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04章

作者:志鸟村

  在夜店里,漂亮的女生被称为菜,是提供给有钱的大哥们的一道菜。就好像免费玩家是提供给收费玩家的一项功能,漂亮女生的多寡就是夜店的竞争力之一。

  将找来的漂亮女生,派给大哥的行为,就是发菜,发菜能力较强的夜店销售,就被称为菜王。

  王丹以前就经常被菜王叫出来玩,今天收到微信,也没什么意外的,收了200块的打车费,用了三十分钟化妆,叫了辆专车,就到了夜店下方。

  当她出现在“水央宫”的门前的时候,她得到了20多名男人和6个女人的瞩目。

  “确定吗?”高玉燕出手前,最后一次确认。

  “确认。就是她。”几名刑警挤在一起,仔细的辨认了。

  牧志洋更是长长的叹口气:“早几年让我看这个照片,我真没本事认出来,当刑警还是挺锻炼人的。”

  “确认了就行,别那么多骚话。”高玉燕大大咧咧的,拨开牧志洋,就守在了车门前。

  人到。

  门开。

  高玉燕像是名标枪手似的冲了出去,不是特别快的速度,依旧保持着极高的爆发力。

  常年行走于夜店的王丹哪里有这样的经历,她还不到90斤的体重,细胳膊细腿的,望着黑豹般窜出的高玉燕,想喊一嗓子,都是沙哑的。

  咚。

  高玉燕一把就将王丹摁到了墙上。

  她还是怜香惜玉了,通常的做法应该是直接扑倒,摁到地上才保险。

  唐佳上前来,直接将王丹的胳膊拧了过来,动作比高玉燕还要野蛮些。

  “叫什么名字?”高玉燕等人控制住了才问。

  她们在打拐的时候,配合抓捕了许多体重150斤以上的妇女,动作还是相当娴熟的。

  “你们是谁?”王丹其实有点预料的,但还是心怀幻想。

  “问你呢,叫什么名字?”高玉燕的语气严厉了一些,看着就像是宫里培训出来似的。

  “王丹。”

  董冰听到,立即给王丹上了手铐,再道:“警察。老实点!”

  同样的话,从电视里听来的,与现场听到的,感受是真真的不同。

  牧志洋等人也从车里下来,穿着警服的上外围,没穿警服的到中间帮忙,手指着四周看热闹的人,划定了一条警戒线,至于拿着手机拍摄的,外围的刑警也只是调整一下执法记录仪,确定拍到了脸即可。

  王丹紧接着就被拉上了车,一群人随后撤走,现场连警戒带都没拉。

  来夜店玩的年轻人都是无聊透顶的,这会儿全都兴奋起来:

  “是警察吗?真的警察吗?”

  “不会是cosplay吧,还是剧本杀?带到囚室里就……哎呦,挺过瘾的感觉。”

  “会不会是有人马上风了,我们姐妹上次就遇到一个,还说自己28,结果都38了,嗝的一下差点过去,吓死人了……”

  王丹上的是一辆专业的囚车,孟成标早就等在里面,等车开起来,立即突击审讯道:“叫什么名字!”

  “王丹!你们怎么就知道问名字?”

  “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重新说一遍,叫什么名字!”

  “王丹。”

  “这才对嘛。”孟成标特意给出一个笑脸。审讯专家都是专业的PUA高手,对一个惊魂未定的小姑娘,轻易就调动了其情绪。

  几句问话过后,王丹就是问什么说什么了。

  孟成标示意车开的慢一点,再道:“我再问几个问题,咱们就可以休息了。你认识王兴寨吗?”

  “唔……认识。”

  “你俩什么关系?”

  “炮友。”王丹也放开了。

  孟成标点点头,再问:“你最后一次与王兴寨见面,是哪一天?”

  王丹小声的报了日子。

  “王兴寨死了,你知道吗?”孟成标突然厉声道。

  王丹被吓的身体抖了一下:“真的死了?”

  孟成标未答:“你最后一次见他,发生了什么事?”

  “他……他被人带走了。”王丹的回答出人意料。

  囚车内的几名警察,全都竖起了耳朵。

  孟成标问:“被谁?”

  “不知道。”

  “说一下当时的情况……”

  王丹迟疑了片刻,道:“我当时刚穿好衣服,收拾好了,准备走了,有人来敲门,王兴寨去看了,突然叫我藏衣柜里,又拿了几万块给我,让我躲好了,说……”

  “说什么?”

  “说让我告诉老鬼,来的是黄立。然后说让我闭嘴,衣柜里有钱和手机,都归我。”王丹回答的很痛快,这句话憋在她心里也很久了。

  孟成标放出一个眼神,自然有人去报告。

  转过头来,孟成标问:“你怎么做的?”

  王丹迟疑了一下,道:“我把手机丢了,钱拿回去了。”

  这个回答,多少还是有点出人意料的。

  孟成标问:“为什么要把手机丢了?”

  “我觉得他在晃点我,搞一个特工人设什么的。以前还挺流行的。反正,他让我花钱,我就花钱。”

  “手机丢哪里了?”

  “卖给收手机的了。”王丹说的很理直气壮。

  孟成标想到毒贩子躺在墓穴里的样子,暗自摇头,再问:“钱有多少……”

  “六七万块吧,我没数,也花完了。”

  “六七万你都花完了?多久花完的。”

  王丹不屑的道:“六七万能花多久啊,买个包,买两件衣服就不剩下多少了,你们警察的工资不会这么低吧。”

  ……

  会议室。

  白健红扑扑的脸皮抽着烟,像是只大烤鸭似的:“那么,现在的线索又是分成很两条,一条是手机的下落,一条是老鬼和黄立,这两个人,有认识的吗?”

  案子进展到这里,就渐渐超出白大队长的控制能力了。尤其是在长阳市,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他就更感觉力有不逮。

  不过,案件的进程也就是如此,看其他人没有反对,白健就继续安排起来:“小刘,你继续带队找手机,跟技侦的多联系,能确认手机号也好。李队,辛苦你们查这个老鬼和黄立。”

  “是。”

  “能行。”

  两队人各自应了。

  柳景辉看着白健抽起烟来,笑笑道:“江远,房间里的痕迹,脚印指纹之类的,能找到这个黄立的吗?”

  王兴寨并不是完全和平的被带走的,说不定还有故意留下的痕迹。

  但江远只能摇摇头,道:“他请的阿姨固定时间来打扫卫生,到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打扫快10次了。地板上的脚印等痕迹,已经找不到了。”

  “没事,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管怎么说,咱们是又靠近了一步!想想看,我们现在知道凶手的名字了,虽然还不知道真名,但我们也知道王兴寨是怎么死的了,虽然暂时用不到,但我们还有一个目击证人,虽然当时有点宿醉,也没看到过程,但是,胜利就在眼前!”

  白健的嘴渐渐硬了起来,并鼓励着手下们重新变的坚强起来。

第484章 归来仍是少年x

  接下来几日,长阳市的图侦大队和技侦支队,也都介入了案件的调查中。

  王兴寨自己居住的小区依旧是在城市繁华地段,包括楼宇电梯内在内,摄像头的数量非常多。

  但是,凶手全程低头还戴一个大口罩,这就非常影响图侦的发挥了。欧洲某些国家在一段时期都有口罩禁止令,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图像辨认的困难。

  江远也帮忙看了步态,他倒是记住了步态,奈何从步态到人这一步,若是实时的还好办,时隔这么多天,追踪起来就有困难了。

  从仁恒的小区到大路,遇到了一段摄像头记录已覆盖的情况,江远和图侦大队的人连猜带试的蒙过去了,凶手带着王兴寨上了一辆套牌车以后,后面又遇到一截没有摄像头的路段,继续蒙猜了大半天的时间,终究是没有续上。

  图侦派来的两名民警虽然还在继续找监控,但能继续锁定的几率就很小了。

  此时,专案组明显进入了平台期。

  能追的线索还有,但什么时候能追到,并不清楚,而且,不管是追踪手机,还是利用特情寻人,都不是增加人力物力就能得到的。石庭县方面,李翔依旧带着人在寻墓挖墓,但他手底下的人力物力也基本饱和了,再增加,只是徒增管理成本。

  并非人人都是徐泰宁,可以不断的堆积人力物力加快进展的。如李翔这样的少壮派专家,手底下有个百十人,单独外派个百十人做单项,就到极限了。

  不过,类似的情况,专业的刑侦也都是遇到过的。

  梦想和激情都是水煮肉片里的肉片,红彤彤的很诱人,但支撑它们的是底下的垫菜,是那些不起眼的、普通的、枯燥的、廉价的豆芽、白菜、油菜或者黄瓜,随便什么都行,反正只是铺垫。

  好吃的肉片常有,有滋有味的垫菜不常有。

  刑科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做垫菜的。

  做指纹的,做DNA的,做足迹的,做工具痕迹的……在这些技术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它们还受人关注一些,普及完成了,光环也就消失了。

  就好像一床棉被,最舒适最绵软的时刻,是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睡的久了,就只有普通与难受两种区分了。

  江远也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陪着图侦大队的人跑步态,花费了江远一两天的时间,这个过程,却是让江远看到了凶手的狡猾和专业。

  王兴寨也是职业犯罪分子了,虽然因为吸毒和泡夜店而变的有点虚,但他是不缺反抗的技术和心力,按道理说,不应该被凶手长时间的控制。

  然而,凶手就是做到了,不管他是用话术做到的,还是用武力做到的,又或者有警方所不知道的细节,但凶手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职业杀手这样的词语,在大部分时间,在国内都是不成立的。

  没有那样的环境,也赚不到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凶手能逃脱罪责依靠的是运气,是办案人员的疏忽,或者天然的环境的一些优势。总而言之,杀人且能逃脱惩罚,这种事是很难复制的。

  还要收钱,还得有一定程度的宣传……

  但今天的这名凶手,让江远看到了一丝可能性。

  他有长期的雇主,稳定的收入,有稳定的处理尸体的渠道,受害人大概率是社会边缘人,不受成熟体系的保护,没有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的牵扯,消失了也无人关心……

  只要犯罪手法得到,他可以长期稳定的杀人,并以此为生,这就是职业杀手了。

  这样的人,自然是极其危险的。

  只要有机会,江远觉得,将其绳之以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机会就在江远眼前。

  他以极快的速度,稳定的心态,加班加点的对二号受害人,做着颅骨复原。

  职业杀手的案件之所以难以调查,是因为它没有正常案件的犯罪动机,凶手与受害人之间往往缺乏直接的交集,也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其次,职业杀手的犯罪手法很专业,留下的痕迹少。第三,职业杀手往往懂得处理犯罪现场和受害人的尸体,进一步的造成了侦办困难。

  现在,这个铁三角中的三环,其实都被动摇了。

  本案的凶手是服务于贩毒团伙的,犯罪动机已然显现。犯罪手法虽然专业,但其过程已落入警方眼帘,再根据几具尸体的情况,基本程序都可以猜得到了。至于尸体的处理,曾经显得有多聪明,现在就显得有多傻缺。

  但是,关键的关键在于,以上三条有利条件,也仅存于本案。

  如果本案不能顺利通过,那这个被松动的铁三角,就再次恢复稳固了。

  凶手肯定会寻找新的尸体处理办法,会修正和改良自己的犯罪手法,甚至会更替地点,更换工作内容乃至于雇主……

  江远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就不再想那么多了,一门心思的蹲在警局办公室里,连回家的步骤都省了。反正他在长阳市的房子也就丁点大,回家还要打扫卫生,冰锅冷灶,不如就留在警局。

  最主要的是节省时间和精力。虽然其他线索,其他刑警追踪的目标,也都有突破的可能,但就江远的射程范围内,颅骨修复术是最有希望的。

  不用多想,如果能多确认一个尸源,说不定就能线索翻倍,而且,两具尸体两厢印证,对于案情说不定还能有所推动。

  这也是江远住在警局的理由之一,影视剧里,如果某个人对案情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可能发现凶手的真面目的话,那他的回家之路就会变的格外危险。

  考虑到对方是贩毒团伙的干部,手里甚至可能有枪,江远就觉得自己应该更谨慎一些。