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69章

作者:志鸟村

  几名宣传民警倒是很敬业的样子,他们也不拍具体的卷宗内容,就在房间的四角搭上了摄像机,摆好了方向,就见红点开始亮起。

  崔小虎担心江远放不开,咳咳两声,道:“拍摄的素材后期肯定是要剪辑的,也不会都用上,咱们平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江远“恩”的一声,只抬头看了看四周,向宣传民警们点点头。

  其他人就紧张多了,不管剪辑不剪辑,这可是要往部委递的素材,后面说不定就会变成什么宣传资料,换言之,自己的形象很可能就这样子被固定了。

  但不管大家怎么想的,红灯亮着,事情做着,时间就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就在宣传民警开始考虑着,怎么调整用一下拍摄方式的时候,就见江远打开了电脑,输入了一点什么,核对了一点什么,打印机就嘎嘎嘎嘎的响了起来。

  “刚才发生了什么?”宣传民警立即问。

  “有个指纹挺熟的,核对了一下。确定应该是了。”江远又在打印纸上签了字,再交给伍军豪,那边就开始组织人手了。

  宣传民警当即一愣:“指纹挺熟的是什么意思?”

  “哦,因为理塘乡的惯犯其实就那么些个,呆的时间久了,常见的指纹就记住了。”江远当然不需要解释这个难度有多高,反正跑遍全国做宣传的民警,也只能懵懂的点头。

  “那个……案子是什么情况,给介绍一下呗。”崔小虎已经很熟悉江远了,知道怎么能问的清楚一点。

  江远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就是一起简单的入室盗窃的案件,对疑似进出口的指纹分析了一下,有见到熟悉的指纹,就做了一下比对……”

  旁边的宣传民警听的点头,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听懂了。

  江远起身,活动活动身体,同时将打印出来的一些文件再做整理。

  宣传民警捅了捅崔小虎,两人趁机走到会议室外,宣传民警小声道:“这种素材拿回去,领导能不能认?”

  “有本事的骑脸输出,正常。”崔小虎一脸镇定,好像见多识广的样子。

第590章 拓展

  “最好还是能做一点步骤出来。把细节完善一下。”负责宣传的民警回过头来,跟己方的几名同事商量起来。

  尽管说,他们的任务只是记录一些素材,回去了再细致挑选也是可以的。但有一说一,现场都拍不到有意思的素材,回去还能挑选出花来吗?

  江远刚刚做的案子倒是让宣传民警们有点开眼界——不夸张的说,能让他们开眼界的工作,一定是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的。也就是有极大的宣传价值的。

  不过,这样的工作,拍得太粗略了就不行了,就算宣传的时候出于保密的要求,可能大幅度的删改,但给领导看的时候,不能也看删改版的啊。

  宣传民警一边想,一边跟同事沟通,几个人很快各自手持机器,分散开来,调查取证起来。

  这位不光对江远的破案模式感兴趣,他们还想采访记录下来其他团队成员的做法、想法乃至心路历程。

  部委的任务其实从来都不是培养多少千里马,培养成熟的团队,普及先进的战法,发展实用的技术,才是其推行的重点。

  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高水平的侦查人员。像是江远这样的,简直就是模板式的人物,只是技术水平有点过于高超了,以至于宣传民警都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不过,要是真的将这个乡镇的惯犯的体貌特征,足迹指纹等等都记在心里了,这些惯犯在本乡本土的生存空间,就真的没有了吧。”宣传民警转悠了一圈回来,说的有点不太确定。不是他不相信,是他没见过这样的。

  崔小虎以前也没见过,现在就装作听懂的样子,道:“环哥你是不知道,理塘乡从这周开始,基本就没有案子了。民警出警的机会都少了,原来那种有点地痞流氓的,手脚不干净的,不是悄悄躲乡下去了,就是远走他乡了。”

  “那不是跟严打一样?”宣传民警李环被崔小虎给逗笑了。

  崔小虎挺认真的,道:“你知道不一样的点在哪里?”

  “在哪里?”

  “跑不掉的。现在的理塘乡民警,一天派几个人出警就行了,剩下的都在这里回溯以前的案子,以前做下的这些案子啊,只要被江远盯上了,那就等着被逮捕吧。现在就是人手不够,经费不足,要不然,逮捕人数还得上升。”

  李环讶然:“我看不是有从外地逮捕回来的吗?”

  “您是没仔细看,都是从几个城市里抓回来的。他们现在是积累一批案子,挑选一个逃犯最多的地点,然后集中抓捕。”崔小虎顿了顿,,道:“我也是过来以后才发现的,基层单位做事还是挺不容易的。”

  积累一批再抓捕,听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一方面,逃犯可能会连续逃跑,人家要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去的不及时的话,人可能就已经逃掉了。

  另一方面,一次性逮捕多人,返回的路上,风险可就大大增加了。正常情况下,两名刑警带一名逃犯回家,路上都要好吃好喝的哄着,给逃犯提供的情绪价值比给老婆提供的都多,这要是逃犯扎堆的话,想想都会头疼,全靠江远积案专班的成员开着囚车去运输的。

  也就是派出所的案子足够小,抓回来的惯犯,多是小偷小摸的水准,偶尔还有一两个金张集团的漏网之鱼,才能相对抵消前面的缺点。

  但有一说一,缺点就是缺点,这种情况还是没钱没人闹的,至少人家京沪两地的刑警是不会这么抓逃的。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案子够小,犯罪分子的警惕心不强,才能这样子搞。

  李环听明白了,笑笑道:“你还想帮这边派出所要经费啊。”

  “给江远他们要点经费更有用。所以——你得好好拍啊。”崔小虎说着又强调道:“也就这么几天的事了,再等这批案子搞完了,江远他们也该回去了。”

  “理塘乡比严打了还干净?”李环眨眨眼。

  “证据确凿的破获了大量的案件,结清了历史欠账。”崔小虎给重新下了定义,又道:“你看过了就知道了,都是结结实实的证据。”

  常年跑宣传一线的李环不是太相信崔小虎的吹嘘。他跟崔小虎也没那么熟,大家虽然都在部里,但都是常年出差的主儿,他也见惯了各种喜欢吹牛的领导。

  刚才虽然看了江远的一个案子,但他对于崔小虎所谓的骑脸,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短暂的了解了情况后,李环就举着摄像机,再站到江远的背后去。

  江远还在那里翻指纹。

  他找的这些指纹,涉及到的案件都是小案子,稍微带点“重”字的,基本都上交了。

  当然,这是警方的定义,对身份普通的受害人来说,够得上立案标准的物件,都是很舍不得的。受伤的话,就更惨了。

  轻伤二级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不会受到的痛苦。

  大部分小案子的证据也都做的比较完善了。

  现如今,在山东精神的激励下,年轻人都热衷于做精神山东人,愿意花费时间考编入编。年轻民警的素质迅速赶英超美,派出所的民警和刑警大队的民警,入编的来源都是差不多的,基本来自于省内外的几所警察学院。

  差不多的院校教授的证据处理的手法也都差不多。

  反而是处理证据的刑科人不足够,也不够强。

  LV1的刑科人员,各个县局遍地都是,让一些老刑警看个指纹什么的,LV1的水平都有可能达到。

  但是,到了LV2的水平,大部分县局乃至于市局的刑科队员都力有不逮了。

  而江远处理这些证据就太轻松了。

  李环就眼睁睁地看着江远翻着翻着,突然停了下来。

  接着,就见江远看着将这起案子的照片都翻了出来,重新阅读起来。

  李环觉得自己不能等了,再等一会,又会变成白看的状态,于是,趁着江远稍歇的时间,声音小小的问:“咱们是又看到相像的指纹了?”

  “哦,这个……这个不是……”江远回答的出人意料。

  李环:“那咱们这是……”

  “恩,你看这个窗户,撬窗户的痕迹,跟这里有一个撬窗户的痕迹,是不是基本一样?”江远问李环。

  李环仔细认真的看了一会,道:“好像是有点?”

  “恩,特征其实很明显的,这位用的是撬棍,他的撬棍的边缘还缺了一小块……回头可以专门做个比对,不过,这个案子应该是没问题了。”江远有LV6的工具痕迹鉴定,用不到的时候且不说,用到了,基本就是十拿九稳的。

  李环看看江远的表情不像作伪,一边喊人过来拍摄,一边问:“就等于说,这个案子就侦破了?”

  “对。”

  “这也太容易了。”李环不禁感叹。

  崔小虎赶紧过来,道:“不容易的,江远是坚持了很长时间,将整个理塘乡的情况都熟悉了以后,才能有这样的成果和效率的。”

  “是这样吗?”李环不由看向江远,这个似乎是可以说一说的。

  崔小虎赶紧鼓励江远说一说。

  江远斟酌着,道:“其实侦破派出所的这些小案子,难度上比咱们传统意义上的大案,应该是差不多的。可能会简单一点,但也不会简单太多。但是,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发现,派出所的案件有一个特点,就是惯犯所为的特别多。”

  李环听的点头。像理塘乡这种地方,外地人根本都不知道,流窜都不见得会流窜过来。

  而小偷小摸这种行径,重复性本来就高,小偷如果是个职业的话,他的工作时间自然短不了。

  就听江远接着道:“我们总结经验下来,就发现,单独的刑事案件,侦破的难度最大,收获最小,性价比最低。反而是一些系列案,如果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作案手法,作案工具、或者是相同的脚印指纹,反而容易侦破。”

  “这是个很棒的思路,有点像是老刑警的感觉?本辖区内的案子门清儿。”

  “对,尤其是对以前的案件也做一些了解的话,这里面的帮助就更大了。就是对前期的投入要求比较高。”江远说到这里,笑笑道:“理塘乡这边的投入,我们算是已经完成了,所以这两天抓紧收获,争取把能做的案子都筛出来,免得浪费了。”

  “我替理塘乡的居民感谢你们了。”李环立即拉起了代表旗。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我们以后还要将这种方式,拓展传播下去,像是宁台县,其实也可以应用相类似的战法。”江远还真的是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之前在宁台县筛案子,筛的都是些命案、抢劫案之类的大案子,大积案,如何面对小案子,反而是一个困难了。

  这一会到理塘乡来,倒是让江远效率再次提升了。

  江远也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案件筛选中去了。就像他说的那样,现在是摘果子的时候,不破案子就算是浪费了。

  李环又让摄像机多拍了几个片段,才退出了会议室。

  崔小虎跟过去,笑着问道:“怎么样?我们江队很特别吧。有什么感想?”

  李环点头,道:“理塘乡的贼,算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第591章 走马道

  趁着摄像组在的时间里,江远加班加点的将理塘乡的案子给清了清。

  说是清案子,其实更像是清人。

  进过监狱的,进过看守所的,留下了指纹和脚印的理塘乡人,基本都要在江远这里走一遭。

  其中总有人,会被揪出来,变成任务清单上的一个名字。

  牧志洋看着幼年突击队们拿着名单出去,带着人口回来,莫名其妙的开始产生同情心。

  “说实话,有点太惨了。”牧志洋望着年轻的衣着褴褛的头发乱蓬蓬的漂亮的纹身少女,叹口气,道:“如果不是江队出马的话,这种只是偷偷衣服,偷偷包,偷偷钱的小姑娘,都不会被抓住吧。”

  “涉案价值三万多呢。”王传星跟他并排站着,一人手里拿着一根中华烟。

  牧志洋哼哼两声,道:“那衣服店的工资就开3000块不到,还要扣全勤什么的,人家小姑娘在里面做了半年,就偷三万多的东西,相当于每个月自我涨薪5000多块,哎,不至于的……”

  “你该找个女朋友了。”王传星拍拍牧志洋的肩膀。

  “回去就相亲。”牧志洋撇撇嘴,道:“我现在属于前途无量型的。”

  “答应我,别舔啊。自我涨薪这种话都说出来。”

  “能连续上班上半年的女孩子,不错了。”

  “有没有可能,她只上了一个月的班就离职了,期间不断旷工,半年以后回来要辞职,并且索要半年的工资,并跟老板娘互殴,然后才留下了指纹?”王传星掰着指头数。

  牧志洋缓缓点头,道:“听起来像是理塘乡人。”

  “前理塘乡人,以后的理塘乡人的风气,一定不一样了。”王传星吸了一口江远送的中华烟,将烟屁股使劲拧灭了。

  牧志洋保持着憨厚的笑容,道:“你也没办法确定会不一样吧。”

  “我会一直盯着这里的。”王传星表情淡定,但语气郑重的道:“即使伍队退休了,我也会看着的。”

  这是他清理干净的第一个乡镇,即使回到长阳市刑警支队,或者异日有其他的去处,王传星也会始终关注此地。

  牧志洋不是很理解王传星,但又有点理解他。

  ……

  江远感觉自己的脑子里装满了理塘乡人的各种身份照片。

  从足迹到指纹,从工具痕迹到车辆痕迹,江远在脑海里记录了大量的信息。

  再不走,他感觉也要塞不下了。

  主要也是日均侦破的案件的数量骤减。这边几乎不产生什么新案件了,金家这样的村霸被抓了,张家这样的地头蛇也被抓了,流窜犯和偶发的暴力犯罪根本没有活路,小偷小摸的也站不稳脚跟。

  犯罪生态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生态被破坏了,犯罪工作就很难进行了。

  现在的理塘乡,说是路不拾遗还有点多,夜不闭户理论上都是能做到的。

  就算还有没被抓的犯罪分子,或者潜在的犯罪分子,也都是摆烂在家的才能在家呆着。

  积极地,勤奋地,努力地,如今基本都到监狱了,有时候也没有消息不消息的,就是一个正向的筛选过程。

  不服气的,就挨铁拳。不讲道理的挨的铁拳多了,就开始寻求讲道理了。

  江远找了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返回了宁台县。

  任务:积羽沉舟,群轻折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