡着,手垂下来,把老婆吓一跳……

  就是忽然想到如果是写大医的时候进医院住这么久,我可能更有感触……

  法医的话,最好不要有生活体验。

  求票。

  求疼爱。

  求支持。

第643章 遗弃的血衣

  翌日。

  江远窝在家里,跟村里人一起做粽子。

  江村吃肉粽,主打一个肉多馅多,选米选的也考究,总体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新包出来的肉粽,新煮出来的时候,真的是香气扑鼻,滋味丰富。

  比起北方主打清香口味的粽子,南派的粽子反而更追求复合的味道,在这一点上,南北双方的调性似乎发生了反转。

  除此以外,一些村里的老人也会做纯味的碱水粽,内容与北方纯米的粽子类似,但有微微的咸味,也不加糖,外表如羊脂玉一般,纯纯的米香味。这种碱水粽在刚出锅的时候最好吃,味道一度超过肉粽,只是存放后的口味急转直下,对制作者的手气也很有考究之处。

  同样的原料,一模一样的包法和蒸法,有几位老奶奶做的就格外的香甜,说起来还颇有点神奇。

  哪怕是江远,也只在每年特定的时日里,能吃到这样的碱水粽,过了日子,就算村里的老奶奶们愿意做,味道也是不一样了,存货更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家吃饱喝足,等到了上班的时间,江远和江富镇一起,拉了一皮卡的粽子回了刑警大队,给刑科中队和江远积案专班的成员发了个遍。

  民警们都很高兴的样子,江富镇更觉得开心,且道:“你上的这个班还是挺好的,想送东西也能送得出去。咱们村里就那些些人,互相送来送去的都没意思了。”

  “那你下次再有多宰的牛的时候,送我们这边一份好了。”江远倒是没替老爹节省的意思。

  江富镇呵呵一笑:“我宰牛的时候,你能在宁台县,我就给你送点过来。”

  江远也只能一笑,这个要求不高,但还真的是个门槛来着。

  江富镇又去吴军的办公室里打了个招呼,两人关着门捣鼓自己的。

  江远回到办公室里,直接开了电脑微信和邮箱,顺手先回复几条各地来的消息。

  天下刑侦是一家,有认识的刑警遇到了问题,发信息过来询问的,江远能简单回答的,也就简单回答了。

  常见的像是指纹、痕迹,或者尸检遇到的问题,江远几秒钟给出的答案,兴许就能省人家好些天的功夫。

  而江远积案专班辗转全省,到处破案,且越破越顺,跟江远与人为善也是有关系的。

  许多案子都是涉及到外地的,包括这次砌墙狂魔的案子,陈万家有在多地做案的嫌疑,民警就得到多地去探查。认识一些当地的刑警,做起事情来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除此以外,一些群里的刑警和技术员们,或许是有群友这层外衣穿着,在网上说话都变的好听许多。

  江远就最喜欢在“清河技术分享群”里说话,时不时的回答一下群里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不仅清河本地的技术员们都加入到了这个群,山南省里加群的技术员更多。

  江远今次也不例外,回答了单聊的几个问题以后,就将技术分享群里存着的几个问题拉出来,一一做了回复。

  因为江远的出现,原本有点沉浸的“清河技术分享群”瞬间进入到了沸腾状态:

  痕检李锐:【又到了大杀四方的时候了。】

  痕检王悦:【借江大法医的三分真火,我们今年的这几起疑难案件,估计都能侦破。】

  日常萎靡:【讲道理啊,一人一个案子就可以了,还想几个案子,想几个案子的找黄强民呗。】

  痕检王悦:【哈哈哈哈,笑死了,找不起。】

  南征北战:【好好说话。黄局提供的是一站式解决方案,咱们是技术分享。】

  一边看着聊天记录,江远一边将其中一枚指纹给比中了。

  私聊丢给了原主,群里立即引来一圈高潮:

  痕检王悦:【感谢大佬帮忙,宁台江远,法力无边!】

  江远:【客气。指纹是糊了点,正好是我专长。】

  南征北战:【江队做图像增强,在国内都是有数的。】

  江远:【那是因为很多擅长做图像增强的专家,不熟悉也不会参与咱们的刑侦工作。】

  南征北战:【有道理,其实增加一些专业人士参加咱们的刑侦工作,是个挺重要的事……】

  众人就着这个话题就聊了起来。

  江远接着又分析了两个工具痕迹,最后再比中一枚指纹,算是参与了4起案件。

  他现在也不追求将指纹一定要比中,群里的求助和指纹会战期间的指纹毕竟不同。指纹会战期间的指纹都是关键指纹,往往是能够直指罪犯的血指纹等类型。

  求助的指纹就没有那么多硬性的要求了,而且,不同层级的警务部门对于案件的重要性也有各自不同的判断。

  对江远来说,他如果能相对容易的做出的指纹,就会尝试着做出来,过于疑难的话也不强求。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指纹的话,各级警务部门自然有其他的求助渠道。

  一边喝茶一边忙活着,江远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江远拿起来一看:刘晟!

  这位来自京局的刑警大队长,比起山南省的刑警队长们来说,做决策的时间可是长多了。只能说京局的规矩多。

  江远再喝口茶,才点了接听,微笑道:“刘哥,到京城了吗?”

  “到了到了,现在的交通还是方便的很,飞机就是三个小时的事。”刘晟跟着他在长阳市,把两起命案全都跟完了。从刘晟的角度来说,大受震撼都只是起步价。

  所以,最近几天,刘晟日思夜想的都是江远。

  这边寒暄两句,刘晟就笑呵呵的道:“江远你是一个人在办公室?”

  “啊,对。”江远道。

  “黄局不在跟前啊。”刘晟再进一步的试探。

  江远一笑:“不在。您有事直说。”

  刘晟清清嗓子,用准备好的话术,道:“哎,我就想,江远你年纪轻轻的,就不想来大城市闯闯?我给你讲,就我们分局……”

  “刘大,我拆二代来着。”

  “拆二代也可以有理想啊。”

  “你们分局能允许我去别的城市参与案件吗?”江远一句话问翻刘晟。

  刘晟期期艾艾的道:“这个……事在人为嘛,而且,我们分局的案子就多的做不完,你知道我们分局现在有多少人?编制内4000多,编外还有3000多人,7000多人的大单位,给你的支持,岂是一个县局能比的?”

  “分局不去。”江远打断了刘晟的说辞。

  “市局直接做业务的很少的……”

  “刘局,我就喜欢单纯的做案件。”江远给单纯加了重音。

  刘晟愣半天,无奈叹口气。谈纯粹,权力中心肯定是没法比的。

  退而求其次,刘晟再次用笑声开道:“先不谈这个,我说个案子,你绝对有兴趣。”

  “您说。”

  “这个案子说起来,也有一周多的时间了,起先发现的也很凑巧,对了,山南有那种让你捐衣服的慈善箱吗?大铁皮箱子。”

  “长阳市有吧。我在长阳的小区里好像见过。”江远说的是他住的房子。

  刘晟“恩”的一声,道:“这个里面的衣服,其实也都是回收过来卖的,不说这个,就说发现吧。发现人是我们的一名老辅警,辞职干了这个活以后,收入还行。结果,也就就是8天前吧,他突然发现,箱子里的衣服,有两件是洗过的血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