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而对江远来说,他就不用按部就班的取指纹、足迹和血迹等物了。
先看,看后觉得没必要,就可以不采集指纹或足迹——这个步骤将省下大量的时间,也是勘查们花费最多的时间。
至于说,如何判断有必要没必要,这个要求就高了。
理论上来说,不同的足迹和指纹,其实都有鲜明的标志,只是普通人记忆起来太困难,即使经过了训练,若是对相关的信息不够敏感的话,可能也不行。
就江远的体会来说,LV4以上的技能水平,就是比较合适的。
像是足迹学,最近升到了LV5,那就还有一点游刃有余。
当然,要是昨天用的话,LV6的战力估计更有效果。
不管怎么样,确定了方案之后,江远就不言声的执行了起来。
再好的设计和思路,没有脚踏实际的工作也是是不行的。就好像美剧或者好莱坞电影里的主角团的配置里,总是有一名默默奉献而又实力强大的技术宅,动不动还是亚裔,然后就见主角虽然不学无术,依旧纵横博弈,无往而不利……
现实世界显然没有这么奇葩。
现实中,拥有决定性实力的刑科技术员,反而会成为主导者,就好像部委的刑侦八虎,基本就是各领域中的专家,出去破案的时候,基本也都是指挥当地刑警进行侦查破案。
江远先将其他人搜集的指纹和足迹看了一遍。
通过这些指纹和足迹,缉毒支队已经抓捕了十几名漏网之鱼了。基本都是黄立贩毒团伙中的骨干成员。
不是骨干成员,都进不了这栋六层小楼。
江远将一些指纹的特性信息整理了一番,再细致的记忆记忆,然后就在黄立的豪华大办公室里提着勘查灯溜达。
他拿的是一个多光源带锂电的多色温勘查灯,简单来说,就是能照出多种颜色的勘查灯。
他拎的还是一个大版的足迹灯,跟指纹灯的意思一样,但比指纹灯或者类似的强光手电要厚重,好处是光源全面,能够看到的指纹和足迹要更多,效果更好。
已经有点昏昏欲睡的牧志洋赶紧跑过来,帮着提足迹灯。
江远于是重新取了一套指纹粉和刷子,想让指纹显色的方案是非常多的,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各样的指纹粉,502,茚三酮等等,理论上还可以用黄金来塑形,但不是确定重要的指纹,江远也没必要折腾。
房间内的大部分指纹其实都是重复的。前面的痕检们取过了,后台的指纹库里有的,基本都能比中。
比不中的,那大概率就是库里没有存,江远撸出来也意义不大。
所以,江远也不在显眼的地方找,像是办公桌面,保险柜之类的地方,指纹肯定都被擦过一次又一次了。
当然,这也是大办公室的受重视程度高,其他痕检的密度也高,都不用下六楼,离开大办公室以后,痕检们的细致程度就很低了。
尽管如此,江远今天还是先将大办公室给查了一遍。
除了指纹,他还注意了足迹和其他痕迹,包括枪弹的。
一直到天擦黑,江远最后也就在一台饮水机的旁边,揭起大半个陌生指纹。
轻松的点了13个特征点,在后台跑了两遍,就跑出一个22岁的年轻男性。
江远一边在后台里标记了,一边用手机拍照,发给了缉毒支队的晋副支队长。
大概率是一名黄立团伙的中层干部,或许是名分销商,也有可能是他们的保镖。
江远也不用去分辨。贩毒团伙将这栋楼严密的封锁起来也有好处,在这里找到的每一片指纹,大概率都不是无辜的。
换言之,这栋楼里的每一片指纹,都得先挂上有罪的标签。哪怕是楼里的清洁工,保洁阿姨,都不可能对楼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做完这些,江远就转身道:“回去吃饭吧,今晚就住警局吧。”
牧志洋和陆通达提着东西都累死了,连声应着。
叮嘱留守人员注意安全,江远就回到刑警支队的办公一角,给自己搭了一个行军床以后,就窝着看后台的指纹和脚印,以方便明天继续的勘查。
牧志洋给了陆通达一个行军床,自己将床搭江远身边,再叹口气,道:“你说,咱们三人加一起,身家起码是一个单元楼吧,结果就睡这种三张99的床。”
“这床三张才99吗?有链接吗?”陆通达眼前一亮,他一个单身汉,要是在单位放个行军床,车里放个行军床,客厅放个行军床,岂不是生命都升华了?
牧志洋咳咳两声:“夸张了一下。买二送一,加起来一百七八的样子。领会精神。”
“那也不错,关键词是什么?”陆通达放展了自己,开始玩起了购物网站。一会儿下单一个,土豪的神采甚至盖过江远。
……
清晨。
江远是嗅着浓浓的檀香味,坐起来的。
“这味道……有点熟悉呢……”江远用矿泉水洗了把脸,用抽纸擦了擦,再走出办公室。
对面的房间门开着,有一点点香气缭绕。
江远入内,果然看到一盆更熟悉的红鸡蛋、红鸭蛋、红鹅蛋……中间还放了一只绿色的鸸鹋蛋。
“师父。”江远喊了一声。
吴军背对着大门,招招手,道:“过来帮我看看这个。”
江远快步走过去,就见吴军面前放着一只扫地机器人,此时赤果果的袒露在桌面上。
“这是?”
“网上买的二手,我想带回去试试看,都说扫地僧扫地僧,咱们信三清的,也得把扫地这种功课做起来。”
江远迟疑的问:“用扫地机器人扫地,也算做功课吗?”
“当然算啊,大和尚用扫把扫地,用拖把拖地,那不都是借用了工具吗?现在新时代了,工具进化成扫地机器人了,用扫地机器人扫地,自然也应该算功课……而且,我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我修这玩意修了一早上了。”
“好吧……话说,咱们可以信三清吗?”
“当然要信了,这也是上面提倡的,”吴军掰着指头道:“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仓、积案季清底——咱们宁台县,现在已经是山南省的三清典型了。”
江远能说什么呢,只能剥个红鸡蛋当早餐。
“受伤不重吧?”吴军给他倒了杯清茶问。
“有点轻微脑震荡吧,腿上撞轻了几块,左胳膊稍微有点拉伤,有几个地方轻微拉伤,再也没什么,最多轻微伤。”江远说明的稍微详细一点。
吴军听着点头,假如确实如此的话,那的确伤的不重。
“还好你平时听话,该拜的都拜了。”吴军想了想,且思索道:“行了,你该做什么做什么,这边有我帮你说话。”
“说……什么?”江远有点迟疑。
“那你留下来听吗?”吴军反问,并拿出了师父的架势来。
“不用不用。”江远赶紧摇头。
“就说嘛,你在长阳做事,就算你能力强,还是很不容易的,该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去,这边有我就行了。”吴军掏出一柄手掌长的桃木剑,轻轻的放在桌前,微微闭上眼。
江远不敢多说,拿了几个蛋就撤了。
回到办公室,把蛋发给了牧志洋和陆通达,稍微收拾收拾,就直奔水东的犯罪现场。
因为上次已经查过了黄立的办公室,这一次,江远首选了地下室。
入内,就见门口堆了几件断裂的机械部件。地下室的战斗还是比较激烈的,警方加武警的装备,在城市战中,已经可以打烂大部分的场景物品了。
江远下意识的拿起一截机械部件,这是一根弯角水管,一头是断口,另一头拧着一个小零件。
江远不由想,零件和水管的连接位置,会不会有指纹或DNA遗漏。
他立即将两者之间的螺纹结构给拧了开来。
再用光源一照,竟然真的有一个指纹影影绰绰的出现了。
“开门红了!”
吃了一肚子红鸡蛋的牧志洋立即叫了起来。
江远也眼前放光,这个指纹,有很大的概率是安装师傅留下了。而黄立团伙所在的大楼地下室里,唯一需要安装师傅安装的,就只有制毒机了。
第504章 已故
江远将螺纹里的指纹,小心的拓印再拍照了一份。
对普通痕检来说,圆形物体上的指纹,就已经比较难提取了。它等于是一个曲面变平面的过程。江远曾经做过的一个积案,就是自行车的中梁上的指纹,因为提取的水平太差,造成鉴定困难。
而螺纹里的指纹,难度又提升了不少,好在螺纹非常细,虽然会造成关键点的损失,总不至于将指纹变成3D曲面。
江远做的小心翼翼,先是拍了照,再撒了粉,取拓片,然后又拍照。过程繁复且耗费时间,不过,一旦提取出来了,录入系统以后,它就是一枚普通指纹了,可以正常的做比对操作了。
江远也不着急做别的指纹了,招手唤来牧志洋,展开笔记本,立即登入后台,就将此指纹给比对了出来。
“郭宝志,男……已故……唔,3年前就死了……”江远有点可惜的读了出来。
死的挺好,就是死的挺不配合的。
牧志洋蹲在旁边举着笔记本电脑,眼睛一瞟就看到了,道:“那说明这边的制毒厂,都至少开了三年了?好家伙,这得赚多少钱?”
“制毒厂不能源源不断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原料跟不上。”江远不懂缉毒,理化检验方面也就是学校学过的那点知识,但经过昨天晚上的恶补,他对于国内的毒圈现状,已经有一些认识了。
所谓新型毒品,其实就是合成毒品,也就是工业生产出来的化合物。这些东西相对于原来的鸦片海洛因或者可卡因,产量的提高自不待说。如果没有限制的话,一套反应循环下来,几天时间收获几吨都属于低端产能。
近百年前的纳粹德国都可以干出来够百万人敞开了吸食的冰的产量,大型化工企业要是敞开了搞产能,用百吨为单位应该不困难。
而眼前的安眠酮的生产线,在江远看来,面临的估计也是一样的问题。
吸毒群体又不是什么坚定的品类爱好者,他们不是美食家,一定要用某个产地的某种方法生产出来的毒品,吸毒者将所有的爱都给了毒品,随便搞搞,只要能让他们大脑变态的,他们都喜欢。
所以,这条地下的产线,现在或许可以用来生产安眠酮,之前或者之后,也可以生产其他的玩意。
在国内,新型毒品的生产环节是很难控制的。中国是世界顶级的制造业大国,可能一个乡镇的小型工厂,就比一个国家的都多。他们给其他工业、化工和药品企业供货,其内容通常就是一两种化合物的中间产物,不是专业人士,听名字都烦的很,也很难去确定它的产物的性质,合成途径或者伴生物等相关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外那么喜欢叶子,其实也不是他们真的喜欢叶子,只不过是制造业萎缩的他们,更易得到叶子罢了。特别是水培叶子的技术开发出来以后,叶子就变的泛滥了。
黄立贩毒团伙将生产设备放在了市区的地下室,这个隐秘程度就要乘10了。但就江远来猜测,它的最初形态肯定也不是这样的,得是赚了大钱,才会有这样的升级举措。
即使如此,负责安装的工程师或工人,绝对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这个人身边的人,或许也能知道点什么。
“给柳处打个电话,报告一下情况。”江远大略的翻了翻郭宝志的信息,后台也没有太多的东西,但走访一下的话,应该还是能够得到些东西的。
他相信以柳景辉的推理能力,应该都不用自己说明,就能想到这些。
江远再看看面前成套的安眠酮生产设备,好些个大罐子,好些条管道,反而是后续的干燥机、粉碎机、混匀机、压片机,看着稍微有点技术含量……
理论上,从市场上购买很便宜的化工生产设备,就能拼出来一套这样的产线……
真正有考验的,是前序的来源,以及后续的废弃物包括生产废气的处理。
“先拍照。”江远知道前面的现勘肯定是拍了无数张照片了,但这东西还是最重要的证据和线索,自己这边的工作也得做好。
陆通达背着照相机,赶紧拍照。刑警们还是比较喜欢用照相机的,专门的设备,过后也比较好整理,另外,也可以多拍些片子。
江远接着在周围台子寻找指纹,放眼看去,大部分都跟记忆里的指纹很相像,将PAD拿过来比较了几处,证明确实如此。
江远于是将目标放在了进料口等处。
指挥着牧志洋卸下来一块进料口,再仔细检查,没有发现就再找一个……
之所以拆卸进料口是因为这里比较容易拆卸,大件的装置拆卸下来,安不回去,也是个麻烦。这种破坏式的检查,也理应放在最后。
一口气拆了三个进料口,果然又找到了三枚指纹。
想来安装人员做事的时候也不是很用心,或者说,也不再遵守基本的规章制度了,该戴手套的时候不戴手套,该擦拭消毒的时候没有好好擦拭消毒。当然,他们的消费者也不在意就是了。
“一枚是郭宝志的,另外两枚是李淳秋……34岁,也是已故了。”江远读了一句电脑上的信息,脸色微沉。
这两位都是给贩毒团伙打工了,也都是年纪轻轻就死掉了,想来,跟病故的关系是不太大的。
“已经有成熟的杀人体系了。”江远评价了一句。这是犯罪集团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它们破坏社会秩序的方式,也是会不断的深化,扩展的。
而当今社会的稳定的秩序,安全的环境,就是建立在如此不稳定的基础上的。
维护它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网打尽式的抓捕。而且,最好是死刑。
否则,关押场所其实都有技术扩散的可能,国内监狱的自由度可是相当高的。
“发个信息给柳处吧。”江远都不觉得有打电话的必要。
陆通达赶紧照做,牧志洋继续拎着足迹灯,帮江远寻找线索。
接下几个小时,江远也就围着这套生产线转悠了。
他也知道这套生产线是第一次勘察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江远也不可能因此就放手。
这样坚持到了下午时间,江远看着系统界面里的冷却时间结束了,果断将临时+1的技能,用到了犯罪现场勘查上去。
LV4的技能一口气爬上了LV5,江远眼中几乎都要冒出光来。
他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判断力也是如此,并且,江远开始对于现场整体的布局,产生了一些想法。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