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能列入庞继东的名单,敢于接受邀请前来的植物学家,绝对是国内植物学界的佼佼者。江远的法医植物学只是植物学分支中的分支,没有什么可骄傲的程度。
苏蕾总觉得不可思议,回想之前的想法,有心考一下江远,道:“我这边倒是有几个疑问的地块,江队帮忙看一下。”
江远点点头,立即过来看,并迅速的提出解决方案,道:“我觉得应该没问题,担心的话,我们可以把图像再处理一下。”
他说着回到自己的座位,嘎嘎的一通输出,就将再次增强后的图像传给了苏蕾。
苏蕾看着无比清晰的图像,以及被排除了嫌疑的地块,不禁陷入了自我怀疑。
外行看江远,只会觉得这厮挺厉害的,像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成长起来的专家。
只有苏蕾这种,她本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超猛超牛,一边跳级一边考试,十四岁高考,十七岁大学本科毕业就出国,五年后连博士都读了下来,当场进站,两年后回国,就是四青起步,再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有了自己的团队,然后选定了新方向,带着自己的学生,猛打猛冲了七年的时间,已然是生物学领域的预备大佬之一。
可以说,在场的其他几名植物学家,可能在实力和能力方面会很强,但他们的年龄也大了,而他们偏于普通的履历,至少在高层次的学术界是称不上天才的。
苏蕾是真正的学术界天才,而且是满负荷拉起来的天才,她自认在同龄人中,或许会有人超越她的成就,毕竟,这玩意也是看运气的,但是,看着才二十多岁的江远,还是个法医,就掌握有高水平的植物学知识,这实在是挑战苏蕾的三观了。
再加一个高水平的图像增强技术……
“多谢。能帮我再做几个图像吗?”苏蕾直接提要求。
“好。”江远应了下来。他那路已经打穿了,这会儿就是要支援其他线的。
C线的图像也是比较复杂,苏蕾特意选的。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图像,都经过了江远的处理,能够顺利的阅读,但江远此前的时间有限,面对大量的图片,也只能进行粗略的处理。
苏蕾提出来的几张图片,都是植物状况非常复杂,图像又足够清晰的。虽然也能做研判,但效率和效果肯定不是很好。
江远不疑有他,坐下就飞快的动作起来,LV5的影像处理技术,面对这种无人机航拍的正常图像,只能说是爆杀。
又是一个一会儿,苏蕾就得到了新的图像。
比起之前的图像,这一套图像不仅更清晰,而且明显是对植物有做相应的分类,也就是利用对本区中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进而可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建立了一定的判别函数,从而对整幅影像的类型做了划分了。
这样的图像,对植物学家的友好程度无需赘言,苏蕾感觉,这比自己从国家级实验室拿到的图像还舒服。那边的卫星遥感专家,可不会把图处理的这么贴心。
苏蕾默默的做了鉴定,然后再默默的丢了新图像给江远。
江远继续处理,依旧很快。
两人循环往复,竟是让工作进度加快了许多。
渐渐地,苏蕾甚至对江远升起了一丝丝愧疚之心:如此天才中的天才,我竟然因为他是法医而有所怠慢,这不正是我曾经获得过的不公正的待遇吗?我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子,太不应该了……
第620章 立功
“这边有点问题。我发到群里了。”
苏蕾没有太多的时间审视内心,一张图片上的秃斑,吸引了她的注意。
众所周知,森林是不会无故秃斑的,就好像小猫咪身上的斑秃,总是有原因的。
江远等人立即到群里去看图。
图大,网好,斑秃清晰。
“派人过去,带狗。”江远瞅了两眼,就确定是问题的,而且不像是六年前的埋尸地,更像是……六个月前的。
几名民警接到命令,收拾停当,准备出发,江远出门喊来了刘文凯,道:“刘队,辛苦一下,这个位置您带队过去看看吧。”
“好。”刘文凯先答应下来,才问:“感觉是这里吗?”
江远摇头,道:“九成九不是这里,但有七成的可能是埋着尸体的。”
刘文凯一愣,表情变的郑重许多,道:“那我明白了,我过去保护好现场。”
“嗯,我们这边应该还得一阵时间才能搞完,让我师父陪您去。我再给市里打电话,喊王法医他们来增援一下。”
“能行。”刘文凯点点头,再道:“说是说呢,你也可以带俩徒弟来着。”
“哪里用得着。”江远笑了。
刘文凯道:“你一年做的命案都得上百具尸体了,还没算非正常死亡的,能用得到的地方多着呢。”
“说的也是。”江远算是考虑了一下,倒是没必要立即做什么决定。
看着刘文凯带着二中队的人全出去了,江远才回到会议室。
房间里,几名植物学家都挺兴奋的样子。
有人还扒着玻璃,边看边道:“你们警察出动都是这样的啊,还挺帅的,一个个武装到牙齿的样子,会不会有点热?”
“热也没办法。平洲那边本来就比较冷。”江远笑着回答了一句。
苏蕾奇怪的道:“这跟平洲有什么关系?”
江远:“说来话长了……”
“所以,他们是出去找这个尸体去了?会是凶杀案吗?”在场的年纪最大的一位教授约莫60岁了,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
江远点头:“有可能,也可能是别的,得看到了才知道。”
“你说的这个看到……算了,我也不是很想看尸体……”说话间,老教授的好奇心逐渐泯灭。
大家继续忙着查图片,继续有疑问的就丢群里,基本就是一个类似专家评审的模式。
这也不是江远发明的,现在的期刊全都是这种审稿模式,大家都不用适应就习惯了。而且,几个人都在会议室里,有什么问题直接语言交流,也是非常的方便。
唯一令人有点焦虑的,是图片越看越少,疑似张怡案的埋尸地一直没有出现。
六年时间可能还是太久了一点,试图通过空中观察植被来寻找,难度确实偏大了。
要不然徐泰宁有用呢,这种环境下,狗都没徐处好用。
“如果找不到的话,会怎么样?”苏蕾的C线也做完了,剩下的三条线,剩下的也不多了,苏蕾就有点关心有点好奇。
类比他们的科研项目,江远这边又是请专家,又是动员上百名民警的,开销绝对不小,没有成果这种事,真的是可以承受的吗?
江远只能笑笑,道:“找不到就继续找,直到找到为止。”
“一直找不到就一直找?总得有个尽头吧。”
江远摊手。
“有点不太人性化啊。”苏蕾感慨一声。
江远转头看看她,笑道:“你不能光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试试从案犯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假设……你把穆教授给杀了。”
他是看到别的专家教授也看过来了,就顺着话题假设了一句。
最是好奇的穆教授果然被逗笑了:“就偏偏把我杀掉了?”
“那就都杀掉了。我也死了。苏教授失踪了,实际上跑掉了,警方连续追凶一两年都没追到,但是,就此停止节省经费和人力,是最优选吗?让苏教授从此无忧无虑的继续生活?”江远反问了一句,又道:“相比之下,警方时不时的重启积案,才是对苏教授最大的威慑吧。”
苏蕾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不由道:“就是要让罪犯始终活在恐惧下?”
“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得到的好处已经太多了,不能占便宜没够,对吧。”江远指了一下面前的屏幕,道:“像是这个案子,我不好透漏具体的细节,但要真的用性价比之类的东西去权衡它,肯定不值得我们请五名专家来追逐这么一个渺小的可能。但我们就是会这样做。”
做学者的,却是不会轻轻松松的就被植入了思想,穆教授这会儿就换做了认真的表情,道:“但资源是有限的。你们可以不追求性价比,但你们总会有没钱的时候吧。”
“何止。我们经常没钱的。”
“到了无以为继的时候怎么办?”
“那就不是我们警方无以为继了,更可能的是整个社会都瘫痪了。”江远说的有点轻松的样子。
几个人理解了江远的意思,反而轻松下来。
会议室里走着进度条,会议室外也没闲着。
又有两座私坟被发现——这种私坟并不是为了某种原因,而真的在野外造了座私人坟墓的。真正引起警方重视的是没坟堆,没墓碑,没有人祭拜,连棺木都没有,好似埋尸或抛尸式的私坟。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具真正的涉案尸体。
一具尸首分离的尸体。既不符合本案的要求,也明显不是正常死亡的尸体。
刘文凯即使带满了人,有所预期,也是颇为无奈的给江远打电话:“尸体已经白骨化了,难啊。”
“我马上过去。”江远能说什么呢,最起码,有尸体的命案总比没尸体的命案好。
牧志洋这时候敲门走了进来,道:“江队。”
“嗯,怎么了?”江远看过去,就见牧志洋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咳咳。”牧志洋蜷起手来,装模作样的咳了一下,道:“江队,这是我查找的电动三轮车的资料。”
“电动三轮车?”江远有点惊讶。
“对,因为之前柳处有说,凶手还要处理电动三轮车,我就想,处理途径是什么。”牧志洋看看江远,见他没有不高兴,遂接着道:“我之前没有事,我就想顺着这个线索查一查,结果真的找到了涉案车辆。”
“找到了?”江远大为惊讶:“怎么找到的?”
牧志洋有点不好意思,道:“因为我以前做小民警的时候接触过电动三轮车的案子,这种电动三轮车在咱们县,以前都是拉人拉货的,拉人一次几块钱的那种。就数量来说,咱们县的电动三轮车总共才3000多辆,能拉货的不到1000辆。”
看看江远,牧志洋接着道:“我就是想,凶手除非把电动三轮车丢河里,否则,他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把钥匙留车上,让人偷走就完事了。”
“这样就算过了六年,这个车可能还在市场里。”
“我请交警队和派出所的民警帮我找一找,果然找到了这辆车!”
第621章 认定
“还真的是这辆车。”
院子里,大家围着刚刚送过来的电动三轮车转圈。
红蓝相间的颜色,蓝天黑云的保罗Z的牌子,前叉多掉了点漆,但有几处凹陷的痕迹是相同的,车架后斗也都有相同的特征,轮胎似乎换了两个,但另两条轮毂上,也都能找到相同的擦伤处。
交警部门也以最快的速度,出具了初步的鉴定报告。事实上,在全县1000多辆装货用的电动三轮车里,同颜色同款的车辆能有百十辆就算多了,也就是命案才如此的谨慎。
大家惊讶的点,显然不是交警和派出所部门的同事眼睛有多尖,更不是影像办公室的追踪能力变得有多强,而是应用和开启了这一系列功能的牧志洋。
“六年了,这车估计连刷漆都没刷过,正常人看到了都能找到吧。结果落小牧手里了。”
“牧志洋请交警队和派出所找到的。”
“人家写报告的时候,他可是要排前面的。”
“就一点皮都没蹭破,白得这么一个大功劳?”
有熟悉的民警,就绕着牧志洋和那辆电动三轮车转悠,就在牧志洋耳边唠叨。
牧志洋叼着烟,嘚瑟的像是转生成了电动车的车模,不太擅长搔首弄姿的那种。
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说什么。刑警里多的是抽烟时嘴臭的类型,关键在于,这个事情他是真的做下来了。
哪怕做的时候,牧志洋自己都不确信,但现在做下来了,那他就是天字第一号的牧羊……人了。
“一点小小的灵感,还有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而已。”
牧志洋见有新人出现了,就笑眯眯的说上一句。
新人是王传星。
王传星浑身写满了嫉妒,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牧志洋,忍不住道:“没想到啊……”
论学历,他是牧志洋的N倍,论身份,他是长阳市刑警支队出身,论业务能力,他擅长PPT,写文件报告,能出外勤,懂得指挥调度……
王传星怎么都没想到,这次最出风头的竟会是牧志洋。
“王队,出外勤?”牧志洋笑眯眯的再打招呼。
王传星“嗯”的一声,调整好心情,道:“我们去核实一下这个车主的几份工作。”
电动三轮车的现任车主是第四任车主,捡车的车主算第二任。因为买卖车辆的时候留了手机号,所以都轻易的找到了人。
而最关键,也是这辆电动车目前能够提供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第二任车主捡车的地点了。
根据第二任车主的描述,他是在久福百货的楼下看到这辆三轮车的。车上当时就插着钥匙,门也是敞开的,其一时鬼迷心窍……
警方都不关心这些,警方关心的就是位置。
在抛尸界,有这么一个理论,一名正常人,愿意单人搬运一具尸体的最长距离是100米。
当然,凶手卸尸的地方,肯定不能是久福百货的停车场,但正常来说,距离的肯定不远。
以此画圆,再需要检查的地段就很少了。
久福百货背后,相邻一个小巷子的小公园,就此映入警方的视线。
小公园里的植被丰茂,有草坪有树林,有很长的步行道曲折蜿蜒,但逛的人很少。宁台县不缺这种溜达的地方,宁台河边的滨河路风景更好更便利,宁台缺少的是产业和商业,是热热闹闹玩耍和多多赚钱的地方。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